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淑香 段维佳 +9 位作者 李步洱 陈莎 吕婷婷 王晓明 王宇 赵新颜 欧晓娟 马红 尤红 贾继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就诊的PBC患者353例,分为既往HBV感染组(156例)和无HBV感染组(197... 目的探讨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就诊的PBC患者353例,分为既往HBV感染组(156例)和无HBV感染组(1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点,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比较其1年后对熊去氧胆酸应答率、GLOBE评分、UK-PBC评分以及长期无肝移植生存率。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比较既往HBV感染和无HBV感染PBC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计数、GLOBE评分、UK-PBC评分等。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PBC患者性别、年龄、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率、肝硬化比例、熊去氧胆酸应答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的无肝移植生存率,组间比较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结果与无HBV感染的PBC相比,既往HBV感染的PBC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降低(91.9%比79.5%,P=0.001);但在年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指标、血小板计数、肝硬化比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时,既往HBV感染者对熊去氧胆酸生物化学应答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8%比78.2%,P=0.068)。此外,GLOBE评分(0.57比0.59,P=0.26)以及UK-PBC 5年(2.87%比2.87%,P=0.38)、10年(9.29%比8.20%,P=0.39)及15年肝移植率(16.60%比14.73%,P=0.3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最后,两组患者5年总体无肝移植生存率(86.4%比87.5%,P=0.7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既往HBV感染对PBC患者的发病年龄、生物化学指标、免疫指标、肝硬化比例、1年后熊去氧胆酸应答率、GLOBE评分、UK-PBC评分及总体无肝移植生存率方面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临床结局 乙型肝炎既往感染
原文传递
肝硬化逆转的组织病理学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 孙亚朦 +1 位作者 陈姝延 尤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680,共4页
正常肝脏在病因长期、反复刺激下均可发展为肝硬化,组织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包括微血管结构)塌陷、假小叶形成,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失代偿肝硬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效的病因治疗不仅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正常肝脏在病因长期、反复刺激下均可发展为肝硬化,组织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包括微血管结构)塌陷、假小叶形成,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失代偿肝硬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效的病因治疗不仅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展,还可以逆转肝硬化。肝硬化逆转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肝细胞再生及肝小叶重构。目前,肝活检仍是肝硬化逆转评价的"金标准"。因此,肝硬化逆转的组织病理学评价对于判断疾病预后、疗效评价及机制探索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逆转 肝活检 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