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过渡期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娟 蒲莲静 +2 位作者 张宇 黄璇 叶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过渡期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0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在患者出ICU的过渡期间,给予对照组常... 目的 探究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过渡期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0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在患者出ICU的过渡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给予观察组多学科团队合作干预,对2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以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中3个维度的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过渡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合作 过渡期干预 重症呼吸衰竭
下载PDF
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石广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0,共2页
目的:评估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重症研究生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共同讨论紧密交流的作用。方法通过介绍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说明其在提高学生对课程参与、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目的:评估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重症研究生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共同讨论紧密交流的作用。方法通过介绍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说明其在提高学生对课程参与、培养主动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结果在Seminar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研究生课程参与度增加,锻炼了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演讲发言等能力。结论 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重症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可以起到培养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重症医学 神经重症 医学研究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患者重症监护室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3
作者 牛驰 汪岩 张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46-649,65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重症监护室(ICU)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5)...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重症监护室(ICU)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25)和对照组(n=58)。收集所有患者入住ICU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主要疾病、既往病史、化验结果、检查结果、ICU住院期间治疗情况及ICU住院结局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期间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ICU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结果DVT组患者的糖尿病比例、下肢功能障碍比例、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比例及使用呼吸机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下肢功能障碍、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使用呼吸机均是老年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功能障碍、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使用呼吸机均会增加老年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临床中应对这些患者强化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脓毒症 重症监护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更需要传统中医核心理念指引下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新医学 ——关于中西医结合构建新医学体系的理论思考与初步实践
4
作者 王强 秦宇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多年来,在我国中医西医并重,合作共存,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政策层面,都已经是一个基本事实,当前党和国家更是在大力提倡并弘扬传统中医.既然中西医结合已经是事实,那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中西医结合.现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 多年来,在我国中医西医并重,合作共存,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政策层面,都已经是一个基本事实,当前党和国家更是在大力提倡并弘扬传统中医.既然中西医结合已经是事实,那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中西医结合.现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思考,提出中国更需要的是以中医为体的"拿来主义",是传统中医学核心理念指引下的中西医结合,或许也可以表述为传统中医核心理念指引下的中医现代化和中医的与时俱进——是经过扬弃的新医学.中西医拥有各自的行医逻辑与技术特点,应理解其长短,争取优势互补.中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但同时也必须要实现现代化和与时俱进.实现中西医结合是分阶段、分层次的长期过程,同时需要国家扶持和制度保障.作为医生个体可从自己临床出发开始认识与实践中西医结合.就医学整体发展而言,则建议通过中西医结合实现所谓"中医现代化",包括用中医核心理念指导各种现代医疗手段的应用,更应包括行医制度、传承方式、交流方式、疗效评价方式、科研方式、公共卫生等医疗社会责任履行方式,以及医疗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融合.未来中医与西医的真正融合必然也同时是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乃至科学的涅槃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 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自信 医疗手段 传统中医 医学体系 公共卫生
下载PDF
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4 位作者 石广志 赵经纬 左玮 徐明 胡付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7-424,共18页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舒巴坦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穿透炎性血脑屏障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近年随着鲍曼不动杆菌对舒巴坦的耐药趋势日益严峻,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方案等缺乏规范化标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通过梳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形成《舒巴坦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涵盖28条共识建议,为舒巴坦在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可行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危重病人医疗 鲍氏不动杆菌 舒巴克坦 诊疗指南
下载PDF
