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促进肝病内科病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颖 胡中杰 +1 位作者 王馨 张晶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914-917,共4页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促进肝病内科病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肝病病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PDCA循环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对管理前后每个月病房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管理开始...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促进肝病内科病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肝病病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PDCA循环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对管理前后每个月病房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管理开始前13个月(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设立改进目标,2014年2~6月进行第1轮PDCA循环,针对发现的问题,于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进行第2轮循环,使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5.6%降至36.1%(P〈0.001);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33.4降至25.1(P〈0.001)。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促进肝病内科病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下载PDF
基于细胞计数试剂盒8的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范作鹏 梁珊 +5 位作者 聂巍 仇丽霞 陈杰 张晶 金荣华 胡中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的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LST)并应用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诊断。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急性DILI患者,收集导致肝损伤的可疑药物,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的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LST)并应用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诊断。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急性DILI患者,收集导致肝损伤的可疑药物,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培养后,与可疑药物共孵育,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每次实验设阳性对照组,以植物血凝素进行刺激;同时以健康人的PBMC暴露于相同药物,同步检测作为阴性对照。将DLST结果引入RUCAM评分系统,评估对急性DILI诊断敏感性的影响。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预实验确定了CCK-8法DLST的实验条件。共纳入61例急性DILI患者,其中52例75种药物完成了基于CCK-8法的DLST检测,48例70种药物结果可靠,共19例22种药物DLST阳性,患者和药物的阳性率分别为39.6%和31.4%,特异性为93.8%,38.2%(13/34)的中药和25.0%(9/36)的西药的DLST结果为阳性,刺激指数中位数为2.29(1.81~14.20)。将DLST结果引入RUCAM评分系统,可将评估结果为"极可能"和"很可能"的药物由74.7%提高至92.0%(χ2=8.112,P=0.004)。结论利用CCK-8法可进行DLST,将DLST结果引入RUCAM评分系统可显著提高对DILI诊断的敏感性。与经典DLST相比,这种基于CCK-8法的DLST实验室要求低,操作简便、快捷,且花费更低,可在临床进一步使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淋巴细胞活化 细胞计数 诊断
下载PDF
FibroScan对慢性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仇丽霞 梁珊 +8 位作者 范作鹏 马丽霞 韦新焕 郭海清 林伟 刘义荣 于海滨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50-1953,共4页
目的分析FibroScan对慢性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完成肝穿刺病理检查。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纤维化分期,分为F1~F... 目的分析FibroScan对慢性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完成肝穿刺病理检查。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纤维化分期,分为F1~F4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进行肝脏弹性检测和肝功能、血常规、病毒定量等检测,利用公式计算APRI及FIB-4。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种无创诊断方法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采用STATA验证3种无创诊断方法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入组患者共131例,其中男60例(45.80%),女71例(54.20%),平均54.00(45.00~58.25)岁。FibroScan水平为7.80(5.60~14.30) kPa,APRI水平为0.63(0.37~1.28),FIB-4水平为2.28(1.43~3.60)。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进展,各分期的肝脏硬度值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7.83,P<0.01)。对于进展期肝纤维化(F≥3期),FibroSca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APRI及FIB-4,经STATA进一步验证,FibroScan与APRI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FIB-4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FibroScan与ALT、AST、GGT、PLT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271、0.507、0.444、-0.263,P值均<0.01)。但校正上述影响因素后并不能显著提高FibroScan的AUC。结论 FibroScan对于丙型肝炎进展期肝纤维化,有着较好的诊断效能。其综合诊断效能优于APRI及FIB-4,且诊断的准确性不受ALT、AST、GGT等指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下载PDF
