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雨晨(综述) 叶楠(审校) 程虹(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88,167,共6页
慢性肾脏病(CKD)和心力衰竭(HF)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负担,且二者往往合并存在。相比单一疾病,CKD合并HF患者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且处于两学科交叉地带,加之相关大型临床试验往往排除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 慢性肾脏病(CKD)和心力衰竭(HF)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健康负担,且二者往往合并存在。相比单一疾病,CKD合并HF患者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且处于两学科交叉地带,加之相关大型临床试验往往排除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目前这部分患者的研究进展缓慢且临床治疗管理较为棘手。本文综述了目前CKD合并HF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不同治疗策略远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罗亚玮 潘昱 +9 位作者 陈方 吕树铮 马长生 柳景华 李志忠 孟旭 董然 黄方炯 顾成雄 张健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530-534,共5页
目的观察无保护左主干(ULM)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治疗策略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比较211例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DES组)和17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CABG组)治疗ULM病变后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DES组远期再... 目的观察无保护左主干(ULM)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治疗策略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比较211例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DES组)和17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CABG组)治疗ULM病变后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DES组远期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CABG组,心源性病死率明显低于CABG组(P<0.05)。采用倾向性得分法分析,血运重建方式与远期MACCE、总病死、心源性病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未见明显相关(P>0.05);DES与远期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相关,风险比为3.050,95%可信区间(1.289,7.217),P<0.05。结论与DES比较,CABG治疗的ULM病变患者临床状态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DES是接受血运重建的ULM病变患者远期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判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珊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收集肺炎患者51例,检测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LPS)、白细胞(WBC)计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1.痰细菌培养阳性肺炎组PC...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收集肺炎患者51例,检测患者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LPS)、白细胞(WBC)计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1.痰细菌培养阳性肺炎组PCT水平较支原体肺炎或衣原体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原学检测阴性肺炎组PCT水平较支原体肺炎或衣原体肺炎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并发症组的PCT水平较无并发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在中高危组较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阳性率在中高危组较低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对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CRP、内毒素、WBC计数及IL-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CT作为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一项评价指标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降钙素原 CURB-65 诊断 严重程度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8
4
作者 米玉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7-789,共3页
1 肺栓塞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embolism, PTE)简称肺栓塞,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embolism, VTE)的一部分,其发病率居第三位,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 1 肺栓塞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embolism, PTE)简称肺栓塞,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embolism, VTE)的一部分,其发病率居第三位,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脑卒中,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约10%的急性PTE患者死于初次诊断的3个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诊断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高发病率
下载PDF
证据转化为实践——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减少卒中所致死亡和残疾所付出的十年努力 被引量:1
5
作者 施清晓 郭旭 王春育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使命是“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和卒中”。为此,AHA于1998年确定了战略性方针,向所有年龄组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提供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预防、治疗信息及解决方...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使命是“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和卒中”。为此,AHA于1998年确定了战略性方针,向所有年龄组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提供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预防、治疗信息及解决方案;还确定了到2010年4个关键指标:冠心病、卒中死亡率降低25%,降低吸烟率及改变缺乏运动现状,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和未控制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实现美国超重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零增长。为了实现其关于卒中的目标和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指南 美国
下载PDF
意大利卫生体系概况及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婧 雷海潮 +1 位作者 顾虹 魏永祥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意大利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其卫生体系在平等和包容的原则下,经历了德国的"俾斯麦"模式和英国的"贝弗里奇"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全民覆盖、平等享有和分权制衡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意大利卫生体... 意大利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其卫生体系在平等和包容的原则下,经历了德国的"俾斯麦"模式和英国的"贝弗里奇"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全民覆盖、平等享有和分权制衡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意大利卫生体系制度的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卫生改革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卫生 全民覆盖 平等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合并射频消融术和瓣膜手术的麻醉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兴山 刘晓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对冠脉搭桥同期行房颠射频消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冠脉搭桥同期行房颠射频消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26例,麻醉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异氟醚。