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并永存左上腔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特点
1
作者
梁卓
王云龙
+2 位作者
韩智红
张俊蒙
任学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目的:回顾总结合并永存左上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电生理特点以及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本中心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375例,其中有9例(2.4%)患者合并有永存左上腔,分...
目的:回顾总结合并永存左上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电生理特点以及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本中心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375例,其中有9例(2.4%)患者合并有永存左上腔,分析其射频消融成功靶点的特点。结果:9例合并有永存左上腔的患者中,女性8例(88.9%),平均年龄(62.3±7.2)岁,平均发病年龄(35.6±5.8)岁。其中仅2例在常规的慢径靶点位置消融成功,其余7例需要在冠状窦前缘距离窦口1cm以内位置才能消融成功。成功消融靶点为相对复杂的心房电位和大的心室电位(心房电位/心室电位振幅比值>1∶3),和常规靶点位置相比阻抗升高大约20Ω。结论:对于合并永存左上腔的AVNRT患者,射频消融是安全和可行的,大部分成功消融靶点位于冠状窦前缘距离窦口1cm以内的非常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永存左上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间药理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
2
作者
孔羽
李全
+2 位作者
杜鹃
潘晓冬
马会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药理学降压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门诊中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的PCI术后患者85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传统方法服...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药理学降压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门诊中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的PCI术后患者85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传统方法服药组和时间药理学服药组,分别是43例和42例。传统方法服药组[晨起6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时间药理学服药组(晨起6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晚间5时服用ACEI)共治疗4周。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年龄43~78岁,4周规范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0%,分别在在血压达标和未达标患者中进行比较,时间药理学服药组24h平均血压水平和夜间血压下降率方面均较传统方法服药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升高,依据降压药物时间药理学原则给予治疗能更有效控制患者夜间血压,恢复正常心血管生理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冠状动脉介入术
时间药理学
夜间血压下降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并永存左上腔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特点
1
作者
梁卓
王云龙
韩智红
张俊蒙
任学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出处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81100126)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3-056)
文摘
目的:回顾总结合并永存左上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电生理特点以及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本中心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375例,其中有9例(2.4%)患者合并有永存左上腔,分析其射频消融成功靶点的特点。结果:9例合并有永存左上腔的患者中,女性8例(88.9%),平均年龄(62.3±7.2)岁,平均发病年龄(35.6±5.8)岁。其中仅2例在常规的慢径靶点位置消融成功,其余7例需要在冠状窦前缘距离窦口1cm以内位置才能消融成功。成功消融靶点为相对复杂的心房电位和大的心室电位(心房电位/心室电位振幅比值>1∶3),和常规靶点位置相比阻抗升高大约20Ω。结论:对于合并永存左上腔的AVNRT患者,射频消融是安全和可行的,大部分成功消融靶点位于冠状窦前缘距离窦口1cm以内的非常规位置。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永存左上腔
Keywords
Atrioventricular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间药理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
2
作者
孔羽
李全
杜鹃
潘晓冬
马会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
北京安贞医院
-
北京市
心
肺
血管病
研究所
高血压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
北京安贞医院
-
北京市
心
肺
血管病
研究所
检验科
北京市
心
肺
血管
疾病
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
北京安贞医院
-
北京市
心
肺
血管病
研究所
高血压科动态血压监测室
出处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药理学降压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门诊中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的PCI术后患者85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传统方法服药组和时间药理学服药组,分别是43例和42例。传统方法服药组[晨起6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时间药理学服药组(晨起6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晚间5时服用ACEI)共治疗4周。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年龄43~78岁,4周规范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0%,分别在在血压达标和未达标患者中进行比较,时间药理学服药组24h平均血压水平和夜间血压下降率方面均较传统方法服药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PCI术后患者夜间血压升高,依据降压药物时间药理学原则给予治疗能更有效控制患者夜间血压,恢复正常心血管生理节律。
关键词
经皮穿冠状动脉介入术
时间药理学
夜间血压下降率
Keywords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Chronopharmacology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fall rate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并永存左上腔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特点
梁卓
王云龙
韩智红
张俊蒙
任学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时间药理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
孔羽
李全
杜鹃
潘晓冬
马会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