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3 位作者 肖慧 宋晓华 陈娟娟 高洁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否认既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共入选319例,男性215例,女性104例,年龄(48.7±14.2)岁。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 目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否认既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共入选319例,男性215例,女性104例,年龄(48.7±14.2)岁。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分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1 400 cm/s,1 480±79 cm/s)共95例,脉搏波传导速度正常组(<1 400 cm/s,1 030±350 cm/s)共224例。在6~18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行冠状动脉CTA检查,20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和斑块(20/95,21.1%),正常组只有6例(6/224,0.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23±0.08)cm高于正常组(0.14±0.05)cm,血压(152±23)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正常组(114±26)mm H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正常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6~18个月的心血管事件: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发生心绞痛12例、入院治疗8例,正常组没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的动脉硬化人群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苗颖 芦燕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C)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聚集数目的关系。方法:选择1021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超声诊断NAFLD患者283例为NAFLD组;另以非NAFLD体检者738例为非NAFLD组,采用超声定量检测患者的LFC,分析...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C)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聚集数目的关系。方法:选择1021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超声诊断NAFLD患者283例为NAFLD组;另以非NAFLD体检者738例为非NAFLD组,采用超声定量检测患者的LFC,分析不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聚集数目对NAFLD患病率及其LFC的影响。结果:在与NAFLD发生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OR值高到低为高TG、糖尿病、中心性肥胖、混合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非中心性肥胖(OR分别为2.13,2.11,1.95,1.91,1.78,1.74,P均<0.05)。NAFLD组患者LFC为(15.56±4.4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WHR、TC、TG与NAFLD患者LFC相关(β=0.411,0.437,0.335,0.478,t=2.812,2.986,2.321,2.215,P<0.05)。1021例研究对象,0~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分别244例(23.9%)、358例(35.1%)、288例(28.2%)、89例(8.7%)、42例(4.1%),N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7.8%、16.2%、37.5%、73.0%、78.6%,(χ~2趋势=23.934,P<0.05)。NAFLD患者0~4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LFC分别为(10.92±2.19)%,(13.23±3.21)%,(15.34±4.29)%,(18.13±5.32)%,(19.36±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93,P<0.05),NAFLD患者的LFC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数目呈正相关(r=0.327,P<0.05)。结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NAFLD密切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可增加NAFLD患病率和L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脂肪含量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碳13阳性与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宋晓华 王娜 +1 位作者 褚南疆 王锦纹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碳13呼气试验阳性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采集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共入选485例,平均年龄(56.6±9)岁,其中男性343例(70.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碳13呼气试验阳性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采集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共入选485例,平均年龄(56.6±9)岁,其中男性343例(70.3%)。以及冠状动脉CT结果,并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为两组,分别为严重钙化组(CACS>400,55例)及(CACS≤400,430例)。结果:入选资料完整体检人群485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126例(26.0%),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严重钙化(钙化积分高于400)共55例(11.3%)。严重钙化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CACS≤400人群[(63.5±8.9)vs.(55.6±8.8),P<0.01],严重钙化组吸烟、饮酒比率高于钙化积分<400组,SBP、FBG、LDL-C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体检人员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钙化组碳13水平(9.9±15.2),碳13阳性占41.8%,钙化积分<400组碳(135.5±9.9),13C-UBT阳性占23.8%(P均<0.05)。严重钙化组颈动脉斑块比率显著高于CACS≤400组。HP阳性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比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18.3%vs.8.9%,P=0.004)。HP阳性组心率相对高、HDL-C水平相对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分析显示:年龄、吸烟、血脂是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发生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风险相对高(OR=2.100,95%CI:1.094~4.029,P=0.026)。结论:校正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具有相对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幽门螺杆菌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曦 胡荣 +2 位作者 芦燕玲 于利群 周生来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的关系。方法:行动态血压监测的体检者582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态血压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动态血压各指标显著增高;颈股... 目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的关系。方法:行动态血压监测的体检者582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动态血压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动态血压各指标显著增高;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4 h平均SBP/DBP、白天平均SBP/DBP、夜间平均DBP、白天DBP负荷、夜间DBP负荷均呈正相关。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4 h平均SBP、白天/夜间平均SBP、白天/夜间SBP负荷、白天SBP变化标准差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发现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4 h平均SBP独立相关,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白天平均DBP独立相关。结论:随血压水平程度升高,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增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态血压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伟琦 胡荣 +4 位作者 卢燕玲 李曦 于汶 符岚 薛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724-7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正常高值及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c PW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3 022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性别SUA水平分为男性HUA组、尿酸正常高值组...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正常高值及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c PW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3 022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性别SUA水平分为男性HUA组、尿酸正常高值组、尿酸正常低值组及女性HUA组、尿酸正常高值组、尿酸正常低值组;分析各组临床资料、MS相关指标及臂踝脉搏波速度。结果:男性和女性不同SUA组体质量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PG)、TC、TG、HDL-C、ba 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三组MS患病率分别为40.6%、29.8%、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三组MS患病率分别为38.3%、29.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设男尿酸正常低值组和女尿酸正常低值组MS患病风险为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尿酸正常高值组和男HVA组与MS患病风险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尿酸正常高值组和女HUA组与MS患病风险关系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将SUA和MS组分相关指标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以ba PWV为因变量,结果显示,ba PWV与SBP、DBP、FPG、TG、SU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UA持续升高与MS和动脉僵硬度升高有关,而正常高值也可能是MS和动脉僵硬度升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臂踝脉搏波速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