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4 位作者 杜林林 张珂 杜宏波 江宇泳 杨志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转变的特点,认为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结节性病变 肝细胞 病理学 临床 诊断显像 综述
下载PDF
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志云 杜林林 +3 位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江宇泳 李秀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治疗的PLC患者148例,分为阴虚型PLC组(n=52)和非阴虚型PLC组(n=96)。收集患者的一...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治疗的PLC患者148例,分为阴虚型PLC组(n=52)和非阴虚型PLC组(n=9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肿瘤学指标[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病毒学指标(HBs Ag),肿瘤大体分型(结节型、块状型、巨块型、弥漫型),影像学特征(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生化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ALT、AST、TBil、GGT、AL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淋巴细胞计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HBs 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8,P=0.017)。与非阴虚型PLC组相比,阴虚型PLC患者的CEA和CA19-9水平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200、-2.194,P值均<0.05),MELD评分、TBil、PT升高(t=2.2、U=-2.0、U=-2.0,P值均<0.05),PLT和PTA降低(U=-3.1、t=-2.5,P值均<0.0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降低(t=-2.7、U=-2.6、t=-2.2、U=-2.9,P值均<0.05)。阴虚型PLC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PLT、PT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0.295,P值均<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PLT、PT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464,P值均<0.05),与MELD评分、TBil、P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78、-0.520,P值均<0.05)。结论阴虚型PLC患者较其他证型肝癌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更差、胆汁淤积更明显、免疫功能更为低下,且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凝血功能越差;CD8+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凝血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均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病毒 乙型 肝肾阴虚 淋巴细胞计数 生物因子
下载PDF
气阴两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利 王丽佳 +5 位作者 张栓 李梦阁 于浩 江宇泳 王宪波 杨志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1期4264-4271,共8页
目的观察中医证型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BV-PL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 目的观察中医证型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BV-PL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67例HBV-PLC患者,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iver cirrhosis,LC),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收集3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流式方法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CD8^+T、CD3^-CD19^+B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从CHB、LC到HBV-PLC进展中气阴两虚型比例增加,肝郁脾虚型减少;在肝癌Child、Okuda、BCLC分期中早期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晚期以气阴两虚型为主.HBV-PLC中气阴两虚型患者与肝郁脾虚型比较: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B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A/G、CHE、T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CD4^+T细胞计数均明显减少(P<0.05).气阴两虚型的LC和HBV-PLC与CHB患者比较,其T淋巴细胞、CD4^+、CD8^+T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随着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患者逐渐由肝郁脾虚型为主转为气阴两虚型为主,气阴两虚型患者肝脏功能更差,细胞免疫减弱,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 气阴两虚证 CD4+T细胞 CD8+T细胞 B细胞
下载PDF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NK、B细胞及胸腺功能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利 王丽佳 +3 位作者 张栓 李梦阁 江宇泳 杨志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3381-3390,共10页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 B V-P L 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T、N K、B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减少与胸腺功能的联系.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primary liver cancer,H B V-P L 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T、N K、B细胞数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减少与胸腺功能的联系.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73例HBV-PLC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iver cirrhosis,LC),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收集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生化指标.采用流式方法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CD8^+T、CD3-CD16^+CD56^+NK、CD3-CD19^+B的分布情况,并检测了T淋巴细胞表面CD31、CD45RA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HB和LC患者相比,HBV-PL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P<0.001);与CHB患者相比,HBV-PLC患者外周血NK细胞计数减少(P=0.011),T淋巴细胞、CD4^+T、C D8^+T、B细胞计数减少,纯真CD4^+和CD8^+T细胞表面CD31表达降低(P<0.001).在肝癌Child、Okuda、BCLC分期中晚期比早期淋巴细胞计数、T、CD4^+T、CD8^+T计数均降低(P<0.05).结论:随着肝癌的发生和进展,HBV-PLC患者外周血抗肿瘤免疫细胞减少,这种减少与胸腺迁出功能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 T细胞 NK细胞 B细胞 胸腺功能
下载PDF
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的文献理论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亚林 何玲玲 +2 位作者 杜林林 江宇泳 杨志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7期897-899,共3页
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病机复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究其本是正气亏虚,导致邪气—癌毒的形成。根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肝与脾肾的关系及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气虚阴亏是其主要病机。其中脾气虚是基本前提,肝血虚是根本原因,肾阴虚是重要因素... 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病机复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究其本是正气亏虚,导致邪气—癌毒的形成。根据肝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肝与脾肾的关系及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气虚阴亏是其主要病机。其中脾气虚是基本前提,肝血虚是根本原因,肾阴虚是重要因素。已形成的癌毒自身生长需要能量,消耗人体的气血。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术等耗气伤阴。平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不仅为肝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又消耗人体的正气。如高能量食物的堆积化热伤阴,缺乏运动造成气血流通缓慢,人体产生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堆积体内,形成毒物;熬夜耗伤人体肝胆之气和肾中精血。本文就气虚阴亏为原发性肝癌主要病机这一观点进行文献及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病机 生活模式
