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师制短期高级培训在体外循环高难度专项技术提升中的应用探索
1
作者 杨晓芳 付琳 +3 位作者 郝星 关明 侯晓彤 黑飞龙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453-455,共3页
目的评估导师制短期高级培训应用于体外循环高难度专项技术教学的效果,探索该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与机械循环辅助科进修的32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进修时长均为1个月。... 目的评估导师制短期高级培训应用于体外循环高难度专项技术教学的效果,探索该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与机械循环辅助科进修的32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进修时长均为1个月。分不同专业进修方向,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8名)、微创体外循环(8名)、大血管体外循环(8名)和小儿体外循环(8名),自选导师进行一对一教学。分别于入科前和出科后由科室内不参与导师教学制度的专业医师对学员能力进行评估并打分,出科后3 d内完成对学员的问卷调查,观察学员自评和学员对导师的评价结果。结果经过为期1个月的培训,学员在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危重患者管理、异常情况判定及处理、团队沟通合作意识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入科前[(4.5±0.5)分比(2.5±0.7)分、(4.4±0.7)分比(2.5±0.5)分、(3.8±0.9)分比(1.8±0.7)分、(4.0±0.7)分比(2.4±0.6)分、(4.4±0.6)分比(2.5±0.6)分、(21.1±1.8)分比(11.8±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学员自评,其理论知识方面提升的平均值为57.2%,临床操作技术方面提升的平均值为61.9%,危重患者管理方面提升的平均值为60.0%,疑难杂症诊疗方面提升的平均值为64.1%,意外情况处理方面提升的平均值为65.3%。学员对导师在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临床操作熟练程度及教学参与程度、反馈工作及时性方面的评价均较高,平均分值不低于4.00分。结论导师制短期高级培训在体外循环高难度专项技术提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体外循环专业进修学员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体外循环进修医师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导师制 进修医师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行急诊心脏外科手术的临床预后分析
2
作者 杨晓芳 赵雪婷 +3 位作者 付琳 关明 侯晓彤 黑飞龙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相关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1月30日急诊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相关影响。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1月30日急诊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根据围术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和术后结局。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感染组17例(31%),非感染组38例(69%)。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患者术前合并冠心病[5例(29.4%)vs.2例(5.3%),P=0.017]、术后气管切开[2例(11.8%)vs.0(0%),P=0.033]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术后肺部感染、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脑卒中比例更高,住院时长、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更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新冠感染患者行体外循环下急诊心脏外科手术预后良好,但感染组术后肺部感染、CRRT、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非感染组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应加强此类患者围术期管理,积极防治肺、肾、脑等并发症,预防继发性感染及急性栓塞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主动脉夹层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预后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相关结果
3
作者 缪娜 赵雪婷 +4 位作者 杨晓芳 左岩松 李刚 王强 赵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小儿心脏中心短时间内实施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脏手术的临床结果,总结体外循环相关临床结局和管理特点。方法2023年1月3日至2023年1月17日间,本院小儿心外科所有行心脏矫治术患儿共59...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小儿心脏中心短时间内实施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脏手术的临床结果,总结体外循环相关临床结局和管理特点。方法2023年1月3日至2023年1月17日间,本院小儿心外科所有行心脏矫治术患儿共59例,回顾性分析该组患儿新冠感染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体外循环管理数据、手术前后心脏相关实验室检查和术后临床结果。结果复杂先心病13例(包括新生儿3例),简单先心病46例。其中3例新生儿始终新冠监测阴性,围术期感染新冠患儿中位转阴时间23.1 d,中位年龄10.5月,中位体重9.8 kg。转机时间为77(66,11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9(29,66)min,术中使用肝素体重比5.1 mg/kg。呼吸机使用时间13.1(6.0,46.4)h,ICU时间46(18.7,112.6)h,术后住院天数6(6,9)d。患儿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后转阴的简单先心病患儿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总体临床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 矫治术 心肺转流 临床结果
下载PDF
体外循环系统中使用阻隔器连接压力换能器或机械压力表测压的准确性评价的离体实验
4
作者 陈洁 贾在申 +2 位作者 刘锋 孙志全 李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ECC)系统中使用阻隔器与压力换能器或机械压力表连接测压的准确性。方法在成人或婴儿ECC系统中,不同流量下通过钳夹动脉微栓过滤器远端的管路改变所测管路的压力,从而将阻隔器连接机械表和阻隔器连接换能器测压与应用...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ECC)系统中使用阻隔器与压力换能器或机械压力表连接测压的准确性。方法在成人或婴儿ECC系统中,不同流量下通过钳夹动脉微栓过滤器远端的管路改变所测管路的压力,从而将阻隔器连接机械表和阻隔器连接换能器测压与应用压力换能器所测读数进行比较;在不同流量下调节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输出的负压,比较阻隔器连接换能器和应用压力换能器测压与VAVD输出的负压的差别。结果成人或婴儿ECC环路测正压过程中,阻隔器连接的机械表读数、阻隔器连换能器读数与压力换能器读数均具有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人或婴儿ECC环路测负压过程中,阻隔器连换能器读数与VAVD输出的负压数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压力换能器读数与VAVD输出的负压数具有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ECC中监测正压时考虑到经济问题是可以用阻隔器,而在测量负压时由于误差较大,不宜使用阻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测压 阻隔器 压力换能器 循环管路 负压
下载PDF
体外循环代谢性酸中毒补碱的一个新公式
5
