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114例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2 位作者 郝红兵 果伟 马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33-4936,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5年114例严重的ADR,对患者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引起...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5年114例严重的ADR,对患者一般情况、原患疾病、给药途径、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引起ADR最多的前5种药品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4例严重的ADR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71/43);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35例,30.70%);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54例,47.37%);口服给药引发的ADR更常见(103例次,90.35%);涉及的药品种类中,抗精神病药75例,占比最高(65.79%);累及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最多(53例次,42.74%),奥氮平片致严重的ADR发生率最高(23例次,18.55%),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肝功能异常;新的严重的ADR有8例(7.02%);大多数ADR经停药或采取治疗措施后可痊愈好转,无致死病例。结论:精神科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可引发严重的ADR,其中奥氮平片致严重的ADR发生率最高,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建议临床使用时应加强严重的ADR监测,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药物 严重的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与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21例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4 位作者 果伟 马辛 郝红兵 梁海霞 王秋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21例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探讨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15~72岁,其中31~40...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21例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分析,探讨利培酮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15~72岁,其中31~40岁有9例,占42.9%。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患者均为口服用药,用药剂量为正常剂量,用药至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潜伏期为(28.6±21.4)d。发生不良反应时,患者均无不适的主诉,白细胞计数均值为(3.1±0.5)×10~9L^(-1),经减量、停药及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利培酮致白细胞减少时,患者通常无躯体不适的主诉,临床需定期监测、尽早识别、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0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3 位作者 果伟 马辛 郝红兵 王秋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775-2778,共4页
目的:了解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2015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例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ADR情况、治疗措施及转归... 目的:了解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2015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例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ADR情况、治疗措施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奥氮平致中枢神经系统ADR报告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2/8);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10例,33.3%)。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18例,60.0%)。发生ADR时,奥氮平的平均剂量为(18.0±7.0)mg/d;在日剂量20 mg时发生ADR的例数最多(8例,26.7%)。主要的ADR为锥体外系反应(22例,73.3%)。患者出现ADR后,大部分采取减量或停用奥氮平、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并积极作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患者症状均缓解或恢复正常。结论:奥氮平所致中枢神经系统ADR中,锥体外系反应占比较大;在日剂量较小时仍有发生ADR的可能。女性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ADR;在治疗1月内,应密切监测ADR情况。临床应用奥氮平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注意观察ADR,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中枢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利培酮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庄红艳 刘珊珊 +4 位作者 果伟 马辛 郝红兵 池伟 牛梦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65-1968,共4页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10例利培酮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原患疾病、药物剂型及剂量和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10例利培酮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原患疾病、药物剂型及剂量和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转归,探讨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男女性各有5例。用药至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为13~3 505 d,其中用药后1年内发生者6例(占60.0%)。10例患者中,有5例次患者出现颈部异常表现,4例次患者出现肢体扭转,肢体姿势异常或步态异常等症状,6例次患者出现口唇舌部异常动作。1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后均采取减量、停用利培酮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密切观察或对症治疗。5例患者好转,4例虽经减量停药或对症处理,仍有后遗症。结论:利培酮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以口唇舌部异常动作,颈部及肢体异常表现为主,其症状多较为严重,可能产生后遗症。另外,小剂量、短期服用利培酮也可能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用药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迟发性运动障碍 不良反应 分析与监测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含利托那韦的抗病毒药物与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学建议
5
作者 果伟 张玲 +12 位作者 郭小兵 鲍爽 贾菲 牛梦溪 臧彦楠 庄红艳 左正荣 曹雅茹 许男奇 朱亚男 黄婷婷 尚翔 王刚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利托那韦是抗逆转录病毒药,常与其他抗病毒药组成复方制剂(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先诺特韦/利托那韦等)。利托那韦是多种代谢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与精神疾病治疗药物联用时存在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尽管药品说明书... 利托那韦是抗逆转录病毒药,常与其他抗病毒药组成复方制剂(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先诺特韦/利托那韦等)。利托那韦是多种代谢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与精神疾病治疗药物联用时存在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尽管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提供了药物联用建议,但临床实践时仍存在国内外药物品种不同、推荐意见不一致或无法实施等不足。课题组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药品现状和临床实践制订了《含利托那韦的抗病毒药物与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的药学建议》(简称建议)。建议包括药物间相互作用机制、血药浓度变化、相互作用级别和药学建议等,旨在为我国精神疾病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托那韦 精神疾病治疗药物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