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峰 任美华 +1 位作者 任浩 罗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0期150-154,共5页
目的:构建神经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探讨其对开颅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效果。方法:组建由神经外科医生、护士及疼痛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疼痛管理小组,将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策略相结合,构建神经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 目的:构建神经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探讨其对开颅术后患者疼痛管理效果。方法:组建由神经外科医生、护士及疼痛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疼痛管理小组,将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策略相结合,构建神经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选取医院收治的1056例开颅手术患者,依据疼痛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8例;观察组采用无痛病房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无特殊疼痛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 d内的数字量表(NRS)疼痛评分、中重度疼痛比例、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镇痛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4 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7,P<0.001),中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6,P<0.001);观察组术后总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P<0.001),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总体问题、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7,Z=-23.0,Z=-22.7;P<0.001)。结论:神经外科无痛病房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能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患者镇痛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无痛病房 多学科疼痛管理 镇痛 满意度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在疼痛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罗芳 申颖 +1 位作者 孟岚 王涛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54-55,共2页
疼痛学科是一门刚刚起步的临床综合学科,涉及许多临床甚至基础学科的知识。因此,疼痛学科的教学难度较大。如何利用较短的课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深入探讨。借助网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适当采用图片及视频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 疼痛学科是一门刚刚起步的临床综合学科,涉及许多临床甚至基础学科的知识。因此,疼痛学科的教学难度较大。如何利用较短的课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深入探讨。借助网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适当采用图片及视频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教授疼痛学基础和临床诊疗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疼痛科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学 教学 多媒体
下载PDF
卒中后疼痛多学科病例讨论教学法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芳 申颖 +2 位作者 孟岚 陈瑞霞 王春雪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8期686-687,共2页
急性疼痛是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而慢性疼痛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疼痛常常影响患者整体功能的康复。为了提高住院医师对卒中后疼痛的诊疗水平,我们在我院特色的疼痛多学科会诊中心开展了典型卒中后疼痛多学科病例讨论式教学,... 急性疼痛是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而慢性疼痛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疼痛常常影响患者整体功能的康复。为了提高住院医师对卒中后疼痛的诊疗水平,我们在我院特色的疼痛多学科会诊中心开展了典型卒中后疼痛多学科病例讨论式教学,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多学科会诊中心的特点和教学优势我院的多学科会诊中心是以常规门诊方式设立,参与会诊的科室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以及麻醉科。多学科会诊可提高对于卒中后疼痛的认识程度和诊断成功率,而且有利于开展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病例讨论 卒中
下载PDF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2/100Hz疏密波治疗慢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曲梅 丁晓宁 +1 位作者 刘红兵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2/100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临床18例包括颈、腰、骶部疾患在内的慢性疼痛患者进行HANS 2/100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 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2/100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临床18例包括颈、腰、骶部疾患在内的慢性疼痛患者进行HANS 2/100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pain scales,VAS),以VAS加权法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慢性疼痛患者经HANS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8例患者疼痛显著缓解,显效率为44.4%;10例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55.6%。结论:HANS 2/100Hz疏密波经皮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S 2/100Hz疏密波 慢性疼痛 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成军 蔡海峰 +6 位作者 刘殿臣 刘延青 孙志国 李宁 张娟 张扬 戴浩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S.SGB)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B.SGB)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疼痛患者被随机分为US.SGB组(24例)和B.SGB组(24例),均于患侧施行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S.SGB)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B.SGB)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疼痛患者被随机分为US.SGB组(24例)和B.SGB组(24例),均于患侧施行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间隔时间为8天;治疗后第4和8周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改善程。结果两组患者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疼痛程度缓解,第4周时VAS评分分别为(2.68±1.33)分(US.SGB组)和(3.31±1.27)分(B.SGB组),第8周时为(1.32±0.85)和(2.09±1.02)分,US.SGB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B.SGB组(4周:t=2.251,P=0.038;8周:t=1.971,P=0.029)。结论于超声引导下和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均有效;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星状神经节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神经痛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草乌甲素片治疗常见慢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延青 丁晓宁 王应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14-315,共2页
药物是慢性疼痛最基本、最常用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90%的镇痛药物是非甾体类和阿片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和恶心呕吐等。草乌甲素片不属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无器质性脏器毒性作用,很少有药物依赖和成瘾性的优点。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草乌甲素 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镇痛药物 胃肠道不适 非甾体类
下载PDF
