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严松彪 陈晖 沈潞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83-85,87,共4页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血管扩张剂 急性心肌梗死后 人口老龄化 紧急治疗 治疗时机 生存率 失代偿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苏淑红 刘志强 +1 位作者 严松彪 陈晖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35-237,共3页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酶。与白血病、肾炎、小血管炎、肿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有关。MPO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作用.并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大氧化应激而引起...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酶。与白血病、肾炎、小血管炎、肿瘤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有关。MPO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作用.并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大氧化应激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近有研究认为。MPO可用来判断ACS的预后。我们对MPO与ACS的关系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髓过氧化物酶 动脉粥样硬化 中性粒细胞 MPO 单核细胞 白细胞酶 细胞分泌
下载PDF
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性心律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平 黄捷英 +4 位作者 贾三庆 马文英 吴永全 张德强 李虹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通过心室起搏诱发窦性心律震荡(HRT)模型,观察自主神经对HRT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诱发室性早搏的不同联律间期(CI)及代偿间期(CP)与HRT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不使用自主神经阻断药物情况下(基础状态),采用右... 目的通过心室起搏诱发窦性心律震荡(HRT)模型,观察自主神经对HRT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诱发室性早搏的不同联律间期(CI)及代偿间期(CP)与HRT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不使用自主神经阻断药物情况下(基础状态),采用右室心尖部V-S2刺激,联律间期以刺激前平均心动周期的60%感知V波,并逐渐2%递减,直至连续发出10个V-S2刺激,每个S2刺激之间至少间隔有20个VV间期;然后静脉注入艾司洛尔(艾司洛尔状态),待药物作用至高峰后重复上述V-S2刺激;静脉注入阿托品(阿托品状态),待其作用至高峰后再次重复上述刺激;随即再次注入艾司洛尔(联合用药状态)后重复发出10个V-S2刺激。测量并分析四种状态下体表心电图及腔内心电图数据。结果基础状态下RR间期是698.91±75.70ms,震荡初始(TO)为-1.65%±2.29%,震荡斜率(TS)为8.16±4.63ms。而在使用不同的自主神经阻滞药物后,TO显著性增加发生在阿托品状态和联合用药状态,而在艾司洛尔状态无显著变化。TS显著性降低发生在阿托品状态和联合用药状态(P均<0.01),而在艾司洛尔状态无显著变化。基础状态诱发的室性早搏,它的CI与HRT指标并没有相关性(所有的P>0.05),而CP则与HRT指标相关。结论自主神经系统对HRT的影响中,迷走神经起着主导作用;基础状态下CI和HRT指标之间不相关,而CP与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窦性心律震荡 诱导性心律震荡 自主神经系统 联律间期 代偿间期
下载PDF
年轻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宇晨 贾三庆 +1 位作者 王雷 李虹伟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本研究在于分析低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入选2001年10月-2004年12 月在我院收治的非糖尿病AMI患者230例,按年龄分组:年龄<55岁(I组),共78人;年龄≥55岁(Ⅱ组),共152人。测定血CHO、LDL-C、HDL-C、TG... 目的:本研究在于分析低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入选2001年10月-2004年12 月在我院收治的非糖尿病AMI患者230例,按年龄分组:年龄<55岁(I组),共78人;年龄≥55岁(Ⅱ组),共152人。测定血CHO、LDL-C、HDL-C、TG及CK、CK-MB峰值。结果:I组患者HDL-C[(34.8±7.61)mg/dL vs(40.0±13.6) mg/dL,P=0.032]水平明显低于Ⅱ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G水平却完全相反,I组明显高于Ⅱ组[(144.01±80.8) mg/dL vs(113.79±60.6)mg/dL,P=0.002],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LDL-C[(110.6±32.9)mg/dL vs(108.39± 32.13)mg/dL,P=0.597]和TC[(176.88±37.97)mg/dL vs(175.78±39.11)mg/dL,P=0.864]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讨论:所有入选的心肌梗死患者均为非糖尿病患者,其HDL-C均值都低于60mg/dL的水平,而且在I组中患者 HDL-C的水平较Ⅱ组更低,不到40mg/dL,同时与Ⅱ组相比TG水平偏高。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在不同的年龄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年轻患者的血脂紊乱以低HDL-C和高甘油三酯为特点;分析原因考虑年轻患者与老龄患者生活方式的不同所致的饮食差异有关。结论:年轻非糖尿病AMI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特点与老年患者相比HDL- C更低而TG较高,两组LDL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急性心肌梗死 血脂代谢异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奈普酶与爱通立溶栓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王金波 刘国英 +11 位作者 肖月 梁峰 胡大一 史旭波 魏嘉平 赵红 王雷 贾三庆 王宏宇 刘如辉 陈韵岱 卢燕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替奈普酶(TNK-tPA)或爱通立(rt-PA),...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替奈普酶(TNK-tPA)或爱通立(rt-PA),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TNK-tPA的给药法为:采用体重校正的剂量(0.53mg/kg)10秒钟以上静推。rt-PA给药法为:15mg静脉推注;接着按0.75 mg/kg,总量不超过50mg,静脉输注30分钟;然后0.5mg/kg,总量不超过35mg,静脉输注60分钟。伴随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其他药物按试验用药标准,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根据医生考虑及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决定。