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0年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抗糖尿病药应用分析
1
作者 王娜 顾红燕 孙路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08—2010年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08—2010年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均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和磺酰脲类,阿卡波糖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我院门诊抗糖尿病药的应用基本合理,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诺和灵30R笔芯是我院门诊最常用的品种,但应注意用药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糖尿病药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医师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清华 金锐 +1 位作者 王琨 鄢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调查门诊医师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和满意度,为促进该系统在门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医师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采用Lik... 目的调查门诊医师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和满意度,为促进该系统在门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在线问卷对北京某三甲医院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医师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采用Likert量表法评分统计分析。结果108名受访者对处方前置审核软件的总体满意度为3.81分,相应的满意度得分率为76.2%(接近满意),对临床药师参与处方前置审核的满意度为4.08分,相应的满意度得分率为81.6%(达到满意)。对不同特征的受访者的分析发现,内科系统满意度评分[(3.67±0.92)分]明显低于外科系统[(4.19±0.75)分]。48.15%的受访者有因系统审核延时而被患者抱怨的经历,满意度更低,为(3.48±0.90)分。受访者反映被系统审核为不合理处方申诉较多的问题是“指南推荐,但超说明书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等,反映软件审核的精确度和效率问题的较多,并对系统“处方审核规则不健全”“诊断库不全”等期待进一步改进。结论通过对门诊医师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可有效推进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 满意度 调查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美国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及培养过程 被引量:5
3
作者 谢铮铮 孙路路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介绍美国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及培养过程。方法:通过介绍美国药学博士(Pharm D)肿瘤药学的课程安排,并对其考题进行举例分析,了解美国对药学博士的培养过程及考核要求。通过分析美国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实际案... 目的:介绍美国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及培养过程。方法:通过介绍美国药学博士(Pharm D)肿瘤药学的课程安排,并对其考题进行举例分析,了解美国对药学博士的培养过程及考核要求。通过分析美国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实际案例和药历记录,了解其工作模式和职责。通过对多个临床试验的分析,总结美国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目前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和结论:美国临床药师的培养体系呈三级化,药师工作更加细化,在药学监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美国 肿瘤科 医院 教育 药学 研究生
下载PDF
呼吸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和防范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韦元元 栗芳 +1 位作者 陶小妹 顾红燕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提出防范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31日至2018年8月31日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ADR患者年龄、药物分布及ADR发生的...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提出防范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31日至2018年8月31日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ADR患者年龄、药物分布及ADR发生的时间分布和临床特征等,共纳入51例ADR报告,并重点分析3例严重ADR的特征。结果老年患者ADR发生较多。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伏立康唑ADR居前3位。ADR多发生在用药后1 d内。临床药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结论应加强重点药物和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合理选择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下载PDF
医院制剂中心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继业 李宏妍 +2 位作者 曾蔚欣 张蕾 姜德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164-167,184,共5页
医院制剂生产有着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从原辅料、中间品到最终上市的制剂,都要求记录批号、数量、重量、时间、人员、设备参数、偏差等相关数据,这是保证制剂质量的根本依据。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 医院制剂生产有着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从原辅料、中间品到最终上市的制剂,都要求记录批号、数量、重量、时间、人员、设备参数、偏差等相关数据,这是保证制剂质量的根本依据。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制剂中心为例,在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管理规程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套完整制剂生产管理系统,并应用于控制我院制剂维生素E乳膏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制剂生产各个环节中的数据并完整记录,有效地解决了溯源问题,最终实现了制剂生产的全过程管理,保证了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 制剂生产 制剂质量
下载PDF
医院制剂复方苯海拉明滴鼻液中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敏 刘俊丽 +1 位作者 田佳懿 曾蔚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医院制剂复方苯海拉明滴鼻液中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以更好地控制该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68 nm波长处测定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结果硫酸卡那霉素质量浓度在0.1~0.5 m...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医院制剂复方苯海拉明滴鼻液中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以更好地控制该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68 nm波长处测定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结果硫酸卡那霉素质量浓度在0.1~0.5 mg/mL范围内与紫外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5%,RSD为0.6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医院制剂复方苯海拉明滴鼻液中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医院制剂 硫酸卡那霉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医院药品风险管理情况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梅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2期1821-1823,共3页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的风险管理情况.方法 对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药品采购、入库验收、药品调剂、药品保管及使用过程药品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库验收存在问题47种[2010年12种,检验报告0种...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的风险管理情况.方法 对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药品采购、入库验收、药品调剂、药品保管及使用过程药品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库验收存在问题47种[2010年12种,检验报告0种(0.0%)、药品外观6种(50.0%)、标签1种(8.3%)、5种(41.7%);2011年21种,检验报告2种(9.5%)、药品外观4种(19.0%)、标签2种(9.5%)、发票信息9种(61.7%);2012年14种,检验报告1种(7.1%)、药品外观7种(50.0%)、标签0种(0.0%)、发票信息6种(42.9%)],调剂和临床使用中药剂出现问题49种(2010年15种、201 1年12种、2012年22种),召回药品11种(2010年3种、2011年4种、2011年4种).结论 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药品管理风险,需要加强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风险 药品风险管理 情况分析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医院制剂水合氯醛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蔚欣 刘敏 +1 位作者 刘俊丽 田佳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5期96-99,共4页
