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效果
1
作者 靖长友 朱桐 +1 位作者 张永宏 李建军 《肝脏》 2024年第7期777-779,801,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不同时间间隔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肝细胞癌(HCC)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早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TACE治疗后接...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不同时间间隔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肝细胞癌(HCC)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的早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TACE治疗后接受RFA治疗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A组(0~14 d)22例,B组(15~30 d)34例。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同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BCLC分期0期20例,A期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与肝癌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分期(RR=0.045,95%CI:0.003~0.623,P=0.021)是影响TACE联合RFA治疗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的5年生存率78%,B组为75%;A组和B组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4%和11%。A组和B组的PFS分别为23个月和31个月,两组的OS均为60个月。A组和B组的PFS(HR=1.085,P=0.795)和OS(HR=0.514,P=0.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HCC患者的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而TACE与消融的时间间隔对疗效无影响,TACE后30 d内行RFA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时间间隔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崔雄伟 朱桐 +1 位作者 钱智玲 崔石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9-393,共5页
目的 分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接受胆道射频消融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评价术后1、2、3个月支架通畅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对33例患者均完成胆道射频消... 目的 分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接受胆道射频消融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评价术后1、2、3个月支架通畅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对33例患者均完成胆道射频消融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术后患者肝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期内,中位支架通畅时间103天(9-578天)。术后1、2、3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8.79%(26/33)、66.67%(22/33)、54.55%(18/33)。随访期内,2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93天(19-578天)。患者术后1、2、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97%(32/33)、81.82%(27/33)、75.76%(25/33)。9例患者术后出现胆道感染,其中1例严重肝病患者死于胆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8例患者恢复;13例患者出现无症状淀粉酶升高。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导管消融 支架 胆道梗阻
下载PDF
过继细胞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洋 郑加生 李威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928-930,共3页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肝癌早期可通过肝移植、手术切除以及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等方法进行治疗,但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中期患者虽可经导管肝动脉化...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肝癌早期可通过肝移植、手术切除以及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等方法进行治疗,但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中期患者虽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但其总生存期仍低于20个月。而进展期患者若未经治疗,其预后亦较差。肝癌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患者 治疗方法 细胞疗法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ARTERIAL 过继 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血浆白介素3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及热消融治疗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郭丹丹 覃岭 +3 位作者 高文峰 袁春旺 张英华 张永宏 《肝脏》 2023年第6期665-667,6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热消融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CC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5例和健康对照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血浆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热消融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CC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5例和健康对照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33水平。同时检测HCC中22例完全消融治疗患者术后1周、术后4周血浆IL-33水平。比较HCC组术前、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IL-33水平,以及HCC中完全消融治疗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4周血浆IL-33水平。结果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比较,HCC组术前血浆IL-3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9.08(12.02,31.91)pg/mL比(9.62+2.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硬化组为3.05(9.87,17.56)pg/mL,LC组与HCC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HCC患者血浆IL-33水平高于早期患者[27.69(16.06,34.90)pg/mL比17.18(11.16,25.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P=0.043)。治疗效果达到完全消融治疗患者术后4周IL-33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周分别为12.02(9.23,12.89)pg/mL、14.17(11.16,22.81)pg/mL、15.46(13.74,18.0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33表达失衡可能是HCC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消融治疗可以纠正体内IL-33水平,促进IL-33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热消融治疗 IL-33
下载PDF
影像引导肝脏肿瘤热消融治疗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加生 范卫君 +3 位作者 胡凯文 韩玥 陆骊工 袁春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864-1869,共6页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 肝脏肿瘤热消融是指通过热效应原位灭活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等。多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精准、疗效确切等优点,也可在腹腔镜下或开放术中完成,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共识
下载PDF
