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微微 刘双 张蔚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0期1567-1568,共2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一种常见的肺循环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系统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学特征.肺栓塞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目前为继心肌梗死、脑卒中之后...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一种常见的肺循环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系统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学特征.肺栓塞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目前为继心肌梗死、脑卒中之后第三大血管性致死原因[1],对人类的健康影响较大.有10%或更多的肺栓塞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2].因此加强PTE高危因素的认识,从而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已知的PTE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如蛋白C、蛋白S缺陷等)及后天因素(如年龄、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制动等),预防性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PTE的发生[3].但未发现明显原因的PTE约占总PTE患者的50%[4],PTE的发生可能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杜小兵 马旭 +4 位作者 高杨 温林芳 李杰 王增智 刘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80例为急性加重组,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49~92岁,平均(75...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因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80例为急性加重组,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49~92岁,平均(75±8)岁,同期招募5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42-85岁,平均(75±10)岁。收集所有患者鼻咽拭子,通过PCR法检测18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率。结果急性加重组患者PCR病毒检测阳性18例(22.5%,18/80),其中鼻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33%,6/18),其他依次为冠状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4例、偏肺病毒2例和乙型流感1例。对照组病毒检测阳性4例,依次为流感病毒2例,鼻病毒1例,偏肺病毒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热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病毒检出率密切相关(P〈0.01)。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更易检测到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诱导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鼻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发热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病毒检出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泽英 刘双 +3 位作者 杨京华 李杰 樊静 张伶 《中国医药》 201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高脂血症中的意义.方法 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72例哮喘患者,其中观察组(36例)为哮喘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照组(36例)为无高脂血症哮喘患者,治疗前评估肺功能[第1秒用...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合并高脂血症中的意义.方法 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72例哮喘患者,其中观察组(36例)为哮喘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对照组(36例)为无高脂血症哮喘患者,治疗前评估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静脉血免疫球蛋E(IgE)、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7)评分及每周使用急救药(万托林)的喷数.依据2009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进行规范化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服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规范化治疗期为3个月.3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并收集数据.结果 2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ACQ评分、EOS、IgE、FEV1、PEF及每周急救药使用喷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5±0.14)分比(1.45 ±0.12)分,(129±50)×109/L比(195±62)×109/L,(77±32) kIU/L比(111±60) kIU/L,(80±9)%比(73±9)%,(353±68) L/min比(293±80)L/min,(2.1±1.1)喷/周比(3.5±1.9)喷/周,均P<0.01];AC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6±2.0)分比(20.9±0.9)分,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哮喘合并高脂血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及意义 被引量:31
4
作者 焦瑞 刘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住院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1年内是否再次发生支气管扩张症急...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住院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1年内是否再次发生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分成2组,分析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常规、痰培养、呼吸困难评分(mMRC)、影像学资料等.结果 228例患者中男110例,女118例;年龄24- 93岁,平均(64.5±14.5)岁;出院后1年内发生急性加重者127例(55.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583,95% CI:1.188 -5.613)、体质指数(BMI)< 18.5 kg/m2(OR=2.991,95% CI:1.112-8.042)、呼吸困难评分高(OR=7.905;95%CI:2.288 - 27.309)、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OR=3.227;95% CI:1.041- 10.004)、胸部高分辨CT提示支气管扩张累及≥3个肺叶(OR=3.179;95% CI:1.449-6.976)、入住监护室(OR =2.499;95% CI:1.301 -4.801)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相关(均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急性加重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识别危险因素对优化管理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疾病恶化 危险因素 呼吸困难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