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运重建对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田晋帆 左惠娟 +5 位作者 杨雪瑶 安子玉 刘立波 张丽君 贺毅 宋现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预后结论尚不一致,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开通CTO病变后的预后仍在探讨中,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本病区糖尿病合并CTO患者,对比成功开通CTO病变与药物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 目的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预后结论尚不一致,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开通CTO病变后的预后仍在探讨中,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本病区糖尿病合并CTO患者,对比成功开通CTO病变与药物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合并糖尿病患者170例,其中成功开通CTO者122例,药物治疗48例。随访中位时间为28.50月。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支架内再狭窄,心力衰竭及脑卒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变化。结果总体MACE发生率为22.9%(39/170)。成功开通CTO组MACE发生率为23.8%(29/122);药物治疗组MACE发生率为20.8%(10/48)。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成功开通CTO病变未减少患者MACE发生(Log-rank=0.375,P=0.54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开通CTO未减少患者MACE发生(HR=1.452,95%CI:0.649~3.250,P=0.364)。CTO开通后与开通前相比,LVEF[(60.460±7.623)%vs.(60.160±8.119)%]、LVEDD[(47.800±5.606)mm vs.(49.236±5.491)mm]、LVESD[(32.850±6.144)mm vs.(33.389±7.059)mm]均无统计学差异。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LVEF[(60.690±6.226)%vs.(63.750±6.506)%]、LVEDD[(49.250±3.890)mm vs.(48.813±2.762)mm]、LVESD[(33.130±3.907)mm vs.(32.000±4.226)mm]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单中心研究中,与药物治疗相比,未观察到介入治疗开通CTO病变进一步减少MACE及对心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15例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芳 吴晓华 +4 位作者 谭春婷 翟惠芬 赵然然 于刚刚 徐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26-730,共5页
目的分析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15例经病理证实... 目的分析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的15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及胸部HRCT特征。结果 1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病因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5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 4例,类风湿关节炎(RA) 4例,未分型2例。主要肺部症状为干咳及呼吸困难,分别占73.33%、66.67%,超过半数患者全身症状为发热和关节肿痛,其次为乏力和皮疹,分别占40.0%、46.67%,60%患者肺部可听到爆裂音。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正常或稍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自身抗体多有异常,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比率增加,CD4/CD8降低<1.0。肺CT检查最常见为双肺沿气管血管束分布多发斑片状影及磨玻璃影。结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肺部HRCT、自身抗体、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检测均能提高其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机化性肺炎 胸部影像 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力学机制和破裂风险评价指标 被引量:25
3
作者 金龙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4,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最主要原因。颈动脉斑块局部的生物力学状况及形态、成分和生物学活性均与颈动脉斑块的破裂风险密切相关。综述和分析颈动脉狭窄斑块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颈动脉狭窄易损斑...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的最主要原因。颈动脉斑块局部的生物力学状况及形态、成分和生物学活性均与颈动脉斑块的破裂风险密切相关。综述和分析颈动脉狭窄斑块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颈动脉狭窄易损斑块破裂风险及临床治疗决策、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及实验、颈动脉斑块成分和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就有关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力学机制和破裂风险评价指标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希望为确定合理的颈动脉狭窄治疗适应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血流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对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二奎 梁宇霆 郑晓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18-421,427,共5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75例结直肠癌病人在接受常规MR及DWI检查后均接受肿瘤切除术,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区域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及原发肿瘤的ADC值,比较受试者操作特征(...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75例结直肠癌病人在接受常规MR及DWI检查后均接受肿瘤切除术,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区域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及原发肿瘤的ADC值,比较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淋巴结的ADC值及rADC值(淋巴结/原发肿瘤)对鉴别诊断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结果转移性淋巴结60个,非转移性淋巴结126个。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79±0.12)×10-3mm2/s和(0.98±0.23)×10-3mm2/s(P<0.01);转移性淋巴结的rADC值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0.91±0.14︰1.