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蛇毒纤溶酶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 1
-
-
作者
郝静
刘武
李彬
李倩
莫宾
袁爽
李翔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病理科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
出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1-925,共5页
-
文摘
目的观察蛇毒纤溶酶是否可以诱导兔眼玻璃体后脱离(PVD),并评价其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分为A、B、C、D组,每组6只。左眼玻璃体腔注射0.1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右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入1000U/mL(商品单位)的蛇毒纤溶酶0.04、0.05、0.08、0.1mL,术后1、3、7d通过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观察眼前后节的变化。术后7d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药物注入后是否诱发PVD,并评价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结果术后7d对照眼无PVD形成,光学显微镜下见各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部分性PVD形成。A、B、C组的视网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D组可见局限性视网膜内界膜溶解破坏,局部视网膜隆起变薄及脉络膜下渗出的毒性改变。A组和D组的扫描电镜结果与光学显微镜一致。随着玻璃体腔蛇毒纤溶酶注射剂量的增加,玻璃体液化程度加大,PVD的范围也加大。结论兔眼玻璃体腔注射适当剂量的蛇毒纤溶酶,在术后7d可以诱导部分性PVD的形成,且视网膜形态无明显改变。大剂量应用时可见视网膜结构的毒性改变。
-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蛇毒纤溶酶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形态学
-
Keywords
intravitreous injection
snake-venom fibrinogenase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retina morphology
-
分类号
R776.4
[医药卫生—眼科]
R988.1
[医药卫生—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