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4例儿童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1
作者 孟园 吴婕 +3 位作者 叶晓琳 吴旭红 潘玉凤 王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5-1139,共5页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期组(6~<12岁)及青春期组(12~<18岁)。分析患者病因、临床特点...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期组(6~<12岁)及青春期组(12~<18岁)。分析患者病因、临床特点、肠内营养方式、营养制剂、并发症及预后等,比较各组疾病严重程度及其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24例患者病因主要包括解剖异常(36.6%)、特发性(27.7%)、胆源性(22.3%)和感染(13.4%)。主要症状为腹痛(92.0%)、呕吐(54.5%)和发热(30.4%)。轻症、中症和重症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超声、胰腺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完成率分别为100%(224/224)、54.5%(122/224)、77.7%(174/224)。经鼻胃肠管进行肠内营养140例,占62.5%;肠内营养制剂选择水解肽类配方130例,占58.0%。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7、0.449,均P<0.001)。因此认为,儿童急性胰腺炎以轻症为主,病因主要为解剖异常,临床上首选超声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能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局部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积极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诱发因素 被引量:34
2
作者 徐樨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7-488,共2页
本文从损害、防御、遗传及精神因素等方面阐明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诱发因素,重点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胃蛋白酶在溃疡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因 诱发因素 儿童
下载PDF
消化道疾病患儿血清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抗体阳性病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孔晓慧 伏利兵 +2 位作者 周锦 张辉 徐樨巍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对消化道疾病住院儿童中的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tTG)抗体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儿童乳糜泻疾病诊疗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tTG抗体IgA和IgG,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抗肌内膜抗体(EMA)... 目的对消化道疾病住院儿童中的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tTG)抗体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儿童乳糜泻疾病诊疗的血清学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tTG抗体IgA和IgG,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抗肌内膜抗体(EMA)和麦胶蛋白抗体(AGA)IgA和IgG。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小肠黏膜病理分析等。结果 162例患儿中,11例血清IgA-tTG和IgG-AGA阳性。11例中,2例tTG、EMA和AGA全部阳性,3例伴有IgA/IgG-EMA和IgA-AGA阳性,1例伴有IgG-EMA可疑阳性、IgA-EMA和IgAAGA阳性,4伴有IgA-EMA和IgA-AGA阳性,1例伴有IgG-tTG可疑阳性。以上11例IgA-tTG和IgG-AGA阳性患儿十二指肠黏膜都有中重度以上程度损害,8例并发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其中7例临床诊断为乳糜泻、且无麸质饮食试验治疗有效。结论 11例IgA-tTG阳性患儿3种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与十二指肠黏膜病理活检相符。血清抗体,特别是tTG检测可以更快更早地帮助临床诊断乳糜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抗组织谷氨酰胺转移酶抗体 十二指肠黏膜活检 乳糜泻
下载PDF
儿童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杜燕燕 王健 +2 位作者 贺兰 季丽娜 徐樨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6-761,共6页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 报道1例川崎病合并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诊疗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疾病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例患者为7岁余男孩,持续高热6 d,伴草莓舌、双眼球结膜充血、全身大片红斑样充血样皮疹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丙种球蛋白(2 g/kg)静脉滴注24 h后患儿仍有发热,且出现头痛、嗜睡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胼胝体压部局限性梭形肿胀,T1稍低、T2稍高异常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s,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明显低信号,提示MERS,予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数小时后患儿热退,头痛、嗜睡症状消失。1周后复查头颅MRI正常,出院时没有神经系统异常和冠状动脉扩张。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12篇,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报道17例川崎病合并MERS患儿,中位年龄6.5岁(1~14岁),其中5岁以上儿童11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者4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幻视、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MRI符合MERS影像学改变,经积极治疗,所有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3例患儿复查了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均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川崎病合并MERS的病例报道非常少见,并发MERS的川崎病多发生在5岁以上年长儿童,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积极治疗可以使MERS病情短期内逆转,不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采用唾液试纸及胃镜下检测HP在儿童中的应用
5
作者 孔庆侠 潘玉凤 孟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191-191,共1页
目的:比较唾液试纸与胃镜下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7月7日—2017年2月25日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儿,内镜下于胃窦部取得胃黏膜一块检测HP感染情况,同时应用HPS技术从儿童唾液中检测HP,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目的:比较唾液试纸与胃镜下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7月7日—2017年2月25日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儿,内镜下于胃窦部取得胃黏膜一块检测HP感染情况,同时应用HPS技术从儿童唾液中检测HP,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HP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将唾液HP检测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分别与细菌培养检测法进行比较,X2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性为92.66%、94.34%,灵敏度为85.37%、93.18%。结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得到高度重视,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寄居地,唾液检测法可作为HP诊断的诊断依据之一,其操作简便快捷,检查过程无痛苦,在儿童患者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唾液 内镜下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6
