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至2018年北京市某院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玫 李佐君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3650-365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8年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肠道致病菌的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肠道疾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常规大便培养,筛出致病菌后进一步鉴定到种、群。结果肠道病原菌分布男女比例约1.10∶1,年龄分组中2...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8年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肠道致病菌的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及肠道疾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常规大便培养,筛出致病菌后进一步鉴定到种、群。结果肠道病原菌分布男女比例约1.10∶1,年龄分组中21~30组及31~40组病例为多,7~9月为发病高峰。总体上,肠道感染病原以副溶血弧菌(51.75%)为主要病原菌,其次为气单胞菌属(17.75%),沙门菌属(14.54%)。结论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有性别、年龄、年份及月份的分布特点,应重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原菌 腹泻 细菌分布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临床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佐君 钱冬梅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征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330例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 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特征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330例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在青壮年组较中年组、老年组发病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大便性状多为水样便(72.7%),其它症状依次为腹痛占77.3%,恶心占66.1%、呕吐占50.3%,发热占23.3%,脱水占总数的17.6%,里急后重占13.6%。33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均≥97.0%,对氨曲南敏感率仅为77.6%。结论青壮年是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的高发人群。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症状表现为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脱水、里急后重。副溶血弧菌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高,对氨曲南敏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感染性腹泻 临床特征 耐药
下载PDF
程序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级防护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佐君 金建敏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程序教学法在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三级防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感染科进行住培的81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程序教... 目的 探讨程序教学法在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三级防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感染科进行住培的81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程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三级防护技术训练结束后立即进行考核,对比考核结果。对教师和住培医师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评分,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评分。结果 试验组住培医师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教师应用程序教学法教授过程更轻松,住培医师对程序教学法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程序教学法可显著提升三级防护技术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级防护 感染科 满意度
下载PDF
2015至2019年北京某医院住院患者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玫 赵建玉 +9 位作者 李雪 吴丽媛 周倩倩 黄艳飞 隋文君 张韶娅 胥杰 金建敏 顾海彤 鲁辛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0-1418,共9页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病原体分布特点,为CAP诊疗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年期间临床确诊的1446例CAP住院患者,中位年龄70岁,男...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病原体分布特点,为CAP诊疗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年期间临床确诊的1446例CAP住院患者,中位年龄70岁,男性858例,占59.34%,女性588例,占40.66%。采集呼吸道标本行涂片、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抗原抗体检测以明确CAP病原。连续变量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46例患者中822例(56.85%)单一病原体感染,231例(15.98%)混合感染,393例(27.18%)未明确病原。流感病毒是CAP首位病原体(20.95%,303/1446),以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1N1,H1N1)(8.51%,123/1446)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7.19%,104/1446),结核分枝杆菌(5.33%,77/1446)及肺炎链球菌(5.05%,73/1446)。(2)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出现H1N1的暴发流行,2019年8至11月监测到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65岁患者肺炎支原体(14.41%比2.41%,χ^(2)=74.712,P<0.001)、肺炎链球菌(8.16%比2.99%,χ^(2)=18.156,P<0.001)、鼻病毒(6.08%比3.56%,χ^(2)=5.025,P=0.025)、肺炎衣原体(5.90%比1.15%,χ^(2)=26.542,P<0.001)及腺病毒(3.13%比0.92%,χ^(2)=9.547,P=0.002)检出率高。(3)CAP重症率为14.66%(212/1446),平均死亡率为3.66%(53/1446),细菌-病毒合并感染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8.97%(31/107)和19.63%(21/107)。结论流感病毒是引起成人CAP的首要病原体,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监测到肺炎支原体肺炎和H1N1肺炎的暴发流行,病毒-细菌合并感染者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单一病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病原学 预防与控制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孟黎辉 董宝坤 龙玉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调查医院儿科2004年12月-2008年12月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儿312例,选择年龄、原发病、白细胞计数、医院感染情况等14个变...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调查医院儿科2004年12月-2008年12月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儿312例,选择年龄、原发病、白细胞计数、医院感染情况等14个变量进行研究,对医院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病例资料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后,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分析。结果312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8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56%,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住院天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侵入性操作是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以降低化疗患儿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化疗 肿瘤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Vaspin表达及其意义探讨
6
作者 姜佳丽 李莉 +4 位作者 赵菲 钟乐萍 郭子皓 张川 展玉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脂肪变性肝细胞Vaspin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12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6只和对照组6只,分别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高脂饮食和标准饮食饲养7 w,建...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脂肪变性肝细胞Vaspin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12只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6只和对照组6只,分别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高脂饮食和标准饮食饲养7 w,建立模型或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Vaspin表达。采用油酸诱导法体外培养建立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Vaspin蛋白表达。结果病理学检查提示脂肪变动物模型制备成功,表现为模型组肝细胞肿胀,细胞质内可见较多脂滴;模型组肝组织Vaspin表达增强,主要分布于脂滴周围;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脂肪变性肝细胞和对照组细胞Vaspin/GAPDH表达分别为(0.49±0.70)和(0.68±0.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NAFLD动物肝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脂肪变性肝细胞Vaspin表达增强,可能通过影响脂滴形成而参与了NAFL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脂肪因子 HepG2细胞 大鼠
