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世强 接英 +2 位作者 李蕾 张莉 卢红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屈光性手术后视觉质量下降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较差的超高度近视患者8例(16只眼)的资料。对术后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屈光度、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及矫正近视力的情况,分析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变差的原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4.88±10.32)岁,术前屈光度范围-29.0^-18.0 D,平均屈光度(-23.19±3.60)D,术后屈光度范围-3.0~1.75 D,平均屈光度(-0.73±1.31)D,术后屈光度比术前明显减小(P<0.001)。所有患者对术后裸眼远视力及矫正远视力满意,术前矫正远视力平均为0.19±0.07,术后平均矫正远视力为0.24±0.07,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对术后裸眼近视力和30 cm矫正近视力的满意度均较差,术后裸眼近视力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30 cm矫正视力亦明显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术后10 cm矫正视力有改善但依然低于术前裸眼近视力(P<0.05)。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屈光性手术后,主诉视觉质量下降,主要与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术后矫正近视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屈光手术 视觉质量 近视力
下载PDF
眼轴长度用于近视预测模型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仕明 任明旸 +3 位作者 张三国 李翯 刘洛如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 目的以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作为近视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常用近视检测指标的不同组合方法对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以2011~2012年“安阳儿童眼病研究”的2739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和179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质量分数1%环戊通点眼麻痹睫状肌后电脑验光的结果诊断近视(等效球镜度≥-0.5D),对裸眼远视力(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眼轴长度(AL)和角膜屈光力4个指标进行随机组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近视预测模型,评估各种模型对纳入学生近视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采用单一指标模型时,UCDVA的近视预测效果最好,但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灵敏度仅为39.18%,阳性预测值为78.35%。采用2种指标组合模型时,UCDVA+AL的预测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8.46%和78.79%,其次是UCDVA+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分别为45.08%和79.15%。采用3种指标模型时,UCDVA+AL+角膜屈光力的效果最好,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45%和85.45%,其次是UCDVA+AL+自然瞳孔下电脑验光屈光度,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2.12%和81.21%。采用全部4个指标模型可获得最佳预测效果,但提升幅度有限,近视预测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5.26%和84.57%。初中一年级学生中各种指标的灵敏度较高,为86.63%~97.73%,特异度则有所下降,为3.62%~90.52%。结论AL能够明显提高早期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预测的灵敏度,它为非侵入式检查且简便易行,是儿童和青少年眼球发育过程中不可逆性、与近视形成有关的重要指标,建议列为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筛查,乃至临床诊治的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诊断 预测模型 眼轴长度 灵敏度 筛查(普查)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评价正常人视觉质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万修华 张烨 +4 位作者 乔利亚 蔡啸谷 谭家璿 李蕾 王宁利 《眼科》 CAS 201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评价正常人客观视觉质量的可重复性。设计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26例(48眼)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眼病的正常成年人。方法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由同一测试者采用O... 目的探讨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评价正常人客观视觉质量的可重复性。设计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26例(48眼)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眼病的正常成年人。方法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由同一测试者采用OQAS对研究对象进行视觉质量的检查,连续测量10次,检查视觉质量参数6种,包括调制传递函数的截止点(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2Dratio)、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V100%、OV20%、OV9%)以及客观散射指数(OSI)。利用SAS软件计算重复性限(RL)值。主要指标6种OQAS参数的重复性限值(RL)。结果受试者的平均MTFcutoff、Strehl2Dratio、OV100%、OV20%、OV9%和OSI分别为39.55±10.99、0.23±0.07、1.32±0.37、1.36±0.46、1.38±0.52和0.70±0.43,其RL值(百分比数值)分别为17.74%、24.95%、17.74%、20.59%、23.31%和37.07%。结论双通道系统视觉质量分析仪作为评价正常人客观视觉质量的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质量分析仪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晓明 康梦田 +1 位作者 唐炘 王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8-95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r...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32例,和同期入院的不合并RP的PACG患者229例。根据青光眼类型将其分为4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RP组(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AACG-RP)1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RP组(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CACG-RP)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合并RP组(AACG-non RP)94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合并RP组(CACG-non RP)135例,比较4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眼轴长度等参数。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AACG-RP组(39.00±12.07)岁、CACG-RP组(43.85±12.79)岁、AACG-non RP组(66.44±9.40)岁、CACG-non RP组(63.95±10.42)岁,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0,P<0.05)。患者平均眼轴长度AACG-RP组(21.31±1.37)mm、CACG-RP组(22.33±1.09)mm、AACG-non RP组(22.31±1.03)mm、CACG-non RP组(22.47±1.01)mm,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9,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更早,眼轴更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较无视网膜色素变性者发病年龄更早,且眼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轴长度 人口学特点
