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作锋 艾林 +1 位作者 戴建平 张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42-645,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时脑部激活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名健康志愿者与3例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别采取单侧手... 目的分析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时脑部激活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名健康志愿者与3例单侧皮层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分别采取单侧手指和患侧手指顺序对指运动任务。采用统计参数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计算不同感兴趣区内激活体素数目,并计算偏侧化指数(LI)。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评分。对患者在发病后8个月内分别行两侧BOLD-fMRI检查,比较两次激活区域及LI的变化。结果脑卒中患者激活区较健康人广泛,3例患者在发病早期激活范围存在差异,但均表现为双侧感觉运动区(SMC)激活;在发病晚期,肢体同侧SMC激活减少,对侧SMC激活增多,相应的半球、SMC、M1区LI增高。结论单侧皮层下脑梗死患者随着病程时间延长,功能区逐渐向对侧SMC局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
下载PDF
DTI及Tractography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的语言功能区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学进 戴建平 +5 位作者 陈红燕 艾林 田胜勇 张玉梅 庞瑞麟 张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利用DTI及纤维追踪技术对语言功能区神经纤维分析 ,试图揭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主要白质结构的改变。方法 男 ,5 6岁 ,语言能力进行性下降 3年。SIEMENSTrio 2 0 0 3T完成全脑MRI和DTI数据收集和后处理。结果 常规MRI额叶、颞叶... 目的 利用DTI及纤维追踪技术对语言功能区神经纤维分析 ,试图揭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主要白质结构的改变。方法 男 ,5 6岁 ,语言能力进行性下降 3年。SIEMENSTrio 2 0 0 3T完成全脑MRI和DTI数据收集和后处理。结果 常规MRI额叶、颞叶轻度萎缩。DTI左Broca区与其他脑区间纤维联系减少 ,三角区与Wernicke区无纤维联络。左侧Wernicke通过弓状纤维到达额叶岛盖部的纤维减少。Broca及Wernicke区平均FA及纤维束较正常人减少。结论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区的纤维减少 ,脑内语言功能区纤维结构及其与其他脑区间纤维联系是语言功能完成的结构基础 ,尤其是前后语言功能区之间的弓状纤维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 扩散张量成像 神经纤维束 BROCA区 wernicke区
下载PDF
重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分层研究及个体化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培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9-230,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卒中每...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卒中每年发病率为212.6/10万(中国10组人群15年随访),以13亿人口计算,我国每年约有276万新发生的卒中病人,每年有131万人死于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个体化医疗 学分 影像 年发病率 脑血管疾病 人类健康 工作节奏
原文传递
积极开展脑卒中易损患者总风险评估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培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9-790,共2页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系统性病变。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演变过程和病理改变相同,并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脑动脉狭窄甚至闭...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系统性病变。脑供血动脉粥样硬化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演变过程和病理改变相同,并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脑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介入放射学专家不管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如何,均把引起动脉闭塞和患者死亡的斑块称之为“罪犯”斑块;而易损斑块则是指所有易于发生血栓,以及可能快速进展从而成为“罪犯”斑块的斑块。可以说,易损斑块就是日后的“罪犯”斑块,可能导致临床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风险评估 易损患者 影像学 脑动脉粥样硬化 组织病理学特征 动脉闭塞
原文传递
2009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头颈学组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纪要
5
作者 袁菁 高培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5-1346,共2页
