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或仑伐替尼治疗肝功能Child-Pugh B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陈京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5-981,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功能Child-Pugh B级不可切除肝癌(u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2月31日—2023年3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肝功能Child-Pugh B级的uHCC患者9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功能Child-Pugh B级不可切除肝癌(u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2月31日—2023年3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肝功能Child-Pugh B级的uHCC患者96例,接受仑伐替尼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抑制剂治疗者为L组(63例),接受索拉非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者为S组(33例)。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毒性、停药率和剂量调整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生存曲线,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2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差异。通过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95%CI),实现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96例uHCC患者中,Child-Pugh B级(7分)55例(57.3%),B级(8~9分)41例(42.7%)。L组患者的ORR显著高于S组(46.0%vs 15.2%,P=0.003)。L组和S组中位TTP(6.6个月vs 3.5个月,P=0.48)或OS(13.8个月vs 13.2个月,P=0.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ld-Pugh B级(7分)患者与Child-Pugh B级(8~9分)患者的中位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个月vs 4.8个月,P=0.35),OS具有统计学意义(14.5个月vs 8.8个月,P=0.045)。多因素分析显示,ORR是TTP(HR=0.18,95%CI:0.09~0.36,P<0.001)和OS(HR=0.20,95%CI:0.09~0.43,P<0.001)的保护因素。L组和S组总体不良反应(98.4%vs 97.0%)和≥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8.3%vs 6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组和S组在剂量调整率(84.8%vs 70.2%)或停药率(56.1%vs 72.7%)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与索拉非尼联合PD-1抑制剂方案相比,仑伐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方案改善了Child-Pugh B级uHCC患者的ORR,但两组总体预后相似,总体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功能不全 索拉非尼 仑伐替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行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陈京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337-2341,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基础上行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病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首先行TACE治疗,... 目的探讨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基础上行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病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所有患者首先行TACE治疗,术后3~5 d行RFA治疗。RFA治疗均在CT引导下完成。主要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4例患者中共包含76个病灶,均完成TACE及RFA治疗。术后1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1.5%(62/76)。术后随访6~64个月,至随访结束,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8.9%(22/7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6%、78.1%、64.1%。随访期间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1%(1例出现肝脓肿、1例出现胆道出血),分别在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后缓解且无后遗症。结论在TACE基础上行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早期序贯经皮射频消融术在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大肝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4 位作者 陈京龙 李文东 郭晓笛 王湘漪 李丽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早期序贯经皮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大肝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大肝癌患者,患者至少有1个肿瘤最大径≥5 cm。D1行TACE术...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早期序贯经皮射频消融(RFA)术治疗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大肝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大肝癌患者,患者至少有1个肿瘤最大径≥5 cm。D1行TACE术。D5±2行RFA术。其中主要观察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结果共45例患者入组,分为Child-Pugh A级25例(A组)、Child-Pugh B级20例(B组)。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39-78岁)。中位随访期为746天(90-1410天)。TACE联合RFA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多为轻至中度,最常见的包括ALT升高(88.9%)、发热(86.7%),AST升高(84.4%)。两组患者安全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近期疗效TTP及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较B组OS有延长趋势,中位OS分别为532、302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治疗有效为TTP独立预后良好因素(P=0.011);HBe Ag阳性显著增加疾病进展风险(HR=2.741,P=0.023)。结论采取TACE早期序贯RFA治疗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肝脏损害并未因肝功能基线差异而有显著差异。近期疗效是决定大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慧鸽 程玲 +1 位作者 赖娟 申燕军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及CA125联合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妇科就诊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癌组(43...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及CA125联合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妇科就诊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癌组(43例)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40例),分析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价值。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0.05)。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CA12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A~ⅠB1期宫颈癌患者(P<0.01)。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对宫颈癌患者均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P<0.01)。其中,CA125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10),AFP(AUC=0.691)、CEA(AUC=0.687)、CA199(AUC=0.674)的检测效能较弱。用Logistic回归计算联合诊断的概率P,用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AUC为0.764,提示血清AFP、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论血清CEA、AFP、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能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Snail与Claudin-3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申燕军 陈京龙 +2 位作者 车娟娟 王婧 曹邦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Claudin-3和Snail蛋白的表达,探讨Claudin-3和Snail蛋白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联。方法收集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Claudin-3和Snail蛋白的表达,探讨Claudin-3和Snail蛋白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联。方法收集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例患者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2例HCC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Snail、Claudin-3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肝癌组织中Snail蛋白阳性表达69.47%,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laudin-3阳性表达47.61%,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0,P<0.01);Snail蛋白在HCC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病理分期、微血管侵犯相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中,Snail、Claudin-3的表达是HC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nail与Claudin-3蛋白与HCC的发生、侵袭有一定的关联性。进行HCC患者Snail、Claudin-3蛋白的联合检测,在临床实践中对HCC患者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SNAIL CLAUDIN-3