2022~2023年神经重症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雨晴 王淑雅 +1 位作者 张琳琳 周建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在神经重症重点病种的临床诊疗方面,延长时间窗的取栓试验以及新的溶栓药物和溶栓方案的出现给缺血性卒中患者带来更大希望,微创血肿清除以及目标导向的集束化方案在治疗脑出血方面显示出令人惊喜的临床获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去骨瓣... 在神经重症重点病种的临床诊疗方面,延长时间窗的取栓试验以及新的溶栓药物和溶栓方案的出现给缺血性卒中患者带来更大希望,微创血肿清除以及目标导向的集束化方案在治疗脑出血方面显示出令人惊喜的临床获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去骨瓣治疗也涌现出高质量证据。在神经重症患者的重症管理方面,神经功能多模态监测、气道管理和呼吸治疗、抗癫痫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研究。在2022~2023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和自发性脑出血指南进行了更新,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和营养治疗也推出了中国专家共识。总体而言,神经重症领域取得可喜进展,但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来加以完善,以指导精准化、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脑出血 脑梗死 颅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脏骤停 血管内治疗 去骨瓣减压
下载PDF
颅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误吸风险及预测模型建立
7
作者 石欢 柳月 袁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误吸风险因素,并建立术后ICU误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379例。根据2:1比例分... 目的 探讨颅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误吸风险因素,并建立术后ICU误吸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379例。根据2:1比例分为建模组252例和验证组127例,建模组患者根据术后ICU误吸发生情况分为误吸组49例和非误吸组203例,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ICU误吸风险因素,基于回归系数赋值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使用ROC曲线对该风险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进行评估。结果 建模组与验证组术后ICU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4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术后持续昏迷时间≥24 h是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的危险因素(P<0.01)。建模组低、中、高风险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发生率分别为7.69%、39.13%和64.29%,曲线下面积为0.771(95%CI:0.700~0.842,P<0.01);验证组低、中、高风险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发生率分别为8.05%、51.61%和66.67%,曲线下面积为0.789(95%CI:0.698~0.881,P<0.01)。结论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术后持续昏迷会增加胶质瘤患者术后ICU误吸发生风险,基于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误吸 危险因素 预测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2013~2023年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徐梓萌 王淑雅 +3 位作者 周益民 陈雨晴 张琳琳 周建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056-1063,共8页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PubMed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来源,于2024年5月21日检索2013~2023年发表的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 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地区)、作者...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PubMed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来源,于2024年5月21日检索2013~2023年发表的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 R6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地区)、作者、关键词及术语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5篇,其中美国(38篇)、中国(15篇)、加拿大(15篇)发表的文献数量位居前3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Citerio Giuseppe(4篇)、Busl Katharina M(3篇)和Bellomo Rinaldo(3篇)。频次排在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颅脑损伤(25次)、神经重症监护(20次)、颅内压(6次)、机械通气(6次)、谵妄(5次)。频次排在前5位的术语分别为神经重症监护(80次)、颅脑损伤(63次)、预后(22次)、颅内压(18次)、右美托咪定(18次)。术语聚类分析共形成10个有意义的聚类,可归纳为作用机制、药物类型、应用目的及药物不良反应4个方面。结合术语突现及术语时间线视图,目前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谵妄、机械通气、颅内压和神经功能等。结论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研究热度不减,该领域主要研究药物类型从苯二氮类药物和丙泊酚转向右美托咪定,研究重点仍是聚焦于镇痛镇静药物用于神经重症患者时对脑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监护 镇痛 镇静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Caprini模型在神经重症颅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冉 蔡卫新 +7 位作者 石广志 王君 冯雅笛 袁媛 赵经纬 杨燕琳 孙雪 陶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Caprini模型在神经重症颅脑手术患者术后7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 目的探讨Caprini模型在神经重症颅脑手术患者术后7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150例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2成组匹配方法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生DVT的30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Caprini模型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评分及DVT风险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Caprini模型得分及不同风险分级患者的DVT发生风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aprini模型筛查DVT的价值。结果Caprini模型评估结果显示,病例组Caprini模型平均评分为(5.88±1.98)分,高于对照组的(4.11±1.7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0例患者Caprini模型DVT风险分级均为中危及以上,其中中危组93例(20.7%)、高危组121例(26.9%)、极高危组236例(52.4%),病例组高风险的暴露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极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是中危患者的5.75倍(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Caprini模型得分、D-二聚体是神经重症颅脑术后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aprini模型筛查神经重症颅脑手术患者D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96~0.796);以模型得分>5.5为筛查界值,其筛查DVT的灵敏度为61.3%,特异度为79.3%,筛查结果与彩色B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404),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结论Caprini模型可用于神经重症颅脑术后患者术后7 d内DVT的初步筛查,但是该模型灵敏度较低且DVT风险分级需优化,未来应进一步开展研究,为筛查或预测神经重症颅脑术后患者DVT的发生提供有效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模型 颅脑手术 神经重症 深静脉血栓 筛查价值 护理
下载PDF
