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疾病医疗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咸春艳 朱雪泉 王刚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4-66,共3页
分析精神疾病临床诊疗特色与应用需求,基于Hadoop生态构建医学数据中台,采用通用数据模型和标准数据元字典建设精神疾病医疗大数据平台,将临床诊疗数据转化为易提取、宜分享的研究数据库;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提供对医学数据的实时与全量... 分析精神疾病临床诊疗特色与应用需求,基于Hadoop生态构建医学数据中台,采用通用数据模型和标准数据元字典建设精神疾病医疗大数据平台,将临床诊疗数据转化为易提取、宜分享的研究数据库;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提供对医学数据的实时与全量计算、机器学习、图计算能力,实现高效查询、多维统计和分析,为精神疾病科学研究、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平台 精神疾病 数据治理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精神病性体验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侯威威 彭兴 +3 位作者 鲁小华 何丹妮 周福春 王传跃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关系以及精神病性体验的中介效应。方法:于2023年3-4月使用方便抽样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量表对1465名单亲...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关系以及精神病性体验的中介效应。方法:于2023年3-4月使用方便抽样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量表对1465名单亲家庭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精神病性体验的检出率分别为19.7%、19.9%、11.9%,其中10.58%的单亲家庭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9.15%的单亲家庭大学生存在明显的PTSD症状;离异型和丧偶型单亲家庭大学生在精神病性体验、睡眠质量、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质量和精神病性体验及分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精神病性体验和睡眠质量的正向预测显著(β=0.52,0.49;P<0.001),精神病性体验对睡眠质量的正向预测显著(β=0.14,P<0.001);精神病性体验总分及各分维度(迫害观念、奇异体验、知觉异常)在单亲家庭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睡眠质量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01%、11.61%、9.78%、2.76%。结论:单亲家庭大学生往往面临更多的心理挑战。在单亲家庭大学生群体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精神病性体验可以正向预测睡眠质量,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既能直接预测睡眠质量,也能通过精神病性体验的中介作用预测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创伤后应激障碍 精神病性体验 睡眠质量 大学生
下载PDF
重性精神疾病服药依从性电子管理工具研究进展
3
作者 尹晶晶 闫娜娜 +1 位作者 张玲 王刚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治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开发电子化、智能化服药管理工具,用于帮助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重性精神疾病 服药依从性 电子管理工具
下载PDF
IL-15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4
作者 聂亚丹 贺毅 +4 位作者 孙作厘 杨健 罗燕婷 刘明霞 王海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 IL-15作为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产生。IL-15在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记忆CD8+T细胞稳态和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具有广泛表达、严格分泌的特性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潜能。IL-15与IL-15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JAK/STAT、Ras/Raf/MAPK及PI3K/AKT等多种信号通路,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抗感染等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综述了IL-15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中的作用与相关机制,并总结了以IL-15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小分子激动剂和抑制剂,以期为深入探究IL-15在免疫系统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IL-15受体 肿瘤 自身免疫疾病 神经精神疾病 激动剂 抑制剂
下载PDF
北京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长效针剂选择意愿研究
5
作者 黄庆之 陆维 +5 位作者 马瑀涵 许莹 奚蕊 李斌 朱俊利 陈云 《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长效针剂使用现况,分析北京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长效针剂选择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从全市16个区中抽取15个街/乡,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对患者的参与长效针剂的意愿进行评分。结果调查对象中,79.... 目的了解北京市长效针剂使用现况,分析北京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长效针剂选择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从全市16个区中抽取15个街/乡,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对患者的参与长效针剂的意愿进行评分。结果调查对象中,79.66%以前从未听说过长效针剂;在本次调查前知晓长效针剂的患者中,72.05%由专科医生告知信息;70.05%的调查对象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选择长效针剂;使用免费提供长效针剂选择意愿评分高于医保后自费(P<0.01);医保后自付针剂费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选择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费提供长效针剂不同城市功能分区、户籍、有无共同居住者、受教育程度、疾病类型、职业状态的患者选择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针剂治疗在社区患者中知晓率、治疗意愿均较低,而药品费用高是患者拒绝尝试长效针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对长效针剂使用的宣教,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患者对长效治疗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长效针剂 免费服药政策
下载PDF
精神病临床高危突显网络异常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蕾 薄奇静 +1 位作者 周媛 王传跃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精神病临床高危是精神病完全发作前的一种异常状态,其神经影像学变化有可能是构成精神病性症状完全爆发的一系列级联事件的神经基础。其中突显网络异常与精神病临床高危的临床症状、功能恶化等密切相关。通过对近年来突显网络研究进行综... 精神病临床高危是精神病完全发作前的一种异常状态,其神经影像学变化有可能是构成精神病性症状完全爆发的一系列级联事件的神经基础。其中突显网络异常与精神病临床高危的临床症状、功能恶化等密切相关。通过对近年来突显网络研究进行综述,明确突显的定义、突显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总结目前精神病临床高危个体突显网络异常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寻找精神病临床高危的病理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临床高危 突显网络 脑影像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自杀未遂与HPT轴和HPA轴功能改变的研究
7