作者 李蛟 贾在申 +1 位作者 杜中涛 孙志全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肺转流(CPB)术中代谢性酸中毒补碱的一个新公式。方法根据传统公式,加上预充液量导出新公式。前瞻性分析2017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CPB手术的成人40例患者,分为传统公式组和新公式组,每组20例。结果所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肺转流(CPB)术中代谢性酸中毒补碱的一个新公式。方法根据传统公式,加上预充液量导出新公式。前瞻性分析2017年10月至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CPB手术的成人40例患者,分为传统公式组和新公式组,每组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存活出院。新公式组补碱10min后pH比传统公式稍高[(7.39±0.05)vs.(7.36±0.03),P=0.01]。另外,新公式组首次补碱后pH及BE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较传统公式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vs.70%,P=0.11;85%vs.65%,P=0.14)。结论新公式似乎能更准确的计算出所需碱量,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的酸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酸碱平衡 代谢性酸中毒 补碱 计算 新公式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套索回归分析
6
作者 张浩 贾博 +6 位作者 乔环宇 杨波 杨璟 黑飞龙 侯晓彤 朱俊明 刘永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患者的70%划分为训练集,剩余30%的患者划分为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应用套索(LASSO)回归探寻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绘制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6例患者,83例(6.9%)患者发生终点事件。LASSO回归分析表明冠脉灌注不良、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淀粉酶、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对TAAD PAMI有较高的重要度。根据预测因子构建出的模型在训练集中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3,且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模型在验证集中的C-index为0.845。在预测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低于50%的患者中,校准曲线表明预测风险和观测风险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形成的TAAD患者PAMI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干预PAMI的发生发展,进而提高TAAD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中国体外循环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黑飞龙 江瑜 侯晓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8期3875-3878,共4页
回顾1958年至今中国体外循环65年发展历程,在经历了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发展期的变迁后,中国体外循环已逐步走向成熟,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手术在全国推广,手术成功率逐步提高,其衍生出的体外膜氧合在危重症领域近年也得到新的发... 回顾1958年至今中国体外循环65年发展历程,在经历了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发展期的变迁后,中国体外循环已逐步走向成熟,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手术在全国推广,手术成功率逐步提高,其衍生出的体外膜氧合在危重症领域近年也得到新的发展。今后,中国体外循环将在“个性化”精准治疗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专业标准化,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血管外科手术 体外膜氧合
原文传递
开放性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防治进展
8
作者 付琳 杨晓芳 +1 位作者 庄晓莉 黑飞龙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开放性胸腹主动脉瘤(TAAAs)修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综述介绍了当前AKI诊断的不同诊断标准,探讨了开放性TAAAs修复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围手术期肾保护策略。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瘤 急性肾损伤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del Nido心脏停搏液对成人心脏大血管手术中长时间主动脉阻断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9
作者 杨晓芳 赵雪婷 +5 位作者 谢海秀 关明 付琳 江瑜 侯晓彤 黑飞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8期3917-3923,共7页
目的探讨del Nido心脏停搏液对成人心脏大血管手术中长时间主动脉阻断患者的安全性和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体外循环下成人心脏大血管手术且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 目的探讨del Nido心脏停搏液对成人心脏大血管手术中长时间主动脉阻断患者的安全性和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体外循环下成人心脏大血管手术且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停搏液种类分为两组,del Nido心脏停搏液组(DC组)和冷含血心脏停搏液组(BC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校正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术前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术中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停搏液总量、灌注次数、术后30 d死亡率、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共纳入306例患者,男223例,女83例,年龄(52.0±12.3)岁;DC组153例,BC组153例。与DC组相比,BC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M(Q_(1),Q_(3))]更长[109(100,150)min比102(91,133)min,P<0.001],自动复跳率更低[51.6%(79/153)比86.9%(133/153),P<0.001],且BC组术中血糖峰值更高[12.6(6.5,15.9)mmol/L比10.1(8.5,12.4)mmol/L,P=0.005]。DC和BC组围手术期死亡率[4.6%(7/153)比3.3%(5/153),P=0.132]、脑卒中[3.9%(6/153)比3.3%(5/153),P=0.759]、肾功能不全[3.3%(5/153)比6.5%(10/153),P=0.186]、心房颤动[4.6%(7/153)比2.6%(4/153),P=0.652]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9%(6/153)比4.6%(7/153),P=0.716]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组患者术后24 h高敏肌钙蛋白[1.2(0.8,1.8)μg/L比1.3(0.9,2.3)μg/L,P=0.03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31.0(20.0,48.9)μg/L比37.0(24.0,58.9)μg/L,P=0.011]水平较BC组更低,住ICU时间[35.6(19.8,60.5)h比42.6(21.9,83.6)h,P=0.015]和机械通气时间[20.5(15.5,41.0)比31.5(17.1,56.0),P=0.012]均较BC组患者更短。亚组分析显示,在120~180 min亚组中,DC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更短[132(124,135)min比136(124,138)min,P<0.001],而术后24 h高敏肌钙蛋白[1.6(1.1,2.0)μg/L比1.4(1.0,2.6)μg/L,P=0.03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38.8(23.5,55.5)μg/L比37.0(24.5,62.3)μg/L,P=0.011]水平较BC组患者更高。结论在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的成人心脏大血管手术中,使用DC安全有效,可提供与BC相似的心肌保护效果,且在血糖控制、自动复跳等方面表现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