下载PDF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5
作者 晏晓明 孙旭光 +2 位作者 谢汉平 洪晶 王智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了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2011年8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目的了解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2011年8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睑缘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1例: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布睑缘,每晚1次;对照组67例:给予妥布霉素眼膏涂布睑缘,每晚1次。两组均同时给予热敷、清洁眼睑、羟糖苷滴眼液辅助治疗。在治疗开始7、14、28 d4个时间点观察各组患者睑缘炎的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试验结果交由同一单位进行统计,双眼病例取病情严重眼统计。对于计量资料采用£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对于分级变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结束时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25.8%;治疗前两组烧灼感、流泪、畏光和眼痒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0.43,-0.64,0.93;P〉0.05),治疗7、14及28d两组患者烧灼感(t=5.13,6.55,6.90)、流泪(t=4.43,6.13,5.99)、畏光(t=1.99,5.02,4.47)和眼痒(t=3.64,5.56,6.14)症状评分下降,试验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体征评分比较,除角膜新生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2)外,其余各体征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7、14和28d在睑缘外观、睑板腺开口异常、睑板腺分泌物、球结膜充血、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和角膜缘新生血管等体征评分均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眼压升高者3例和1例,发生率为3.7%和1.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可以有效地改善睑缘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少部分患者有眼压升高的风险,随诊时应监测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炎 妥布拉霉素 地塞米松 膏剂
原文传递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MYOC—TIGR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建华 徐亮 +1 位作者 李杨 董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筛选并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MYOC-TIG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抽取2002年1至12月就诊并诊断为POAG患者118例和150例非POAG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4-8ml,采用酚-氯仿抽提全基因组DNA... 目的筛选并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MYOC-TIG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抽取2002年1至12月就诊并诊断为POAG患者118例和150例非POAG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4-8ml,采用酚-氯仿抽提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全基因组DNA,以单核苷酸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MYOC基因的3个外显子(7对引物)编码区域序列改变。对SSCP分析异常者,采用双向测序法进一步证实。应用Cfrl3I、Hinfl及BsmAl等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对照者MYOC基因编码区序列改变。POAG与非POAG人群MYOC基因各位点突变率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基因序列分析发现G12R、1288M及Y353I共3个基因序列改变。118例POAG患者中仅有5例(4.23%)发生G12R位点突变,150例对照者中未见G12R位点改变;两组G12R位点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37,P=0.037)。POAG组和对照组均有1288M和Y353I位点改变,但两组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07,P=0.791和)(2=0.56,P=0.453)。POAG患者基因突变率4.23%。结论MYOC基因突变可能与POAG发病有关,MYOC基因突变可能是POAG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22-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DNA突变分析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眼蛋白质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结膜上皮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炜炜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结膜上皮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在维持正常眼表与损伤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因此,结膜上皮干细胞是结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现就结膜上皮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在眼表的分布、... 结膜上皮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在维持正常眼表与损伤修复中具有关键作用,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能力.因此,结膜上皮干细胞是结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现就结膜上皮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在眼表的分布、常用的检测方法、体外培养情况、诱导分化为杯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结膜 上皮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无创颅内压及跨筛板压力差测量方法的标准与规范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宁利 解晓斌 +2 位作者 陈伟伟 杨迪亚 鲜军舫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6-940,共5页