作者 秦秀敏 吴捷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技术在儿童胆胰疾病中逐渐开展起来, 临床医生应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 使患儿全程获益。本文从ERCP及相关技术的操作方法入手, 阐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结预防及治疗方法,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技术在儿童胆胰疾病中逐渐开展起来, 临床医生应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 使患儿全程获益。本文从ERCP及相关技术的操作方法入手, 阐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结预防及治疗方法,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穿孔 术后胰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口腔唾液幽门螺杆菌测试板的临床筛查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晶 徐樨巍 +2 位作者 丁召路 于飞鸿 王国丽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7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探讨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测试板检测Hp感染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同时行HpS检测和胃镜下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50例患儿中HPS检出阳性65例(43.33... 目的探讨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测试板检测Hp感染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对150例临床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儿同时行HpS检测和胃镜下胃黏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50例患儿中HPS检出阳性65例(43.33%),胃镜RUT检出阳性41例(27.33%),阳性符合率(敏感性)为85.37%,阴性符合率(特异性)为72.48%;阳性预测值为53.85%,阴性预测值为92.94%。结论 HP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无创、准确等优点,是临床筛查Hp感染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唾液 测试板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小儿急性胰腺炎51例病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晶 徐樨巍 +2 位作者 丁召路 于飞鸿 王国丽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8期2838-284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急性胰腺炎患儿,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治过程。结果感染(35.29%)和胆管病变(25.49%)为AP的主要病因,其次病因不明占21.57%。经内科保守治疗,4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急性胰腺炎患儿,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治过程。结果感染(35.29%)和胆管病变(25.49%)为AP的主要病因,其次病因不明占21.57%。经内科保守治疗,47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均治愈;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好转出院;2例SAP(1例合并胆结石和1例合并胆总管囊肿)经手术加内科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小儿AP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给予充分重视。SAP延误诊断和治疗后果严重,临床医师应掌握对SAP早期诊断的指标,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轻型急性胰腺炎 重型急性胰腺炎误诊 治疗
下载PDF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惠青 周锦 高萍芝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756-757,共2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机制不清,与药物、病毒感染、细胞免疫紊乱有关[1]。临床合并肝、肾损害较为常见,合并胰腺炎比较少见[2]。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急性胰腺炎 反应综合征 细胞免疫紊乱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肾损害
下载PDF
代谢监测下神经性厌食病儿个体化营养支持1例
10
作者 杨文利 闫洁 +3 位作者 徐樨巍 杨炯贤 赵文利 杨秀花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神经性厌食(AN)是一种由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慢性进食障碍疾病。病人可有自我拒食、导吐或腹泻,出现极度的营养不良和消瘦,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 代谢监测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姝 何利华 +9 位作者 张建中 周丽雅 丁召路 张晶 于飞鸿 王国丽 周锦 官德秀 纪文静 徐樨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3-566,共4页
目的 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有腹痛、呕吐、腹胀、反酸、恶心、烧心、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在北京儿童医院行电子胃镜,镜下诊断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儿的胃窦黏... 目的 分析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有腹痛、呕吐、腹胀、反酸、恶心、烧心、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在北京儿童医院行电子胃镜,镜下诊断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儿的胃窦黏膜120例,送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研究所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对分离的菌株进行9种抗生素的E-test药敏实验,对分离的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以PCR方法对其23 S rRNA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在送检的120份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培养阴性有47例(39.2%),培养阳性73例(60.8%).73例阳性菌株中70株为耐药菌株,3株为敏感菌株.庆大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无耐药出现;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9.5%(58/73)、80.8%(59/73)、58.9%(43/73)、6.8%(5/73)、12.3%(9/73)、13.7%(10/73);二重、三重、四重耐药分别为47.9%(35/73)、8.2%(6/73)、1.4%(1/73);其中对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联合耐药率43.8 %(32/73).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幽门螺杆菌的23 S rRNA上的A2142C、A2142G、A2143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1.6%(1/64)、6.3%(4/64)和85.9%(55/64).结论 儿童对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甲硝唑联合耐药率高,在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时,尽量选择阿莫西林、利福平等敏感抗生素.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幽门螺杆菌的23 S rRNA最主要的基因突变位点为A214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大环内酯类 抗菌药 儿童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相关技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一例(附内镜下视频)
12
