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艳华 谭文辉 张秀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32-833,共2页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又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s,EVD),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由于EVD的高致死率和可通过接触传播,WHO将其EBOV列为生物安全4级病毒。此...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又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s,EVD),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由于EVD的高致死率和可通过接触传播,WHO将其EBOV列为生物安全4级病毒。此次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的大规模流行,是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最大的一次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出血热 综合医院 防护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程琦 祝丹丹 +2 位作者 王爱萍 张敬 马艳华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22-1025,1029,共5页
目的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前瞻性选取2022年2~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 目的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采用Delphi法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前瞻性选取2022年2~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41例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传统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管理干预,改良组采用基于Delphi法构建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至转出本科室。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痰液性状、动脉血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建立人工气道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单次吸痰时间短于传统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传统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d、干预3 d改良组患者痰液性状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1 d及干预3 d PaO_(2)呈现上升趋势,且各个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1 d及干预3 d PaCO_(2)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各个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良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急诊抢救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与单次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改善痰液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室 气管切开术 人工气道 动脉血气指标
下载PDF
急诊科病房耐药细菌感染的类型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勇 王宇 +3 位作者 丁宁 顾海彤 陈小雄 郑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4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病房发生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急诊科2015年1月至7月细菌培养阳性患者95例,分成非多重耐药菌(MDR)组、多重耐药/泛耐药菌(MDR/XDR)组、全耐药菌(PDR)组,比较降钙素原(PCT)、住院天数与病原... 目的分析急诊科病房发生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急诊科2015年1月至7月细菌培养阳性患者95例,分成非多重耐药菌(MDR)组、多重耐药/泛耐药菌(MDR/XDR)组、全耐药菌(PDR)组,比较降钙素原(PCT)、住院天数与病原菌药敏及耐药性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135株病原菌,其中综合病房57株,EICU 78株;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76.30%。前三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36.3%)、肺炎克雷伯菌(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0.4%);其中G+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5.2%)、粪肠球菌(4.4%);G-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8.9%)等。住院天数非MDR组14.90±6.30 d与MDR/XDR组20.77±15.96d、PDR组38.29±37.45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3)。血PCT水平三组中位数分别为小于0.05μg/L、0.12μg/L、0.16μg/L;与非M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急诊科病房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发生率高,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应监测多重耐药菌患者PCT水平,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耐药菌感染 相关因素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院内死亡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倩 安莹 芦琪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了解患者院内死亡的现况与影响因素,为优化危重患者的护理抢救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患者,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 目的了解患者院内死亡的现况与影响因素,为优化危重患者的护理抢救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患者,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判断不同变量对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59例,其中生存组共有1192人(87.7%),死亡组167人(12.3%),抢救室停留时间、入院24 h内是否抢救和入院时NEWS评分为影响抢救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卡方值=14.744,P=0.064,模型拟合优度较高,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将89.1%的观测正确分类,灵敏度30.5%,特异度97.3%,阳性预测值61.4%,阴性预测值92.2%。所得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5.565+0.003×抢救室停留时间+2.180×入院24 h内是否抢救+0.346×入院时NEWS评分。结论抢救室停留时间≥28 h、入院时NEWS评分≥5分、入院后24 h内抢救的患者其院内死亡风险更大,由这三者组成的模型其预测效能更佳,可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院内死亡结局进行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室 危重患者 院内死亡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急诊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失败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的研究
5
作者 纪侠 杨秀琳 +3 位作者 安莹 管亚妹 王爱萍 马艳华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失败的影响因素,建立和验证HFNC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急诊科收治的HFNC患者215例(建模集)和亦庄院区急诊科收治...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失败的影响因素,建立和验证HFNC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急诊科收治的HFNC患者215例(建模集)和亦庄院区急诊科收治的HFNC患者209例(验证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HFNC失败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建模集和验证集患者的数据建立和验证HFNC失败的预测模型。结果建模集患者HFNC失败率为14.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水平越高(OR=13.982,95%CI:1.467~133.282,P=0.022)、氧合指数越低(OR=0.983,95%CI:0.974~0.991,P<0.001)及CRP水平越高(OR=1.791,95%CI:1.439~2.228,P<0.001)的患者,HFNC越容易失败。HFNC失败的预测模型为:logit(P)=-25.593+2.638×乳酸水平(mmol/L)-0.017×氧合指数(mmHg)+0.583×CRP水平(mg/L),模型的AUC为0.915(95%CI:0.870~0.949,P<0.001),截断值为-1.199,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656、0.978、0.839、0.942和0.763。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946(95%CI:0.907~0.973,P<0.001),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42、0.983、0.884、0.956和0.730。结论基于乳酸水平、氧合指数和CRP水平建立的预测模型对于预测HFNC失败有一定价值,可根据模型预测危重患者HFNC失败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氧合指数 预测模型 急诊