结果:手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95.2... 目的:对冠脉搭桥同期行房颠射频消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方法:冠脉搭桥同期行房颠射频消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26例,麻醉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异氟醚。结果:手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95.2±15.7)min,体外循环时间平均(150±19.8)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5.5±4.1)h,ICU停留(1.2±0.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1±1.2)d。全组无住院死亡,出院后短期随访心功能Ⅰ~Ⅱ级,1例装永久起搏器。结论:在严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下行多个手术不仅减低了费用,而且减轻了多次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影响,本组冠脉搭桥同期行房颠射频消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冠脉搭桥 射频消融 瓣膜手术
下载PDF
冠脉搭桥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和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温绍君 王金城 +5 位作者 张忱 张文 文杰 王佐广 刘洁琳 周其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内皮素 1 (ET 1 )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 对 3 2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 ,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期、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 2...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内皮素 1 (ET 1 )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 对 3 2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 ,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期、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 2、8、2 4h等 8个时相采集血样。TNF α及ET 1血浆浓度应用放射免疫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 1 )TNF α水平在阻断升主动脉后较术前明显升高 ( 1 8 3ng/L± 3 4ng/Lvs 1 2 1ng/L± 2 .0ng/L ,P <0 0 5) ,开放升主动脉后继续上升 ,并达到峰值 ( 2 2 4ng/L± 3 6ng/L) ,后呈下降趋势 ,但至术后 2 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 1 8 5ng/L± 4 1ng/LP <0 0 5)。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肺再灌注时TNF α浓度显著高于阻断升主动脉后未开放前 ( 2 2 4ng/L± 3 6ng/Lvs1 8 3ng/L± 3 4ng/LP <0 0 5)。 ( 2 )ET 1血浆浓度在阻断升主动脉后较术前显著上升 ( 1 46ng/L± 2 0ng/Lvs 97ng/L± 1 4ng/L ,P <0 0 5)。开放升主动脉后下降 ,术后 2h出现了第二个高峰 ,达 1 3 4ng/L± 1 9ng/L ,后呈下降趋势 ,至术后 2 4h降为 92ng/L± 1 8ng/L。结论 CABG手术中 ,减轻TNF α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围术期心肺保护的重要策略。CABG围术期血浆ET 1水平升高可能与手术操作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内皮素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葛海龙 周玉杰 +4 位作者 赵迎新 刘宇扬 史冬梅 郭永和 成万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CTO)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56例患者187处CTO病变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资料。分析开通组(...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CTO)病变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156例患者187处CTO病变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资料。分析开通组(135处病变)和未开通组(52处病变)的临床、介入影像特征、器械应用、主要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87处CTO病变中135处病变经桡动脉成功开通,52处病变未能开通,成功率72%;两组临床特征、病变血管位置、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通组与未开通组病变形态、长度、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形病变71%对52%,平齐病变29%对48%。钙化病变14%对40%,桥侧支12%对35%,闭塞时间(5.2±4.3)个月对(9.2±5.4)个月。病变长度≤15 mm 87%对15%,病变长度>15 mm13%对85%。失败原因主要是导引钢丝或球囊未能通过病变部位。多元分析显示CTO持续时间是影响开通率最重要的因素。术后发生前臂血肿1例,桡动脉闭塞1例,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CTO病变安全可行,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慢性闭塞性病变 经桡动脉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致肌病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鹏 毕齐 刘水平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26期2463-2465,共3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致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他汀类药致肌病43例为肌病组;同期同一病房原发病相同(均为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同性别、服用同一类他汀类药的北京地区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在年龄、并发症、合并用药、...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致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他汀类药致肌病43例为肌病组;同期同一病房原发病相同(均为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同性别、服用同一类他汀类药的北京地区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在年龄、并发症、合并用药、药物剂量等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他汀类药致肌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龄、合并甲状腺疾病、嗜酒、服用较大剂量他汀类药、合并其他降脂药或经细胞色素P450(CYP)3A4代谢药。肌病发生时间多为用药2个月之内(86.0%),但预后较好。结论:临床应重视他汀类药致肌病的危险因素,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 肌病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晶晶 刘水平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4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44例为肌病组;同期同一病房原发病相同(均为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同性别、服用同一类他汀类药物的北京地区患者44...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44例为肌病组;同期同一病房原发病相同(均为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同性别、服用同一类他汀类药物的北京地区患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年龄、并发症、合并用药、药物剂量等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配对样本分析。结果:高龄、合并用药、甲状腺功能减低、肝功能不全或嗜酒史、大剂量用药是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痛、关节痛伴或不伴肌酶升高。服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合并多种其他CYP3A4代谢药或致药源性横纹肌溶解药是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后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肌病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右冠开口异常合并联合瓣膜病及左房巨大血栓一例
12
作者 马小龙 周子凡 +4 位作者 李殿坤 辛志飞 万局易 李温斌 孟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201-1202,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因活动后胸闷10年余,偶有胸痛,加重5年伴气短入院。查体:体温36℃,心率78次/min,脉搏60次/min,血压110/56mmHg。
关键词 右冠开口 壁间冠状动脉 联合瓣膜病 巨大血栓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