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内的死亡率、非致死性严重心脏病事件(包括:再梗死、心肌缺血复发、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需介入治疗及其它临床心脏事件)。结果:共1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死亡率为:13.8%和9.6%(TNK-tPA对rt-PA,P=0.565);非致死性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35%和11.54%(TNK-tPA对rt-PA.P=1.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30天死亡率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纤溶疗法 替奈普酶 死亡率 非致死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与溶栓后补救性PCI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陈晖 贾三庆 +4 位作者 严松彪 王雷 李虹伟 赵敏 王永亮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后补救性PCI的临床造影结果和短期预后,观察终点为30天的死亡率。 方法:连续入选150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溶栓与否分为直接PCI组110例(73.3%)和溶栓后补救性PCI组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后补救性PCI的临床造影结果和短期预后,观察终点为30天的死亡率。 方法:连续入选150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溶栓与否分为直接PCI组110例(73.3%)和溶栓后补救性PCI组40例(26.7%),溶栓药物包括重组葡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分析其临床、造影和预后特点。 结果:与溶栓后补救性PCI组比较,直接PCI组CK和CK-MB峰值低(P<0.05),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的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counts,CTFC)低(P<0.05),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高(P<0.05),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 结论:溶栓后补救性PCI可能使心肌酶增高,死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 直接PCI 急性心肌梗死 补救性 死亡率 临床试验 对比研究 峰值 校正 增加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鹏 胡大一 金新新 《中国医刊》 CAS 2001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 (U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脉病变特点与治疗策略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 1 1 2例UAP与 1 3 2例AMI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比较其病变特点和治疗策略间的差异。结果 UAP组发病平均... 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 (U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脉病变特点与治疗策略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 1 1 2例UAP与 1 3 2例AMI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比较其病变特点和治疗策略间的差异。结果 UAP组发病平均年龄较AMI组大 (65± 8比 61±8岁 ) ,P <0 0 1 ;UAP组与AMI组冠脉病变相比 ,单支病变分别为 1 1 6%比 3 2 6% ,双支病变为1 5 2 %比 3 4% ,三支病变为 73 2 %比 3 3 3 % ,左主干病变为 3 6 6%比 5 3 % ,侧支循环为 3 4 8%比1 2 1 % ,P均 <0 0 1 ;每个病人的平均病变血管支数 ,UAP组为 2 74支 (3 0 7/ 1 1 2 ) ,AMI组为 1 85支 (2 44 / 1 3 2 ) ,P <0 0 1 ;UAP组LAD近中段、RCA近段狭窄病变多于AMI组 ,P <0 0 1 ;UAP组LAD、LCX >90 %狭窄病变多于AMI组 ,P <0 0 1 ;UAP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68例 ,AMI组 2 3例 ,P <0 0 1 ;UAP组急诊直接PTCA7例 ,AMI组 69例 ,P <0 0 1 ;UAP组住院死亡率 0 % ,AMI组3 % ,P >0 0 5。结论  UAP组病人年龄较AMI组大 ;UAP组病人冠脉病变严重 ,但侧支循环多 ,因而发生AMI的少 ;UAP组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病人多 ,AMI病人急诊直接PTCA的多 ,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病变特点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干预治疗:支架还是内膜剥脱?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国栋 王雷 贾三庆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202-204,共3页
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常见原因。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正成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孰优孰劣是近来争论的焦点,现通过比较近来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术对比的试验研究,认为未来几... 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常见原因。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正成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孰优孰劣是近来争论的焦点,现通过比较近来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术对比的试验研究,认为未来几年是评价两种方法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NK-tPA与rt-PA溶栓出血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焦昕 胡大一 +9 位作者 梁峰 史旭波 魏嘉平 赵红 王雷 贾三庆 王宏宇 刘如辉 陈韵岱 卢燕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替奈普酶(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3月间,于北京5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TNK-tPA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替奈普酶(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3月间,于北京5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TNK-tPA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爱通立),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TNK-tPA的给药法为:采用体重校正的剂量(0.53 mg.kg-1)10秒钟以上静推。