下载PDF
住院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心理现状
6
作者 王大为 曹秋梅 +3 位作者 张敬 魏云 马炳辰 田玮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特征并调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现状,进一步探讨早发T2DM的管理。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综合内科及全科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早发T2DM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早发组;选... 目的分析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特征并调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现状,进一步探讨早发T2DM的管理。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综合内科及全科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早发T2DM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早发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晚发T2DM患者(诊断年龄>40岁)为晚发组。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与临床特征。按照性别、教育程度1∶1匹配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及糖尿病相关问题量表(PAID)与糖尿病痛苦量表(DDS)评估两组疾病认知、治疗现状及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晚发组,早发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更高(84.4%比56.6%,P<0.001),男性比例更高(59.0%比51.9%,P<0.05),体重指数更大[(26.75±3.57)kg/m^(2)比(25.08±3.34)kg/m^(2),P<0.001];早发组空腹血糖更高[(9.03±2.36)mmol/L比(8.33±2.81)mmol/L,P<0.001]、糖化血红蛋白更高[(9.01±2.11)%比(8.45±1.92)%,P<0.001],代谢指标(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更差(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更高(22.3%比16.7%,P<0.05)。治疗管理方面早发组自我血糖监测及饮食、运动情况更差(P<0.05);早发组社区签约率更低(7.4%比58.9%,P<0.001);糖尿病相关困扰及痛苦评估早发组PAID及DD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早发T2DM患者代谢指标控制更差,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更高,糖尿病相关困扰和痛苦更高,社区管理率更低,应重视早发T2DM的管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早发 临床特征 心理现状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安艳华 温力嘉 +3 位作者 袁小丽 徐瑞明 冯伟 曹秋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同转归的预防和随访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122例,收...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同转归的预防和随访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122例,收集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等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结束时间为发病后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99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G-Ab、TPO-Ab、TRAb水平升高(P分别为0.005、0.023、0.000),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异常增多(P=0.038),更多存在呼吸道的前驱症状(P=0.029)、发热(P=0.041)及疲劳倦怠症状(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Ab水平升高(P=0.003)、存在发热症状(P=0.015)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TRAb水平升高、存在发热症状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初诊时存在上述表现的患者应加强随访,早期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促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代谢特征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安艳华 冯伟 +4 位作者 魏云 马炳辰 朱潇潇 吴薇 曹秋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HT-PTC)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分为PTC组(2...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HT-PTC)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分为PTC组(21例)和HT-PTC组(16例),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匹配的22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基于平衡色谱-质谱系统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三组的血清代谢指纹谱,筛选出PTC组和HT-PTC组特异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C组和HT-PTC组分别存在241种和300种血清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数据库分别富集到36条和45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涉及的差异代谢物为前列腺素E2、雄激素类、5’腺嘌呤核苷酸、褪黑激素等。结论HT-PTC患者与PTC患者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涉及的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为前列腺素E2、雄激素类、5’腺嘌呤核苷酸、褪黑激素等。HT-PTC具有特异性的代谢通路,在与PTC共同具有的代谢通路中,HT-PTC还存在独特的血清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血清代谢组学
下载PDF
急诊外科清创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创口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捷 诸震波 +2 位作者 徐毅 刘在尧 丁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估患者对清创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开放性创口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满意度。方法选择头面部皮肤裂伤患者117例,均为开放性单纯皮肤裂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9例清创后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粘合创口;对照组58例清创后采... 目的评估患者对清创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开放性创口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满意度。方法选择头面部皮肤裂伤患者117例,均为开放性单纯皮肤裂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9例清创后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粘合创口;对照组58例清创后采用4-0涤纶缝合针线缝合创口;比较两组创口愈合情况和愈合外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所有病例创口均有效愈合,创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于术后3个月观察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满意度。试验组创口愈合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手术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752,P=0.029)。结论急诊外科应用医用胶行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开放性创口,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创口愈合外观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 头面部 开放性创口 黏合术 清创