作者 孟令冬 张晓艳 +3 位作者 吕传凯 刘志敏 吴捷 秦秀敏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技术在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的患儿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复习...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技术在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胸膜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的患儿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8岁1个月,因慢性胰腺炎并胰腺胸膜瘘予ERCP治疗。术中取石,见大量蛋白及黏液栓流出,置入支架,尾端位于胰体尾交界胰管瘘口处,术后6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胸膜瘘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早期进行ERCP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胰腺炎 胰腺胸膜瘘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原文传递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东丹 官德秀 +10 位作者 郭景 房永利 郭姝 何丽华 张建中 周丽雅 于飞鸿 周锦 王国丽 张晶 徐樨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培养菌株耐药性及影响耐药率的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246例13C呼气试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电子胃镜下采集胃窦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对获得的Hp菌株采... 目的探讨儿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培养菌株耐药性及影响耐药率的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246例13C呼气试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电子胃镜下采集胃窦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对获得的Hp菌株采用E-test法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根除治疗次数等因素与抗生素耐药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6例患儿胃黏膜标本中174例Hp培养阳性,Hp阳性率为70.7%。总体耐药率情况显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6.55%(168/174例)、57.47%(100/174例)、4.02%(7/174例)、1.15%(2/174例)。单一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43.10%(75/174株),其中单一克拉霉素耐药率为93.33%(70/75株),单一甲硝唑耐药率为6.67%(5/75株);多重耐药率显示,双重耐药率为54.02%(94/174株),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双重耐药率占52.30%(91/94株),克拉霉素+四环素双重耐药率占1.72%(3/94株);而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三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克拉霉素在曾进行过根除治疗后失败患儿中的耐药率[98.7%(148/150例)]高于未曾进行过根除治疗患儿[83.3%(20/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0,P<0.05)。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有很高的耐药率,对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双重耐药情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耐药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郭姝 徐樨巍 董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1836-184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应用抗生素48h后或入院48h后发生腹泻的住院患者,或人院前1个月内有抗生素应用史或住院史,人院前或人院时出现腹泻的住院患者,用PCR检... 目的分析儿童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CDA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应用抗生素48h后或入院48h后发生腹泻的住院患者,或人院前1个月内有抗生素应用史或住院史,人院前或人院时出现腹泻的住院患者,用PCR检测粪便中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A和毒素B的基因,毒素基因阳性者设为CDAD^+组,阴性者设为CDAD^-组。从CDAD^+组中选出医疗机构获得性CDAD(HCFA—CDAD),组成HCFA—CDAD组。同时按1:3比例选取同期疾病种类相同且使用抗生素超过2d无腹泻患者为对照组。对人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潜在危险因素涉及:慢性疾病史、性别、年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和G)、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联用抗生素数量、抗生素种类、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断剂、入院前医疗机构接触史、人院前抗生素使用史、住院时间、胃肠道插管(胃管、胃肠减压、胃空肠管放置)。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人选的93例患者中,35例为CDAD^+组,其中符合HCFA.CDAD组共30例;CDAD一组有58例。入选的对照组有105例。CDAD^+组和对照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白细胞计数、CRP、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为危险因素(P=0.003、0.008、0.015,OR=8.063、3.465、13.950);入院前医疗机构接触史(P〈0.01,OR=0.002)为保护因素。结论白细胞异常、CRP高、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为患CDA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属 腹泻 危险因素 儿童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
原文传递
以腹泻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晶 徐樨巍 +3 位作者 于飞鸿 王国丽 沈惠清 丁召路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2-624,共3页
目的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以加强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病房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收治的4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相关实验室... 目的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以加强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病房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收治的4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1)男女比为1∶1,学龄期发病率高;(2)血液系统和补体多表现异常;(3)最大特点是消化道和膀胱泌尿系统内脏平滑肌同时受累,特征性表现为肠道炎症性浸润或假性肠梗阻、腹腔积液(浆膜炎),同时伴尿蛋白阳性、肾盂输尿管扩张,内壁粗糙、增厚,且为内脏损害的首发表现,其他系统受累表现轻;(4)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高;(5)所有患儿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结论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SLE较少见,因症状不典型多容易漏诊和误诊。因此,以消化道症状起病且为主要表现而就诊患儿,如检查发现同时伴有输尿管扩张、尿蛋白等泌尿系改变者,应高度警惕SLE的可能,应及时行自身抗体、补体检查,以利早期诊治SLE,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腹痛 呕吐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原文传递