作者 王丹 王雪 +3 位作者 吴涵 金文青 王雯 任艳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功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 目的探讨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发生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功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近1年有NSSI史的13~19岁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近一年是否存在SA将患者分为非SA组和SA组。根据SA发生的时间段(1个月)将SA组患者分为近期SA和既往SA。收集患者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e,T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79例伴NSSI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其中49例(62.03%)发生SA,其中29例(59.18%)患者为近1个月内发生SA。单因素分析显示,SA组和非SA组患者在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SA组患者和既往SA组患者在年龄、TSH、ACTH水平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0.027,OR=2.941,95%CI:1.131~7.649)是患者发生SA的独立危险因素,ACTH水平降低(P=0.043,OR=1.019,95%CI:1.001~1.037)是近期发生SA的相关因素。结论女性伴NSSI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易发生SA,ACTH水平低是近期发生S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未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急进高原作业的医务人员急性高原反应与心理状况调查
8
作者 田璐 刘毅 +2 位作者 田腾飞 潘伟刚 迟勇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急进高原作业的医务人员的急性高原反应(AMS)与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预防AMS的发生及制订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8月26日至9月9日紧急进入拉萨市开展医疗支援工作的医务人员。通过... 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急进高原作业的医务人员的急性高原反应(AMS)与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预防AMS的发生及制订心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8月26日至9月9日紧急进入拉萨市开展医疗支援工作的医务人员。通过AMS临床症状量表将得分0~10分的受试者纳入轻微高原反应(SAMS)组,≥11分的受试者纳入高原反应(AMS)组。调查两组一般资料及情绪状态自评量表、压力感受量表-10(PSS-10)、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结果共调查175名医务人员,其中SAMS组108名,AMS组67名,PHQ-9检出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9.71%,GAD-7检出焦虑情绪发生率为18.86%。与SAMS组相比,AMS组无高原经历的比例、PHQ-9阳性率、PSS-10评分以及情绪自评量表中疲劳、失眠、食欲减退、担心被感染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S-10评分(OR=1.091,95%CI 1.020~1.167,P=0.011)及无高原经历(OR=2.614,95%CI 1.047~6.529,P=0.040)是急进高原作业的医务人员发生AMS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进高原作业的医务人员容易发生AMS,且存在突出的焦虑抑郁情绪,缺少高原经历及压力感知突出者AMS更显著,有必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及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急性高原反应 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
下载PDF
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机制及预测研究新进展
9
作者 任艳萍 吴涵 +2 位作者 王雯 金文青 李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全球年自杀病死率约为16/100000,即每年大约有703000人死于自杀,是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自杀多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为抑郁症。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的机制对于制定从...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全球年自杀病死率约为16/100000,即每年大约有703000人死于自杀,是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自杀多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为抑郁症。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的机制对于制定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为的预防措施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自杀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社会、心理、生物遗传等多种相关因素,本文旨在针对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机制包括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磁共振研究、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神经认知研究、机器学习、生态瞬时评价及数字表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自杀风险早期识别指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抑郁 机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子欧 徐煜璇 张玲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损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以及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均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损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以及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均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并影响认知功能的发展。本文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联系、病理研究及干预性研究3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减轻和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心血管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吴涵 王雪 +4 位作者 王丹 王雯 金文青 姜玮 任艳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差异性,探索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发作患者133例,依据两周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分为以下3组:无自杀症状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抑郁发作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差异性,探索认知功能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发作患者133例,依据两周内是否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分为以下3组:无自杀症状的抑郁对照组(depression control,DC组)、伴自杀意念组(suicidal ideation,SI组)和伴自杀行为组(suicide attempt,SA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自杀意念量表(the Scale for Suicide Ideation,SSI)和精神分裂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组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661,P<0.001),事后比较发现SA组和SI组HAMD-17总分显著高于DC组。MCCB结果显示,DC组言语学习和记忆分数显著高于SI组(P<0.05),DC组和SA组推理和问题解决分数显著高于SI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P=0.022,OR=1.067,95%CI:1.009~1.127)、认知障碍因子(P=0.001,OR=1.739,95%CI:1.238~2.443)是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P=0.003,OR=0.100,95%CI:0.022~0.458)和社会认知(P=0.033,OR=0.953,95%CI:0.912~0.996)是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认知功能缺陷是影响抑郁发作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发作 认知功能 自杀意念 自杀行为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相关因素研究