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淋巴结ADC值的ROC曲线的AUC为0.776,阈值1.11×10-3mm2/s,敏感度为61.9%,特异度为88.0%;rADC值的AUC为0.883,阈值为1.03,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90%。结论 DWI对诊断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用rADC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于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淋巴结 转移性 非转移性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广荣 刘桂梅 +5 位作者 贺文 靳国华 谢汝明 徐永祥 李晓波 李雪冰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疗前和放疗中血流灌注特点的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任肺癌放疗中的实用性。方法对符台入组条件放疗的51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22例于放疗前、放疗中,29例于放疗前进行CT灌注扫描。在静...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疗前和放疗中血流灌注特点的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任肺癌放疗中的实用性。方法对符台入组条件放疗的51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22例于放疗前、放疗中,29例于放疗前进行CT灌注扫描。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采用电影扫描方式,快速动态扫描,选定CT平扫所示肿瘤最大层面灌注。在CT灌注原始图的相应部位画出感兴趣区,记录m容最(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于治疗结束后2~4周复查CT,评价近期疗效。结果5l例患者放疗前平均血容量为13.6ml/100g,血流量129.5ml.min-1.100g-1,MTT9lS,Ps10.0ml·min-1 1002例患者放疗前和放疗中灌注CT的血容量分别为11.2和7.6ml/100g(t=1.28,P〉0.05),血流量分别为108.7和97.8ml·min~100g(t,=0.40,P〉0.05),MTT分别为7.2和8.9s(t=1.15,P〉0.05),Ps分别为6.8和7.8ml-rain·100g(t=0.57,P〉0.05),肿瘤面积分别为1920.3和1189.6mm。(t=3.98,P〈0.05)。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MTT分别为12.9和6.5S(t=2.54,P〈0.05)。肿瘤面积≤10cm2与〉10cm2患者的MTT分别为11.2和5.8s(t=2.59,P〈0.05)。近期疗效缓解与未缓解患者的血容量分别为19.2和4.6ml/100g(t=3.62,P〈0.05)。疾病无进展生俘期≤10个月与〉10个月患者的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灌注成像 肺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胡健 龚民 +1 位作者 张庆 杨贤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7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选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9例,随机分成两组。B超小孔引流管组(n=53)在B超引导沿肋间或下肋上缘垂直将12-Fr胸腔引流管放入胸膜腔;常规大孔引流管组(n=46)CT、胸片...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选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99例,随机分成两组。B超小孔引流管组(n=53)在B超引导沿肋间或下肋上缘垂直将12-Fr胸腔引流管放入胸膜腔;常规大孔引流管组(n=46)CT、胸片定位,沿肋间或下肋上缘垂直将20-Fr胸腔引流管放入胸膜腔。连接胸腔引流瓶,引流液减少至50~100 ml/d,拔出引流管,应用榄香烯乳100 ml行胸膜黏连术。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操作时间、并发症和副作用。结果 B超小孔引流管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大孔引流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放置小孔胸腔引流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疗效肯定等优点,可作为临床上微创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B超 小孔胸腔引流管 大孔胸腔引流管 胸腔置管引流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长期预后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晋帆 左惠娟 +7 位作者 杨雪瑶 张丽君 雍婧雯 邢浩然 张东凤 张明多 贺毅 宋现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符合入组标准并完成第一阶段随访的270例CTO病变患者。结果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符合入组标准并完成第一阶段随访的270例CTO病变患者。结果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270例,平均年龄(57.2±10.7)岁,男212例。成功开通CTO病变患者185例,CTO病变未开通患者85例(56例患者CTO病变开通失败,29例患者初始选择优化药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6.3个月。单支血管CTO病变患者153例,平均年龄(56.2±10.7)岁,男127例。成功开通CTO病变组102例,CTO病变未开通51例(CTO病变开通失败组30例,初始优化药物治疗组21例)。CTO病变开通失败组既往PCI比例高于成功开通CTO病变组(53.3%比27.5%,P=0.008)。单支血管CTO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117例,平均年龄(58.4±10.7)岁,男85例。成功开通CTO病变组83例,CTO病变未开通34例(CTO病变开通失败组26例,初始优化药物治疗组8例)。对于单支血管CTO病变患者,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成功开通CTO病变相比,CTO病变开通失败不影响患者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HR0.442,95%CI 0.096~2.048,P=0.297)及全因死亡率(HR 1.882,95%CI 0.113~31.415,P=0.660),此外初始优化药物治疗不影响患者MACE发生率(HR 2.139,95%CI 0.660~6.937,P=0.205)及全因死亡率(HR 9.423,95%CI 0.325~273.251,P=0.192)。对于单支血管CTO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成功开通CTO病变相比,CTO病变开通失败(HR 0.151,95%CI0.020~1.132,P=0.066)或初始优化药物治疗(HR 1.365,95%CI 0.303~6.147,P=0.685)不影响患者长期MACE发生率。结论对于仅存在单支血管CTO病变的患者,或单支血管CTO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CTO病变开通失败或仅优化药物治疗未增加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优化药物治疗
下载PDF
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综合治疗1例
8
作者 靖超 赵凯鑫 +3 位作者 白志刚 田心 郭伟 邓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1-603,共3页