下载PDF
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热点及趋势
10
作者 郝庶涛 马文辉 +1 位作者 王小华 田梓蓉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梳理国内多发伤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关于多发伤急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6.1.R3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机构、作... 目的梳理国内多发伤急救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为我国多发伤急救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关于多发伤急救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6.1.R3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的年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多发伤急救研究文献2519篇,整体发文数量较平稳,以2016年为小高峰;发文量最高的机构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多发伤急救研究热点包括院前急救、并发症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和预后效果评估,研究前沿包括不同多发伤人群的诊断、治疗、手术和护理体会等方面。结论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国内多发伤急救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指明了多发伤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多发伤急救卫生服务和管理体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Cite Space 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创伤性气胸的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杰宾 朱捷 +2 位作者 王宇 杜庆霞 丁宁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创伤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多发伤患者112例,入选患者在3h内完成床旁超声、X线及胸部CT检查.记录超声、X线及CT诊断气胸的部位、数... 目的 探讨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诊断创伤性气胸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多发伤患者112例,入选患者在3h内完成床旁超声、X线及胸部CT检查.记录超声、X线及CT诊断气胸的部位、数量及耗时,以CT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和X线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并比较超声与X线诊断气胸的效能.结果 23例(26侧)经CT诊断为气胸,应用床旁超声诊断气胸24侧,误诊1侧,漏诊3侧;应用X线诊断气胸14侧,漏诊12侧.超声诊断气胸结果与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25),X线诊断气胸结果与C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对创伤性气胸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优于X线[88.5%(95%置信区间:68.7% ~ 96.9%)比53.8%(95%置信区间:33.7% ~ 72.9%),98.2%(95%置信区间:97.3% ~99.9%)比94.6%(95%置信区间:91.7%~97.6%),98.5%(95%置信区间:95.3%~99.8%)比94.3%(95%置信区间:90.0% ~ 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位于前胸部的气胸12侧,其中超声漏诊3侧,X线全部漏诊.超声诊断耗时明显少于胸部X线及CT[(6.8±1.6) min比(23.2±5.1)、(32.8 ±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医师应用床旁超声检查对创伤性气胸的诊断效能与CT相似,且敏感度、准确率优于胸部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气胸 超声 急诊
下载PDF
急诊临床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特征对高职护生内心感受影响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安莹 张蕴 +2 位作者 陈蕾 孙涛 丁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特征与高职护生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为急诊临床带教教师和临床护理教育管理者实施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严格遵循自愿、保密等原则,收集115名高职学生书写的237篇反思日...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特征与高职护生内心感受之间的关系,为急诊临床带教教师和临床护理教育管理者实施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严格遵循自愿、保密等原则,收集115名高职学生书写的237篇反思日志,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主题,全程采用合众法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提取出2个主题,即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护生的真实内心感受。每个主题又进一步提炼出5个概念: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精湛的专业技能水平、良好的个性特征、善于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具有团队意识、较高的教学能力;护生的真实内心感受包括敬佩、受到激励、踏实、感激、不舍。结论急诊临床带教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可以引发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这些感受是学生进步和成长的源动力,作为急诊科的临床教学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对于高职护生掌握急诊相关理论和技能的价值,提高临床带教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形式 临床实习 护理教育研究
下载PDF
危重患者急诊至重症监护室院内转运24小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莹 田梓蓉 +4 位作者 李飞 管亚妹 房海燕 马子凤 鹿振辉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由急诊科转运至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后24 h内发生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转运至ICU的危重患者25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命体...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由急诊科转运至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后24 h内发生病情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转运至ICU的危重患者25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命体征数据,并计算患者离开急诊时和到达ICU时的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NEWS)。根据患者入ICU后24 h内是否因发生生命体征变化而抢救分为抢救组和未抢救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转运信息。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判断影响因素对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转运后24 h内抢救的患者为71例(27.5%)。24 h内抢救组和未抢救组的疾病诊断数量、携带管路数量、转运去向、ΔNEW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NEWS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ΔNEWS的AUC为0.723(P<0.001)。结论急诊至ICU院内转运过程存在较大风险,患者到达ICU后24 h内仍可出现病情变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应重点评估患者转运前后生命体征状况,及时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急诊护理 院内转运 短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晕厥的病因鉴别和急诊处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秋梅 周虹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6期13-16,共4页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状态,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特点为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恢复的意识丧失。它是急诊常见病症...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状态,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特点为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恢复的意识丧失。它是急诊常见病症,约占急诊患者的3%以上[1]。晕厥本身往往无生命危险,但病因复杂,有可反复发作性,其原发病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有很大的影响,故需要及时正确的病因鉴别和有效的处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晕厥的后期损害,并减少医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意识丧失 急诊常见病 consciousness 自限性 急诊处理 生命危险 肌张力 心源性晕厥 危险分层 颈动脉窦性晕厥
