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琴 白玉芝 +4 位作者 茹静 王晶 汤莉莹 赵霞 安芸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观察的测定,探讨血尿酸升高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本文特指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比较2005~2007年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对照组)血清尿...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观察的测定,探讨血尿酸升高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本文特指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比较2005~2007年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观察组)与同期住院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对照组)血清尿酸(UA)、血脂(TC、LDL)、血糖(FBG)、血肌酐(Cr)等参数。结果观察组UA值为(438.59±112.89)μmol/L,较对照组的(326.44±103.79)μmol/L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血脂、血糖、肌酐水平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临床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春玲 田娟 张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486-487,共2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良引起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等后循环供应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功能障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可逆性神经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复杂,好发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良引起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等后循环供应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功能障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可逆性神经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复杂,好发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平衡障碍、耳鸣及眼球震颤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作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VBI,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盐酸丁咯地尔 丹红注射液 临床表现 疗效观察 治疗 椎-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汤莉莹 张琴 +2 位作者 赵霞 田甜 茹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978-980,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对113例存在斑块的入选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7例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荆及丹参注射...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对113例存在斑块的入选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7例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荆及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2周。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丹参注射液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为明显;而且研究组在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管腔内径扩大,内-中膜厚度(IMT)下降,血流速度(TAV)增加,阻力指数降低;纤维蛋白原有下降。治疗中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除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治疗应用 微球体 脑梗死/药物疗法 动脉硬化/药物疗法 颈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樊晓林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收治入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使用中医情志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收治入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使用中医情志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干预效果,可显著减缓患者焦虑情绪,有效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情志 高血压 老年 护理
原文传递
微小RNA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杨新春 蔡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437-1440,共4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各种病理刺激导致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心衰时心脏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微小RNA(简称miRNA)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调节因子参与其中。miRN...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各种病理刺激导致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心衰时心脏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微小RNA(简称miRNA)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调节因子参与其中。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特异性结合,切割或促进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降低编码蛋白质水平,实现对基因转录后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发病机制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综合征 蛋白质水平 基因表达 非翻译区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