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34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杰 梁珊 +7 位作者 范作鹏 聂巍 仇丽霞 杨海霞 林伟 刘义荣 张晶 胡中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00-402,406,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CLD)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CLD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CLD的药物主要有中草药(38.2%)、保健品或膳食添加剂(14.7%)、非... 目的分析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CLD)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CLD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CLD的药物主要有中草药(38.2%)、保健品或膳食添加剂(14.7%)、非甾体类抗炎药(11.8%)、抗生素(8.8%)、抗结核药(8.8%)。CLD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23例(67.6%)和食欲减退23例(67.6%),其次为尿黄22例(64.7%),其他常见症状包括:恶心14例(41.2%),厌油7例(20.6%),呕吐6例(17.6%),皮肤瘙痒3例(8.8%),大便颜色变浅2例(5.9%)和肝区疼痛1例(2.9%)。体征:皮肤巩膜黄染24例(70.6%),皮疹和肝脾肿大各1例(2.9%)。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症患者除GGT、ALP外,ALT、AST、TBil、DBil水平显著升高。经药物治疗后ALT、TBil、GGT及ALP可恢复正常,其复常时间分别为(46.7±24.5)d、(41.9±21.4)d、(35.8±20.2)d和(40.3±22.6)d。结论中草药是导致慢性药物胆汁淤积症的重要原因。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兼具肝脏炎性反应及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后近期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药物性 慢性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6
5
作者 胡中杰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52-556,共5页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公众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介绍了近5年来,我国在NAFL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无创性诊断、治疗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等方面重要的研...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公众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介绍了近5年来,我国在NAFL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无创性诊断、治疗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等方面重要的研究成果,了解我国的研究现状。指出与国际相比,我国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公众的认知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度等方面;未来还应加强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患者的管理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中国 综述
下载PDF
北京地区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范作鹏 聂巍 +7 位作者 梁珊 仇丽霞 许杏梅 杨海霞 陈杰 刘义荣 张晶 胡中杰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所致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DILI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3例DILI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肝衰竭27例(4.9...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所致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DILI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3例DILI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肝衰竭27例(4.9%),平均年龄(49.2±20.7)岁,女性占81.5%(22/27),高于非肝衰竭DILI患者中女性比例(65.8%,P=0.092)。17例(63.0%)存在基础疾病。由单一药物引起者17例(63.0%),最常见的是中药(51.9%)、抗结核药(18.5%)和解热镇痛药(11.1%)。肝衰竭患者中,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和混合性肝损伤分别为10例(37.0%)、10例(37.0%)和7例(25.9%);急性肝衰竭9例(33.3%),以肝细胞性和混合性肝损伤为主;亚急性肝衰竭18例(66.7%),以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为主。所有肝衰竭患者均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腹水、细菌感染和肝性脑病。肝衰竭患者中,13例(48.1%)经治疗后顺利恢复,但其中4例发展为慢性DILI;1例(3.7%)经肝移植后存活,6例(22.2%)院内死亡,7例(25.9%)未愈出院。结论北京地区药物性肝衰竭女性比例高,主要由中草药和抗结核药引起,多表现为亚急性肝衰竭,总体预后不良,仅不足半数的患者可顺利恢复,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衰竭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面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会敏 尹玉华 +4 位作者 张莉莉 李国英 董桂芳 杨建昆 安丽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调查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5~2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在岗的554名护士,采用《行为医学量表》(2005版)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 目的调查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疏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5~2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在岗的554名护士,采用《行为医学量表》(2005版)中"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5个维度。结果本科学历以下护士在抑郁、恐惧、强迫-焦虑方面评分明显高于本科及以上组(P<0.05)。没有突发疫情救治经历的护士在恐惧评分方面明显高于有工作经历的护士(P<0.05)。随着护士工作年限的增加,5个维度的评分逐渐增加(P<0.05)。结论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低学历、没有突发疫情救治经历以及工作年限长的护士更应该受到各级管理者的关注,及时请专业人员给予心理疏导,以保证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护士 心理状况 调查分析 对策
下载PDF
一种改良诊断量表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仇丽霞 范作鹏 +6 位作者 刘颖 梁珊 聂巍 林伟 刘义荣 张晶 胡中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改良诊断量表并在临床验证使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82例急性DILI患者,其中DILI组52例,非DILI组30例。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表(RUCAM)基础... 目的建立一种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改良诊断量表并在临床验证使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82例急性DILI患者,其中DILI组52例,非DILI组30例。在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表(RUCAM)基础上,参考DDW-J量表,新增"中药单药或成药有肝损伤的报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基于CCK-8法的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3个参数,建立一种改良诊断量表。对2组患者的每种可疑药物分别进行RUCAM和改良诊断量表评分,验证新量表对DIL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DILI组共75个可疑药物;非DILI组共41个可疑药物。与RUCAM相比,改良诊断量表可将DILI组中评估为"高度可能"和"很可能"的诊断敏感度由74.7%提高至94.7%(χ~2=11.554,P=0.001);而非DILI组只有2个药物(4.9%)的评估结果由"可能"变为"很可能",其余药物均维持"可能"、"不太可能"和"可除外",诊断特异度由100%降至95.1%(χ~2=0.512,P=0.474)。结论建立了一种急性DILI的改良诊断量表,与RUCAM相比,诊断敏感度提高,特异度有所降低,可在临床中进一步验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诊断量表