全面无反应量表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经纬 罗旭颖 +2 位作者 徐明 石广志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探究全面无反应量表(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 Scale,FOUR)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以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 目的探究全面无反应量表(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 Scale,FOUR)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以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Ⅳ级的重症a 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完成手术或介入治疗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对其进行同步的FOUR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预后随访定于术后3个月,以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4分为不良预后;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FOUR与GCS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s,AUC),同时通过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价相关预测指标。结果共3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仅FOUR量表是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2,95%CI:0.01~0.75,P<0.05),而且该指标预测不良预后的辨别力(AUC=0.87,SEN=0.91,SPE=0.85,PPV=0.88,NPV=0.84)等均要好于GCS评分(AUC=0.79,SEN=0.71,SPE=0.79,PPV=0.79,NPV=0.69)。结论与GCS评分相比,FOUR量表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重症a SAH术后的远期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重症 全面无反应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在脑血管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冉 蔡卫新 +1 位作者 王秀秀 袁媛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分析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在脑血管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将系统优化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患者(2448例)设置为对照组,系统优化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患... 目的分析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在脑血管病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压力性损伤管理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将系统优化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患者(2448例)设置为对照组,系统优化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患者(3547例)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2 h内压力性损伤评估完成率、风险评估准确率、伤口评估准确率、伤口处理正确率、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入科2 h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完成率分别为94.7%和99.0%(χ2=7.3,P=0.007),风险评估准确率分别为89.0%和96.3%(χ2=11.9,P=0.001),伤口评估准确率分别为74.0%和90.0%(χ2=4.3,P=0.037),伤口处理正确率分别为84.0%和96.0%(χ2=4.0,P=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4%(1/2448),观察组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3547)。结论压力性损伤智能化“评估-决策-控制”系统,可以帮助护士准确评估、判断和记录压力性损伤,并做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评估 决策 控制 护理管理 护理信息学
下载PDF
平均动脉压变异度与重症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基于大型临床数据库MIMIC-Ⅲ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玉妹 张琳琳 +3 位作者 周益民 苗明月 段雨晴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异度与重症患者的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Ⅲ中38852例... 目的探讨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异度与重症患者的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Ⅲ中38852例入ICU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入ICU后24 h内记录的MAP的变异系数作为MAP变异度,采用一般线性回归观察入ICU 24 h内MAP变异度与重症患者ICU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MAP变异度预测重症患者ICU病死率的能力。结果入ICU 24 h的MAP变异度与ICU病死率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60,P<0.001),MAP变异度越大,ICU病死率越高。24h的MAP变异程度预测ICU病死率的AUC为0.61。结论重症患者入ICU 24 h内的MAP变异度与ICU病死率有很好的相关性,MAP变异度越大,ICU病死率越高;MAP变异度能够为简单快速预测危重患者的ICU病死率提供一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 平均动脉压变异度 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病死率
下载PDF
北京月坛街道居民住院原因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建芳 杜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7期40-43,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月坛街道居民住院原因以及住院患者预后。方法所有居住在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患者均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22552例月坛街道成年居民入住医院,共查阅21191份住院病历,1... 目的调查北京市月坛街道居民住院原因以及住院患者预后。方法所有居住在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患者均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22552例月坛街道成年居民入住医院,共查阅21191份住院病历,1719例患者为孕、产妇被排除,最终19472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因实体肿瘤入院患者最多,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按年龄对患者进行分组,患者年龄<45岁人群,因生殖系统疾病入院比例最高;45~59岁人群,因实体肿瘤入院最多;60~74岁人群入院原因分布与45~59岁组相似;75~89岁组人群,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导致入院患者最多;≥90岁组人群,因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患者最常见。结论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居民,最常见的住院原因为实体肿瘤。不同年龄组患者,常见的住院原因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原因 年龄 预后
下载PDF
北京某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建芳 杜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比较北京市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方法对所有居住于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成年患者进行筛选,合并感染者将被纳入分析。结果共筛查19472例住院患者,其中3449例合并... 目的比较北京市社区老年与非老年居民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方法对所有居住于北京月坛街道、并在研究期限内(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入住医院的成年患者进行筛选,合并感染者将被纳入分析。结果共筛查19472例住院患者,其中3449例合并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7%。老年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21.5%比10.5%,χ^2=362.202,P<0.