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艳群 田敬华 +3 位作者 华文浩 万钢 陆瑶 焦炳欣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 目的总结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3例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墨汁染色镜检法、乳胶凝集法、真菌培养法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符合率。并根据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进行组间隐球菌感染率的对比分析。结果 53例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真菌培养法阳性23例(43.4%),墨汁染色法阳性25例(47.2%),乳胶凝集法阳性53例(100.0%)。以真菌培养法为标准,墨汁染色法符合率为69.6%(16/23),乳胶凝集法符合率100.0%(23/23)。405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在<100/μl、101~349/μl及>349/μl3组的隐球菌感染率分别为19.5%(39/200),8.4%(11/131),4.1%(3/7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7.4%的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结论艾滋病患者伴随CD4+T细胞水平的减低,隐球菌感染的危险性增高。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抗原是隐球菌脑膜炎早期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指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 隐球菌抗原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慧敏 王彩英 +2 位作者 米荣 郝一炜 庞琳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住院的167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分析影响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住院的167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9周、出生体质量<3000 g、双胎或多胎、百日咳疫苗部分接种或未接种、入院时痰百日咳鲍特菌阳性、住院期间应用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以及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重症肺炎、电解质紊乱、百日咳脑病均为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双胎或多胎、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重症肺炎、百日咳疫苗未接种或部分接种、电解质紊乱、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为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4.103、4.076、12.367、3.670、1.909、7.668、2.755)(均P<0.05)。结论双胎或多胎、百日咳疫苗未接种或部分接种、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以及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重症肺炎、电解质紊乱、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使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住院时间 双胎或多胎 感染 重症肺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期间的肌酐和血磷水平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田敬华 何艳群 +4 位作者 马小艳 李瑞红 张书凤 万钢 蔡皓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9-240,共2页
阿德福韦酯(ADV)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已经被发现具有潜在的肾毒性,但由于其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剂量较小(10mg/d),肾毒性轻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本研究对CHB患者在使用ADV治疗期间的肌酐和血磷变化进行回顾性观察... 阿德福韦酯(ADV)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已经被发现具有潜在的肾毒性,但由于其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剂量较小(10mg/d),肾毒性轻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本研究对CHB患者在使用ADV治疗期间的肌酐和血磷变化进行回顾性观察,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阿德福韦酯 肌酸酐 肾毒性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9
4
作者 田敬华 宋丽红 +5 位作者 王慧珠 张燕 郭晶晶 马雪瀛 万钢 华文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910-3911,3914,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共分离出41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法测定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12株,标本...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共分离出412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法测定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12株,标本主要为痰液和支气管灌洗液,占60.00%;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ICU、消化内科和神经科分离率明显增高;铜绿假单胞菌2009-2010年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为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约7.00%,其次头孢哌酮/舒巴坦4年中耐药率均<2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30.00%,4年头孢噻肟耐药率达到100.00%;经抗菌药物治理,2011-2012年耐药性均有所下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感染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减少耐药性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管理
原文传递
