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例布鲁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晓芳 乔志钰 +3 位作者 朱俊明 陈东 付稳 朱光发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7-141,192,共6页
目的:分析布鲁菌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02年1月1日到2022年6月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例布鲁菌I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临床诊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32例... 目的:分析布鲁菌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02年1月1日到2022年6月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8例布鲁菌I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临床诊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32例血培养证实布鲁菌感染者中,8例合并IE,发生率为25.0%。其中7例为男性,1例女性,年龄25~60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者6例。所有患者均发热,1例伴关节疼痛,1例伴皮疹,2例伴体循环栓塞;7例患者累及主动脉瓣,1例患者累及三尖瓣,6例患者为自体瓣膜,其中1例合并先天性室间隔缺损,2例患者为人工瓣膜。入院时5例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8例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长疗程治疗。7例患者经手术证实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均受累,1例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受累,1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受累,3例单独主动脉瓣受累,1例单独三尖瓣受累。7例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均存活,恢复良好,1例未接受手术患者出院后失访。1例术后6个月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布鲁菌病心内膜受累很少见,且易危及生命。其常累及主动脉瓣,易引起心功能不全。早期有效的抗菌治疗联合瓣膜置换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整合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索CD14+免疫细胞调控白塞病血管炎症免疫的生物分子网络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麟 许尚栋 +5 位作者 陈彧 董松波 阳晟 金秀峰 郑军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250-1258,共9页
目的:基于整合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索白塞病CD14+免疫细胞的全身生物分子网络。方法:使用GEO数据库检索白塞病相关的转录组学数据集,筛选后选择GSE61399转录组学数据集,其特征包括8个白塞病患者(实验组)CD14+免疫细胞样本和9... 目的:基于整合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策略探索白塞病CD14+免疫细胞的全身生物分子网络。方法:使用GEO数据库检索白塞病相关的转录组学数据集,筛选后选择GSE61399转录组学数据集,其特征包括8个白塞病患者(实验组)CD14+免疫细胞样本和9个健康人(对照组)CD14+免疫细胞样本。首先对测序中的每个样品进行质量控制,然后使用R软件中的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然后使用DAVID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CIBERSORTx用于对白塞病CD14+免疫细胞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对数据集进行分析,得到与白塞病最相关的基因模块。结果: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共获得397个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对肿瘤坏死因子的细胞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细胞-细胞信号传导、血管生成的正调节、趋化性、细胞趋化性、内在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节、凋亡过程、对内质的反应网状应激等生物过程;和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粘附连接、TGF-β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胆碱代谢、赖氨酸降解、AMPK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CIBERSORTx的结果显示,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WGCNA显示前20位基因为RARA、OSBPL8、SAMD9L、DDX17、NIPBL、MIR21、VMP1、CCDC88 A、TOP1、CDC27、MALAT1、EHBP1L1、RAB12、TRAF3IP3、WASF2、MIS15RGLUBP1、MIR15、GLUMM4。结论:白塞病患者CD14免疫细胞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炎症、免疫等生物学过程有关。在差异表达基因中,BMPR2、LUZP1、C5AR1、THBS1可能与白塞病的心血管受累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CD14+免疫细胞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下载PDF
6例年轻马方综合征合并胸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闵心平 夏军 +3 位作者 徐鹏 昌金星 王志维 朱俊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8期958-962,978,共6页
目的:马方综合征(MFS)合并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常需再次及多次手术治疗,本研究在于探讨年轻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TAAAR)的特点及经验总结。方法:随访2008年至今,共6例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行外科手术患者,分析弓部及分支血... 目的:马方综合征(MFS)合并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常需再次及多次手术治疗,本研究在于探讨年轻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TAAAR)的特点及经验总结。方法:随访2008年至今,共6例MFS合并胸腹主动脉瘤行外科手术患者,分析弓部及分支血管处理、脊髓动脉及内脏动脉重建方式对再次手术和脊髓保护的影响。结果:随访时间(7.4±3.4)年,6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25.5岁,共进行13次手术,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截瘫1例,双下肢肌力减退1例;5例为MFS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1例一期行Bentall及右半弓替换,二期行CrawfordⅡ型TAAAR,1例一期行孙氏手术,二期行CrawfordⅡ型TAAAR,另外有3例患者一期行Bentall及全弓替换(术中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开窗"术),二期行CrawfordⅡ型TAAAR,主动脉根部瘤合并CrawfordⅡ型胸腹主动脉瘤1例,一期行TAAAR,再次手术间隔时间为(5.0±1.8)年。结论:MFS合并主动脉病变,外科同期弓部重建,为二期手术准备,术中支架慎重"开窗",为二期手术"减压";脊髓动脉重建对预防术后截瘫具有重要意义;内脏动脉功能重建,具有多样性,依据术中情况而定,不宜残留病变血管;手术方案个体化即解决"当务之急"同时兼顾后期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胸腹主动脉瘤替换 再次手术 术中支架开窗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优化与计算流体力学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对冠状动脉狭窄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明多 南楠 +10 位作者 兰宏志 周渊 马骏 张闽 杨帆 张东凤 屠琛琛 田晋帆 郑凌霄 宋现涛 张宏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3-247,274,共6页
目的:对比基于冠状动脉CTA获得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深圳睿心智能医疗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计算的专利系统(Ruixin-FFR)计算狭窄处的FFRCT值... 目的:对比基于冠状动脉CTA获得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深圳睿心智能医疗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计算的专利系统(Ruixin-FFR)计算狭窄处的FFRCT值,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测量的FFR值进行比较,以FFR≤0.8为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通过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来评价FFRCT的诊断效能。结果:对每个患者的FFRCT与有创FFR相比的准确率为91.8%,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73.7%,PPV为89.1%,NPV为93.3%。计算获得AUC值为0.890(P<0.0001)。FFRCT和有创FFR间相关系数r:0.652(P<0.0001),一致性检验较好(Kappa=0.757,组内相关系数r=0.770,P值均<0.001),Bland-Altman图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FFRCT对比有创FF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及诊断效能,作为评估心肌缺血的一种高效、无创、准确的功能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计算流体力学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