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老年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13.6%比3.4%,χ^2=56.829,P<0.001),且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急诊手术入院、合并实体肿瘤、慢性心功能不全、Charlson评分高、腹腔、胃肠道、下呼吸道、血行性感染以及医院获得性感染为老年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月坛街道居民老年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且住院时间更长,住院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感染 病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模式在卒中单元进修护士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美茹 王翠雪 +3 位作者 苗亚杰 孙金菊 孙悦 邓永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卒中单元进修护士培训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单元进修的护士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7月进修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卒中单元进修护士培训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卒中单元进修的护士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7月进修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比较两组间进修前后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两组对培训方式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进修后,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94.68±2.59分vs 90.70±2.78分,P<0.001)和操作考核成绩(93.08±4.01分vs 88.93±4.08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培训方式评价和培训满意度等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卒中单元进修护士培训中效果优于传统培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 卒中单元 培训 护士
下载PDF
医学期刊联谊会在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培养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国滨 黄华玮 《医学教育管理》 2018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在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入职5年以内的青年医师36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6年1~12月采用读书报告形式培养其科研素质,2017年1~12月采用Journalclub教学法培养... 目的研究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在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入职5年以内的青年医师36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6年1~12月采用读书报告形式培养其科研素质,2017年1~12月采用Journalclub教学法培养其科研素质。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测评方式,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语言表达能力、文献归纳整理能力、文献阅读量、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及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Journalclub教学法神经外科青年医师语言表达能力、文献的归纳整理能力、文献阅读量、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及参会人员满意度评分均较读书报告教学法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Journal club教学法是神经外科青年医师提高科研素质和能力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联谊会 科研素质 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培养
下载PDF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27
1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11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 王宁 康德智 胡锦 张鸿祺 徐跃峤 石广志 魏俊吉 曲鑫 齐猛 赵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44,F0003,共20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临床诊断、治疗涉及脑血管外科、脑血管介入及神经重症多个学科。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前后,因原发脑组织损害、继发脑组织缺血、颅...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致死、致残率高,其临床诊断、治疗涉及脑血管外科、脑血管介入及神经重症多个学科。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前后,因原发脑组织损害、继发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以及系统性并发症等,需在围手术期进行神经重症监护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外科危重症学组组织专家回顾总结近8年来国内外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结合专家临床实践,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更新与修订,重点聚焦于该疾病造成的脑损害及一系列并发症的神经重症管理,供危重症医学、神经重症、神经内外科、急诊医师参考,以提高我国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重症管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冯雅笛 蔡卫新 +3 位作者 王会文 张冉 李京连 曹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6-880,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统计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相对值、中性粒细胞相对值、红细胞压积、体温、... 目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连续入组方便取样的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统计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相对值、中性粒细胞相对值、红细胞压积、体温、机械通气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应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0例患者,其中谵妄患者58例(谵妄组),余72例患者纳入非谵妄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谵妄组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压积、GCS评分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明显低于非谵妄组,术后淋巴细胞相对值、中性粒细胞相对值、体温明显高于非谵妄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非谵妄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温(OR=2.261,95%CI 1.094~4.673,P=0.028)、机械通气时间(OR=1.006,95%CI 1.002~1.009,P=0.001)、GCS评分(OR=1.436,95%CI 1.211~1.703,P<0.001)和二氧化碳结合力(OR=1.176,95%CI 1.086~1.274,P<0.001)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体温升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GCS评分降低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上) 被引量:118
19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翃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本共识由国内康复、重症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讨论,以循证医学研究为证据;历时10个月,经过多次分组座谈讨论和互审修改,最终完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抢救成功率 工作模式 医疗行为 医学研究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 被引量:108
20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栩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昏睡(stupor)、昏迷(coma),根据意识内容障碍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意识障碍 觉醒障碍 感知能力 环境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