PD-1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碧玉 王琦 +6 位作者 臧超然 乔文赢 鹿宁宁 刘博君 高文峰 袁春旺 张永宏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34-335,340,共3页
肝细胞癌已经成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临床上使用PD-1抑制剂的应答率较低。最近的研究表明,PD-1抑制剂... 肝细胞癌已经成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临床上使用PD-1抑制剂的应答率较低。最近的研究表明,PD-1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PD-1的应答率。本文对PD-1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能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 肝细胞癌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影响肝动脉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期肝细胞癌的预后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玉 张洪海 +3 位作者 袁春旺 龙江 郑加生 张永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587-592,共6页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接受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TAE联合MWA治疗的中期HCC患者139例,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对接受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TAE联合MWA治疗的中期HCC患者139例,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计算患者CA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AR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CAR组(CAR≤临界值,n=65)及高CAR组(CAR>临界值,n=74),分析CAR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TAE联合MWA治疗的中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ROC曲线,确定CAR临界值为0.26,结果显示低CAR组与高CAR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t=2.254)、肿瘤数目(χ^(2)=9.3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消融状态(HR 4.437,95%CI 2.687~7.327,P<0.001)、CAR(HR 3.913,95%CI2.514~6.092,P<0.001)、肿瘤数目(HR 3.461,95%CI 1.873~6.393,P=0.001)、肿瘤最大径(HR 1.975,95%CI 1.316~2.965,P<0.001)是中期HCC患者TAE联合MWA治疗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AR是影响中期HCC患者TAE联合MWA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微波消融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D-1抑制剂预防肝细胞癌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张洪海 袁春旺 +2 位作者 生守鹏 张永宏 孙玉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93-197,204,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肝细胞癌(HCC)消融术后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肝动脉栓塞(TAE)序贯局部消融术(微波消融或射频消融)治疗后达到...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用于肝细胞癌(HCC)消融术后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肝动脉栓塞(TAE)序贯局部消融术(微波消融或射频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消融的HCC患者63例,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非随机分配至试验组(n=31)或对照组(n=32),试验组术后接受PD-1抑制剂辅助治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0 mg,每3周1次),对照组无辅助治疗。Kaplan-Meier法绘制累计复发率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Cox回归分析得出影响HCC患者局部消融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随访2~15个月,中位随访8个月。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94%vs 68.75%,χ^(2)=4.59,P=0.03)。试验组中1~2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2.59%(25/27),≥3级为7.41%。肿瘤最大径(HR=0.49,95%CI 0.25-0.98,P<0.05)与抗PD-1辅助治疗(HR=0.41,95%CI 0.20-0.85,P<0.05)是HCC患者消融术后R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的短期结果表明,PD-1抑制剂用于HCC根治性消融术后的肿瘤预防复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 微波消融 射频消融 肝癌复发 无复发生存期
下载PDF
思维导图联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法在传染病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玉 张洪海 +3 位作者 王海燕 程香普 黄朝阳 张永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联合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法在传染病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2016级长学制1个班的36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8名。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实施见习,研究组采...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联合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法在传染病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2016级长学制1个班的36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8名。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实施见习,研究组采用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实施见习。采用考试及调查问卷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在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内容理解深入、学习兴趣提升、提出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方面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在传染病见习中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 思维导图 传染病 见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针道转移再消融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鹿宁宁 王海燕 +4 位作者 张英华 孙斌 张永宏 崔雄伟 郑加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3-817,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针道转移危险因素及消融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4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发生针道转移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行消融术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针道转移危险因素及消融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4例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发生针道转移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行消融术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危险因素、消融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例患者肝内肿瘤病灶均临近肝包膜,低分化肝细胞癌2例,中分化肝细胞癌1例,高分化肝细胞癌1例。消融术后发生针道转移时间间隔为3. 6~14. 3个月,针道转移病灶数目均为单发,3例位于前腹壁,1例位于右侧侧腹壁。后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3例,射频消融术治疗1例。