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处理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博 王志为 +8 位作者 曲铁兵 林源 潘江 任世祥 陈彤 温亮 周磊 马德思 赵潇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患者的处理方法以及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 目的回顾性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患者的处理方法以及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共612例(798膝),术中出现MCL损伤的患者共10例(10膝)。其中体部损伤患者7例,除1例采取同种异体肌腱加强固定以外,其余患者均采用了断端直接缝合的方法;股骨侧止点撕脱2例,采用双排锚钉桥样缝合进行止点重建;胫骨侧止点撕脱1例,采用单排带线锚钉重建止点的方法。所有MCL损伤的患者均未使用限制性假体,术后康复过程中佩戴下肢膝关节保护支具,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检查患者侧方应力情况,并记录手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以及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患者术中出现MCL损伤的总发生率为1.2%(10/798,95%CI:0.5%~2.0%),10例MCL损伤的患者中无失访病例,随访时间25~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5个月);门诊检查伸直位外翻应力均未见松弛,屈膝30°位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松弛(+);患者KSS由术前的74.5分(52~96分)改善为术后的149.8分(124~172分);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78.5°(65°~95°)改善为术后的105.5°(9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最后一次随访无患者因为内侧松弛而进行膝关节翻修手术。结论对TKA术中出现MCL的损伤应该积极地进行修复,采用牢靠的固定方法可以避免术中更换限制性假体,降低术后因为内侧松弛而进行膝关节翻修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内侧副韧带 损伤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娜娜 吕飙 +1 位作者 黄小勇 于卫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和MR肺灌注成像(MRPP)诊断的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行主肺动脉MR血流编码扫描,通过分析肺实质的信号强度变化率...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和MR肺灌注成像(MRPP)诊断的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行主肺动脉MR血流编码扫描,通过分析肺实质的信号强度变化率(TROS)、时间-信号曲线、右/左心室内径比及主肺动脉的相关参数(主肺动脉直径、血流峰值、平均流速、单位时间内流量等),比较肺动脉栓塞患者与志愿者间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间的差异,评价MR在肺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结果:肺栓塞患者组与健康志愿者组肺实质信号强度变化率、峰值时间、主肺动脉直径、右/左心室内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间的主肺动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流量具有统计学差异,肺栓塞患者MR血流编码的肺动脉峰值流速-时间曲线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时间提前,并可见明显反流。结论:MRI具有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可行性,并可测量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粗略估计肺动脉高压程度,有望成为一种研究肺栓塞的无创性影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病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淑云 张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ofdailyliving ,ADL)的疗效。方法对 2 0 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 (≤ 1个月、1— 3个月、3— 6个月、6—...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ctivitiesofdailyliving ,ADL)的疗效。方法对 2 0 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 (≤ 1个月、1— 3个月、3— 6个月、6— 12个月和 12— 2 4个月 )将患者分为 5组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个月评定患肢的运动功能、ADL及步行能力。结果康复治疗介入时间≤1月组的患者其上下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均有提高 (P <0 .0 5 ) ;1— 3个月和 3— 6个月组的患者除手功能无明显改善外 ,其余功能均有提高 (P <0 .0 5 ) ;6— 12个月组的患者其运动级别无改善 ,但步行能力和ADL均有提高 (P <0 .0 5 ) ;而 12—2 4个月组的患者只有ADL有提高 (P <0 .0 5 )。结论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不同时期康复的患者。康复医师应根据康复介入的时间 ,确定康复治疗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治疗 介入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大鼠原位肝移植后肿瘤坏死因子-α与供肝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夏仁品 武聚山 +5 位作者 吴娟 卢实春 郭庆良 黄建文 赵春惠 Terry B Strom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移植后早期的活性变化及其与供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其生存期外周血ALT变化、大鼠胆汁分泌量及移植肝门静脉血TNF-α活性。结果供肝冷冻保存4h组及对照组移植大鼠存活期超...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移植后早期的活性变化及其与供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其生存期外周血ALT变化、大鼠胆汁分泌量及移植肝门静脉血TNF-α活性。结果供肝冷冻保存4h组及对照组移植大鼠存活期超过50d,而冷冻保存8h组大鼠无一长期存活(均<3d);对照组及4h冷冻保存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多于8h冷冻保存组(P<0.05),8h组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4h组(P<0.05);8h组移植后TNF-α活性显著升高,且术后2h达高峰,而4h组仅在术后2h轻度升高(P<0.05)。结论肝移植早期TNF-α升高程度与供肝损伤程度有关。