下载PDF
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心洁 《护理学报》 2009年第22期78-78,共1页
左氧氟沙星系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作用持久、疗效明确,成为常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但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掌握临床对... 左氧氟沙星系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作用持久、疗效明确,成为常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但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掌握临床对策,笔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乔庐东 陈山 孟黎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根据是否产生ESBLs分为产酶菌组和非产酶菌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情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根据是否产生ESBLs分为产酶菌组和非产酶菌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年1-12月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53例,其中ESBLs阴性菌株86例(56.2%),ESBLs阳性菌株67例(43.8%);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较长、先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留置尿路引流管是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的检出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先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留置尿路引流管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定植压力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交叉传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俊瑞 向茜 +5 位作者 尚欣荣 吕英俊 庞剑 蒋露 王勇 鲁辛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6-941,共6页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患者住院期间MRSA携带情况,分析在未实施严格接触隔离措施的情况下,CP与MRSA交叉传播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估CP在预测MRSA交叉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2009年3-12月间我院急诊病房240例患者和RICU 94例患者进行动态MRSA...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患者住院期间MRSA携带情况,分析在未实施严格接触隔离措施的情况下,CP与MRSA交叉传播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评估CP在预测MRSA交叉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2009年3-12月间我院急诊病房240例患者和RICU 94例患者进行动态MRSA定植调查.MRSA菌株经rep-PCR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计算MRSA的WCP、CP界值和交叉传播率.分析患者暴露于不同CP时,MRSA交叉传播的相对危险度.结果急诊病房和RICU的MRSA入院携带率分别为6.25%(15/240)和13.83%(13/94),分别在13周和14周出现MRSA交叉传播;两个病房CP界值分别为6.49%和17.66%.高CP作用下,急诊病房MRSA交叉传播率(6.674‰)显著高于低CP时的交叉传播率(0.694‰,x2=7.10,P<0.01),MRSA交叉传播RR为9.61(95%CI:1.25~74.00),RICU的MRSA交叉传播率(4.710%)显著高于低CP时的交叉传播率(0.297%,x2=12.60,P<0.01),交叉传播RR为15.87(95%CI:2.06~122.10).结论高CP是MRSA交叉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平均CP可作为预测MRSA交叉传播或加强隔离防控措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感染 交叉感染
原文传递
HIV感染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治及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佐君 郑俊福 +6 位作者 画伟 杨仙珊 郭娜 李群辉 吴昊 郭彩萍 黄晓婕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24例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HIV感染合并结核性...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住院治疗的24例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中,发热20例,头痛14例,意识改变12例;16例病人合并肺结核,6例合并其他HIV相关神经系统病变。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76个/mm^3[四分位数间距(IQR):25.3~229.3],约41.7%的病人CD4细胞计数〈50个/mm^3。仅在2例脑脊液标本中找到抗酸杆菌。总病死率为25.0%(6/24)。低基线CD4细胞计数、意识改变、脑脊液高蛋白含量和高白细胞数以及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与病死率显著相关。一线四联抗结核强化期治疗至少进行1年,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而由于耐受性无法选择一线四联治疗的病人病死率高。结论 HIV感染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至少进行一年的一线四联抗结核强化期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临床转归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流产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李佐君 金建敏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3-75,共3页
我国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8.4%[1]。女性生殖器结核病和输卵管结核病是结核病高发地区女性不孕症的最常见原因[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正常妊娠相比,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孕... 我国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8.4%[1]。女性生殖器结核病和输卵管结核病是结核病高发地区女性不孕症的最常见原因[2]。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正常妊娠相比,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孕酮和糖皮质激素,以保证胚胎正常生长,可能影响细胞免疫,导致结核病复发和传播[2]。现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救治的1例IVF-ET流产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结核 血行播散
原文传递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5
12
作者 孟黎辉 姜雪 郑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方法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数据保存等工作,结合专职人员的实时动态监测和多种形式的反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管理。结果结合信... 目的探讨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方法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数据保存等工作,结合专职人员的实时动态监测和多种形式的反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管理。结果结合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8.79%下降至80.19%,三代头孢预防用药率由72.34%下降至11.2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57.89%提高到80.18%。结论结合信息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监测及时、准确,覆盖面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抗菌药物 管理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95例沙门菌肠炎临床特征和血清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佐君 钱冬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了解沙门菌肠炎患者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95例沙门菌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性。结果老年组(≥60岁)、中年组... 目的了解沙门菌肠炎患者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肠道门诊收治的95例沙门菌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性。结果老年组(≥60岁)、中年组(45~59岁)和青年组(14~44岁)沙门菌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7)。沙门菌肠炎患者大便性状多为水样便(57.89%),伴随症状依次为发热(68.42%)、腹痛(47.37%)、恶心(44.21%)、呕吐(14.74%)、里急后重(9.47%)、脱水(5.26%)。95株沙门菌分属于16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分别占53.68%和14.74%。95株沙门菌对头孢曲松(95.84%)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87.37%)较为敏感,对氨苄西林(55.79%)、氨苄西林/舒巴坦(30.53%)耐药性较高。结论老年人是沙门菌肠炎的高发人群。沙门菌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多为水样便、发热、腹痛、恶心等,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对头孢曲松、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率较高,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肠炎 血清型 药敏试验 水样便 抗生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