术后2例患者出现发热及暂时性疼痛加重,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显示3例患者转移灶完全消融,随访2~19个月无复发。1例患者局部病灶残余,但疼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随访3个月残余灶无明显增大。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AFP及异常凝血酶原值均明显下降。结论消融治疗尤其是氩氦刀消融术治疗腹壁针道转移灶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耐受性好的优势,对于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意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消融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外科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筑慧 王洋 李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59-96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复发性的肝癌结节的直径小于3 cm,且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直径小于3 cm的肿瘤结节,其疗效已受到广泛认可。探讨RFA对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与安... 背景与目的:大部分复发性的肝癌结节的直径小于3 cm,且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直径小于3 cm的肿瘤结节,其疗效已受到广泛认可。探讨RFA对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手术切除后复发性HCC患者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结合RFA的治疗下的1、3、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完全消融率以及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完全消融率为93.4%(57/61),不完全消融率6.6%(4/6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77.9%和77.9%。1、3、5年PFS率分别为48.6%、20.3%和13.5%。消融术后出现主要并发症的患者1例,为肝包膜下出血;无消融治疗相关的死亡患者;消融后住院时间为4~7 d,中位值为5 d。影响OS的独立风险因子为患者HBs Ag阳性(P=0.044,HR=7.496,95%CI:1.057~53.152)。结论:RFA治疗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的HCC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高切除术后复发性HCC患者的生存率,对改善HC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射频消融
下载PDF
经肝动脉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热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洋 李威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62-964,共3页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多低于40%。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和热消融治疗已广泛应用在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癌的治疗中,经肝动脉介入...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多低于40%。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和热消融治疗已广泛应用在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癌的治疗中,经肝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经肝动脉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较为常见的热消融手段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消融治疗 肝动脉栓塞术 肝内胆管癌 临床分析 CT引导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arterial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成功治疗晚期大肝癌伴肝-门静脉癌栓1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筑慧 王洋 李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4-606,共3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为代表的热消融治疗,是继外科治疗后,近20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肝癌治疗方式,不但能够完成早期肝癌的根治,还能够针对中晚期肝...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为代表的热消融治疗,是继外科治疗后,近20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肝癌治疗方式,不但能够完成早期肝癌的根治,还能够针对中晚期肝癌进行姑息治疗^([1])。相对传统的外科治疗,局部热消融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可多次治疗、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门静脉癌栓 肝静脉癌栓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肝癌治疗疗效影像学评价标准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筑慧 王洋 +1 位作者 郑加生 李威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47-949,共3页
肿瘤治疗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为总体生存率,替代指标则包括治疗反应率、肿瘤进展时间等,亦有不少学者认为使用治疗反应率及肿瘤进展时间能够更好地评价治疗效果但,但应采用何种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估治疗反应率,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 肿瘤治疗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为总体生存率,替代指标则包括治疗反应率、肿瘤进展时间等,亦有不少学者认为使用治疗反应率及肿瘤进展时间能够更好地评价治疗效果但,但应采用何种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估治疗反应率,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通过对肝癌治疗疗效的影像学评价标准进行论述,为肝癌的进一步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疗效 影像学 肝癌 肿瘤进展时间 疗效评价指标 疗效评估 反应率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动脉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效果初步分析(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军 朱桐 +2 位作者 杨晓珍 崔雄伟 郑加生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209-1212,F0002,共5页
目的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影像学征象及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微波消融(MW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的HEHE患者,先行TAE术,再行MWA治疗。结果 4例患者肿瘤均为多发,直径0.6~7 cm,影像学表现各异... 目的分析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影像学征象及肝动脉栓塞(TAE)联合微波消融(MW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的HEHE患者,先行TAE术,再行MWA治疗。结果 4例患者肿瘤均为多发,直径0.6~7 cm,影像学表现各异。CT平扫为低密度,MRI扫描T_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_2加权成像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以周边环形强化为主,或不均匀强化,可出现"晕征""包膜回缩征"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中晚期可见肿瘤染色影,实质期染色加深,但中央区无染色。栓塞术后碘油呈环行或部分沉积。4例患者经TAE联合MWA治疗后,随访12~52个月,1例患者出现复发,余3例未见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HEHE影像学征象为周边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可见"晕征""包膜回缩征"等。TAE联合MWA治疗HEHE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肝动脉栓塞 微波消融
下载PDF