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及宿主基因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东丹 彭贤慧 +10 位作者 房永利 王国丽 周锦 于飞鸿 官德秀 郭景 何利华 张建中 周丽雅 张晶 徐樨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方法的准确性,旨在寻求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检测儿童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 目的探讨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方法的准确性,旨在寻求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检测儿童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123例13C呼气试验检查阳性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儿进行电子胃镜检查,胃镜下取胃黏膜并收集胃液标本。从胃液中提取DNA,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Rnase P酶和cag H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别检测HP23SrRNA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研究共利用5对引物和9条探针进行HPcag H基因和23SrRNA基因,以及人Rnase P基因和CYP2C19*2、CYP2C19*3基因检测。将胃液结果与胃黏膜活检标本HP培养和E-test药敏试验及CYP2C19基因代谢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胃黏膜HP培养、E-test药敏试验及CYP2C19基因代谢型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胃液实时PCR检测HP感染诊断敏感度为100%(94/94)、准确度为76.4%(94/123);检测克拉霉素是否耐药敏感度为98.9%(90/91)、特异度为66.7%(2/3),阳性符合率为98.9%(90/91)、阴性符合率为66.7%(2/3)、准确度为97.9%(92/94);检测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准确度为90.0%(90/100)。结论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是检测儿童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有效方法,儿童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液 耐药 CYP2C19基因代谢型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召路 徐樨巍 柯美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7-569,共3页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儿童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质量。已经发表的有关儿童FGIDs的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肠易激综...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儿童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质量。已经发表的有关儿童FGIDs的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对象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 ebowel syndrome,IBS),功能性腹痛(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FAP),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和腹型偏头痛;其中以FC的相关临床试验最多,这可能与FC在FGIDs患病率较高,各个年龄段均有受累,并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有关。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促进了儿童FGIDs治疗的发展,也是儿童FGIDs治疗共识的重要依据。我国有关儿童FGIDs治疗的RCT相对较少,现介绍常见儿童FGIDsRCT研究的现状,并提出评价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临床试验 儿童 试验研究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反流症状问卷对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召路 王国丽 +1 位作者 纪文静 徐樨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 探讨反流症状问卷在诊断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例中的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GERD的学龄期及青少年患儿,记录呕吐和(或)反食、恶心、烧心和(或)胸骨后疼痛、腹痛、上腹疼痛、反酸、吞咽疼痛7个症状的频率及程度积分(0... 目的 探讨反流症状问卷在诊断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例中的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GERD的学龄期及青少年患儿,记录呕吐和(或)反食、恶心、烧心和(或)胸骨后疼痛、腹痛、上腹疼痛、反酸、吞咽疼痛7个症状的频率及程度积分(0~3分),以内镜检查或24 h食管pH监测阳性作为诊断GERD的诊断标准,之后与问卷积分进行比较,计算出诊断GERD的最佳积分临界值,并对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符合率进行统计.结果 (1)45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37∶1,平均年龄(11.1±2.6)岁.23例GERD患儿中,问卷症状总积分为(20±10)分;22例非GERD患儿中,症状总积分(13±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RD病例中,内镜下0、Ⅰ、Ⅱ和Ⅲ级患儿之间的症状总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症状总积分13.0分作为临界值时,特异度和敏感度之和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9,对GERD诊断的敏感度78.3%,特异度68.2%,准确度73.3%,阳性符合率72.0%,阴性符合率75.0%.结论 反流症状问卷对GERD的初步诊断有一定功效,有助于学龄期及青少年GERD的临床筛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胃食管反流 反流症状问卷
原文传递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六例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惠青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4-616,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4年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EG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骨髓细胞学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儿男5例,女1例,年龄2~13... 目的 分析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诊治特点.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4年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6例EG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骨髓细胞学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儿男5例,女1例,年龄2~13岁;4例食物过敏原阳性;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等,腹腔积液4例.血嗜酸细胞绝对值5例升高[(160~13 560)×10^6/L],6例骨髓嗜酸细胞百分比均升高(0.18~0.41).影像学和内镜检查显示6例病变均累及胃和十二指肠,其他依次为肠系膜(5例)、小肠(4例)、结肠(3例)、食道(2例),病变局部表现有充血、糜烂、溃疡、胆汁反流、胃液潴留.病理表现为胃、十二指肠上皮糜烂,固有层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十二指肠改变更明显.激素治疗组3 d内消化道症状均消失,血嗜酸细胞计数在治疗1周时即恢复正常,非激素治疗组2周后症状才基本消失,血嗜酸细胞计数5周后仍未恢复正常.结论 EG与其他胃肠炎临床表现比无特殊,嗜酸细胞升高提示EG可能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激素治疗在临床症状好转及外周血嗜酸细胞下降方面效果优于非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体征和症状 消化系统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儿童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秀敏 房永利 +7 位作者 李迪 郭辉 王国丽 梅天璐 官德秀 于飞鸿 周锦 张晶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与常规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徒手置入空肠营养管失败后行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的67例患儿,收集患儿行... 目的比较改良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与常规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徒手置入空肠营养管失败后行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的67例患儿,收集患儿行内镜检查时置管适应症、年龄、置管时间并采集图片记录、放置后行腹部平片了解空肠管放置位置并判断放置效果。结果传统方法置管平均时间为20.12 min,成功率为92.9%,改良组26例,置管平均时间为10.42 min,成功率100%,利用Mann-Whitney检验,P<0.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年龄对两种技术置管时间影响无明显差异(P=0.875)。结论改良空肠营养管技术在不增加患儿费用的情况下,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为急重症患儿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内镜 空肠营养管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