青光眼是全球最常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近来的研究显示,跨筛板压力差(眼内压与球后视神经脑脊液的压力差)而非眼内压异常增大是青光眼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要获得跨筛板压力差的情况,就需要对球后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进行... 青光眼是全球最常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近来的研究显示,跨筛板压力差(眼内压与球后视神经脑脊液的压力差)而非眼内压异常增大是青光眼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要获得跨筛板压力差的情况,就需要对球后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进行检测[1-7].迄今为止,国际上进行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腰穿或视神经蛛网膜下腔穿刺.然而,这两种方法作为一种有创的检查手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实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影像科及神经科合作进行了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探索出利用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e,MRI)技术进行无创颅内压及跨筛板压力差检测的方法.现将研究结果归纳如下并与眼科医师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颅内压 磁共振成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压力差 筛板 蛛网膜下腔穿刺 脑脊液压力 标准
原文传递
2009至2010年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阳 王智群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分析眼部真菌感染的菌属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保存1302份眼部标本,将其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在28℃、40%湿度环境下培养3~8d。培养阳性标本的药物敏感... 目的分析眼部真菌感染的菌属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共保存1302份眼部标本,将其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在28℃、40%湿度环境下培养3~8d。培养阳性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纸片法。2009年和2010年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1302份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数为292株(22.4%),其中2009年和2010年阳性率分别为21.2%(135/637)和23.6%(157/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2,P=0.296)。标本培养的阳性率出现5月份和11月份两个峰值。标本培养结果显示,镰刀菌属最多(59.6%,174/292),其次为曲霉菌属(16.8%,49/292)、链隔孢霉属(10.6%,31/292)。在年龄分布方面,82.2%(240/292)的阳性病例集中于〉30~60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对那他霉素、特比萘酚、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4.0%(63/67)、63.4%(154/243)、6.0%(17/285)、39.7%(98/247)、21.2%(65/306)。结论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中前3位常见的真菌菌属依次是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链隔孢霉属。镰刀菌属及未明确病原真菌种属的感染应首选那他霉素。除镰刀菌属外,其他种属真菌对那他霉素、特比萘酚、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伊曲康唑敏感性低。几乎所有真菌菌株对氟康唑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感染 真菌性 镰刀菌属 曲霉菌属 抗真菌药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2006至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阳 王智群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2-66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点及其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至2015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诊角膜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标本6220份,总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点及其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至2015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诊角膜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标本6220份,总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应用卡方检验,阳性率及构成比的年度变化趋势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共收集送检角膜细菌培养标本6220份,阳性标本1133份,阳性率为18.2%,其中来自男性患者673份,女性460份,年龄11d至94岁,平均年龄(45.3±22.1)岁。培养阳性的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741株,占62.0%,阴性杆菌303株,占25.2%。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共321株,占细菌总数的26.9%,铜绿假单胞菌次之,共131株,占11.0%。细菌对11种抗菌药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敏感率为最高,妥布霉素和头孢他啶敏感率低于其他药物。多重耐药菌占总细菌的29.2%。结论近10年来,导致角膜感染的细菌种类在发生变化,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细菌。角膜细菌对以加替沙星为代表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敏感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细菌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细胞学特征及其鉴别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智群 李然 +3 位作者 张阳 侯文博 姜超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细胞学特征及其鉴别要点。方法临床实验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标本1226份,采用姬姆萨染色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照相记录,分析真菌... 目的探讨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细胞学特征及其鉴别要点。方法临床实验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眼部真菌感染组织涂片标本1226份,采用姬姆萨染色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照相记录,分析真菌病原体的镜下形态学特征及所伴随细胞像改变特点,并分析需要与真菌相互鉴别的成分。结果1226份眼部真菌感染送检涂片中,检出真菌病原体阳性998份,占81.40%,阴性标本228份,占18.60%。998份阳性标本中丝状真菌976份(97.80%),酵母样真菌22份(2.20%)。998份涂片阳性标本中,来自角膜928份(92.99%)、玻璃体27份(2.71%)、房水12份(1.20%)、结膜阳性13份(1.30%)、睑缘7份(0.70%)、泪道3份(0.30%)、其他部位8份(0.80%)。涂片细胞学观察中,需与真菌相鉴别的成分包括:变性角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气泡、纤维素及变形的阿米巴包囊等。结论临床应用涂片细胞学检查法诊断眼部真菌感染,有检出率高,耗时少,操作简便易行的特点,注意鉴别容易与真菌相互混淆的成分,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感染 真菌性 菌丝 孢子 真菌 细胞诊断学 天青染料