患者女性,63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于2017年8月16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伴食欲下降、恶心,无呕吐,伴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无腹痛、腹胀。8月3日曾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胆囊增大,肝内胆... 患者女性,63岁,主因“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余”于2017年8月16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伴食欲下降、恶心,无呕吐,伴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无腹痛、腹胀。8月3日曾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胆囊增大,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上段扩张;MRI检查结果提示肝门部胆管管壁增厚合并局部软组织肿块。实验室检查:ALT 154 U/L,AST 150 U/L,总胆红素388.6μmol/L,直接胆红素282.1μmol/L。8月14日于外院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每日引流胆汁约500 ml,黄疸较前好转。为行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巩膜黄染 腹部超声检查 肝门部胆管癌 皮肤黄染 直接胆红素 胆囊增大 大便颜色 管壁增厚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夏广荣 刘桂梅 +5 位作者 贺文 靳国华 谢汝明 徐永祥 李晓波 李雪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疗前和放疗中血流灌注特点的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放疗中的实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放疗的51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22例于放疗前、放疗中,29例于放疗前进行CT灌注扫描。在静...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疗前和放疗中血流灌注特点的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放疗中的实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放疗的51例肺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其中,22例于放疗前、放疗中,29例于放疗前进行CT灌注扫描。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采用电影扫描方式,快速动态扫描,选定CT平扫所示肿瘤最大层面灌注。在CT灌注原始图的相应部位画出感兴趣区,记录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于治疗结束后2~4周复查CT,评价近期疗效。结果51例患者放疗前平均血容量为13.6ml/100g,血流量129.5ml·min^-1·100g^-1,MTT9.1s,Ps10.0ml·min^-1·100g^-1。22例患者放疗前和放疗中灌注CT的血容量分别为11.2和7.6ml/100g(t=1.28,P〉0.05),血流量分别为108.7和97.8ml·min^-1·100g^-1(t=0.40,P〉0.05),MTT分别为7.2和8.9s(t=-1.15,P〉0.05),Ps分别为6.8和7.8ml·min^-1·100g^-1(t=-0.57,P〉0.05),肿瘤面积分别为1920.3和1189.6mm。(t=3.98,P〈0.05)。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MTT分别为12.9和6.5S(t=2.54,P〈0.05)。肿瘤面积≤10cm^2与〉10cm^2患者的MTT分别为11.2和5.8s(T=2.59,P〈0.05)。近期疗效缓解与未缓解患者的血容量分别为19.2和4.6ml/100g(t=3.62,P〈0.05)。疾病无进展生存期≤10个月与〉10个月患者的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对于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灌注成像 肺肿瘤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前后门体侧支循环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伟 张澍田 +3 位作者 于永征 赵丽琴 贺文 李嘉家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9-373,共5页
目的 比较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GEV)患者内镜治疗前后门体侧支循环的变化,评价内镜治疗前伴或不伴食管旁静脉曲张(Para-EV)及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与内镜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内镜中心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 目的 比较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GEV)患者内镜治疗前后门体侧支循环的变化,评价内镜治疗前伴或不伴食管旁静脉曲张(Para-EV)及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与内镜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内镜中心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EBC)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26例.在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年内进行64排螺旋CT门脉成像检查,观察门脉系统侧支血管在内镜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胃左静脉平均直径在内镜治疗后显著减小[(6.7±1.9)mm比(5.0±1.9)mm,P<0.05].治疗前GEV伴Para-EV与不伴ParaEV的内镜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比72.7%,P>0.05).治疗前GEV伴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与不伴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的内镜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比66.7%,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门脉成像可以为GEV的治疗方案选择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 内镜检查 消化系统 CT门脉成像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肺活检结合肺泡灌洗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芳 徐波 +5 位作者 吴晓华 王维 姚志刚 赵然然 贾楠 王浩彦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15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肺活检结合肺泡灌洗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病理证实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19例,对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气管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主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肺活检结合肺泡灌洗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病理证实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19例,对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气管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主要呼吸道症状是干咳少痰,其次是胸闷气短,分别占89.47%和68.42%,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分别占73.68%和47.37%,大约63.16%的患者肺部可听到爆裂音;实验室检查常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肺功能检查提示为弥散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高分辨率CT最常见为双肺胸膜下沿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多发斑片状影及磨玻璃影;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亚群提示CD4/CD8降低(<1.0),绝大多数病例可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获得组织病理诊断,TBLB结合肺泡灌洗并发症仅有少数发热、痰中带血,或偶有气胸发生。结论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和TBLB安全、可靠。尽早行肺泡灌洗及TBLB检查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的肺炎 活组织检查 针吸 支气管肺泡灌洗 诊断
