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边缘切除法在小阴唇肥大整形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郭银树 李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边缘切除法行小阴唇肥大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0月,选择18例双侧小阴唇肥大患者,年龄18~42岁,(28.5±6.6)岁,均有外阴部小阴唇摩擦不适及运动后疼痛不适,12例有性生活史者性生活无影响。查体双侧小阴... 目的探讨激光边缘切除法行小阴唇肥大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0月,选择18例双侧小阴唇肥大患者,年龄18~42岁,(28.5±6.6)岁,均有外阴部小阴唇摩擦不适及运动后疼痛不适,12例有性生活史者性生活无影响。查体双侧小阴唇水平组织冗余肥大,边缘粗糙肥厚,色素沉着浓密,站立时双侧小阴唇超出大阴唇水平,测量左侧小阴唇宽度25~40 mm,(31.7±5.4)mm,右侧25~40 mm,(31.4±5.0)mm。采用边缘切除法行双侧小阴唇缩小整形,遵行双侧对称原则设计切口并画线,冷刀切开皮肤黏膜,CO 2激光切开皮下组织并严密止血,6-0可吸收缝线严密缝合。结果手术时间68~120 min,(81.5±16.2)min,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月,(4.3±1.4)月,摩擦、疼痛症状均消失,12例有性生活史者术后性生活无影响。术后1个月检查,双侧小阴唇形态、颜色对称,形态自然,边缘组织柔软,颜色变浅,站立时均未超出大阴唇水平,测量左侧小阴唇宽度10~15 mm,(13.7±1.2)mm,右侧10~15 mm,(13.5±1.4)mm。结论边缘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整形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小阴唇缩小效果确切,外形自然,双侧同时手术后双侧形态对称,对于小阴唇水平组织冗余肥大、边缘粗糙肥厚、色素沉着浓密者,是一种可行的小阴唇整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唇肥大 小阴唇整形 边缘切除法 激光
下载PDF
青少年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2
作者 郭银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不孕症、子宫增大及其相关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近年来,青少年子宫腺肌病时有报道,其临床特点...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不孕症、子宫增大及其相关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近年来,青少年子宫腺肌病时有报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子宫增大 子宫肌层 子宫腺肌病 痛经 相关症状 不孕症 子宫内膜
下载PDF
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2的患者在LEEP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分析
3
作者 马晓黎 孟戈 段华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895-901,共7页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的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升级至CIN2以上(CIN2+)的相关风险因素,为CIN2患者的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宫颈CIN2而进一步行L...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的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升级至CIN2以上(CIN2+)的相关风险因素,为CIN2患者的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宫颈CIN2而进一步行LEEP术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LEEP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初次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目、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可见病变的最长线性长度、转化区类型、病变是否累及腺体和阴道镜图像特征等相关因素与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关系。结果 21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宫颈CIN2中,37例(17.6%)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CIN2+,其中1例为宫颈鳞癌IB1期。单因素分析显示LEEP术后病理升级与患者年龄、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目、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可见病变的最长线性长度、转化区类型及阴道镜图像特征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阴道镜下病变累及>1个象限、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1/3、转化区3型及阴道镜图像有2种及以上2级征象是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P均<0.05)。对于26~50岁的患者,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1/3、转化区3型及阴道镜图像2种及以上2级征象是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的CIN2中有漏诊CIN2+的情况存在,随着可见病变面积占宫颈表面积的比例增高(≥1/3)、阴道镜下鳞柱交接部不可见及阴道镜图像中2级征象占比增多(≥2个),漏诊CIN2+的风险增加。对于有生育意愿的CIN2患者如存在以上高危因素,建议谨慎选择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病理升级 影响因素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慢性子宫内膜炎对生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袁静 陈超 张颖(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56-259,共4页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育龄女性高发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标准不统一,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慢性子宫内膜炎降低育龄女性生育能力,可导致女性不孕风险升高,胚胎着床失败,妊娠活产率降低,与不明原因不孕、复发性流产、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育龄女性高发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标准不统一,常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慢性子宫内膜炎降低育龄女性生育能力,可导致女性不孕风险升高,胚胎着床失败,妊娠活产率降低,与不明原因不孕、复发性流产、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有关,严重影响育龄女性生殖健康。子宫内膜微生物感染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不同患者宫内微生物感染种类不一。宫内微生物环境改变可引起炎症反应、免疫活性细胞种类变化、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升高及子宫内膜妊娠相关调节因子表达异常,使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妊娠期免疫耐受减弱,干扰受精卵着床,影响胚胎植入,不利于着床后妊娠的维持,进而导致流产、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等妊娠相关疾病。