下载PDF
血清甲胎蛋白在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作用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申燕军 陈京龙 +5 位作者 李文东 郭晓笛 丁晓燕 孙巍 王湘漪 孙莎莎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并在该院死亡的140例HCC病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T...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并在该院死亡的140例HCC病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TACE联合RFA治疗,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0~8.78 pg/L者为甲胎蛋白阴性组,>8.78 pg/L为甲胎蛋白阳性组,甲胎蛋白阳性组又分为甲胎蛋白8.78~400 pg/L组(36例)和甲胎蛋白>400 pg/L(34例)组。比较甲胎蛋白阴性组和甲胎蛋白阳性组患者以及甲胎蛋白8.78~400 pg/L组和甲胎蛋白>400 pg/L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与肿瘤大小、BCLC分期、年龄、性别、肝硬化、肿瘤个数、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介入周期、RFA周期等的相关性以及生存率。结果甲胎蛋白水平与肿瘤大小(r=0.260)和BCLC分期(r=0.204)呈弱相关(P<0.05);甲胎蛋白阴性组1、3、5年生存率高于甲胎蛋白阳性组(72.82%比52.90%、35.74%比15.72%、11.41%比4.33%,P<0.05)。甲胎蛋白>400 pg/L和8.78~400 pg/L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0个月和20.0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水平、肝硬化、门静脉癌栓、介入周期、RFA周期、BCLC分期及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甲胎蛋白阴性及低表达的HCC患者(甲胎蛋白≤400 pg/L)经TACE序贯RFA治疗后生存期较长,术前甲胎蛋白高表达水平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化学栓塞 射频消融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CEA和CA153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申燕军 陈京龙 +1 位作者 李文东 郭晓笛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3期4758-476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53(CA153)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且于本院死亡的13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CEA及CA15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53(CA153)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且于本院死亡的13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CEA及CA153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CEA水平升高与发生肿瘤个数显著相关(P <0. 05);术前CEA正常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0个月,术前CEA异常组中位OS为10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EA正常组患者中位OS较CEA异常组显著延长(P=0. 030)。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甲胎蛋白水平、门静脉癌栓、BCLC分期、CEA水平及肿瘤大小是影响HCC预后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术前CEA异常患者总生存时间更短,CEA水平对HCC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53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MicroRNA-520a通过失活AKT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6 位作者 陈京龙 李文东 郭晓笛 申燕军 滕颖 刘晓民 魏建莹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520a(miR-520a)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Entrez Nucleotide数据库预测AKT是否为miRNA-520a的靶基因。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NA-520a是否调控HepG2.2.15细胞中AKT的表达,研究miRNA-... 目的探讨microRNA-520a(miR-520a)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Entrez Nucleotide数据库预测AKT是否为miRNA-520a的靶基因。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NA-520a是否调控HepG2.2.15细胞中AKT的表达,研究miRNA-520a模拟物及其抑制剂对HepG2.2.15细胞中HBV DNA转录和复制的影响。评价siRNA对AKT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HBV DNA转录和复制的作用。结果在HepG2.2.15细胞中,AKT为miRNA-520a的靶基因,miRNA-520a通过抑制AKT表达可进一步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 DNA的转录和复制。AKT表达下调受siRNAs诱导,同时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转录和复制。结论 MiRNA-520a可抑制AKT表达,进而抑制HBV DNA转录和复制,其可能成为治疗HBV感染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肝炎病毒 乙型 HBV DNA AKT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系统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7 位作者 陈京龙 李文东 郭晓笛 申燕军 孙莎莎 滕颖 刘晓民 魏建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17-172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患者。所有患者首先行RFA治疗。RF...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患者。所有患者首先行RFA治疗。RFA治疗均在CT引导下完成。术后1周开始进行全身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具体为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及顺铂25 mg/m2第1、8天,共6个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完全消融率、客观缓解率、至疾病进展时间、肿瘤局部进展率、生存时间和安全性。结果 24例患者中共包含45个病灶,均完成RFA治疗及化疗。客观缓解率为79.2%,术后1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6.7%(39/45)。术后随访11~67个月,至随访结束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0.0%(9/45);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13.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8.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3%、69.3%、32.6%。至随访结束主要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转氨酶升高,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联合系统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或术后复发肝内胆管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肝细胞癌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雅菁 陈京龙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3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糖代谢状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223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目的分析不同糖代谢状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223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糖代谢状态分为3组:糖代谢正常组(134例)、糖尿病前期组(34例)和糖尿病组(5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具体包括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析各指标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糖代谢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组患者间Cr(中位数:70 mmol/L vs 63 mmol/L vs 61 mmol/L;H=8.735,P=0.013)、TG(中位数:1.0 mmol/L vs 1.6 mmol/L vs 1.2 mmol/L;H=15.395,P<0.001)、Ca(中位数:2.2 mmol/L vs 2.4 mmol/L vs 2.2 mmol/L;H=7.392,P=0.025)、P(中位数:1.0 mmol/L vs 1.2 mmol/L vs 1.0 mmol/L;H=13.088,P=0.001)、ALB(中位数:39 g/L vs 42 g/L vs 39 g/L;H=8.662,P=0.013)及GGT(中位数:54 U/L vs 38 U/L vs 86 U/L;H=9.473,P=0.00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糖尿病前期组患者TG、P和ALB水平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H=3.445,P=0.002;H=3.617,P=0.001;H=2.871,P=0.012);糖尿病组患者TG和Cr水平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H=2.658,P=0.024;H=-2.741,P=0.018);糖尿病组患者Ca、P和ALB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前期组(H=-2.679,P=0.022;H=-2.591,P=0.029;H=-2.476,P=0.040),GGT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前期组(H=3.041,P=0.007)。