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化修饰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展
1
作者 李孟晨 孙岩 刘晓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3-536,共4页
乳酸自1780年被发现以来,一直被作为具有多种有害作用的细胞代谢副产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乳酸还是全身代谢的协调者。除了乳酸在细胞代谢方面的作用以外,近期Zhang等[1]发现,乳酸介导的乳酸化修饰参与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进而... 乳酸自1780年被发现以来,一直被作为具有多种有害作用的细胞代谢副产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乳酸还是全身代谢的协调者。除了乳酸在细胞代谢方面的作用以外,近期Zhang等[1]发现,乳酸介导的乳酸化修饰参与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进而调控生理病理过程,为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探索诊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吸烟对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介入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睿方 徐方兴 +6 位作者 万凤伟 王志坚 刘晓丽 杨丽霞 许晓晗 周玉杰 刘同库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青年女性患者870例(年龄W44岁)。依据患者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n=41)和对照组(n=829)。两组基线资料... 目的:探讨吸烟对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青年女性患者870例(年龄W44岁)。依据患者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n=41)和对照组(n=829)。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青年女性的吸烟率为4.7%(41/870)。观察两组中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介入治疗的情况。结果:吸烟组冠心病介入治疗为70.7%(29/41),对照组为50.8%(421/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病变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和B2型病变的分布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组中A型病变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C型病变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吸烟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置入支架的数量和长度分别为3.00(2.00,3.00)个和(28.03±6.49)mm,均大于对照组置入支架的数量1.00(1.00,2.00)个和长度(23.63±6.89)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促进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病和使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应积极防控吸烟,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吸烟 冠心病 支架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倩云 冯逊逊 +4 位作者 杨佳奇 柳杨 翟光耀 刘宇扬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LR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老年2型糖尿病(T2DM)人群,旨在探讨NLR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北京市安贞医院2017年1月至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年龄> 60岁的患者共4 832例,其...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LR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老年2型糖尿病(T2DM)人群,旨在探讨NLR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北京市安贞医院2017年1月至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年龄> 60岁的患者共4 832例,其中有1 566例T2DM患者。通过NLR值组间比较、NLR与在两组间与基线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单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NLR在T2DM人群中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时也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探索NLR与冠心病的线性关系。结果:NLR在冠心病合并T2DM老年人群中均高于对照组,同时与传统危险因素包括性别、高血压、年龄、吸烟、空腹血糖、肌酐均呈显著正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NLR与冠心病呈现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模型3:总人群:OR=1.089,95%CI:1.014~1.170,P=0.019;T2DM人群:OR=1.121,95%CI:1.003~1.253,P=0.045)。结论:NLR作为临床易获得的生物标志物,其与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人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冠心病 糖尿病 相关性
下载PDF
微循环阻力指数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赛 吴亚凤 +5 位作者 马晓腾 赵迎新 史冬梅 刘宇杨 刘晓丽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是衡量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新指标,于2003年由Fearon团队首次提出,在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方面较CFR更为准确,目前在冠心病患者微循环状态评价方面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1.冠状动... 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是衡量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新指标,于2003年由Fearon团队首次提出,在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方面较CFR更为准确,目前在冠心病患者微循环状态评价方面起到了愈加重要的作用。1.冠状动脉微循环简述冠状动脉微循环包括前微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是指直径<500 Rm的冠状动脉血管,与心外膜组成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共同参与心肌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阻力指数 冠心病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于淼 王志坚 +2 位作者 杨丽霞 周玉杰 史冬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4-208,220,共6页
目的:比较合并慢性肾脏病(CKD)与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CAD)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支架内血栓(ST)的发生风险。方法:连续入选4 293例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根据肾功能情况分为CKD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其中CKD组入选标准为肾小球滤过率(e... 目的:比较合并慢性肾脏病(CKD)与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CAD)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支架内血栓(ST)的发生风险。方法:连续入选4 293例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根据肾功能情况分为CKD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其中CKD组入选标准为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主要终点为1年内明确及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在所有入选患者中,共有CKD患者667例(15.5%),1年内ST事件发生率为1.8%,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0.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KD是1年内明确及可能的ST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0.396, 95%CI:0.165~0.951, P=0.038)。结论:合并CKD的冠心病患者置入DES后发生ST风险增加。而这部分人群的抗栓治疗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支架内血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介入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晓晗 彭萍安 +4 位作者 刘晓丽 闫振娴 郭永和 赵迎新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49-652,662,共5页
