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床旁康复干预的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1
作者 靳宝莲 陈立君 +2 位作者 徐颖 张阳 王丽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床旁康复干预的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保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讨基于床旁康复干预的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保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基于床旁康复干预的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3个月康复干预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有效率、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恢复、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0,P=0.013)。观察组康复训练3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高于对照组,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1、2.321、4.568、5.112,P=0.000);两组干预3个月后表面肌电信号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及桡侧腕屈肌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72、14.747、29.192、17.054,P=0.000)。结论基于床旁康复干预的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用于脑梗死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能增强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神经功能,亦可改善患者上肢肌电信号,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康复干预 上肢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焦虑及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欣怡 刘占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477-4482,共6页
疾病与疲劳的关系持续受到广泛关注,且疲劳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将“过劳”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并于2022年在全球生效。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则是更早提出的疾病概念,到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 疾病与疲劳的关系持续受到广泛关注,且疲劳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将“过劳”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并于2022年在全球生效。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则是更早提出的疾病概念,到目前为止,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原因除了该病涉及多个系统外,其症状表现还通常与焦虑、抑郁难以区分,这也明显增加了该病诊疗及研究的复杂性。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文献,初步探讨了CFS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特点,从生物学指标研究现状、影像学异常和治疗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CFS的指标变化特征与焦虑、抑郁的异同点,旨在为CFS诊断及分型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开展该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焦虑 抑郁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 炎症 氧化性应激 脑功能 综述
下载PDF
吞咽言语诊疗仪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的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阳 陈立君 +1 位作者 靳宝莲 白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吞咽言语诊疗仪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的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16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吞咽言语诊疗仪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的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16例,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干预,观察组联合吞咽言语诊疗仪干预,治疗3个月后评价患者效果,比较两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3个月后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急性卒中吞咽障碍筛查(ASDS)、吞咽功能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干预后吞咽功能及NIHSS评分降低,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NIHSS评分低于出血性脑卒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态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期间吸入性肺炎、误吸、呛咳、肺部感染及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言语诊疗仪能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NIHSS评分,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言语诊疗仪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Th22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免疫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大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伊姝 王颖 +5 位作者 刘占东 郝筱雨 何梦雅 李末子 徐一帆 马子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Th22细胞在多发性硬化(M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Lewis大鼠后足跖皮下注射髓鞘碱性蛋白(MBP)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应用BD FACSAria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无菌分选其脾脏Th22细胞,分析EAE病程不同... 目的探讨新型Th22细胞在多发性硬化(M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Lewis大鼠后足跖皮下注射髓鞘碱性蛋白(MBP)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应用BD FACSAria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无菌分选其脾脏Th22细胞,分析EAE病程不同阶段脾脏Th22细胞分化情况;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EAE病程不同阶段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脾脏单个核细胞中IL-22的分泌水平。结果 EAE发病高峰期Th22细胞的比率(15.23±4.74%)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89%)、无症状诱导期(7.51±2.66%)、缓解期(8.47±3.39%)和缓解后期(3.56±2.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表明大鼠致敏后Th22细胞分化逐渐增加,至病程高峰期分化亦达高峰,进入缓解期后则逐渐下降。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脾脏单个核细胞中IL-22的分泌水平在EAE病程不同阶段呈规律性变化,发病高峰期IL-2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而对照组及缓解后期则几乎检测不到IL-22分泌。结论Th22细胞及其效应因子IL-22介导EAE发病,揭示了MS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大鼠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TH22细胞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运动功能与睡眠障碍发展轨迹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吴旭 刘占东 毛晓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8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发展轨迹,以及运动功能对睡眠障碍发展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保内科住院的2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腕动仪监测入院后7 d(T0~T6)患者的...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发展轨迹,以及运动功能对睡眠障碍发展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保内科住院的2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腕动仪监测入院后7 d(T0~T6)患者的睡眠质量后,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同时采用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将患者分为运动功能障碍组(n=102)和运动功能正常组(n=147),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分布的差异。结果识别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存在3个潜在类别,即无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改善、睡眠障碍持续,且轨迹显示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得分最低水平处于T2。运动功能正常组中无睡眠障碍60例(40.82%)、睡眠障碍改善63例(42.86%)、睡眠障碍持续24例(16.33%);运动功能障碍组中无睡眠障碍7例(6.86%)、睡眠障碍改善16例(15.69%)、睡眠障碍持续79例(77.45%),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轨迹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普遍存在,发生率约为73.09%(182/249),在入院后第3天最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整体睡眠质量偏低,且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运动功能 轨迹 潜类别增长模型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帕金森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靳宝莲 徐颖 +1 位作者 张阳 陈立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38-140,共3页
综合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帕金森患者为研究主体。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共88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88例患者为对照组... 综合评价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帕金森患者为研究主体。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共88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88例患者为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在满意率数据指标方面:实验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负面情绪指标:实验组评分更低(P<0.05),在社会支持度等数据指标方面实验组更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帕金森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和社会支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帕金森 负面情绪 社会支持
下载PDF
补骨脂素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伊姝 刘占东 +1 位作者 张树成 石翠格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5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小鼠强迫游泳及小鼠悬尾3种抑郁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补骨脂素低剂量组、补骨脂素高剂量组、阿米替林组,观察各组药物对大/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小鼠强迫游泳及小鼠悬尾3种抑郁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补骨脂素低剂量组、补骨脂素高剂量组、阿米替林组,观察各组药物对大/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同时在细胞水平建立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观察补骨脂素的细胞保护作用。结果在大/小鼠强迫游泳和小鼠悬尾实验中,补骨脂素可显著缩短大/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酮损伤PCI2细胞模型中,补骨脂素显著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拈抗皮质酮诱导的细胞损伤作用。结论补骨脂素具有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补骨脂素 神经保护 皮质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