下载PDF
急诊医学教学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蕴 丁宁 陈小雄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3期462-462,共1页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同时涉及多门医学专业。急诊医学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诊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危重症的及时快速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临床综合学科。也...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同时涉及多门医学专业。急诊医学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诊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危重症的及时快速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临床综合学科。也就是说,急诊医学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和最短的时间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的艺术。内容涉及临床各科及急救新理论新技术,教学课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临床教学 模拟教学
下载PDF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蕴 付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昏迷 NHDC 急救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人文关怀方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敬 曹秋梅 +2 位作者 段丽军 邵峥谊 刘宇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14-315,共2页
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首先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引入医学教育领域,目前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自学及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小组讨论形式,是围绕某一医... 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首先把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引入医学教育领域,目前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自学及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小组讨论形式,是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模式[1]。它把学生置于临床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 临床教学 人文关怀 以学生为主体 急诊 以问题为中心 医学教育 教育发展
下载PDF
不同病因重症心力衰竭急诊救治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付研 马炳辰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5期3-8,共6页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晚期的临床综合征,不同病因重症HF患者往往急性加重急诊就诊,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常规治疗病死率高达70.6%~78.1%。不同病因HF其发病机制、解剖结构、病理生理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急诊...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晚期的临床综合征,不同病因重症HF患者往往急性加重急诊就诊,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常规治疗病死率高达70.6%~78.1%。不同病因HF其发病机制、解剖结构、病理生理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急诊医生及时判断、准确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并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救治 病因 病理生理表现 临床综合征 心脏疾病 急性加重 常规治疗
下载PDF
急诊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红 王宇 +1 位作者 丁宁 张蕴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监护病房(E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EICU收治的52例SAP患者,对其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SAP患者痰培养阳性44例,阳性率为84.6%,发生... 目的分析急诊监护病房(E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EICU收治的52例SAP患者,对其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SAP患者痰培养阳性44例,阳性率为84.6%,发生多重耐药菌(MDR)感染者26例,发生率为59.1%。共分离出病原菌6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4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37株,革兰阳性球菌14株,真菌3例。分离获得的多重耐药菌中前五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较敏感。结论 EICU中的SAP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存在多重耐药;及时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有创操作,有助于控制M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病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急诊重症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勇 傅研 +1 位作者 张蕴 陈晓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415,共2页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急诊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急诊重症感染患者 ,分为两组 :1组就诊后直接应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共 4 0例 ;2组首先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70例。治疗 3~ 5d无...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治疗急诊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急诊重症感染患者 ,分为两组 :1组就诊后直接应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共 4 0例 ;2组首先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70例。治疗 3~ 5d无效者换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用药方法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0 5g/次 ,Q 6~ 12h。治疗时间 3~ 11d ,平均 6d。结果 两组治疗后体温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1组治疗后体温较 2组治疗后体温下降更显著 ;1组在有效控制感染时间上明显短于 2组 ;1组霉菌检出率明显低于 2组 ;1组细菌清除率、阴转率明显高于 2组 ;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诊重症感染病人起始经验性地应用覆盖广、杀菌力强的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可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缩短治疗重症感染的病程。初始经验性应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并不增加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急诊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重症感染 疗效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