目的建立有效、简单、经济的医院制剂水合氯醛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对3个批次的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依据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的相关要求,选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选用5种菌株进行... 目的建立有效、简单、经济的医院制剂水合氯醛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用建立的方法对3个批次的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依据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的相关要求,选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样品的前处理,选用5种菌株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微生物计数检查的5种菌种的回收率均在0.5~2.0范围内,控制菌检查大肠埃希菌合格。结论水合氯醛口服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经验证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口服溶液 薄膜过滤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 中国药典2015年版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实践
9
作者 马岩 许霞青 +5 位作者 王蓓蓓 谭然 栗芳 张凯 丁孝良 何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工作模式,并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参与MDT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218例和临床药师未参与的39例减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21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工作模式,并对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参与MDT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的218例和临床药师未参与的39例减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对218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及出院后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药物治疗管理。于管理后第1,3,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药物治疗相关问题的数量,管理前后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合理率、治疗目标达成率、不良反应发生率、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的得分和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评估药物治疗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发现并提供284次药物治疗相关问题服务;临床药师参与后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合理率均由未参与时的低于50%提高到大于95%、围手术期PPI和抗凝药物使用合理率由82.05%,94.87%均提高至100.00%;药物治疗管理6个月后,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45分、24.31%、12.84%下降至1.48分、12.84%、2.29%;生活方式改善和治疗目标达成率由5.50%,63.30%提高至69.27%和99.54%。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代谢减重MDT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围手术期用药合理率、患者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及治疗目标达成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代谢减重 多学科协作诊疗 药物治疗管理 快速康复
下载PDF
丙泊酚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建立及在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京峰 时正媛 +2 位作者 张梦洁 关雷 姜德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淋巴水肿患者血药浓度检测。方法以麝香草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丙泊酚的浓度。以Kinetex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淋巴水肿患者血药浓度检测。方法以麝香草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丙泊酚的浓度。以Kinetex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200μ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40℃,样品仓温度为15℃。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177.0→161.2(丙泊酚)、m/z 149.0→133.1(内标)。采用上述方法测定6例淋巴水肿患者血浆中丙泊酚的血浆浓度。结果丙泊酚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0~5000 ng/mL(r=0.9950);批内、批间精密度的RSD均不高于8.08%;空白血浆中无内源性干扰;无残留效应和稀释效应;提取回收率为89.80%~93.73%,基质效应为97.93%~101.73%;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27%。术中靶控输注2~30 min内,6例患者的丙泊酚血药浓度为1865.3~6056.2 ng/mL,停药后4~8 h内基本代谢完全。结论所建UPLC-MS/MS法可以在不进行衍生化的前提下,实现对丙泊酚的测定,样品前处理过程简便、快速,可用于淋巴水肿患者血浆样本中丙泊酚的血药浓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丙泊酚 淋巴水肿 血药浓度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11
作者 杨春静 续茜桥 +1 位作者 宝丽 时正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测定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PAC)的一致性,并探讨醛固酮(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41例ICU老年患者,分别采用LC-MS/MS和CLI... 目的 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测定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PAC)的一致性,并探讨醛固酮(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41例ICU老年患者,分别采用LC-MS/MS和CLIA两种方法测定PAC,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和一致性比较。同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C-MS/MS法的线性范围为15~1 500 pg/mL,最低定量限为15 pg/mL。日间、日内精密度均<15%,加标回收率为94%~99%,无明显基质效应。CLIA法与LC-MS/MS法检测的PAC结果呈正相关(r=0.762 7,P<0.01),但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Deming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0.969 6X-16.71,斜率为0.970(95%CI:0.890~1.049),截距为-16.71(95%CI:-25.690~-7.728)。Bland-Altman分析显示CLIA法较LC-MS/MS法平均高估21.18 pg/mL(95%CI:-25.89~68.26 pg/mL),偏差为24.02%。在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间的相关性分析中,ALD与肌红蛋白(Mb)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5)。结论 LC-MS/MS法测定ICU老年患者PAC的方法学性能良好。LC-MS/MS法与CLIA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欠佳,2种方法不宜在临床上互相替代使用。ALD与Mb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ALD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醛固酮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肌红蛋白