下载PDF
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粒淋比及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志云 王丽佳 +2 位作者 何玲玲 张珂 杜林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及NK(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普外科的HBV相关性... 目的:探讨伴有黄疸症候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及NK(自然杀伤细胞)计数的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普外科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留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与无黄疸者相比,伴有黄疸症候出现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升高(P=0.028),NK细胞计数下降(P=0.029)。结论:与无黄疸症候的肝癌组相比,伴有黄疸症候的肝癌患者NLR升高,肝细胞损伤严重,肝脏合成和排泌功能下降,黄疸的出现和肝功能衰竭互为因果,因此NLR可以作为预测黄疸进展和肝功能衰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原发性肝癌 粒淋比 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症状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征相关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云 杜林林 +2 位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江宇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BV-PLC)患者的中医症状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简称:NLR)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阴虚型HBV-PLC住院患者,收集患...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BV-PLC)患者的中医症状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简称:NLR)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阴虚型HBV-PLC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与无盗汗者相比,伴有盗汗症状的阴虚型HBV-PLC患者NLR升高(P=0.015),PTA、CD4+T细胞计数下降(P=0.014,P=0.029);与无脉细数者相比,伴有脉细数症状的阴虚型HBV-PLC患者GGT、AFP、NLR均升高(P<0.001,P=0.002,P=0.005)。结论:与无盗汗或脉细数者相比,伴有盗汗或脉细数的阴虚型HBV-PLC患者NLR明显升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减弱,病情更重,需要更多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原发性肝癌 阴虚型 盗汗 脉细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研究现状
8
作者 赵亚林 何玲玲 +4 位作者 杜林林 张柯 于浩 江宇泳 杨志云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46-48,共3页
门静脉癌栓是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综述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特点及综合治疗进展,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门脉癌栓 临床治疗
下载PDF
HBV相关HPC伴PVTT患者癌栓仅侵犯分支微创治疗的分析
9
作者 李梦阁 赵亚林 +2 位作者 刘晓利 党志博 杨志云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PC)伴门脉癌栓(PVTT)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组与未发生死亡组的临床检测指标及影响学显示的癌栓所处部位,观察癌栓所处部位的不同对1年生存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确诊为HBV相关HPC伴P... 目的分析比较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PC)伴门脉癌栓(PVTT)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组与未发生死亡组的临床检测指标及影响学显示的癌栓所处部位,观察癌栓所处部位的不同对1年生存率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确诊为HBV相关HPC伴PVTT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91例,随访患者自确诊后一年内是否存活及存活时间,采集患者临床信息,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回归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微创治疗及癌栓部位对HBV相关HPC癌伴PVTT的一年的生存率均有影响(P=0.003&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微创治疗与癌栓部位存在交互作用,P=0.001 HR=1.086,95%CI(1.034,1.141)。采用不同的微创治疗对癌栓部位仅侵犯分支的HBV相关HPC伴PVTT的患者的1年内的生存有影响,其中采用射频联合TACE治疗效果最佳。不同的微创治疗对癌栓部位仅侵犯主干和侵犯分支+主干的患者的1年生存没有影响。结论癌栓仅侵犯分支的HBV相关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是采用微创治疗的优势人群,且联合应用射频和TACE效果优于单独单独应用射频、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伴门脉癌栓 癌栓部位 微创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5
10
作者 徐艳利 田庆玲 +7 位作者 姜太一 庞保东 冯雪 庞琳 梁连春 孟一星 李辉 李兴旺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将3家医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将3家医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30 μg/次,2次/d,疗程5~7 d.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儿疗效.结果 2013年5至11月共66例患儿入组,与对照组比较,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显著缩短重症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患儿热程[治疗组(1.9±1.1)d,对照组(2.7±1.2)d,P<0.05]、恢复进食时间[治疗组(3.9±1.4)d,对照组(4.9±1.6)d,P <0.05]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2.6±1.1)d,对照组(3.2±1.0)d,P<0.05],明显缓解易惊[治疗组(2.4±1.0)d,对照组(3.2±0.9)d,P<0.05]和肢体抖动[治疗组(2.0±1.1)d,对照组(2.9±1.2)d,P<0.05]的持续时间.对治疗组用药期间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的观察和检查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人重组干扰素α1b可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显著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和其他临床表现,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神经系统受累期
原文传递
益气养阴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2 位作者 杜林林 江宇泳 杨志云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31-933,共3页
肝脏具有"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是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理机制,而肿瘤为邪毒之物,具助火化热之变,伤气耗阴之损,在经手术、放化疗等二次打击后,更易耗气伤阴,导致正气不支、元气大伤,因此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 肝脏具有"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脏腑失调、正气虚弱是原发性肝癌的基本病理机制,而肿瘤为邪毒之物,具助火化热之变,伤气耗阴之损,在经手术、放化疗等二次打击后,更易耗气伤阴,导致正气不支、元气大伤,因此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应以养阴益气扶正法为原则,采用补气健脾、柔肝养阴、滋阴补肾等治本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正胜邪却"的目的。文献引用:何玲玲,赵亚林,杜林林,等.益气养阴扶正法治疗原发性肝癌[J].中医学报,2015,30(7):931-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补气健脾法 柔肝养阴法 滋阴补肾法
下载PDF
扶正方药调节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3 位作者 杜林林 张珂 王宪波 杨志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790-1792,共3页