下载PDF
北京地区27例药物性肝衰竭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聂巍 范作鹏 +7 位作者 梁珊 仇丽霞 许杏梅 杨海霞 陈杰 刘义荣 张晶 胡中杰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所致肝衰竭的近期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出院诊断为DILI的病例,对其中符合药物性肝衰竭诊断的患者按近期转归分为好转组和未愈组,对其临床资...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所致肝衰竭的近期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出院诊断为DILI的病例,对其中符合药物性肝衰竭诊断的患者按近期转归分为好转组和未愈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例确诊药物性肝衰竭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好转组13例(48.1%),但4例(30.8%)发展为慢性DILI;未愈组14例(51.9%),包括1例经肝移植后存活,7例(25.9%)未愈出院,6例(22.2%)在院内死亡。未愈组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好转组[(58.1±17.4)岁vs.(39.6±20.3)岁,P=0.017],未愈组全部为女性,而好转组中女性占61.5%(P=0.016)。未愈组合并基础疾病的发生率多于好转组(71.4%vs.5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0)。而2组间引起药物性肝衰竭的药物种类无明显差别,最常见的均是中药。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肝损伤类型和肝衰竭类型无明显差别。好转组的血清T-BIL[(463.0±167.7)μmol/L vs.(292.5±176.1)μmol/L,P=0.016]和总胆汁酸[(177.1±75.4)μmol/L vs.(109.5±56.2)μmol/L,P=0.016]水平高于未愈组,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未愈组肝性脑病、低蛋白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好转组,而好转组的腹水及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未愈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北京地区药物性肝衰竭总体预后不良,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女性、年龄大,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或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发生3期以上肝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衰竭 临床特点 转归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1b基因型C区氨基酸70替代对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的影响
10
作者 胡中杰 刘颖 +5 位作者 仇丽霞 范作鹏 聂巍 梁珊 于红卫 金荣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7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基因型(genotype 1b,GT-1b)C区氨基酸(amino acid,aa)70替代对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HCV GT-1b C区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基因型(genotype 1b,GT-1b)C区氨基酸(amino acid,aa)70替代对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HCV GT-1b C区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测序鉴定后瞬时转染肝瘤细胞系Huh7细胞,Western blot法鉴定HCV核心蛋白的成功表达;然后利用ISRE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核心蛋白表达对ISRE活化的影响,并以SYBR Green real-time PCR检测3种主要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HCV 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并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成功表达。但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对ISRE活化及3种主要ISGs表达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R70Q/H变异的核心蛋白似乎并不足以直接导致IFNα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 干扰素刺激基因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1b基因型C区氨基酸70替代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胡中杰 刘颖 +5 位作者 仇丽霞 范作鹏 聂巍 梁珊 于红卫 金荣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6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基因型(genotype 1b,GT-1b)C区氨基酸(amino acid,AA)70替代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HCV GT-1b C区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体外培养肝瘤细胞系,采用PC...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b基因型(genotype 1b,GT-1b)C区氨基酸(amino acid,AA)70替代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构建的HCV GT-1b C区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体外培养肝瘤细胞系,采用PCR芯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以Annexin-V 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野生型核心蛋白相比,转染表达变异型核心蛋白可使Huh7细胞84个凋亡相关基因中40个表达相对增强,44个表达相对减弱,但相差倍数均在3倍以内。HepG2细胞转染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4%±1.9%、9.1%±2.2%,低于空白载体对照组的14.3%±1.4%;以抗Fas抗体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增高(52.4%±2.9%、56.1%±2.5%),但仍明显低于空白载体对照组的72.6%±2.1%。结论 HCV核心蛋白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但核心蛋白单纯R70Q/H变异并不足引起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凋亡率的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凋亡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靖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6期191-191,共1页