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雪玲 李春梅 +7 位作者 刘敏 易为 王士俊 刘雪净 刘建云 姜秀娟 孙继云 万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16-62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方法 2010年12月1 8日至2012年6月2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慢性HBV感染产妇中,纳入足月单胎妊娠者,根据产妇意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方法 2010年12月1 8日至2012年6月2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慢性HBV感染产妇中,纳入足月单胎妊娠者,根据产妇意愿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每组根据孕妇分娩前血清HBV-DNA载量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HBV-DNA阴性(<5×10^2拷贝/ml)、低病毒载量(≥5×10^2-<1×10^6拷贝/ml)和高病毒载量(≥1×10^6拷贝/ml).母乳喂养组共199例,3个亚组各73、62和64例;人工喂养组共210例,3个亚组各74、62和74例.新生儿出生2h内和15-30 d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0、1、6月”方案正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DNA.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学标记物.比较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的基本情况,及婴儿1月龄和7月龄时的免疫应答情况、7月-2岁时的感染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HBV-DNA阴性、低病毒载量和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的乙肝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2.3%(9/73)与5.4%(4/74)、37.1%(23/62)与51.6%(32/62)、96.9%(62/64)与95.9%(7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409例婴儿中,70例7月龄时未复查,但均在1-2岁时进行复查.HBV-DNA阴性、低病毒载量和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7月龄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4%(61/62)与100.0%(63/63)、98.2%(54/55)与98.2%(56/57)、95.7%(44/46)与92.9%(52/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感染率分别为3.0%(6/199)与2.4%(5/210).HBV-DNA阴性组无婴儿感染;低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的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感染率分别为0.0%(0/62)与1.6%(1/62)、9.4%(6/64)与5.4%(4/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在联合免疫的前提下,慢性HBV感染产妇采用母乳喂养不增加婴儿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母乳喂养 喂饲方法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强 成军 +4 位作者 赵昌松 袁征 蔡娟 万钢 李鑫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致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95例不伴有肝硬化,205例伴肝硬化,根据Child-Pugh分...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致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95例不伴有肝硬化,205例伴肝硬化,根据Child-Pugh分级:A级69例,B级62例,C级74例,选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血清OPG、RANKL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硬度指数(SI),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OP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伴肝硬化组、肝硬化A组、肝硬化B组和肝硬化C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逐渐降低,RANKL值则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不伴肝硬化组、肝硬化A组、肝硬化B组和肝硬化C组患者血清OPG/RANKL比值逐渐降低,对照组OPG/RANKL值较其余4组均显著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跟骨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A组、B组、C组患者S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I(P<0.05)。结论 OPG、RANKL和OPG/RANKL系统可能参与慢性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引起OPG、RANKL以及OPG/RANK的变化,上调破骨细胞,使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肝炎 乙型 骨质疏松 骨保护素(OPG)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原文传递
慢性HBV感染产妇血清、初乳和成熟乳中HBV DNA含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汪雪玲 易为 +5 位作者 李春梅 王士俊 刘雪净 刘建云 刘亚楠 万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的血清、初乳和成熟乳中HBV DNA含量,为指导慢性HBV感染产妇母乳喂养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11例HBV感染产妇的血清和乳汁进行检测,按血清HBV DNA含量分为HBV ...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的血清、初乳和成熟乳中HBV DNA含量,为指导慢性HBV感染产妇母乳喂养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11例HBV感染产妇的血清和乳汁进行检测,按血清HBV DNA含量分为HBV DNA阴性组(<5&#215;102拷贝/ml)、低病毒含量组(500~9.99&#215;105拷贝/ml)和高病毒含量组(≥1.0&#215;106拷贝/ml)共3组,采集产妇初乳和成熟乳,分析比较产妇血清、初乳以及成熟乳中病毒HBV DNA含量。结果血清HBVDNA阴性组患者71例,其对应初乳和成熟乳HBV DNA均为阴性。血清低病毒含量组患者75例,其对应初乳和成熟乳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和0%,血清与初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5,P<0.001),初乳与成熟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4)。血清高病毒含量组患者65例,其对应初乳和成熟乳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75.4%和15.4%,血清与初乳、初乳与成熟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9,P<0.001;χ2=47.2,P<0.001)。当血清HBV DNA≥1.0&#215;107拷贝/ml时,成熟乳HBV DNA 75.7%为阴性,24.3%阳性患者HBV DNA含量为低水平(<104拷贝/ml)。初乳与血清、成熟乳与初乳HBV DNA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0,P<0.001;r =0.29,P<0.001)。结论随着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高,对应初乳和成熟乳中HBV DNA的含量亦有增高趋势,但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乳中HBV DNA低于血清,成熟乳中HBV DNA低于初乳,提示HBV通过乳汁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HBV DNA含量 血清 乳汁 母乳喂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HBV感染女性所生儿童1岁时感染状况和乙肝疫苗应答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曹秀贞 陈凤欣 +6 位作者 曾湛 杨柳 陆慧慧 王夫川 万钢 谢尧 易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慢性HBV感染女性及其所生儿童1岁时HBV感染状况、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应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慢性HBV感染母亲及完成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儿童,通过医院HIS...