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3年随访结局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平春霞 张静 +3 位作者 赵伟 马良 房达 崔石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比较肝切除术(LR)和肝移植术(LT)两种方法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3年的随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R组(n=83)和LT组(n=88)... 目的比较肝切除术(LR)和肝移植术(LT)两种方法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3年的随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1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R组(n=83)和LT组(n=8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分类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之间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对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LR组对比,LT组的单发肿瘤比例(45.78%vs 85.23%)、直径<3 cm的肿瘤比例(15.66%vs 67.05%)、高Child-Pugh分期比例(9.64%vs 26.14%)明显偏高,LT组的肿瘤复发率明显偏低(48.19%vs 32.9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649、46.383、7.833、4.121,P值分别为<0.001、<0.001、0.005、0.042);LR治疗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是46.02%,而LT治疗患者的无瘤生存率为80.71%,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6);LR治疗患者的总生存率是76.44%,而LT治疗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6.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治疗方法是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RR(95%CI)分别为3.383(1.334~8.579)、0.239(0.093~0.612),P值均<0.05],而治疗方法对于总生存期的预测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32)。结论LT更倾向于选择肝功能储备较差的早期肝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肝移植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治疗不可切除壶腹部周围癌1例报告
17
作者 扈彩霞 赵鹏 +2 位作者 刘博君 郑加生 张永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44-2345,共2页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主因“乏力、皮肤巩膜黄染4个月”于2015年10月19日收本入院。患者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史,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10年。4月前患者出现乏力,随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就诊于武警总医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结...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主因“乏力、皮肤巩膜黄染4个月”于2015年10月19日收本入院。患者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史,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10年。4月前患者出现乏力,随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就诊于武警总医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壶腹部占位,结合CA19-9 361 U/L,考虑为梗阻性黄疸,胆管癌待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考虑梗阻性黄疸,具备手术指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家属要求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周围癌 电穿孔 消融技术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及其特征性细胞因子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郭丹丹 张永宏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64-67,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极高且发病机制复杂。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形成了复杂的动态免疫网络调控H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HC...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极高且发病机制复杂。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形成了复杂的动态免疫网络调控H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HCC的预后。本文对Th细胞不同亚群及其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寻求HCC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中国肿瘤消融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加生 叶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2401-2403,共3页
肿瘤消融(tumor ablation)属于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是直接将化学物质或能量作用于肿瘤病灶以根除或实质性毁损肿瘤的局部疗法:包括化学消融(chemical ablation)和能量消融(energy-based ablation).前者主要利用无水乙醇、乙酸等毁... 肿瘤消融(tumor ablation)属于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是直接将化学物质或能量作用于肿瘤病灶以根除或实质性毁损肿瘤的局部疗法:包括化学消融(chemical ablation)和能量消融(energy-based ablation).前者主要利用无水乙醇、乙酸等毁损肿瘤,后者包括通过热效应灭活肿瘤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W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yo-A)、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 LA)、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和通过非热效应灭活肿瘤的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消融 消融治疗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中国 非热效应 化学消融 局部疗法 肿瘤病灶
原文传递
睡前加餐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IPS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培培 平春霞 +2 位作者 孙玉 马良 宋立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睡前加餐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围手术期营养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TIPS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TIPS术后予常规营养饮食,实验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睡前加餐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围手术期营养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TIPS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TIPS术后予常规营养饮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睡前1 h加餐,额外供能200 kCal/晚。对比两组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等级评定、肝功能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PG-SGA分级A、B、C等级术后1个月分别为16、7、0例,对照组分别为18、5、0例,实验组TIPS术后1个月应用PG-SGA法评定营养不良发生率(B和C级的和与总数的比值)从65.22%(15/23)降至30.43%(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基线和术后1个月营养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前(P均<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至术后3个月,实验组发生肝性脑病3例(13.04%),对照组发生肝性脑病6例(26.09%),两组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5)。结论 睡前加餐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IPS围手术期营养状态,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睡前加餐 营养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