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的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健 李晓峰 +6 位作者 刘晖 袁锋 柏松 赵宇东 郑佳 丁楠 李奇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乳糜胸的治疗方法,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尽早康复。方法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施行1288例手术,出现乳糜胸18例,正中开胸手术1120例,出现乳糜胸15例,侧开胸手术168...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乳糜胸的治疗方法,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尽早康复。方法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施行1288例手术,出现乳糜胸18例,正中开胸手术1120例,出现乳糜胸15例,侧开胸手术168例,出现乳糜胸3例。正中开胸组采用禁食7d左右,同时予全静脉营养,7d后静脉营养减量的同时给予脱脂奶或中链脂肪酸饮食,2d左右停静脉营养,全量脱脂奶或中链脂肪酸饮食,直至1个月后复查。侧开胸组采用禁食2周加全静脉营养,然后给予脱脂奶或中链脂肪酸饮食。结果17例乳糜胸患儿(包括15例正中开胸,2例侧开胸)通过禁食加静脉营养保守治疗治愈;另外1例双主动脉弓患儿保守治疗无效,通过左侧开胸二次手术结扎胸导管治愈。出院后2周、3个月复查胸片,超声,未发现胸腔或心包积液。结论无论正中开胸还是侧开胸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均有可能发生乳糜胸。对于同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糜胸的治疗,禁食仍是有效的首选治疗,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的经验显示加用静脉内营养治疗是安全的,有助于患儿恢复,禁食时间可以较常规缩短。对于可能为胸导管的直接损伤还是外科干预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先天性心脏病 肠道外营养
原文传递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标准化管理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仲智 李晓峰 郭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共2页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一直是医院的一个难题,其高额花费和高病死率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巨大的社会负担,因此建立必要的标准化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才有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减轻社会负担。现根据本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存在的问...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一直是医院的一个难题,其高额花费和高病死率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巨大的社会负担,因此建立必要的标准化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才有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减轻社会负担。现根据本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标准化管理中的要求,就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未来进行更好的标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标准化 管理
原文传递
先天性双主动脉弓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健 李晓峰 +5 位作者 刘晖 袁峰 柏松 赵宇东 彭芸 李仲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5-316,共2页
目的总结双主动脉弓畸形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外科治疗8例双主动脉弓病儿中男5例,女3例;年龄1~48个月,平均(14.93±15.52)个月;体重5.5-15kg,平均(9.56±3.51)kg。左右弓均衡型1例,右弓优势型7例。6例为单纯双主... 目的总结双主动脉弓畸形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外科治疗8例双主动脉弓病儿中男5例,女3例;年龄1~48个月,平均(14.93±15.52)个月;体重5.5-15kg,平均(9.56±3.51)kg。左右弓均衡型1例,右弓优势型7例。6例为单纯双主动脉弓畸形,均在胸部左后外侧切口进行矫治。另外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肺动脉吊带,均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进行矫治。结果7例术后积极治疗,均治愈出院。1例合并肺动脉吊带病儿因气管狭窄段长,呼吸困难严重,尽管血管畸形矫治满意,但仍不能脱离呼吸机,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双主动脉弓是一种引起小儿严重呼吸系统感染的严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主动脉 心脏外科手术 血管环
原文传递
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健 李晓峰 +4 位作者 刘晖 袁峰 柏松 赵宇东 李仲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1-552,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5月-2008年8月共8例AOPA患儿接受外科治疗。男女各4例;年龄1~96个月;体质量4~24 kg。7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其中4例并卵圆孔... 目的探讨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5月-2008年8月共8例AOPA患儿接受外科治疗。男女各4例;年龄1~96个月;体质量4~24 kg。7例为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其中4例并卵圆孔未闭。1例左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同时并法洛四联症型肺动脉闭锁。病例术前均经心血管增强CT确诊。其中7例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的病例,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游离并切断右肺动脉,将切断的右肺动脉直接吻合于主肺动脉。1例左肺动脉起源异常,由于并法洛四联症型肺动脉闭锁,肺动脉发育较差,因此游离左肺动脉后采用7 mm Goretex管道行中央分流。结果本组患儿均成活,术后恢复顺利,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吻合口流速(1.71±0.24)m/s,压差(1.60±0.45)kPa,均未见明显狭窄。结论AOPA肺动脉高压产生快,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近期手术效果良好。但仍需远期观察,以评估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 外科治疗 心脏病 先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