下载PDF
用药咨询微信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实践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锐 李丽莉 +2 位作者 顾红燕 王琨 孙路路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 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用药咨询中心建设要求,尝试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创新用药咨询服务方式。方法 成立咨询药师小组,以医院药剂科为主体申请微信公众号,由信息药师负责维护。结合临床实际,构建“用药咨询”和“药... 目的 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用药咨询中心建设要求,尝试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创新用药咨询服务方式。方法 成立咨询药师小组,以医院药剂科为主体申请微信公众号,由信息药师负责维护。结合临床实际,构建“用药咨询”和“药学资讯”两大服务模块并规定了相关操作流程。其中,用药咨询以用户主页面直接输入和药师定期后台回复的方式进行,药学资讯以定期推送原创和精选的用药教育图文消息的方式进行,并采用自动回复和分类管理的方法优化平台的服务意识。结果 自2014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平台共积累稳定用户群692人(截至2015年4月20日),并以每天5~8人的速度增加,咨询问题数量平均每天约10条;平台共推送合理用药资讯15次54条,其中原创资讯23条,视频资讯2条。多条首发的原创资讯获得超预期的关注,在《健康报》《京华时报》《搜狐健康》《北京卫生信息网》等媒体广泛转载。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便捷化、移动式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用药健康科普,强化患者安全用药意识,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效果,宣传医院品牌,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同时应注意培育专业性和责任心,做出医药类微信公众平台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用药咨询 药学资讯 药学服务 微信
下载PDF
GPⅢа 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石秀锦 胡志旭 +4 位作者 彭文星 李骁 徐晓宇 续茜桥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GPⅢа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诊断为缺血性疾病并行阿司匹林相关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信息,共计138例,以花生四烯酸诱... 目的:探讨GPⅢаPLA2、PEAR1、PTGS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临床抗血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诊断为缺血性疾病并行阿司匹林相关基因检测及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信息,共计138例,以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数值判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疗效,分析影响阿司匹林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GPⅢаPLA2及PTGS1突变频率较低,PEAR1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等位基因频率为63.8%,且突变杂合型频率高于突变纯合型。PEAR1突变纯合型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野生型(P=0.007),而突变杂合型与野生型相比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135)。PEAR1基因突变型(AG和AA)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野生型GG(P=0.040),从总体来看,突变位点数目越多,对应的血小板聚集率就越高。结论:PEAR1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抗血栓疗效存在相关性,并随着PEAR1的突变基因位点数量增加血小板聚集率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基因多态性 GPⅢаPLA2 PEAR1 PTGS1 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我院2013-2015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旸 田宗梅 +1 位作者 金锐 顾红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06-4909,共4页
目的: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各科室2013-2015年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医嘱信息,计算和分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占比、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 目的: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各科室2013-2015年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医嘱信息,计算和分析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占比、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各科室使用情况。结果:我院2013-2015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其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金额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187.22万元(48.00%)下降至2087.77万元(39.41%)。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和深部抗真菌药的金额比呈下降趋势;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类抗菌药物的金额比变化不大。注射用美罗培南DDDs连续3年排名第1,但呈递减趋势。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DUI值远<1,而注射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注射用头孢吡肟钠和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70 mg/支)的DUI值远>1;DUI值为0.9~1.1的药品逐年增加,由2013年的3种(18.75%)增加至2015年的10种(62.50%)。3年中加强医疗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始终占第1位(86.64%~87.78%)。结论:我院2013-2015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占比逐年降低,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药剂量不足,注射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注射用头孢吡肟钠和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70 mg/支)用药剂量过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成药处方调剂差错1132例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岩 金锐 +1 位作者 刘慧文 鄢丹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959-1963,共5页
目的降低门诊中药房的中成药差错,提高药师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逐一整理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北京世纪坛医院《中成药药品发药差错登记本》及《中成药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记载的用药(发药调配)差错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 目的降低门诊中药房的中成药差错,提高药师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逐一整理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北京世纪坛医院《中成药药品发药差错登记本》及《中成药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记载的用药(发药调配)差错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内共发生1 132件用药差错,其中2014年用药差错770件,2015年362件,2015年比2014年下降52.99%,总体分析该院用药差错呈下降趋势。其中,药品差错为主要差错共997件,主要体现为药品数量、剂型和名称相似差错等。药品差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环境压力和调剂发药流程的漏洞,而医生处方差错和收费处差错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药品信息的不熟悉和系统漏洞。相应的改进措施是:严格遵守调剂制度;优化操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师的操作技能及责任心;差错经验分享。结论药品差错是用药(发药调配)中成药差错的主要方面。回顾性分析真实差错案例,有助于发现工作环节的问题并改进,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中药房 用药差错 防范措施 中成药
下载PDF