目的:评估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宣教,基于此,观察组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 目的:评估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宣教,基于此,观察组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随访1年后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率90.0%(45/50)、治愈率70.0%(35/50)与对照组71.11%(32/45)、62.22%(28/45)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即可提升患者治愈效果,并促进其病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个体化健康教育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发生相关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金凤 张晓慧 +1 位作者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9-3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干扰素队列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RBV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北京佑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且应用PEG-IFNα联合... 目的本研究利用干扰素队列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RBV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北京佑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且应用PEG-IFNα联合RBV方案抗病毒治疗患者235例,并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脏硬度值、HCV RNA、HCV病毒基因型及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TPA)基因型检测,在2、4、8、1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RBV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模型对RBV相关溶血性贫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2、4、8、12周时ITPA(rs1127354)基因型CC组Hb下降程度显著大于AA+AC组(P值均<0. 05)。AA+AC型组与CC型组4周时Hb降低> 30 g/L比例(2. 38%vs 39. 9%,X^2=23. 175,P <0. 001)、Hb水平<100 g/L比例(0 vs 10. 88%,P=0. 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Hb下降程度[比值比(OR)=1. 073,P <0. 001]、ITPA(rs1127354)基因型(OR=18. 920,P=0. 005)、基线Hb水平(OR=1. 032,P=0. 024)是4周Hb水平下降> 30 g/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TPA(rs1127354)基因型CC型更易发生RBV相关溶血性贫血。ITPA(rs1127354)基因型、基线Hb水平及2周Hb下降程度可用来预测患者抗HCV治疗过程中RBV相关溶血的发生,从而实现早期预警,指导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贫血 溶血性 利巴韦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三磷酸次黄嘌呤核苷基因多态性对利巴韦林联合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致溶血性贫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金凤 仇丽霞 +4 位作者 于海滨 刘义荣 张晶 柳雅立 林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20-232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丙型肝炎且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丙型肝炎且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合RBV方案抗病毒治疗患者。三磷酸次黄嘌呤肌苷(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主要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次要等位基因为A等位基因,将AA与AC合并与CC基因型进行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当Hb水平<100 g/L时,RBV减量至600 mg;当Hb<85 g/L时停用RBV治疗。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脏硬度值、HCV RNA、HCV病毒基因型及ITPA基因型检测,在2、4、8、1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4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2例,肝硬化27例,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5.9%。因贫血RBV减量者3例(其中AA/AC组2例,CC组1例),停药3例(其中AA/AC组1例,CC组2例),均为肝硬化患者,6例患者最终均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DAA+RBV抗HCV治疗过程中,RBV相关溶血的发生较轻微,AA/AC型与CC型两组患者Hb较基线下降最大值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8,P=0.87)。结论本研究在RBV联合DAA治疗过程中,因为贫血RBV停药和减量的均为肝硬化患者,ITPA基因型与患者Hb较基线下降最大值无明显统计学关系,故在应用RBV前进行ITPA基线检测未能增加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不建议进行常规的ITPA基因多态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贫血 溶血性 利巴韦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HBV前S/S区变异与HBV相关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明琦 陈杰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406-1408,共3页
HBV前S(pre-S)/S区基因变异导致了多种相关的病理及临床后果,包括隐匿性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或肝衰竭、HBs Ag/抗-HBs双阳性的HBV感染、原发性肝癌,其参与了这些HBV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介绍了HBV pre-S/S基因组变异与这些HBV相关性疾... HBV前S(pre-S)/S区基因变异导致了多种相关的病理及临床后果,包括隐匿性乙型肝炎、暴发性肝炎或肝衰竭、HBs Ag/抗-HBs双阳性的HBV感染、原发性肝癌,其参与了这些HBV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介绍了HBV pre-S/S基因组变异与这些HBV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结果作一综述,并强调了目前研究中尚存在争议的问题,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突变 肝疾病 综述
下载PDF
护理人文关怀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郭欢欢 陈思 +2 位作者 刘娜 张玉娟 杨文文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240-2240,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人文关怀,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及焦虑...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我院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人文关怀,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及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原发性肝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程度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聂巍 林伟 +7 位作者 梁珊 范作鹏 仇丽霞 刘义荣 马丽霞 韦新焕 胡中杰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门静脉血栓(PVT)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明确PV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178例,根据血栓严重程度分为单支...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门静脉血栓(PVT)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明确PV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178例,根据血栓严重程度分为单支血栓组(n=109)和多支血栓组(n=69)。