目的:探讨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干预对PCI术相关心肌损伤及4a型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最终纳入进行择期PCI手术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6例,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远端缺血预处理(RIPC)干预对PCI术相关心肌损伤及4a型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最终纳入进行择期PCI手术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6例,随机分为RIPC组(n=175)、对照组(n=171)。RIPC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PCI术前2 h给予RIPC干预,监测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 h hs-cTnI的水平。结果:RIPC组与对照组患者PCI术前hs 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0.00,0.03)vs.0.02(0.01,0.03),P=0.497]。PCI术后16 h时,同对照组相比,RIPC组患者术后hs-cTnI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5倍、10倍、15倍、20倍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RIPC组患者4a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44.0%vs.56.7%,P=0.018)。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IPC、LVEF是4a型心肌梗死的保护因素,年龄、空腹血糖、糖尿病、吸烟史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择期PCI并置入DES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PCI术前2 h RIPC能够显著降低PCI术后hs-cTnI水平及4a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超敏肌钙蛋白Ⅰ 4a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和原位病变的远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黛 孙岩 +4 位作者 程宇婧 马晓腾 刘晓丽 赵迎新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评估药物涂层球囊(DEB)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DES-ISR)和原位病变患者远期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研究设计的入选与排除标准,纳入应用DEB治疗DES-ISR(n=174)及原位病变(n=... 目的:评估药物涂层球囊(DEB)治疗对支架内再狭窄(DES-ISR)和原位病变患者远期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研究设计的入选与排除标准,纳入应用DEB治疗DES-ISR(n=174)及原位病变(n=64)的23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造影结果、患者术后1年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在术后1年随访结果中,总入选患者的TLR和MACEs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5.0%和6.3%)。在长期随访结果中,两组间的TL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4%vs.3.1%,P=0.028);ISR组MACE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21.8%vs.6.2%,P=0.009)。ISR组的长期预后略差(TLR,log-rank P=0.019;MACEs,log-rank P=0.010)。结论:DES-ISR及原位病变患者的TLR及MACEs发生率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证实DEB治疗策略是有效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原位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靶病变血运重建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梁静 史冬梅 +6 位作者 李月平 周玉杰 张琳琳 韩红亚 柴萌 孙铁男 吴亚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分析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并首次置入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收集临床... 目的:通过比较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应用,分析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并首次置入无导线起搏器和传统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收集临床基线资料,置入术中、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的起搏电学参数,记录与起搏器相关的再住院率、患者不适主诉、并发症及主要不良事件,不适主诉包括伤口疼痛、肩部疼痛,并发症包括气胸,囊袋血肿,电极脱位,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主要不良事件包括置入器械移位,心脏穿孔,心包积液和感染。结果:共入选患者46例,其中置入无导线起搏器15例,置入传统单腔起搏器31例,手术成功率100%。无导线起搏器组置入时电学参数:阈值0.5(0.38,0.63)V/0.24 ms,感知(9.14±4.46)mV,阻抗(873.83±228.26)Ω,传统单腔起搏器组置入时电学参数:阈值(0.95±0.21)V/0.4 ms,感知(10.71±4.10)mV,阻抗(784.97±167.65)Ω,两组患者的电学参数在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均在理想范围且稳定。无导线起搏器组与传统单腔起搏器组相比,伤口疼痛(零vs. 25.8%,P=0.030),肩部疼痛(零vs. 22.6%,P=0.046)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零vs. 25.8%,P=0.03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极脱位(零vs. 3.2%,P=0.482),气胸(零vs. 3.2%,P=0.482),囊袋血肿(零vs.19.4%,P=0.068)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再住院率(零vs. 9.7%,P=0.2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无导线起搏器组低于传统单腔起搏器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并发症及置入器械移位,心脏穿孔,心包积液和感染等主要不良事件。结论: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手术成功率高,避免了囊袋和电极导线相关的并发症,创伤小,感染风险低,电学参数理想且稳定,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无导线起搏器 心动过缓 单腔起搏器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及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梁静 史冬梅 +6 位作者 赵迎新 周玉杰 李月平 柴萌 韩红亚 杨丽霞 许晓晗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440-1443,1456,共5页
目的:分析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释放次数,术中,出院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起搏器... 目的:分析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随访1年。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释放次数,术中,出院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起搏器程控参数(阈值、感知、阻抗)和并发症及严重不良事件。结果:共入选患者15例,平均年龄(68.53±11.93)岁,男性8例(53.3),均成功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平均手术时间(36.50±2.37)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9.42±6.13)min,平均Micra释放次数(1.53±0.74)次。术中,出院前及术后1,3,6,12个月起搏器程控参数:阈值<1.0 V@0.24 ms,感知逐渐升高,阻抗逐渐降低,参数理想且稳定。其中6例患者术后6~8周行心脏核磁共振平扫检查,检查后1个月阈值、感知、阻抗参数稳定,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无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心脏穿孔、心包积液、置入器械移位和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操作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起搏器电学参数理想且稳定,核磁共振检查不影响起搏参数,临床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无导线起搏器 起搏器置入术
下载PDF
脂蛋白a对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宾 贾硕 +5 位作者 杨士伟 贾德安 翟光耀 刘宇扬 史冬梅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越清高水平脂蛋白a[Lp(a)]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故本研究评估Lp(a)对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309例冠心... 目的:越清高水平脂蛋白a[Lp(a)]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故本研究评估Lp(a)对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30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Lp(a)水平,将患者分为高Lp(a)组[n=55,Lp(a)>50g/L]和低Lp(a)组[n=254,Lp(a)≤50g/L],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高Lp(a)组血脂异常明显高于低Lp(a)组(P<0.001)。平均随访(30.77±6.70)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Lp(a)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16),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混杂因素后,高Lp(a)出现全因死亡的(HR=2.107,95%CI:1.074~4.131,P=0.030)。结论:高Lp(a)明显增加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冠心病患者的的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冠状动脉旋磨术 死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