原文传递
药物源性角膜病变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炜炜 孙旭光 +2 位作者 李然 王智群 刘畅 《眼科》 CAS 201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0例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方法对患者的用药种类、给药方式,角膜上皮及基质病变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指标用药史,临... 目的探讨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0例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患者。方法对患者的用药种类、给药方式,角膜上皮及基质病变情况、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指标用药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17例有眼部疾病史;22例有频点抗菌药、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滴眼液史;使用抗菌药进行连续眼表冲洗2例;连续性局部注射抗菌药、抗病毒药或糖皮质激素10例;频点抗阿米巴药物1例;频点表面麻醉药1例。临床表现为弥漫角膜上皮混浊8例,角膜基质浸润11例,角膜基质溃疡11例,伴有前房积脓3例。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停用既往药物,使用促进角膜修复的药物,治疗疗程为1周至4个月。治疗后角膜上皮愈合,基质浸润吸收,溃疡愈合形成斑翳,前房积脓完全吸收。结论药物源性角膜病变多与临床不合理使用药物有关,临床表现多样且无典型性,停用既往药物,促进角膜修复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病变 药物 毒性
原文传递
泪腺活体组织检查致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森 姜超 +1 位作者 张小艳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0-361,共2页
患者女性,40岁。因右眼眼红、祧力下降10d.2011年12月15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患者曾在外院诊断为“有眼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未见好转。
关键词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活体组织检查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泪腺 首都医科大学 病毒性角膜炎 医院就诊 患者
原文传递
阿米巴角膜炎刮片细胞学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智群 李然 +3 位作者 张琛 罗时运 孙旭光 金秀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刮片细胞学检查诊断阿米巴角膜炎病原体形态特征。方法实验研究。收集1991年5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诊断为阿米巴角膜炎的病例159例,对其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资料进行分... 目的探讨刮片细胞学检查诊断阿米巴角膜炎病原体形态特征。方法实验研究。收集1991年5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诊断为阿米巴角膜炎的病例159例,对其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湿片检查法,对角膜刮片细胞进行观察并照相记录。结果159例阿米巴角膜炎通过姬姆萨染色刮片细胞学检出阿米巴病原131例(82.4%),阿米巴培养阳性110例(69.2%)。刮片细胞学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检出率。刮片细胞学检查可观察到典型的滋养体、包囊、包囊前期、空包囊等病原形态,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刮片中水肿溶解的角膜上皮细胞、渗出细胞、丝状真菌的关节孢子或厚膜孢子、空泡、脂滴及药物结晶等需要与病原体相鉴别。通过湿片法主要观察滋养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应用刮片细胞学检查法诊断阿米巴性角膜炎,观察到滋养体、包囊、包囊前期及空包囊典型特征对阿米巴性角膜炎有重要病原学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棘阿米巴 棘阿米巴属 细胞诊断学 染色与标记
原文传递
PAX6基因及其下游促分化基因在视网膜母细胞瘤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申令 史季桐 +3 位作者 李彬 赵博文 白淑玮 张浩 《眼科》 CAS 2011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检测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眼发育调控基因PAX6及其下游促分化基因MATH5和BRN3b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PAX6基因在RB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新鲜RB组织10例,正常视网膜组织10例。方... 目的检测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眼发育调控基因PAX6及其下游促分化基因MATH5和BRN3b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PAX6基因在RB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新鲜RB组织10例,正常视网膜组织10例。方法实验组:RB组织;对照组:正常视网膜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新鲜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Pax6、Math5、Brn3b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并作比较。主要指标Pax6、Math5、Brn3b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中RB组织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出Pax6、Math5、Brn3b蛋白的表达。与正常视网膜组织相比较,RB组织中Pax6、Math5、Brn3b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均<0.001);Math5与Pax6蛋白表达具有线性相关性(r=0.949,P<0.001),Brn3b与Math5蛋白表达具有线性相关性(r=0.927,P<0.001)。结论在RB组织中,PAX6基因上调下游促分化基因MATH5和BRN3b表达水平,促进RB组织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分化 PAX6 Math5 Brn3b
原文传递