2009年7月5日上午8至12时,新一届神经头颈学组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本次会议是本届神经头颈学组正式成立以来的首次全体成员工作会议,会议由高培毅组长主持。开会伊始,各位学组成员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现场... 2009年7月5日上午8至12时,新一届神经头颈学组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在宁夏银川市召开,本次会议是本届神经头颈学组正式成立以来的首次全体成员工作会议,会议由高培毅组长主持。开会伊始,各位学组成员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现场发放了聘书。随后,由神经头颈学组分管副主委孟悛非教授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头颈 神经 银川市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前后CT微血管表面通透性参数图的特点分析
6
作者 薛静 高培毅 +3 位作者 林燕 王效春 廖晓凌 王春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9期708-714,共7页
目的分析动态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灌注(CTperfusion,CTP)成像获得的脑组织局部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参数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8h内的入组患者分别... 目的分析动态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灌注(CTperfusion,CTP)成像获得的脑组织局部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参数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8h内的入组患者分别在基线和静脉溶栓治疗后接受"一站式"CT检查。使用Patlak模型分析CTP图像并得到PS参数图,分别测量基线和溶栓后的患侧和健侧脑组织的微血管PS值,分别记为:患侧基线PS(PSischemia-pre)、健侧基线PS(PScontrol-pre)、患侧溶栓后PS(PSischemia-post)和健侧溶栓后PS(PScontrol-post)。结果22例患者基线时接受"一站式"CT检查以及静脉溶栓治疗,17例患者完成(24±6)h随访的CTP成像评价。患者的基线PS值患侧较对侧升高[6.20ml·min-1·(100ml)-1vs0.65ml·min-1·(100ml)-1,P<0.01];溶栓治疗后PS值患侧仍较健侧为高[3.39ml·min-1·(100ml)-1vs0.39ml·min-1·(100ml)-1,P<0.01]。基线以及溶栓后患侧和健侧PS定量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7例基线和随访CTP均可评估的数据中,13例(76%)患者溶栓治疗后PS值降低,但患侧基线和溶栓治疗后P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22例患者中1例发生出血转化,其PSischemia-pre为6.74ml·min-1·(100ml)-1。结论动态CTP成像获得的PS参数图可以用来反映急性缺血性脑组织缺血区域的通透性异常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通透性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头颈学组工作会议纪要
7
作者 袁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78,共1页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CCR16)期间,神经头颈学组于2009年10月17日晚召开了学组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主管神经头颈学组工作的副主任委员孟悛非教授、名誉组长鱼博浪教授、组长高培毅教授、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CCR16)期间,神经头颈学组于2009年10月17日晚召开了学组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主管神经头颈学组工作的副主任委员孟悛非教授、名誉组长鱼博浪教授、组长高培毅教授、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高宏主任以及学组成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会议 头颈 神经 主任委员 2009年 编辑部
原文传递
健康志愿者头部MR弹性成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光锐 高培毅 +6 位作者 林燕 王效春 薛静 隋滨滨 马丽 王晨 沈宓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应用MR弹性成像(MRE)技术评估健康志愿者脑组织的剪切模量,并了解脑组织剪切模量与年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105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42名、女63名,行头部MRE检查。通过局部频率估算法(LFE)分别测量志愿者脑灰质与脑白... 目的应用MR弹性成像(MRE)技术评估健康志愿者脑组织的剪切模量,并了解脑组织剪切模量与年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105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42名、女63名,行头部MRE检查。通过局部频率估算法(LFE)分别测量志愿者脑灰质与脑白质的剪切模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脑灰质与脑白质剪切模量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脑实质剪切模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剪切模量与年龄是否存在相关性,并将志愿者分为≤40岁组(76名)和〉40岁组(29名),分别进行脑实质剪切模量与年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05名健康志愿者脑白质的剪切模量[(23.1±5.7)kPa]高于脑灰质[(11.3±2.6)kPa],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4,P〈0.01)。男性志愿者脑白质与脑灰质的剪切模量分别为(23.4±5.8)、(1t.4±2.8)kPa,女性志愿者分别为(22.8±5.6)、(11.1±2.5)kPa。男、女志愿者脑组织间剪切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34、-0.606,P值均〉0.05)。年龄相关性分析显示,灰质的剪切模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315,P〈0.01),白质的剪切模量与年龄无相关性(r=0.183,P〉0.05);≤40岁组志愿者灰、白质剪切模量与年龄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251、0.235,P值均〈0.05),而〉40岁组志愿者脑灰、白质剪切模量均与年龄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81、-0.001,P值均〉0.05)。结论健康志愿者脑白质的剪切模量明显高于脑灰质;脑实质剪切模量男女之间无差别;脑灰质剪切模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原文传递