12
作者 朱丹迪 潘伟刚 +3 位作者 廉思源 郭彤 毛佩贤 陈雪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患者认知功能对自杀观念的影响。方法入组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和住院的LLD患者共103例,按照近2周有无自杀观念(包括自杀观念和自杀未遂),将其分为无...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患者认知功能对自杀观念的影响。方法入组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和住院的LLD患者共103例,按照近2周有无自杀观念(包括自杀观念和自杀未遂),将其分为无自杀倾向组(n=37例)和自杀倾向组(n=6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表(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自杀倾向组[RBANS总分(137.26±28.78)、即刻记忆(22.39±7.47)、词汇学习(16.02±4.59)]和无自杀倾向组[RBANS总分(150.00±25.53)、即刻记忆(26.41±6.74)、词汇学习(18.43±4.18)]的RBANS总分、即刻记忆、词汇学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词汇学习(OR=0.012,P=0.012)、首次发病年龄(OR=1.036,P=0.024)均是LLD患者自杀倾向的危险因素。结论词汇学习能力越差、首次发病年龄越大提示患者自杀风险越高,可能为自杀风险的早期识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自杀倾向 年龄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袁晓菲 刘梦琪 +3 位作者 吴元贞 田音 任艳萍 陈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MD)患者伴有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招募2022年8月3日至2023年9月2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病房住院的105例青少年MD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MD)患者伴有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SA)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招募2022年8月3日至2023年9月2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病房住院的105例青少年MD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是否存在SA,分为SA组(n=41)和非SA组(n=64)。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 9-item Scale,PHQ-9)、广泛性焦虑问卷(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GAD-7)、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nnaire,CTQ)、Barratt冲动性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中文版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并采用χ2/t检验对上述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随后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SA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A的发生率为39%(41/105),其中女性为42.5%(37/87),男性为22.2%(4/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母亲受教育程度低更容易出现SA(P均<0.05),SA组患者在PHQ-9总分、GAD-7总分、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比例均高于非SA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OR=1.246,95%CI:1.048~1.480,P=0.013)、母亲受教育程度低(OR=1.522,95%CI:1.040~2.229,P=0.031)是青少年MD患者伴有SA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MD患者SA发生率较高,伴有焦虑症状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低是发生S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境障碍 自杀未遂 焦虑症状 母亲受教育程度
下载PDF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的危险性饮酒与决策能力的相关性
14
作者 司飞飞 吕晓珍 +3 位作者 张莹 伍庭芳 邱宇甲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索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OFAD)的危险性饮酒与决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得分(AUDIT,划界分为7)将OFAD分为“危险性饮酒组”(n=29)和“非危险性饮酒组”(n=43)。采用爱荷华博弈任... 目的:探索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OFAD)的危险性饮酒与决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得分(AUDIT,划界分为7)将OFAD分为“危险性饮酒组”(n=29)和“非危险性饮酒组”(n=43)。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评估被试的决策能力。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IGT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决策能力与危险性饮酒的关联性。结果:危险性饮酒组与非危险性饮酒组IGT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性饮酒组较非危险性饮酒组block5选择牌2的试次更少[(3.8±2.5)v.s.(5.7±3.1),P<0.05];控制协变量后,危险性饮酒仍与block5牌2选择试次存在正关联(OR=0.72,95%CI:0.57~0.90,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OPAD)中危险性饮酒者决策能力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的子女 危险性饮酒 爱荷华博弈任务 决策能力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唾液皮质醇水平变化及相关特征研究
15
作者 吴元贞 罗杰 +2 位作者 李风华 郑毅 何凡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皮质醇节律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11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抑郁组,另选取同期在学校招募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49例作为...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皮质醇节律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115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抑郁组,另选取同期在学校招募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4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晨醒后早7:30—8:00空腹、中午12:00—12:30以及晚睡前19:30—20:00的唾液皮质醇水平,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分析两组青少年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特征及抑郁组唾液皮质醇水平与HAMD-24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的早、中、晚唾液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组内早、中、晚不同时间点的唾液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01)。