眼部分离培养棒状杆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智群 李然 +3 位作者 李炜炜 梁庆丰 罗时运 孙旭光 《眼科》 CAS 2009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分析眼部分离棒状杆菌的分布、鉴定及药敏结果,讨论该菌属在眼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患者眼部分离的171株棒状杆菌属。方法由专业人员取材,对眼部分离细菌培养标本接种、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 目的分析眼部分离棒状杆菌的分布、鉴定及药敏结果,讨论该菌属在眼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患者眼部分离的171株棒状杆菌属。方法由专业人员取材,对眼部分离细菌培养标本接种、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棒状杆菌生化反应鉴定条(API Coryne)鉴定44株/171株菌株,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进行12种抗生素临床测定。主要指标棒状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结果171株棒状杆菌主要来源于结膜(57.8%)和角膜(27.2%)。鉴定的菌株可分为9种,其中麦氏棒状杆菌21株(47.7%),拥挤棒状杆菌6株(13.6%),水生棒状杆菌和丙酸棒杆菌各4株(9.0%)。药物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37株),替考拉宁90.2%(51株),利福平85.9%(128株),阿米卡星85.1%(134株),庆大霉素84.3%(134株),妥布霉素82.1%(134株)。结论麦氏棒状杆菌可能是中国北方眼部感染最常见的棒状杆菌。万古霉素对棒状杆菌属抑菌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感染 棒状杆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原发性虹膜基质囊肿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令 史季桐 +2 位作者 高飞 张志豹 李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9-220,共2页
患者男性,19岁.因右眼视物不清2个月,发现右眼内肿物1个月,偶有眼胀感,于2013年2月1日到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者2周前曾在外院眼科就诊,诊断“右眼虹膜肿物,左眼弱视”,未行进一步治疗.患者自幼左眼弱视,否认眼部外伤史及眼部手术史... 患者男性,19岁.因右眼视物不清2个月,发现右眼内肿物1个月,偶有眼胀感,于2013年2月1日到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患者2周前曾在外院眼科就诊,诊断“右眼虹膜肿物,左眼弱视”,未行进一步治疗.患者自幼左眼弱视,否认眼部外伤史及眼部手术史,否认眼部药物史,否认全身疾病史,否认全身手术史(包括胎儿期间羊膜穿刺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7,左眼0.2.BCVA:右眼0.7,左眼0.2.非接触眼压:右眼24.0 mmHg(1 mmHg =0.133 kPa),左眼15.9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基质 原发性 同仁眼科中心 眼部检查 囊肿 视物不清 羊膜穿刺 手术史
原文传递
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是否适合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丰菊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0-583,共4页
随着准分子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不断衍变,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而对于伴有屈光不正的角膜营养不良者,临床上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或采用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或激光治疗性... 随着准分子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不断衍变,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而对于伴有屈光不正的角膜营养不良者,临床上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或采用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或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以及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进行治疗近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术后的远期疾病复发和病情加重令人担忧,此类疾病是否适合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尚需要明确。本文就该疾病的明确分型及确切诊断阐述了3种类型的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旨在于指导临床合理地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技术正确地治疗此类疾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持久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营养不良 遗传性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原文传递
银屑病合并角结膜溃疡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炜炜 李然 +1 位作者 王智群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556,共2页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易于复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除常见的皮肤与关节损害之外,也可合并眼部病变,包括有结膜、角膜、葡萄膜与晶状体等的异常。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易于复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除常见的皮肤与关节损害之外,也可合并眼部病变,包括有结膜、角膜、葡萄膜与晶状体等的异常。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诊治了1例银屑病同时合并角膜、结膜溃疡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溃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银屑病 同仁眼科中心 发病机制 2009年 常见疾病 遗传因素
原文传递
正常眼压型青光眼与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否为同一类型疾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莉 张亚琴 +2 位作者 徐亮 杨桦 吴西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基于临床考虑,在《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将正常眼压型青光眼与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同归类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归属于一类疾病的两个亚型,分界点在于眼压是在正常范围还是高于21mmHg(1 mm Hg=0.133kP... 基于临床考虑,在《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将正常眼压型青光眼与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同归类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归属于一类疾病的两个亚型,分界点在于眼压是在正常范围还是高于21mmHg(1 mm Hg=0.133kPa)。但是正常眼压型青光眼与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否应属同一类型疾病,眼科界争议已久,迄今尚无定论。已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进展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均有差异。因此,提出将NTG从POAG类型中分离出来的观点,以利于今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随诊方案,希望能与同行探讨。(中华腰科杂志.2011,47:105—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 开角型 高眼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