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慢性HBV感染女性及其所生儿童1岁时HBV感染状况、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应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慢性HBV感染母亲及完成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儿童,通过医院HIS系统及LIS系统收集产妇孕期临床生化、病毒学指标、抗病毒治疗及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等信息,入组儿童1岁时儿童采取静脉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和HBV DNA。结果:共收集符合条件的母亲及儿童1302例,其中高病毒载量组(母亲HBV DNA≥2×10^(5) IU/ml)600例,低病毒载量组(母亲HBV DNA<2×10^(5) IU/ml)共702例。高病毒载量组中587例孕中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用药组),13例未使用抗病毒药(未用药组)。低病毒载量组儿童无慢性HBV感染发生,高病毒载量组5例(0.83%)发生HBV感染,3例(0.51%)发生在用药组,2例(15.38%)发生在未用药组。低病毒载量组母婴阻断失败率显著低于高病毒载量组(χ^(2)=5.87,P=0.015),用药组母婴阻断失败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χ^(2)=29.195,P=0.001)。1297例未发生HBV感染儿童HBsAb水平<10 mIU/ml、10~<100 mIU/ml和≥100 mIU/ml的百分率分别为1.15%、15.65%和83.1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母亲孕期总胆红素水平和是否患甲状腺功能减退与1岁HBsAb水平相关(χ^(2)=29.003,P<0.05)。结论:高HBV病毒载量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HBV母婴传播。HBV感染女性所生儿童出生后应加强随访乙肝疫苗应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21819例老年住院肝病患者病因及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亦瑾 万钢 +5 位作者 高学松 李洪杰 刘丽改 刘楠 欧蔚妮 段雪飞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5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老年肝病患者的病因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9月至2016年3月老年肝病住院患者21 819例,按时间段分为两组,第一组为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 762例患者和第二组为2012年1月至2016... 目的研究老年肝病患者的病因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9月至2016年3月老年肝病住院患者21 819例,按时间段分为两组,第一组为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 762例患者和第二组为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 057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老年肝病患者以60~65岁年龄组患者最多,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两组老年肝病患者病因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但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χ~2=45.78、P<0.00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数占老年肝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χ~2=117.19、P<0.001)。第二组老年肝病住院患者住院病死率(3.98%)低于第一组的住院病死率(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16、P<0.001)。两组老年肝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均为原发性肝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一组与第二组患者死因构成中,肝功能衰竭病死率由8.16%上升至17.06%(χ~2=14.33、P<0.001);而肝硬化病死率由26.28%降至15.34%(χ~2=16.9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并发症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由86.21%降至5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P<0.001)。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癌、肝功能衰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腹水均是患者死亡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病毒性肝炎仍是老年肝病的主要病因,但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呈上升趋势。老年肝病患者病死率有所下降,原发性肝癌是老年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有症状神经梅毒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春波 伦文辉 万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确诊的神经梅毒病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前期规范治疗、治疗前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治疗前脑脊液RPR滴度、脑脊液常规、生化、颅内压力等方面,进... 目的探讨发生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确诊的神经梅毒病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前期规范治疗、治疗前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治疗前脑脊液RPR滴度、脑脊液常规、生化、颅内压力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性别、治疗前血清RPR滴度、治疗前脑脊液RPR滴度、脑脊液白细胞数、颅内压力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期规范治疗可以减少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脑脊液蛋白浓度与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显著相关(χ2=4.9184,P=0.0266),为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且脑脊液蛋白浓度,每升高1个单位,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危险性可增加1.056倍。结论正规的治疗和随访可以减少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在神经梅毒的治疗、随访中,应特别注意脑脊液蛋白浓度的变化,其水平升高可能预示着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神经梅毒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婴儿11例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雪玲 万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282-287,共6页