融合基因治疗大鼠C6胶质瘤的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慧聪 戴建平 +8 位作者 魏新华 王建交 李少武 马军 艾林 刘福生 柴奇 赵炜疆 高培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8-983,共6页
目的观察常规MR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胶质瘤治疗早期疗效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通过脑立体定向仪于右侧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10μl(5×10^5个细胞)。于接种后第1周MR检查确认有肿瘤生长后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 目的观察常规MR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胶质瘤治疗早期疗效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通过脑立体定向仪于右侧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10μl(5×10^5个细胞)。于接种后第1周MR检查确认有肿瘤生长后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大鼠采用上述接种方法于颅内相同位置注入10^7空斑形成单位的携带血管抑素与内皮抑素融合基因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分别于接种后第1、2、3周行MR常规及DWI检查,并于每次检查结束后各组分别有2只(第1周)、8只(第2周)及剩余全部大鼠(第3周)安乐死后进行病理检查。对照组与治疗组间不同时间肿瘤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同时间不同区域间ADC值的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共43只大鼠见肿瘤生长,成瘤率为86%。对照组与治疗组大鼠C6胶质瘤的体积在第2周时分别为90.60及91.64mm^3,2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P〉0.05);第3周时2组大鼠肿瘤体积分别为156.64和29.64m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P〈0.01)。第2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中心的ADC值分别为(1.20±0.25)×10^-3、(0.99±0.08)×10^-3mm^2/s,肿瘤边缘的ADC值分别为(1.00±0.25)×10^-3、(0.83±0.12)×10^-3mm^2/s,治疗组不同区域的ADC值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11,-2.62,P值均〈0.05)。第3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中心的ADC值分别为(0.92±0.21)×10^-3、(0.99±0.09)×10^-3mm^2/s,肿瘤边缘的ADC值分别为(0.81±0.19)×10^-3、(0.78±0.11)×10^-3mm^2/s,不同区域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2,-0.46,P值均〉0.05)。结论DWI能有效地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的组织微观情况;可以早于肿瘤体积发生变化前发现治疗对肿瘤局部细胞状态的影响,从而在肿瘤的疗效观察和预测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原文传递
素食者与杂食者头部MR弹性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光锐 高培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53-956,共4页
目的比较中国的素食者及杂食者脑组织的剪切模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素食者与杂食者各20名,其中素食志愿者均保持素食时间1~16年,平均8年。每名志愿者均行头部MR弹性成像(MRE)。通过局部频率估算法计算所有... 目的比较中国的素食者及杂食者脑组织的剪切模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素食者与杂食者各20名,其中素食志愿者均保持素食时间1~16年,平均8年。每名志愿者均行头部MR弹性成像(MRE)。通过局部频率估算法计算所有志愿者额叶及顶叶灰、白质等4个部位脑实质的剪切模量,以及素食者、杂食者4个部位脑实质的剪切模量,并评估剪切模量与素食时间及年龄是否存在相关性。应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判断不同部位的脑实质间是否存在差异,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判断素食者与杂食者脑实质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志愿者均成功获取脑实质额叶白质、灰质及顶叶白质、灰质的剪切模量,分别为(26.8±6.4)、(12.7±2.8)、(19.4±3.6)、(10.5±2.8)kPa(1kPa=7.5mmHg),4个部位脑实质剪切模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48,P〈0.05)。额叶白质的剪切模量最高,而顶叶灰质的剪切模量最低。不同区域剪切模量与年龄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0.11、-0.16、0.15,P值均〉0.05)。素食者额、顶叶白质的剪切模量分别为(23.7±6.4)、(17.9±3.3)kPa,而杂食者额、顶叶白质的剪切模量分别为(29.9±4.8)、(20.8±3.3)kPa,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2.79,P值均〈0.05);素食者额、顶叶灰质的剪切模量分别为(12.2±3.1)、(9.8±2.4)kPa,杂食者额、顶叶灰质的剪切模量分别为(13.1±2.6)、(11.1±3.1)kPa,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1.42,P值均〉0.05)。