原文传递
深度残差网络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峥 贺文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1-33,共3页
将北京市某医院职业健康监护体检者拍摄的DR图像,建立图像数据集,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模型对图像两侧肺野进行分割提取,使用ResNet101模型进行学习和测试,用ROC曲线对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2名尘肺病诊... 将北京市某医院职业健康监护体检者拍摄的DR图像,建立图像数据集,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模型对图像两侧肺野进行分割提取,使用ResNet101模型进行学习和测试,用ROC曲线对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2名尘肺病诊断医师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前后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基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101可以对DR胸片尘肺病影像学改变进行比较准确的判定;基于ResNet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可提高医师诊断尘肺病的准确性和不同诊断者之间的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ResNet U-Net 计算机辅助诊断 尘肺病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检查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潇 高加勒 +3 位作者 杨正阳 张洁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7-1474,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8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8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5例,女13例;年龄为62(32~77)岁。48例患者中,30例行新辅助治疗,18例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指标:(1)新辅助治疗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患者MRI与术后病理学检查T分期情况。(2)新辅助治疗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患者pCR与非pCR表观扩散系数(ADC)变化情况。(3)MRI检查对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pCR的预测效能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评估预测效能。结果(1)新辅助治疗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患者MRI与术后病理学检查T分期情况。30例行新辅助治疗患者中,1例T2期患者新辅助治疗后MRI和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T2期;16例T3期患者新辅助治疗后MRI和术后病理学检查为T0期、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0、1、6、9、0例和3、0、8、4、1例;13例T4期患者新辅助治疗后MRI和术后病理学检查为T0期、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0、0、1、2、10例和1、0、4、7、1例。行新辅助治疗患者pCR率为13.3%(4/30),MRI检查准确率为43.33%。18例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患者中,12例T3期患者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MRI和术后病理学检查为T0期、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4、2、2、4、0例和5、1、1、5、0例;6例T4期患者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MRI和术后病理学检查为T0期、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0、0、1、3、2例和4、0、0、2、0例。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患者pCR率为50.0%(9/18),MRI检查准确率为38.89%。(2)新辅助治疗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pCR与非pCR患者ADC变化情况。30例行新辅助治疗患者中,4例pCR患者和26例非pCR患者ADC差值分别为0.30±0.04和0.21±0.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18例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患者中,9例pCR患者和9例非pCR患者ADC变化率、ADC差值分别为40%±14%、0.39±0.14和22%±13%、0.21±0.12,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2.79,P<0.05)。18例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患者ADC变化率和ADC差值与pCR率关系的受试者特征曲线结果显示:ADC变化率和ADC差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5%可信区间为0.60~1.00,P<0.05)和0.86(95%可信区间为0.70~1.00,P<0.05),截断值分别为0.23和0.36。(3)MRI检查对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pCR的预测效能评价。18例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患者中,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采用MRI检查T分期为T0期预测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3.33%、88.89%、61.11%;采用MRI检查T分期降期预测pCR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89%、55.56%、72.22%;采用ADC差值大于截断值预测pCR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77.78%。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免疫联合新辅助治疗后pCR率高;MRI检查的ADC差值和T分期降期可良好预测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进展期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