近年中医药调节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热点之一,其中扶正中药对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的治理尤其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分析扶正方药对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的研究,总结扶正方药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主要表现在调节... 近年中医药调节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热点之一,其中扶正中药对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的治理尤其发挥重要作用。综合分析扶正方药对原发性肝癌肿瘤微环境作用机制的研究,总结扶正方药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主要表现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可为今后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临床实践提供防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微环境 扶正法
原文传递
基于阴虚质体质的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栓 赵亚林 +2 位作者 何玲玲 江宇泳 杨志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30-631,633,共3页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医体质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是由慢乙肝发展而来,其病因复杂,病情善变,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本文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探讨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为...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医体质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是由慢乙肝发展而来,其病因复杂,病情善变,预后较差,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本文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探讨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为临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质体质 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 病因病机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北京市37例输入性登革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艳利 宋美华 +6 位作者 王爱彬 钱芳 张伟 田地 宋蕊 蒋荣猛 陈志海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输入性登革热患者的诊治经过、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统计北京地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1-2016年收治的登革热住院患者37例,分析患者诊治经过、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血常规、登革热抗体等指标...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输入性登革热患者的诊治经过、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统计北京地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1-2016年收治的登革热住院患者37例,分析患者诊治经过、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血常规、登革热抗体等指标,形成登革热规范诊治思路。结果输入性登革热37例,以男性25例,女性12例,均无严重基础疾病,合并疟疾3例,均可追溯到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均在病前2周内在登革热流行区有停留史。患者到我院就诊时间为病程2~12d,平均5.5d。半数以上患者出现典型症状体征,所有患者血登革病毒特异性IgM阳性。治疗主要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预后好。结论在登革热非流行区,接诊医师应对本病保持警惕,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全面查体,及早行血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或登革热抗原(NS1)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布鲁菌病合并脑膜炎32例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艳利 孙华丽 +5 位作者 韩冰 王爱彬 张伟 宋蕊 陈志海 蒋荣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布鲁菌病合并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布鲁菌病合并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异性检查、腰椎穿刺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以及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平均... 目的探讨布鲁菌病合并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布鲁菌病合并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异性检查、腰椎穿刺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以及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3±16)岁;均可追溯到明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多汗、头痛、呕吐、颈抵抗多见,神志障碍少见。32例布鲁菌试管凝集实验均为阳性,9例(28.1%)血培养阳性;脑脊液改变类似于病毒性脑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3例(9.4%)头颅MRI发现脑脓肿,其中2例(6.2%)并发垂体脓肿,其他发现包括3例(9.4%)脑积水,3例(9.4%)脱髓鞘病灶,3例(9.4%)陈旧梗塞灶,1例(3.1%)左侧额叶皮层下缺血灶。全部病例均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基础上,静点头孢噻肟舒巴坦钠或头孢曲松至少3种药物联合治疗,治疗时间中位数为6个月。难治性病例联合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治疗或复方新诺明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布鲁菌病合并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当以脑膜炎为主要表现时,对流行病学史的问诊有助于早期发现布鲁菌病,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脑膜炎 临床特征 垂体脓肿 治疗措施
原文传递
布鲁菌病性心内膜炎九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云娟 董茜 +3 位作者 韩晓涛 王京京 田地 蒋荣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初步总结布鲁菌病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8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鲁菌性心内膜炎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并记录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主要症状、体征及血培养、虎红平板凝... 目的初步总结布鲁菌病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8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鲁菌性心内膜炎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并记录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主要症状、体征及血培养、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影像学等,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包括手术、用药情况及转归)。结果9例患者均为汉族,年龄25~66岁,其中7例为男性,分别来源于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和北京。9例患者中农民5例,个体经营者2例,技术人员1例,无业者1例。9例中8例患者有牛、羊密切接触史,5例有进食牛羊肉史。9例患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布鲁菌血培养结果均为阳性。9例患者中7例单纯累及主动脉瓣,1例累及二尖瓣、三尖瓣,1例发生主动脉夹层。除1例患者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接受抗生素长程治疗。随访接受瓣膜置换术患者共7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脑出血死亡,其余6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后恢复良好。9例患者均发生心力衰竭,8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心电图检查示3例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2例患者V1~V3导联R波递增不良,2例患者窦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非特异性ST-T异常。9例患者均有发热,其中7例伴有乏力,6例伴有心悸。9例患者中7例贫血,7例肺炎,6例出现双侧胸腔积液,4例血小板减少,4例血肌酐水平升高,3例尿蛋白阳性,3例胆红素水平升高。结论布鲁菌病性心内膜炎患者常发生心力衰竭,且常合并严重并发症。足量抗生素治疗联合瓣膜置换术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布鲁菌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