目的分析11例婴儿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原因和时间,为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09慢性HBV感染母亲分娩的409例婴儿随访观察,所有婴儿均在出生后2 h内、... 目的分析11例婴儿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原因和时间,为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09慢性HBV感染母亲分娩的409例婴儿随访观察,所有婴儿均在出生后2 h内、15~30 d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并按0-1-6方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婴儿出生时外周静脉血的血清学标志物(HBs Ag、抗-HBs、HBe Ag、HBe Ab、HBc Ab)和HBV DNA,并于婴儿1个月、7个月~3岁随访。409例慢性HBV感染母亲按照血清HBV DNA水平高低分为3组,分别为HBV DNA阴性组147例患者(<5×102拷贝/ml)、低病毒含量组124例患者(≥5×102~<1.00×106拷贝/ml)、高病毒含量组138例患者(≥1.00×106拷贝/m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喂养方式、分娩方式、母亲血清HBV DNA和HBVe Ag水平对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发生母婴传播的11例婴儿中,45.45%(5/11)婴儿从出生至1月龄HBs Ag、HBV DNA持续阳性,1月龄时HBs Ag均>250 IU/ml、HBV DNA均>1.00×106拷贝/ml,免疫失败,全部进展为慢性感染,分析为宫内感染;54.55%(6/11)婴儿出生时至1个月龄无明确感染,抗-HBs均阳转,但在7月龄时5例婴儿、12月龄时1例婴儿发生HBs Ag、HBV DNA阳转,分析为产后感染。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婴儿感染率分别为0、0.81%(1/124)和7.25%(10/138),高病毒载量组较低病毒载量组婴儿感染风险高8.98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是影响母婴传播的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28~6.39、P=0.01)。结论婴儿出生后经严格主-被动联合免疫,血清高病毒载量母亲分娩婴儿仍有HBV母婴传播风险,母婴传播的原因除宫内感染外,产后感染亦是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特别在被动免疫消失,主动免疫尚未产生时,婴儿存在较大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乙肝免疫球蛋白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承民 杨玉英 +2 位作者 李坪 李杏红 张新鑫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LC)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像及临床特征。方法北京地坛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768例LC患者,对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合并PHG的10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轻度PHG59例,重度PHG41例,77例幽门...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LC)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像及临床特征。方法北京地坛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768例LC患者,对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合并PHG的10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轻度PHG59例,重度PHG41例,77例幽门螺杆菌(Hp)检测呈阳性。PHG内镜像特征:轻度:(1)黏膜表面细小红点灶(猩红热样疹);(2)在条纹状外观的黏膜皱褶表面出现表浅红斑;(3)红粉色水肿黏膜上出现黄白色网状间隔,类似蛇皮样或马赛克样改变。重度:黏膜出现樱桃红斑点和(或)弥漫出血性胃炎,其中以马赛克样改变最常见,且多发于胃底和胃体。结论猩红热样疹、马赛克样变、樱桃红斑点是PHG最具特征的内镜像。PHG的严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HG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只能通过胃镜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窥镜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螺杆菌 幽门 PHG
原文传递
影响百日咳患儿痉咳期持续时间的相关因素
13
作者 张慧敏 王彩英 +3 位作者 郝一炜 杨洪玲 张艳兰 庞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3期189-195,共7页
目的分析百日咳患儿痉咳期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寻找干预手段,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7例百日咳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痉咳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 目的分析百日咳患儿痉咳期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寻找干预手段,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7例百日咳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痉咳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67例百日咳患儿中男88例(52.7%)、女79例(47.3%);≤6月龄患儿121例(72.5%)。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Z=-2.484、P=0.013)、双胎或多胎(Z=-2.637、P=0.008)、胎龄<39周(Z=-2.698、P=0.007)、入院前病程≥2周(Z=-3.348、P=0.001)、住院期间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Z=-2.619、P=0.009),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Z=-3.358、P=0.001)以及重症肺炎(Z=-2.236、P=0.025)、电解质紊乱(Z=-2.011、P=0.044)、百日咳脑病(Z=-2.154、P=0.031)均为百日咳患儿痉咳期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R=2.682、P=0.016)、住院前病程≥2周(R=5.325、P <0.001)、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R=4.250、P <0.001)、应用CPAP或机械通气(R=11.269、P=0.002)、电解质紊乱(R=7.142、P=0.036)、痰百日咳鲍特杆菌PCR阳性(R=3.648、P=0.004)均为百日咳患儿痉咳期持续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住院前病程长(≥2周)、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应用CPAP或机械通气、电解质紊乱、痰百日咳鲍特杆菌PCR阳性均可导致百日咳患儿痉咳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痉咳期 剖宫产 电解质紊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