慢性子宫内膜炎经口服抗生素治愈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活产率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慢性病 生育力 不育 女(雌)性 流产 胚胎植入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正晨 段华 汪沙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43-346,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子宫腺肌病亦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均病因不明。两者既是两种独立的妇科疾病,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来看,子宫腺肌病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同时又是...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子宫腺肌病亦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均病因不明。两者既是两种独立的妇科疾病,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来看,子宫腺肌病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同时又是抑制子宫内膜癌进展的保护性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两者在分子信号通路、雌激素及其受体作用以及错配修复基因缺陷等方面存在着共同机制,并且因子宫腺肌病自身特征对子宫内膜癌产生了分子及机械阻断作用,阻碍了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明确两者的相互关系,探究其潜在机制,能够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精准诊疗及随访,提高疾病诊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腺肌病 雌激素类 受体 雌激素 DNA错配修复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张露 叶红 段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9-672,共4页
女性生殖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是一类罕见的肿瘤,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6%,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较少见[1]。ERMS最常累及阴道,发生于子宫颈者极其罕见[2]。阴道ERMS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70%左右... 女性生殖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是一类罕见的肿瘤,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3%~6%,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较少见[1]。ERMS最常累及阴道,发生于子宫颈者极其罕见[2]。阴道ERMS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70%左右的子宫颈ERMS发生在20岁以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肿瘤 女性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DICER1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ASCCP《基于风险的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2019年版)》中关于25岁以下特殊人群的相关问题解读 被引量:6
7
作者 马晓黎 孟戈 段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ASCCP)于2020年4月发布了《基于风险的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ASCCP-2019年指南)^([1])。该指南与之前版本的... 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ASCCP)于2020年4月发布了《基于风险的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和癌前病变管理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ASCCP-2019年指南)^([1])。该指南与之前版本的关键区别在于其从基于筛查结果转变为基于风险值的精细化和个性化管理策略。进行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源自于美国北加州凯撒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 Northern California,KPNC)的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研究^([2]),该研究对150多万例25~65岁妇女进行了为期10年以上的随访,详细描述了各种风险指标的处理,但不适用于25岁以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 子宫颈癌筛查 癌前病变管理 指南 25岁以下人群
原文传递
衰老对女性盆底肌形态学特征与细胞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馥箐 汪沙 +1 位作者 沈明虹 段华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9期3-5,9,共4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PFDs)是指盆腔的支持结构发生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排/控尿功能障碍、排/控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是威胁老年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PFDs)是指盆腔的支持结构发生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排/控尿功能障碍、排/控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等,是威胁老年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PFDs的高危因素包括衰老、妊娠分娩、肥胖、结缔组织异常疾病、绝经状态、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1]。对于绝经后女性,年龄是导致症状性PFDs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而且老年女性是否发生PFDs与分娩次数无关[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女性盆底肌 形态学特征 细胞学特性
原文传递
卵巢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俊臣 彭燕蓁(综述) 成九梅(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769-1773,共5页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居首位,传统的手术和化疗对其生存率提高有限,免疫治疗是目前充满潜力的肿瘤治疗方式,卵巢癌有效免疫治疗的前提是对其免疫逃逸机制全面深刻的理解。卵巢癌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卵巢癌相关抗原无法...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居首位,传统的手术和化疗对其生存率提高有限,免疫治疗是目前充满潜力的肿瘤治疗方式,卵巢癌有效免疫治疗的前提是对其免疫逃逸机制全面深刻的理解。卵巢癌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卵巢癌相关抗原无法被识别、抗原递呈细胞的抑制、肿瘤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抑制、免疫抑制细胞的激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逃逸 免疫抑制 机制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