舍曲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伊鹏 李上智 +1 位作者 张彩君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sertraline)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每次5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合... 目的:探讨舍曲林(sertraline)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每次5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片,1片/次,3次/日,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第1周、2周、4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测定疼痛缓解度(pain anesis rate,PAR),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和疼痛缓解率。结果:本研究治疗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8.2±1.7分,4周后降到4.0±1.3分,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8.0±1.5分,4周后为6.3±1.6分,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2、4周时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舍曲林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效果好,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中枢痛 脑卒中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毫米波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瑞霞 白莺 +1 位作者 宋建聪 罗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观察毫米波照射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194例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药及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毫米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 目的观察毫米波照射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194例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药及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毫米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P﹤0.01),慢性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毫米波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慢性疼痛 护理
下载PDF
脉冲射频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马芸 刘延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脉冲射频利用间断发出的脉冲式电流在组织周围形成高电压,对神经元的突触活性、细胞因子等有一定影响。脉冲射频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效果好等特点。
关键词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性疼痛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延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治疗进展主要表现为对传统镇痛药物作用的重新评价及微创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疼痛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特别是对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脊髓损伤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周围... 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治疗进展主要表现为对传统镇痛药物作用的重新评价及微创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对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疼痛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特别是对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脊髓损伤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周围神经损伤、脊髓背根神经节(DRG)胞体损伤及背根神经损伤等动物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药物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 细胞移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重视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疗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57-257,共1页
重视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疗,首先要认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椎间盘及周围结构的神经支配;(2)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3)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标准;(4)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规范。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疼痛 诊疗 神经支配 周围结构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治疗规范
下载PDF
实时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防治颅脑手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宇 孟岚 +2 位作者 古丹 王涛 罗芳 《中国医药》 2022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评价实时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防治颅脑手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择期开颅手术的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疼痛管理策略的不同分为多模式镇痛组(97例,实施... 目的评价实时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防治颅脑手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择期开颅手术的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疼痛管理策略的不同分为多模式镇痛组(97例,实施实时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和对照组(188例,接受常规围术期镇痛)。通过倾向性评分(1∶1)邻近匹配法对2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2、3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围术期镇痛相关医疗费用、平均住院时间、镇痛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多模式镇痛组术后第1、2、3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术后氨酚羟考酮用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少于/短于对照组[(2.8±1.2)分比(3.7±1.4)分、(2.1±0.8)分比(2.3±0.9)分、(1.6±0.5)分比(2.0±0.8)分、(2.2±0.9)片比(3.8±1.2)片、(16±5)d比(1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患者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镇痛相关医疗费用、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时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镇痛效果明显,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多模式疼痛管理 颅脑手术 手术后疼痛
下载PDF
草乌甲素片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建慧 罗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8-514,共7页
目的:观察口服草乌甲素(bulleyacinitine A,BLA)片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病人10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 目的:观察口服草乌甲素(bulleyacinitine A,BLA)片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病人10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BLA。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2周、3周、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评分和QS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周、2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PHN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口服BLA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具有显著缓解作用,可以缩短疼痛时间,提高病人睡眠质量,降低PHN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甲素 带状疱疹 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劳拉西泮缓解脊膜瘤切除术后伤口疼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伊鹏 王文彬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对行脊膜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和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共106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脊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劳拉西泮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劳拉西泮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服用劳拉西泮0.50 mg、对照组...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对行脊膜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和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共106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脊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劳拉西泮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劳拉西泮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服用劳拉西泮0.50 mg、对照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服用复合维生素B,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 h采用Mc 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脊髓功能和焦虑情绪,术后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劳拉西泮组患者术后48 h SAS评分降低(P=0.000);与治疗前相比,术后48 h劳拉西泮组患者SAS评分降低(P=0.000)。劳拉西泮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5.40±1.24)分对(7.15±1.12)分;t=7.593,P=0.000]。结论脊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应用劳拉西泮抗焦虑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术后伤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拉西泮 脑膜肿瘤 疼痛 手术后 焦虑