抑郁组早中、早晚的唾液皮质醇水平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晚的唾液皮质醇水平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抑郁组患者早、中、晚的唾液皮质醇水平与HAMD-24评分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唾液皮质醇水平可反映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患病情况,可能是预测疾病病情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障碍 唾液 皮质醇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IgA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徐劲节 王媺媞 +3 位作者 王成睿 金文青 任艳萍 王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生物学指标的关联,为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和生物学指标的关联,为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和生物学指标数据,并使用R(version 4.2.2)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027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其中417例(20.6%)伴有自杀意念或行为。与不伴自杀的患者相比,自杀组患者女性和躯体合并症的比例更高,血清IgA和睾酮水平更高(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A和躯体合并症与伴自杀意念和行为显著正向关联。结论高血清IgA水平以及伴有躯体合并症极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发生自杀的危险因素,建议作为早期风险识别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自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前瞻记忆的受损机制与干预方法
17
作者 李文杰 李航 +1 位作者 周福春 王传跃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记忆障碍是创伤性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前瞻记忆指的是未来要执行先前形成的意图的能力,是记忆功能的重要成分。前瞻记忆受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工作能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前瞻记忆的神经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开... 记忆障碍是创伤性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前瞻记忆指的是未来要执行先前形成的意图的能力,是记忆功能的重要成分。前瞻记忆受损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工作能力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前瞻记忆的神经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开发改善患者前瞻记忆功能的干预方法,对其康复和功能结局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前瞻记忆受损的机制和可能的干预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记忆 创伤性脑损伤 认知康复 干预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赵昕 王雪 +4 位作者 袁晓菲 王巍巍 徐劲节 吴涵 姜玮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192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情况,根据患者是...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192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再入院将其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采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1924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347例,再入院率为18.04%(347/1924);两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精神疾病家族史、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既往住院次数、病程、伴精神病性症状、心境稳定剂应用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既往住院次数多、伴精神病性症状、单用一种心境稳定剂均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大、既往住院次数多、伴精神病性症状、单用一种心境稳定剂均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再入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ALFF/fALFF的肾虚证认知功能下降的神经机制研究
19
作者 董麟瑞 冯思同 +2 位作者 宁艳哲 吴子遥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2,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肾虚证亚健康人群认知功能改变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对35例肾虚型亚健康受试者和35例健康对照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及评估,并进... 目的初步探究肾虚证亚健康人群认知功能改变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对35例肾虚型亚健康受试者和35例健康对照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及评估,并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皮质分析方法计算两组被试脑区的低频震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值和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LFF,fALFF)值,并分析异常功能活动脑区与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肾虚型亚健康受试者的即刻记忆、注意编码及RBANS测验总分显著降低;并发现其左侧初级视觉皮质、左侧背侧枕叶皮质及右侧辅助运动皮质等脑区的ALFF/fALFF值异常改变。此外,左侧背侧枕叶皮质、右侧额叶眼动区ALFF值,左侧初级视觉皮质fALFF值与肾虚证积分均成正比。右侧额叶眼动区ALFF值,右侧辅助运动皮质fALFF值与测验总分成反比。结论肾虚型亚健康受试者的记忆与注意功能受损,左侧枕叶和右侧额叶等多个脑区神经活动的改变可能是肾虚证亚健康人群认知功能改变的潜在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证 亚健康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震荡振幅 分数低频振幅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下载PDF
亚健康脾气虚证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研究
20
作者 吴子遥 冯思同 +3 位作者 董麟瑞 郑思思 宁艳哲 贾竑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57,共5页
目的初步探究亚健康脾气虚证受试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24例亚健康脾气虚证受试者和27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组间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大体功能量表和脾气虚证亚健康中医... 目的初步探究亚健康脾气虚证受试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24例亚健康脾气虚证受试者和27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组间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大体功能量表和脾气虚证亚健康中医证候积分表的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亚健康脾气虚证受试者的视觉广度分、注意分、延时记忆分、总分和大体功能量表得分明显降低(P<0.05);而即刻记忆分、言语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延时记忆分(r=-0.532,P=0.009)及总分(r=-0.474,P=0.022)与脾气虚证亚健康中医证候积分呈负相关性,延时记忆分(r=0.564,P=0.004)及总分(r=0.785,P<0.001)与大体功能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结论亚健康脾气虚证受试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视空间能力和社会功能受损,其中记忆力与脾气虚症状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为从脾论治认知功能异常的相关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进一步丰富中医“脾藏意”理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证 亚健康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脾藏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