HCC患者TG(r=0.307,P<0.001)、P(r=0.155,P=0.021)和ALB(r=0.178,P=0.008)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Cr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139,P=0.037),年龄、TC、HDL、LDL、ALT、AST、TBil、GGT、TBA、ALP、BUN、UA、Ca与血糖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CC合并糖代谢异常会导致脂代谢异常,并且与肝功能损伤有相关性,积极监测及控制HCC患者的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保护HCC合并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肝功能,是HCC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糖代谢 生物化学指标 血脂代谢
下载PDF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丽 陈京龙 +6 位作者 王湘漪 李文东 丁晓燕 孙巍 郭晓笛 申燕军 孙莎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8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102例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临床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102例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5.38∶1,中位发病年龄60岁。83.3%的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阳性,68.6%的患者确诊原发性肝癌时即合并肝硬化,76.5%的患者巴塞罗那分期0~A期。对有治疗适应证的患者,予姑息性或根治性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至2015年10月31日,随访41~8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90.2%、82.6%。其中14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AFP升高,生存期缩短。辅助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与AFP持续阴性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初诊时合并门脉癌栓少见,分期较早,预后较好,随访过程中出现AFP升高多预示疾病进展、生存期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临床特点 预后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原文传递
低剂量白介素-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在≥5cm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晓燕 陈京龙 +4 位作者 孙巍 郭晓笛 李文东 王湘漪 李丽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4年第3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介素-2(IL-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 CT 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RFA)(RFA)在≥5cm 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入组初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入低剂量 IL-2联合 RFA+T...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介素-2(IL-2)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 CT 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RFA)(RFA)在≥5cm 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入组初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入低剂量 IL-2联合 RFA+TACE 组(A 组)或单纯RFA+TACE 组(B 组);患者至少有1个肿瘤最大径≥5cm。D1行 TACE 术。D5&#177;2行 RFA 术。A 组患者自 D10连续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250万单位 QOD,共8周。主要观察终点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结果:共50例患者入组,A、B 组均25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5岁。中位随访期为518d(91-1227d)。IL-2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注射部位硬结(64%)、低热(48%)和乏力(36%)。TACE 联合 RFA 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多为轻至中度或一过性,最常见的包括发热(88.0%)、ALT 及 AST 升高(均为80.0%),疼痛(76.0%)和胆红素升高(66.0%)。其中 III 度疼痛10例,III 度 ALT 和 AST 升高各5例。两组之间在微创治疗的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总 ORR 均为74.0%,其中 CR 11例,PR 26例。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7.8%和52.9%。两组之间在 ORR 和 OS 方面无差异。但是,A组较 B 组 TTP 显著延长(301d 比153d,P =0.047)。在多因素分析中,IL-2并未改变患者预后或疗效。结论:低剂量 IL-2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RFA+TACE 在≥5cm 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更高剂量或更长疗程 IL-2在此类患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白介素 -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孙巍 丁晓燕 +5 位作者 陈京龙 李文东 王湘漪 郭晓笛 申燕军 孙莎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5-700,共6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PIEI)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4例高危部位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碘海醇混合无水乙醇注射(PIEI)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RFA治疗高危部位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分为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54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74个病灶,其中PIEI联合RFA组26例,共40个高危部位病灶;TACE序贯RFA组28例,共34个高危部位病灶。PIEI联合RFA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TACE序贯RFA组的70.6%(24/34,P=0.014)。PIEI联合RFA组患者的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0.0%(8/40),TACE序贯RFA组患者的2年肿瘤局部进展率为38.2%(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PIEI联合RFA组和TACE序贯RFA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TACE序贯RFA组患者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2/28),有1例患者出现肝脓肿,1例出现胆道出血,而PIEI联合RFA组患者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0%,P=0.491)。两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发热、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但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TACE联合RFA比较,PIEI联合RFA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能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但尚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疗栓塞 导管消融 高危部位 碘海醇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14
作者 卢禹婷 刘慧 +1 位作者 申燕军 战寒秋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800 mg/d标准剂量与400 mg/d低剂量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评价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 目的回顾性分析800 mg/d标准剂量与400 mg/d低剂量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评价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及安全性。结果共分析70例患者,其中标准剂量组48例,低剂量组22例。治疗1、3、6、12个月后,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DCR(86.5%比90.0%、82.9%比61.9%、68.2%比60.0%、50.0%比33.3%)、ORR(32.4%比35.0%、31.7%比19.0%、22.7%比20.0%、12.5%比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准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压升高、腹泻、乏力、手足综合征,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索拉非尼治疗HCC与标准剂量相比,疗效及安全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