TNF-α可能源于移植肝的枯否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肿瘤坏死因子-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方竹 张晓芳 樊立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109例)和非斑块组(83例)2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0,P值0.002)、高血压病(OR值2.81,P值0.031)、糖代谢异常(OR值2.74,P值0.028)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高龄、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因素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预防性抗凝致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超华 何志勇 +2 位作者 章军辉 狄正林 曲铁兵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于2016年1月2日因主诉"摔伤致左髋疼痛伴活动受限1天"就诊,行X线检查(图1),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GardenⅠ型),收入院治疗。入院当天即开始每日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200 IU进行抗凝治疗,查血常规示,血小... 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于2016年1月2日因主诉"摔伤致左髋疼痛伴活动受限1天"就诊,行X线检查(图1),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GardenⅠ型),收入院治疗。入院当天即开始每日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200 IU进行抗凝治疗,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113×10^9/L(参考值范围125~350×10^9/L),血小板压积0.1%(参考值范围0.11%~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低分子肝素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体会(附18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仁品 黄建文 +2 位作者 吴娟 刘源 卢实春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4年第1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间收治18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结果: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B超和CT等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4.4%。本组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间收治18例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诊断。结果: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B超和CT等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4.4%。本组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其中并发脾窝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对胸背,腹部外伤患者应仔细检查,严密观察。诊断性腹腔穿刺结合B超及CT检查可使患者获得满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腹腔穿刺 延迟性脾破裂 患者 体会 检查结果 腹部B超 外伤史 结论 目的 方法
下载PDF
下尿路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基层患者管理专家共识
8
作者 泌尿功能障碍预防和康复协作组 黄海 +9 位作者 吴用样 刘波 邹晓峰 陈国庆 耿强 张鹏 黄健 宋波 廖利民 魏强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9-734,共6页
下尿路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基层医疗机构日常接诊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但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对此类患者管理缺乏合理的方法和系统方案,容易导致疾病进展。早期规范患者管理不仅有助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危重症比例,还能提高患者生... 下尿路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基层医疗机构日常接诊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但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对此类患者管理缺乏合理的方法和系统方案,容易导致疾病进展。早期规范患者管理不仅有助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危重症比例,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尿路 疾病进展 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共识 危重症 患者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晖 张新 +7 位作者 李储忠 桂松柏 耿素民 赵澎 白吉伟 曹磊 朱海波 张亚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解剖学基础、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干性颅骨、湿性尸头标本各3具,模拟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对湿性尸头标本进行双侧逐层解剖,测量干性、湿性标本的相关解剖数据。回...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解剖学基础、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干性颅骨、湿性尸头标本各3具,模拟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对湿性尸头标本进行双侧逐层解剖,测量干性、湿性标本的相关解剖数据。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切除肿瘤。根据术后MRI结果评估肿瘤切除程度。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手术效果。结果解剖学研究证实,应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可清晰显露颈静脉孔区;舌下神经管下缘至枕髁下缘的距离为(8.36±1.77)mm,舌下神经管至颈静脉结节的距离为(7.08±2.23)mm。13例患者共行手术18例次,其中肿瘤全切除10例次,次全切除6例次,大部切除2例次。病理学结果提示,脊索瘤9例,软骨肉瘤2例,神经鞘瘤2例。13例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在术后均有改善,改善比例如下:声音嘶哑为3/6、饮水呛咳为2/5、耸肩无力为2/3、听力下降为5/9、搏动性耳鸣为5/7、平衡障碍为2/4、伸舌偏斜为2/5、周围性面瘫为4/7。术后并发症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5例)、一过性硬腭麻木(2例)、脑脊液鼻漏(1例)、脑神经麻痹加重(3例)。1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3~30个月)。