不同部位脑实质剪切模量与素食时间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70、-0.003、-0.195、0.177,P值均〉0.05)。结论素食者脑实质剪切模量低于杂食者,膳食因素可能对脑实质的剪切模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素食者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CT灌注原始图像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效春 高培毅 +7 位作者 林燕 薛静 马丽 王春娟 廖晓凌 刘光锐 隋滨滨 王晨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原始图像(CT perfusion source images,CTP—SI)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9h)的患者行“一站式CT”扫描,根据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lberta卒中早期CT评... 目的探讨CT灌注原始图像(CT perfusion source images,CTP—SI)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9h)的患者行“一站式CT”扫描,根据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SPECTS)的不同将34例患者分为2组:有延迟灌注组和无延迟灌注组。分析基线平扫CT(NCCT)、动脉期及静脉期CTP-SI ASPECTS,并与随访影像ASPECTS进行对照。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期CTP-SI与静脉期CTP—SI ASPECTS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一站式CT”各个影像学形态ASPECTS与随访影像ASPECTS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结果34例患者分为有延迟灌注组12例和无延迟灌注组22例。基线NCCT、动脉期、静脉期和随访影像的ASPECTS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在有延迟灌注组分别为:9.0分(6.0—10.0分)、6.5分(1.0~8.0分)、8.0分(3.0—10.0分)、7.0分(0~10.0分);在无延迟灌注组分别为:9.0分(1.0~10.0分)、8.5分(1.0~10.0分)、8.5分(1.0~10.0分)、8.0分(0~10.0分)。在无延迟灌注组,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SPEC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0,P=0.317),而在有延迟灌注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P=0.002)。在无延迟灌注组,基线影像ASPECTS(NCCT、动脉期及静脉期CTP—SI)与随访影像ASPECTS评分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9、0.926、0.928,P值均〈0.01);在有延迟灌注组,静脉期CTP—SI ASPECTS评分与随访影像ASPECTS评分的相关性最好(r=0.762,P=0.00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只有静脉期CTP-SI与随访影像ASPECTS评分之间的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无延迟灌注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0.966,P〈0.001;有延迟灌注组,Beta=0.765,P=0.004。结论CTP—SI显示无延迟灌注,不存在缺血半暗带,提示不适合溶栓治疗;有延迟灌注,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是溶栓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流
原文传递
CT灌注原始图像不匹配模型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和梗死核心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效春 高培毅 +3 位作者 薛静 刘光锐 马丽 王晨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评价CT灌注原始图像(CT perfusion source images,CTP—SI)不匹配模型在判断缺血半暗带和梗死核心中的价值。方法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9h)行“一站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扫描,分析基线动脉期及静脉期CTP—SI ... 目的评价CT灌注原始图像(CT perfusion source images,CTP—SI)不匹配模型在判断缺血半暗带和梗死核心中的价值。方法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9h)行“一站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扫描,分析基线动脉期及静脉期CTP—SI 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并与随访影像ASPECTS进行对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SPECTS之间的统计学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动脉期、静脉期CTP—SI与随访影像ASPECTS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结果基线动脉期、静脉期和随访影像的CTP-SI ASPECTS中位数分别为9.0分(2.0~10.0分)、9.3分(6.5—10.0分)、9.0分(7.0~10.0分)。动脉期与静脉期CTP—SI ASPEC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2,P=0.005),10例静脉期CTP—SI ASPECTS大于动脉期,14例静脉期CTP-SI ASPECTS等于动脉期;静脉期CTP-SI ASPECTS与随访影像ASPECTS之间的线性依存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0.715,P=0.003。结论CT灌注原始图像不匹配模型可以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梗死核心,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流
