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生物特征谱学:中药质量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鄢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9-414,共6页
中药质量评价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点与难点,但因本身的复杂性、评价模式和关键技术的兼容性等问题而备受垢病。突破常规评价局限,构建关联临床真实世界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及关键技术,是解决该科学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为此,立足"源... 中药质量评价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重点与难点,但因本身的复杂性、评价模式和关键技术的兼容性等问题而备受垢病。突破常规评价局限,构建关联临床真实世界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及关键技术,是解决该科学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为此,立足"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归于临床"研究策略,笔者提出中药"临床生物特征谱学"学术概念,建立活细胞动态监测、生物酶活性动态监测、电化学动态监测、等温滴定动态监测等系列多学科交叉关键技术;关联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难控难评"中药的质量波动(以中药注射剂、动物药、药物联合用药等为典型案例),形成基于临床生物特征谱学及关键技术的中药质量评价新体系,以期为中药质量评价和临床疗效提升提供新思路、新技术,助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临床生物特征谱学 关联监测 中药质量评价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小檗碱和黄芪甲苷联用降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孟琦 宝丽 +4 位作者 张烨 张蕾 王真真 鄢丹 孟祥乐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年第3期169-175,共7页
目的 探究小檗碱、黄芪甲苷联用降糖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小檗碱组、黄芪甲苷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黄芪甲苷及小檗碱+黄芪甲苷,2周后进行粪便中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结果 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更有利... 目的 探究小檗碱、黄芪甲苷联用降糖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小檗碱组、黄芪甲苷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黄芪甲苷及小檗碱+黄芪甲苷,2周后进行粪便中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结果 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更有利于降低血糖和维持体重;同时,联合用药可上调Akkermansia、Parabacteroides菌群丰度、下调Proteobacteria菌群丰度,促进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降低.结论 小檗碱和黄芪甲苷联合用药可通过调节与糖尿病相关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而降低模型动物血糖,该研究为揭示不同中药成分间相互作用及配伍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黄芪甲苷 联合用药 肠道菌群 降血糖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固肾解毒胶囊提取工艺及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赵艺丹 张蕾 +3 位作者 刘娟 杨智睿 孟祥乐 鄢丹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固肾解毒胶囊(Gushen Jiedu Capsules,GSJD)的提取工艺,考察GSJD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盐酸小檗碱提取量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固肾解毒胶囊(Gushen Jiedu Capsules,GSJD)的提取工艺,考察GSJD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盐酸小檗碱提取量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盐酸小檗碱提取量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对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以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动物给药8周,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尿素氮并进行肾脏病理组织结构检查。结果GSJD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8:1,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2次。在此工艺下盐酸小檗碱提取量的预测值为21.09 mg/g,实测值为20.88 mg/g,误差为0.99%;给药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素氮水平显著上升,福辛普利组及GSJD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尿素氮水平(P<0.05),给药GSJD后对肾脏病理组织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福辛普利组结果类似。结论经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后的GSJD的提取工艺具有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 固肾解毒胶囊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变化对黄芪甲苷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烨 杨春静 +4 位作者 孟琦 张蕾 刘丽 张旭 鄢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44-3149,共6页
探究肠道菌群变化对黄芪甲苷在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前期实验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小檗碱组及黄芪甲苷与小檗碱联合用药组,每组5只。大鼠... 探究肠道菌群变化对黄芪甲苷在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前期实验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黄芪甲苷组、小檗碱组及黄芪甲苷与小檗碱联合用药组,每组5只。大鼠灌胃2周后,取其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实验。完成前期实验1 d后,在4组大鼠中开展黄芪甲苷的药代动力学实验。以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 Rb1)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采用UPLC-MS/MS测定不同时间点黄芪甲苷血药浓度。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A)-含0.2%甲酸的5 mmol·L^(-1)甲酸胺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4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法经特异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稀释效应等确证适合用于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测定。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用DAS 3.2.8软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入血吸收浓度在03.95 h呈正比趋势增长,3.95 h后黄芪甲苷浓度开始逐渐下降,36 h后代谢完全。小檗碱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与小檗碱联合用药组分别较模型组黄芪甲苷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药峰浓度C_(max)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药物改变肠道菌群后,但并不会必然导致皂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小檗碱 UPLC-MS/MS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