奥氮平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瑶 谢铮铮 +2 位作者 杜朝阳 赵莹 孙路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80-2083,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奥氮平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 目的:系统评价奥氮平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奥氮平(试验组)对比其他药物或常规止吐方案(对照组)防治CINV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再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合计1 7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氮平能显著提高患者急性[RR=1.12,95%CI(1.06,1.18),P<0.001]、迟发性[RR=1.26,95%CI(1.14,1.39),P<0.001]、全程[RR=1.62,95%CI(1.32,1.99),P<0.001]和爆发性[RR=2.05,95%CI(1.47,2.86),P<0.001]CINV完全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疲倦、头晕、嗜睡和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防治CI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可推荐用于其他止吐方案无效的爆发性与难治性CINV的治疗。此外,由于奥氮平防治CINV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临床治疗需综合考虑化疗方案及患者的治疗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化疗 恶心 呕吐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我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抗凝血药应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丽莉 鄢丹 +1 位作者 田宗梅 顾红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895-1899,共5页
目的:为抗凝血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的医嘱信息,计算和分析该类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各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3-2015年,低分子肝素钙注... 目的:为抗凝血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的医嘱信息,计算和分析该类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各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3-2015年,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6 000 AXa IU)、依诺肝素钠注射液(6 000 AXa IU)、达肝素钠注射液(5 000 IU)和利伐沙班片(10 mg)的金额比呈上升趋势,那屈肝素钙注射液(6 150、4 100 AXa IU)和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的金额比呈下降趋势。那屈肝素钙注射液(4 100 AXa IU)、达肝素钠注射液(5 000 IU)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6 000 AXa IU)的DDDs位居前3位。利伐沙班片的DDC值最高,为167.60~180.25元。那屈肝素钙注射液(6 150、4 100 AXa I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6 000 AXa IU)、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和华法林钠片(3 mg)3年内使用同步性较好,B/A值为0.50~1.50。血管外科的利伐沙班销售金额及使用率均居第1位。结论:结合医院疾病谱及各种药品的特点和不良反应,我院近3年抗凝血药使用趋于合理,但其使用情况仍应作为常规药学监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药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合理用药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依沙吖啶软膏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俊丽 田佳懿 +3 位作者 段松冷 曾蔚欣 金锐 孙路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09-2111,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依沙吖啶软膏中乳酸依沙吖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含0.1%辛烷磺酸钠溶液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0∶3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依沙吖啶软膏中乳酸依沙吖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含0.1%辛烷磺酸钠溶液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70∶3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002-50.010μg/ml(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回收率为98.96%-100.36%,RSD=0.49%(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依沙吖啶软膏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依沙吖啶软膏 乳酸依沙吖啶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炜 王晓彤 刘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845-4847,共3页
目的:制备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表柔比星PLGA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结构,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检测其粒径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制备表柔比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表柔比星PLGA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结构,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检测其粒径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药含量,计算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考察10 d内的累积释放度;采用MTT法检测所制微球和表柔比星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所制表柔比星PLGA微球的粒径为(175.2±16.8)μm,载药量为(8.6±1.3)%,包封率为(46.7±8.6)%(n=7);4 h、24 h、10 d累积释放度分别为27.8%、41.7%、92.3%。与表柔比星比较,表柔比星PLGA微球能延长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至96 h(表柔比星48 h的抑制率为96.7%,表柔比星PLGA微球96 h的抑制率为99.3%)。结论:成功制得表柔比星PLGA微球,其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和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柔比星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淫羊藿女贞子影响激素干预哮喘大鼠与炎性因子相关的pJAKs/pSTATs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秀凤 李晓曦 +4 位作者 年宏蕾 杨燕 许利平 王秀娟 刘仁慧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女贞子合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与炎性因子相关的JAKs及STATs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哮喘模型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激素组)、淫羊藿女贞子煎剂组(煎剂组... 目的研究淫羊藿女贞子合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与炎性因子相关的JAKs及STATs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哮喘模型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激素组)、淫羊藿女贞子煎剂组(煎剂组)、地塞米松合煎剂组(激素合煎剂组)、淫羊藿女贞子提取物组(提取物组)、地塞米松合提取物组(激素合提取物组)。卵蛋白(OVA)致敏,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和/或灌胃淫羊藿女贞子煎剂或提取物,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JAKs(JAK3、TYK2)及STATs(STAT3、STAT5、STAT6)蛋白的磷酸化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p JAK3、p TYK2、p STAT3、p STAT5、p STAT6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p JAK3、p TYK2、p STAT3、p STAT5、p STAT6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单用激素比较,激素合煎剂或提取物组均能进一步显著降低p JAK3、p TYK2、p STAT3、p STAT6的蛋白表达。结论调节哮喘大鼠肺组织中与炎性因子相关的JAKs/STATs可能是淫羊藿女贞子煎剂及提取物协同激素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淫羊藿/女贞子 地塞米松 JAKS STA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