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袁嘉 勇强 +2 位作者 张蕾 穆洁 刘海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08至2015-03我院住院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共70条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常规血管超声及SMI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 目的 :探讨常规血管超声与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评价颈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08至2015-03我院住院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37例(共70条血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对常规血管超声及SMI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42%、83.33%、80.95%。SM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43%、92.16%、89.47%。结论 :常规血管超声与SMI在评估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SMI对颈动脉狭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优于常规血管超声,SMI能更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更可靠评价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微血管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纤维帽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春梅 刘凤菊 +2 位作者 刘海芳 王瑶 郑敏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2期1859-186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与CEA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纤维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与CEA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见斑块纤维帽完整11例,无纤维帽4例,纤维帽不完整4例。灰阶超声显示7例斑块表面纤维帽清晰,为细线样高回声弧形结构,超声对完整斑块纤维帽的识别率为63.6%(7/11);4例斑块纤维帽结构不清晰,但未见明确破裂征象;8例斑块无明显纤维帽或纤维帽破裂(4例斑块纤维帽连续性中断,其中1例灰阶超声显示斑块内低无回声自中断处流入血管腔内,3例灰阶超声显示斑块表面可见凹陷,彩色多普勒超声见彩色血流通过破裂口进入斑块内)。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是否形成溃疡斑,可大致判断颈动脉斑块是否存在纤维帽,但对斑块纤维帽较薄或无纤维帽但斑块仍完整者不能准确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纤维帽 超声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玉萍 沈涛 +1 位作者 王抒 黎健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2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①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模型,检测HUVECs在血管多种刺激因素(低血清、高糖、内毒素、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①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模型,检测HUVECs在血管多种刺激因素(低血清、高糖、内毒素、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过氧化氢、炎性因子TNF-α)作用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VCAM-1)的表达。②以TNF-α为刺激因素作用于HUVECs,MTT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二氢乙啶染色检测氧自由基生成;单核细胞U937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功能。③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7β-雌二醇保护下TNF-α刺激的HUVECs中ICAM-1、VCAM-1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①血管多种因素刺激内皮细胞后,内毒素组和TNF-α组HUVECs中黏附因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高于低血清组、高糖组、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过氧化氢组(均P〈0.05)。②TNF-α及过氧化氢处理后,HUVECs的氧自由基水平均明显增加。TNF-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生存率吸光度值分别为(0.52±0.05)、(1.00±O.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NF-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单核细胞黏附水平吸光度值分别为(1.75±0.15)、(1.0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③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处理组ICAM-1和VCAM.1表达及磷酸化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p-NF-KB/NF-KB)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TNF-α处理组比较,TNF-α+17β-雌二醇处理组ICAM-1和VCAM-1表达及p-NF-KB/NF-KB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TNF-α+17β-雌二醇处理组比较,TNF-α+17β-雌二醇+17β-雌二醇抑制剂处理组ICAM-1和VCAM-1的表达以及p-NF-KB/NF-KB水平均增加(均P〈0.05)。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通过抑制NF-KB信号途径减轻TNF-α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抑制炎性因子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