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喜福
祖晓麟
+4 位作者
王成钢
王旭
王硕
刘飞
朱小玲
《中国医药》
2013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每晚1次口服;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每晚1次口服;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口服。8周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单药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2.62±0.53)、(6.5±1.0)、(4.2±0.5)、(1.2±0.3)mmol/L,治疗后分别为(1.45±0.29)、(4.2±1.0)、(2.9±0.4)、(1.7±0.3)mmo]/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2.51±0.33)、(6.8±1.0)、(4.0±0.5)、(1.1±0.3)mmol/L,治疗后分别为(1.40±0.31)、(4.2±0.9)、(2.8±0.5)、(1.7±0.4)mmol/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56±4)%和(59±6)%,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62±8)%和(69±8)%,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⑧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分别为(0.57±0.06)和(0.61±0.07)μmol/(mg·min),治疗后分别为(0.81±0.09)和(1.05±0.11)μmol/(mg·min),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血浆丙二醛水平分别为(6.3±0.5)和(6.2±0.7)μmol/L(P〈0.05),治疗后分别为(5.6±0.6)和(5.1±0.4)μmol/L,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提高红细胞通过微小血管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提高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红细胞变形性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喜福
祖晓麟
王成钢
王旭
王硕
刘飞
朱小玲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十五病区
北京
大学
首钢
医院
心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
2013年第4期456-458,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每晚1次口服;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口服。8周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①单药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2.62±0.53)、(6.5±1.0)、(4.2±0.5)、(1.2±0.3)mmol/L,治疗后分别为(1.45±0.29)、(4.2±1.0)、(2.9±0.4)、(1.7±0.3)mmo]/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联合组治疗前TG、TC、LDL—C、HDL—C分别为(2.51±0.33)、(6.8±1.0)、(4.0±0.5)、(1.1±0.3)mmol/L,治疗后分别为(1.40±0.31)、(4.2±0.9)、(2.8±0.5)、(1.7±0.4)mmol/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56±4)%和(59±6)%,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分别为(62±8)%和(69±8)%,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⑧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分别为(0.57±0.06)和(0.61±0.07)μmol/(mg·min),治疗后分别为(0.81±0.09)和(1.05±0.11)μmol/(mg·min),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单药组和联合组治疗前血浆丙二醛水平分别为(6.3±0.5)和(6.2±0.7)μmol/L(P〈0.05),治疗后分别为(5.6±0.6)和(5.1±0.4)μmol/L,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提高红细胞通过微小血管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提高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红细胞变形性
复方丹参滴丸
Keywords
Hyperlipidemia
Erythrocyte deformability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s
分类号
R589.2 [医药卫生—内分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王喜福
祖晓麟
王成钢
王旭
王硕
刘飞
朱小玲
《中国医药》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