原文传递
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和分析人体颈动脉分叉血管几何学指标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蕴菁 高培毅 林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9-853,共5页
目的初步应用MR血管影像结合计算机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和分析在体颈动脉分叉的几何学属性指标,探讨不同年龄组该段血管形态的差异。方法搜集2005年至2007年经超声检查或DSA检查证实为颈动脉分叉正常或狭窄率小于30%的受检者57例... 目的初步应用MR血管影像结合计算机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和分析在体颈动脉分叉的几何学属性指标,探讨不同年龄组该段血管形态的差异。方法搜集2005年至2007年经超声检查或DSA检查证实为颈动脉分叉正常或狭窄率小于30%的受检者57例,分为≤40岁组27例和〉40岁组30例,行颈动脉MR增强血管成像(CEMRA)检查,扫描所得减影图像经计算机图像后处理重建三维血管图像并测量颈动脉分叉的各项几何学指标。采用嵌套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的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岁组和≤40岁组的颈动脉分叉几何学指标分别为:分叉角:70.268°±16.050°和58.857°±13.294°,颈内动脉(ICA)角:36.893°±11.837°和30.275°±9.533°,ICA非平面角:6.453°±5.009°和6.263°±4.250°,颈总动脉(CCA)曲率:0.023±0.011和0.014±0.005,ICA曲率:0.070±0.042和0.046±0.022,ICA/CCA直径比:0.693±0.132和0.728±0.106,颈外动脉(ECA)/CCA直径比:0.750±0.123和0.809±0.122,ECA/ICA直径比:1.103±0.201和1.127±0.195;分叉面积比:1.057±0.281和1.291±0.252。〉40岁组和≤40岁组的分叉角、ICA角、CCA曲率、ICA曲率、ECA/CCA直径比和分叉面积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16、11.74、23.02、13.38、6.54、22.80,P值均〈0.05)。结论应用MR血管成像结合图像后处理方法实现了在体颈动脉分叉的三维立体重组和其各项几何学指标的测量,为进一步分析血管几何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关系以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而简便易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颈动脉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R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静 高培毅 +8 位作者 林燕 廖晓凌 王依龙 刘梅丽 崔世民 于兰 童绥君 黄远亮 周玉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MR血管成像在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血管成像(MRA)上存在大血管闭塞并符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3~6h治疗时间窗内分别接受rt—PA溶... 目的探讨MR血管成像在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血管成像(MRA)上存在大血管闭塞并符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3~6h治疗时间窗内分别接受rt—PA溶栓治疗(溶栓组,38例)和常规治疗(未溶栓组,27例)。治疗3个月后随访2组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通过卡方检验评价组间疗效分级,Mann—Whitney检验评价mRS评分,并与国外多中心研究的联合分析结果对照。结果治疗3个月后随访时,溶栓组和未溶栓组mRS评分为0~1分的比例分别为52.6%(20/38)和33.3%(9/27)(χ^2=3.858,P=0.049),mR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1和3分(U=-2.026,P=0.043),组间临床有效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A可以用于完善rt—PA溶栓治疗指征,存在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超早期应给予rt—PA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栓溶解疗法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R评估在体血管壁切应力的方法探讨
15
作者 隋滨滨 高培毅 林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临床适用的MR技术在体无创性评估颈总动脉血管壁切应力(WSS)的方法。方法选取1名健康志愿者,对其右侧颈总动脉行相位对比法MR血流定量扫描,应用三维抛物面(3DP)模型函数拟合方法,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计算局部WSS,... 目的研究一种临床适用的MR技术在体无创性评估颈总动脉血管壁切应力(WSS)的方法。方法选取1名健康志愿者,对其右侧颈总动脉行相位对比法MR血流定量扫描,应用三维抛物面(3DP)模型函数拟合方法,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计算局部WSS,获取颈总动脉的血管横截面积、平均血流速度、最大速度及瞬时血流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评估颈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颈总动脉局部WSS值范围为(0.75±0.41)N/m^2;平均血流速度为(23.4±12.0)cm/s,血管横截面积为(32.2±2.9)mm^2;血流率为(7.8±4.6)ml/s。结论MR血流定量技术结合3DP模型方法可以对颈动脉局部WSS大小、分布和变化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 MR技术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