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K抑制剂成功治疗儿童难治复发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
1
作者 刘杨 杨菁 +3 位作者 胡波 王珊 张文群 张永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1-63,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7岁女童,主因确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3个月,复发5月余于2018年1月3日入我院治疗。患儿13个月前以反复高热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起病,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触痛,B超及胸部CT检查提示颈部、锁骨上及纵... 1病例资料患儿,7岁女童,主因确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3个月,复发5月余于2018年1月3日入我院治疗。患儿13个月前以反复高热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起病,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触痛,B超及胸部CT检查提示颈部、锁骨上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行左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病理经3家三甲医院病理专家会诊明确诊断为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免疫组化示:CD30、ALK、CD3、CD43、EMA均阳性,Ki67(+70%),CD20、CD21、Bcl-2、TdT均阴性。未做FISH检测,脑脊液甩片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明确分期为Ⅳ期CNS-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大淋巴结 双侧颈部 专家会诊 Ki67 三甲医院 病例资料 CD30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儿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爽 杨菁 +7 位作者 金玲 段彦龙 张梦 张楠楠 李茜 张楠 周春菊 张永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4-779,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北京儿童医院B细胞淋巴瘤方案对DLB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进入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组的46例DLBCL患儿的资料(临床、病理、实验室、影像学),依据患儿的... 目的总结儿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北京儿童医院B细胞淋巴瘤方案对DLB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进入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组的46例DLBCL患儿的资料(临床、病理、实验室、影像学),依据患儿的分期、是否存在预后不良基因及巨大瘤灶等危险因素,按照改良的LMB89方案进行分层治疗,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无事件生存率(EFS)及总生存率(OS)。结果(1)46例患儿中男33例、女13例,初诊时中位年龄8.0岁;45例患儿从发病至确诊时间≥15d;14例存在B组症状(即发热、盗汗、体重下降);25例存在结外侵犯;Ⅲ期、Ⅳ期患儿共39例;12例存在骨髓侵犯,3例颌面部侵犯;治疗分组B组患儿30例、C组16例。(2)首发症状:6例颈部包块,20例腹部包块,10例腹痛伴急腹症,8例发热,2例存在打鼾或上呼吸道梗阻。(3)病理:生发中心来源40例,非生发中心来源6例;46例患儿均未见MYC断裂,无双打击及三打击淋巴瘤。(4)并发症及评估:3例合并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存在重症感染而延迟化疗;无治疗相关死亡。早期评估全部患儿缩小均>25%,中期评估有残留病灶者1例,停药前检查46例患儿全部完全缓解。(5)疗效及预后:5年EFS与5年OS相同,均为(97.8±2.2)%,停药后复发2例,1例为早期复发患儿,复发后放弃治疗死亡;1例为晚期复发患儿,复发后再次给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组C组方案化疗后再次达完全缓解。结论DLBCL在学龄期男童多见,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北京儿童医院B细胞淋巴瘤方案对儿童DLBCL疗效显著,但可见晚期复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滑膜肉瘤多中心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斯文 王珊 +2 位作者 汤静燕 孙晓菲 马晓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4家医院收治的33例滑膜肉... 目的分析儿童滑膜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4家医院收治的33例滑膜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33例患儿中位诊断年龄为8.0岁(4个月至16岁)。初诊时27例为局部肿块,6例出现肺、胸膜、骨或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直接手术,9例行肿瘤活检术,其中3例在新辅助化疗3~4疗程后行二期手术;22例术后进行化疗,中位疗程数为7个(1~12个);10例术后进行局部放疗,总剂量为25~60Gy,次数为5~25次。8例患儿在活检明确诊断或直接手术后化疗0~2疗程,放弃进一步治疗;其余25例按计划完成治疗,治疗结束时21例达到完全缓解(CR),3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11例患儿在缓解后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3~48个月)因肿瘤原位复发或转移出现PD。除去8例放弃治疗的患儿,25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3~92个月)。随访至2015年11月,25例完成治疗的患儿,预计3年无病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为(61.9±10.1)%。将患儿的年龄(≤10岁,>10岁)、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四肢,轴线部位)、体积大小(≤5cm,>5cm)、IRS分期、诊断时是否远处转移以及首次术后有无残留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发现首次术后无残留患儿的无事件生存率更高(P=0.017),未发现其余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滑膜肉瘤最多见于四肢,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但缓解后易晚期复发或转移,首次术后无残留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有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肉瘤 滑膜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胰母细胞瘤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安安 汤静燕 +3 位作者 王珊 孙晓非 马晓莉 潘慈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胰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家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胰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4家医院收治的14例胰母细胞瘤患儿,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及化疗情况,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4例患儿中位诊断年龄6.5岁(0.6—11岁)。