至末次随访,4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余9例患者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前方外侧入路可为部分累及颈静脉孔区的肿瘤提供安全的手术入路,其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解剖学 经鼻前方外侧入路 颈静脉孔区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临床T1、T2 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军忠 王磊 +3 位作者 徐青 王庆庆 仇爱峰 马利林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T1、T2 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原发肿瘤位置、年龄、病理等,分析了276例临床T1、T2 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意义。结果临床T1 N0M0腋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2 N0M0乳腺癌患者(P=0.02... 目的探讨临床T1、T2 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原发肿瘤位置、年龄、病理等,分析了276例临床T1、T2 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意义。结果临床T1 N0M0腋淋巴结转移率低于T2 N0M0乳腺癌患者(P=0.027),乳腺中央区与外下象限乳腺癌发生腋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P=0.004);乳腺外侧象限肿瘤腋窝下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其他部位肿瘤组(P=0.000);乳头中央区和内侧象限乳腺癌腋上组淋巴结转移高于乳腺外侧象限肿瘤(P=0.000)。非特殊型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早期癌和其他类型(P=0.001),9例单纯癌6例发生2组以上腋淋巴结转移。90例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50岁者62例(68.9%)发生腋淋巴结转移,≤50岁者28例(31.1%)发生腋淋巴结转移(P=0.000)。发现“跳跃式”转移病例2例(0.7%),均为临床T2 N0M0患者,肿瘤位于乳头中央区1例,外下象限者1例。其中浸润型导管癌1例,单纯癌1例。结论研究临床T1、T2 N0M0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对开展SLNB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 腋窝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置换术中完整保留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张博 曲铁兵 +4 位作者 林源 任世祥 陈彤 赵潇雄 于洋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2247-2251,共5页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置换术(CR TKA)术中完整保留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6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行单侧CR TK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4例,女262例。患者在术...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置换术(CR TKA)术中完整保留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6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行单侧CR TK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4例,女262例。患者在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并排除关节外畸形。术中进行等量截骨及常规软组织松解技术,PCL的两个束支完整保留。选择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观察指标包括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临床评分系统(包括临床评分以及功能评分)以及屈膝90°位时膝关节前后向最大位移距离,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手术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于各种原因共失访患者98例,最终纳入研究合计288例,年龄53~86岁,平均(64.8±8.7)岁,随访时间持续14~31个月,平均(21.2±4.3)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临床评分系统较术前均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6个月与12个月观察点屈膝90°位时膝关节前后向最大位移距离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术后切口持续渗出、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均早期清创处理后治愈,未发现切口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未见假体松动、垫片过度磨损、脱位病例。结论CR TKA术中完整保留PCL不会影像假体的放置及关节活动,反而会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早期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后交叉韧带 束支 保留 稳定性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疼痛的原因初探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彦辉 洪毅 +4 位作者 王忠伟 郭盛君 张辉 刘海波 张琥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疼痛的原因。方法对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全麻下手法复位结合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PMMA量3.4 ml(2.5~4.0 ml)/单椎体,术后72 h佩戴腰围下地活动。结果每个椎体手术时间平均48 min(3...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疼痛的原因。方法对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全麻下手法复位结合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PMMA量3.4 ml(2.5~4.0 ml)/单椎体,术后72 h佩戴腰围下地活动。结果每个椎体手术时间平均48 min(35~65 min),根据VAS评分标准,术后72 h疼痛消失率96.5%,丢失高度10%1例,骨水泥外溢6例(无椎管内外溢),术后再疼痛3例,经外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1~2个月后疼痛消失。结论老年人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应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后 再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