记录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及胃镜检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单支血栓组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多支血栓组(50.5%vs 71.0%,χ~2=7.350,P=0.008),单支血栓组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多支血栓组(11.0%vs 0,χ~2=8.145,P=0.004);单支血栓组的PTA水平低于多支血栓组[(63.58±21.12)%vs(71.84±16.68)%,t=-2.701,P=0.008];单支血栓组食管静脉曲张重度比例显著低于多支血栓组(57.7%vs81.1%,χ~2=8.921,P=0.012);单支血栓组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多支血栓组(64.1%vs 86.8%,χ~2=8.298,P=0.005)。结论门静脉多支血栓并未影响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多支血栓患者较单支血栓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静脉血栓形成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平均每日血浆负荷量对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铭 林伟 +4 位作者 尚晓娟 范子玲 张健 刘海军 张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过程中平均每日血浆负荷量(ADP)差异对预后的影响,为提高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98例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过程中平均每日血浆负荷量(ADP)差异对预后的影响,为提高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98例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影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因素,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总胆固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1周ADP是否>300 ml、2周ADP是否>400 ml为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Bil、2周ADP>400 ml为影响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以TBil回归系数为0.008,2周ADP回归系数为-1.832。结论 TBil和2周ADP是否>400ml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TBil为危险因素,2周ADP>400 ml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平均每日血浆置换量
下载PDF
细胞死亡标记物M65和M30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韦新焕 马丽霞 +7 位作者 范作鹏 梁珊 仇丽霞 林伟 刘义荣 胡中杰 魏红山 张晶 《肝脏》 2017年第11期991-993,1058,共4页
目的明确M65和M30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186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学肝脏炎症程度分为G1至G4级,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S1至S4期,并在肝穿前后1周时间内采血;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8例正常人作... 目的明确M65和M30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186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学肝脏炎症程度分为G1至G4级,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S1至S4期,并在肝穿前后1周时间内采血;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8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进行血清M65、M30检测。结果血清M65和M30水平与转氨酶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G2和cG3组的M65中位水平分别为208.3和238.8 U/L,M30中位水平为251.8和282.9 U/L,二者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M65:144.5 U/L;M30:208.8 U/L)和G1组(M65:199.6 U/L,M30:241.9 U/L)。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M65水平是严重肝脏炎症的独立预测指标。在S1患者中,血清M65和M30水平均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炎症损伤较重的G2S1组的血清M65和M30中位水平为206.0U/L、280.7 U/L,均高于G1S1组(M65:190.5 U/L,M30:241.9 U/L)。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65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M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M65 M30 肝脏炎症
下载PDF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珊 范作鹏 +7 位作者 聂巍 仇丽霞 韦新焕 马丽霞 林伟 刘义荣 张晶 胡中杰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897-901,共5页
目的评价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并伴有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两项及以上的患者纳入... 目的评价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并伴有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两项及以上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ALT或AST>200 U/L;T-BIL>100μmol/L;肝衰竭;大量腹水或腹腔感染;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Ⅲ期以上;其他严重合并症。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休息、保肝药物、并发症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片(每日3次,每次2片,饭中或饭后吞服,疗程2周)。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评估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66例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4例,女42例;年龄31~70岁,平均(54.9±8.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治疗组84例,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第1周,两组的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8.8±2.4)分]低于对照组[(9.6±2.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治疗2周,两组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进一步降低,治疗组[(5.4±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8±2.6)分,P<0.001]。对消化不良各症状进行疗效评价发现,治疗2周,治疗组的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嗳气症状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呕吐外,有效率为61.1%~95.2%,对上腹灼烧感和嗳气的有效率可达90.0%以上。未观察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不良 米曲菌胰酶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