下载PDF
脊髓炎性脱髓鞘病疼痛症状的病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磊 阎桂琴 +1 位作者 宋建聪 周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疼痛发生的病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伴有疼痛症状的脊髓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急性期,Lhermitte征和神经根痛的发生率较高;经个体化的镇痛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缓... 目的探讨脊髓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疼痛发生的病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伴有疼痛症状的脊髓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急性期,Lhermitte征和神经根痛的发生率较高;经个体化的镇痛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结论正确认识患者疼痛类型及原因,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性脱髓鞘病 疼痛 治疗
下载PDF
肌电图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应德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504-505,共2页
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是慢性腰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常常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检查,所以对明确诊断造成很大的困惑。我科门诊病例中发现5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疑诊病例,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的... 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是慢性腰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常常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检查,所以对明确诊断造成很大的困惑。我科门诊病例中发现5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疑诊病例,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的病变损伤的腰神经根与在治疗性诊断造影中发现的责任盘相一致,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 肌电图检查 诊断价值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结构病变 慢性腰痛 腰神经根 治疗性
下载PDF
世界镇痛日:疼痛科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17
作者 程志祥 刘延青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05-707,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世界镇痛日"的由来, 阐述了疼痛对人类的危害, 以及疼痛管理中的不足。并借"世界镇痛日"宣传之际, 提出疼痛科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以及应加强疼痛学科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管理疼痛、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 本文介绍了"世界镇痛日"的由来, 阐述了疼痛对人类的危害, 以及疼痛管理中的不足。并借"世界镇痛日"宣传之际, 提出疼痛科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以及应加强疼痛学科自身建设才能更好地管理疼痛、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 更好地为民除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镇痛日 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 疼痛 疼痛科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螺旋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刚 贾子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螺旋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PRF)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半月神经节PRF治疗的经典TN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BNI疼痛分级,记录围术期并发症;通过Ka... 目的:分析螺旋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PRF)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半月神经节PRF治疗的经典TN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BNI疼痛分级,记录围术期并发症;通过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长期疗效。结果:PRF治疗经典TN的初始有效率为85.12%;患者术后1、6、12、48、96、120个月的无痛生存率分别为85.12%、82.62%、78.98%、70.47%、63.98%、61.08%;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PRF治疗经典TN,安全、有效,副作用少,适用于高龄、合并症多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叉神经痛 脉冲射频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TESSYS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治疗技巧探讨 被引量:38
19
作者 薛祥云 左小华 +5 位作者 赵红霞 张前西 王茜 陈波涛 马柯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TESSYS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手术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 目的:探讨TESSYS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手术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测评入院时和TESSYS椎间孔镜术后(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结果: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VAS分别为(2.90±0.88)、(1.57±0.50)、(1.57±0.74)和(2.14±0.65)均显著低于术前的(8.71±0.84)(P均<0.01);ODI分别为(26.60±8.12)%、(21.80±10.05)%、(24.70±12.13)%和(20.02±10.41)%均显著低于术前的(76.80±12.08)%(P均<0.01)。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17例,良2例,可2例。术后优良率为90.47%,3例老年患者于术后出现腰背肌肉痉挛,予神经阻滞、药物和理疗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TESSYS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确切,术后应用适当的综合治疗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SYS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技巧
下载PDF
螺旋CT辅助下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初探 被引量:21
20
作者 徐冰 贾子普 +4 位作者 任浩 孟岚 申颖 吕锐 罗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0-66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疗效。方法:2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接受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及术后并... 目的:初步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疗效。方法:2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接受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的手术相关指标、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2例病人顺利完成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手术时间29.3±15.3 min,术毕至出院时间3.43±1.36 h。病人治疗后即刻疼痛缓解率100%,随访6个月仍维持100%。病人治疗后当日、1月、3月和6月疼痛数字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术后19例(86.4%)病人出现患侧面部麻木、其中16例(72.7%)病人出现患侧咀嚼乏力,5例(22.7%)出现患侧口角疱疹。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经皮微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近期疗效理想、安全、病人满意度高,远期及大宗病例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治疗 微球囊压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