rt-PA给药法为前负荷法。伴随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其他药物按试验用药标准,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根据医生考虑及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决定。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轻度出血、中/重度出血(除ICH)、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11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纤溶治疗后30天内轻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4.14%和17.3%(TNK-tPA对rt-PA,P=0.483);中重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62%和5.77%(TNK-tPA对rt-PA,P=0.72);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1.92%(TNK-tPA对rt-PA,P=1.0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率较高,TNK-tPA的安全性未得到证实,有关其在国内的临床使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纤溶疗法 替奈普酶 出血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10
作者 王长华 王雷 贾三庆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过去40~50年间,与心脏其它的一些无创性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发展缓慢.但是,心电图的正确诊断,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心电图还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最经济的和最佳的心脏病诊断方法,但常常引起误诊,因此应仔细分析.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ST段抬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窦性心率振荡现象 被引量:33
11
作者 张德强 吴永全 黄捷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2,共3页
关键词 窦性 性刺激 HRV 心率 高危患者 自主神经 窦房结 反应 频度 心肌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奈普酶溶栓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峰 王立中 +9 位作者 胡大一 史旭波 魏嘉平 赵红 王雷 贾三庆 王宏宇 刘如辉 陈韵岱 卢燕玲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替奈普酶(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北京市的宣武医院、同仁医院、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和安贞医院,入组急性STEMI发病6h患者,随机给予TNK—tPA... 目的本研究观察替奈普酶(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北京市的宣武医院、同仁医院、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和安贞医院,入组急性STEMI发病6h患者,随机给予TNK—tPA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给药后90min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疗效指标为溶栓治疗90min时,梗死相关动脉TIMI3级血流的患者百分数。其他指标包括90min梗死相关动脉TIMI2/3级血流率、30d的病死率、中重度出血及脑出血发生率。共110例STEMI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结果两组患者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TIMI3级血流率分别为68.4%(39/57)和66.7%(34/51,P=1.00);TIMI2/3级血流分别为89.5%(51/57)和80.4%(41/51,P=0.278);30d的病死率分别为13.8%(8/58)和9.6%(5/52,P=0.565);中重度出血及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6%(5/58)和5.8%(3/52,P=0.72)及3.5%(2/58)和1.9%(1/52,P=1.00)。结论TNK—tPA溶栓治疗90min TIMI3级血流率、TIMI2/3级血流率、30d病死率、中重度出血发生率与rt—PA相似;TNK—tPA30d病死率及脑出血发生率虽与rt—PA无统计学差异,但似乎较高,有关TNK—tPA在中国的临床使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替奈普酶溶栓治疗脑卒中与死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峰 胡硕强 +9 位作者 胡大一 史旭波 魏嘉平 赵红 王雷 贾三庆 王宏宇 刘如辉 陈韵岱 卢燕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通过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比,明确替奈普酶(TNK-tPA)治疗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脑卒中和死亡情况。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h患者,随机给予TNK-tPA(0.53mg/kg10s以... 目的通过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比,明确替奈普酶(TNK-tPA)治疗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脑卒中和死亡情况。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h患者,随机给予TNK-tPA(0.53mg/kg10s以上静推)或rt-PA(前负荷法,≤100mg),观察溶栓30d后脑卒中、脑出血、死亡率及死因。结果110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两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17%和1.92%(TNK-tPA vs.rt-PA,P=0.62);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1.92%(P=1.00);死亡率为13.8%和9.6%(P=0.565)。死亡原因分析,其中心脏破裂:2/58(3.45%)和2/52(3.85%);室颤:1/58(1.72%)和0/52(0);心脏骤停:3/58(5.17%)和1/52(1.92%);脑出血:1/58(1.72%)和0/52(0);休克:1/58(1.72%)和2/52(3.85%);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脑出血和30d死亡率较高,其安全性对治疗中国患者未得到证实,故目前不能用于临床。其结果可能由于试验过程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高、肝素用量大而导致。TNK-tPA剂量降低是否可改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意外 死亡率 替奈普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