初诊时4例为局部肿块,9例为局部肿瘤伴有胰外组织或临近脏器浸润,1例伴有肺、肝脏的远处转移。10例患儿中有8例伴有甲胎蛋白升高(66—54000μg/L)。8例先行手术切除,6例行肿瘤活检术,其中4例在接受化疗4—6个疗程后行二次手术。除2例患儿分别在1和2个疗程后放弃治疗外,其余12例均按计划完成化疗。中位疗程数6(2~12)个。1例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束时9例患儿达到缓解,1例在停药5个月后肝转移性复发,其余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26(16~140)个月。除去2例放弃治疗者,本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66.7±13.6)%。将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肿块无法完整切除(x2=6.663,P=0.010),治疗过程中出现进展或转移(x2=14.927,P=0.000),治疗结束时未完全缓解(x2=12.293,P=0.000)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能否完全切除肿瘤、治疗结束时是否完全缓解、病程中是否进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化疗可使部分初诊时不可切除的肿瘤达到可切除状态,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胰腺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HLA-DRB1等位基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景 吴润晖 +3 位作者 吴捷 李东丹 于飞鸿 徐樨巍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ITP合并HP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进行HLA-DRB1*03、*04、*07、*11、*14等位基因检测,探究HP感染及ITP的易感性基因及保护性基因。...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ITP合并HP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进行HLA-DRB1*03、*04、*07、*11、*14等位基因检测,探究HP感染及ITP的易感性基因及保护性基因。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HP感染患儿、ITP患儿、HP感染合并患儿及健康儿童的全血标本,提取全血DNA,应用PCR-SSP方法检测四组患儿HLA-DRB1*03、*04、*07、*11、*14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对比不同性别、不同组别之间基因表达频率的差异性。结果选取的136例汉族儿童中,检测的5种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HLA-DRB1*04(21.32%)、HLA-DRB1*07(19.12%)、HLA-DRB1*14(15.44%)、HLA-DRB1*11(11.76%)、HLA-DRB1*03(8.82%)。分别比较以上5种等位基因在男女性别间的频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比较HP组与健康对照组、ITP组与健康对照组、HP+ITP组与HP组、HP+ITP组与ITP组以上5种等位基因表达频率的差异性后发现,HLA-DRB1*07等位基因在ITP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表达频率分别为:30.5%、9.7%(OR值=4.1,χ^(2)=4.393,P=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合并ITP患儿携带HLA-DRB1*14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单一HP感染患儿(OR值=4.8,χ^(2)=5.435,P=0.02);在比较相同组别、不同性别间5种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后发现,HLA-DRB1*04等位基因在HP感染女童中的表达频率(40%)明显高于HP感染男童(4.8%),经统计学分析,此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表达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结论HLA-DRB1*07基因可能是ITP的易感性基因;HLA-DRB1*14(+)的HP感染患儿继发ITP的可能性更大,HLA-DRB1*04基因可能是女童感染HP的易感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HLA-DRB1 儿童
原文传递
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甄别原发性免疫缺陷症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佳璐 吴润晖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99,共6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症(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是一组由免疫通路上特定功能性位点突变引起免疫调控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其常见表现,且病程迁延、反复,呈现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状态。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 原发性免疫缺陷症(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是一组由免疫通路上特定功能性位点突变引起免疫调控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其常见表现,且病程迁延、反复,呈现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状态。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据统计近20%患儿会发展为慢性ITP(chronic ITP,CITP)。随着实验诊断技术的进步,发现实际上在儿童CITP中有近一半存在遗传性免疫异常,即相当比例是PID患者。但在CITP患儿中甄别PID较困难,特别是当患儿未出现感染、肿瘤等PID特征表现时。CITP中常见的较难甄别的PID有T细胞凋亡异常的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B细胞合成异常的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以及传递免疫信息脂筏异常的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此外,仅携带有明确杂合致病基因突变患儿也易在临床中表现为"CITP"。从CITP患儿中甄别出PID将有利于及早开展有效的治疗管理,从而改善"CITP患儿"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 原发性免疫缺陷症(PID)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