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肝癌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子朋 蒋鹏程 +3 位作者 王志会 董姝英 孔健 唐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估肝癌射频消融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肝癌患者(共40个病灶),分别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CDFI、SMI技术和增强CT评估病灶内的血流情况并进行分级;以增强CT...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估肝癌射频消融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肝癌患者(共40个病灶),分别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CDFI、SMI技术和增强CT评估病灶内的血流情况并进行分级;以增强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SMI技术与增强CT评估血管分级及消融效果的一致性。结果PRFA治疗前,SMI技术显示病灶内微血管分级:1级5例(12.5%),2级20例(50.0%),3级15例(37.5%);增强CT显示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7.5%),中度强化19例(47.5%),明显强化18例(45.0%),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2,P=0.00)。PRFA治疗后,SMI技术评估病灶射频消融效果与增强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521);PRFA治疗前SMI技术评估血流分级为3级的病灶完全消融率低于1级、2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70,P<0.05)。结论SMI技术与增强CT对肝癌内微血管评估有较好的一致性,SMI技术微血管分级可有效评估PRFA术后的消融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 增强CT 射频消融 肝癌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大鼠模型肺血管内巨噬细胞iNOS和HO-1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君 王宇 +3 位作者 张忠涛 李建设 马雪梅 赵丽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ulmonary intravascular macrophages,PIM)在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模型制备后取动脉血作血气分... 目的探讨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ulmonary intravascular macrophages,PIM)在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Cl4组。模型制备后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即静脉血测内毒素和肝功能。行肝、肺病理检查,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大鼠巨噬细胞单抗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IM的黏附、聚集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NOS和HO-1的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肺泡细胞无变性坏死,肺泡形态正常,无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纤维增生和透明膜形成。CCl4组肺泡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肺泡间隔增宽、容量减小。CCl4组PaO2(81.39±2.36)mmHg和PaCO2(30.55±2.87)mmHg较对照组PaO2(98.99±3.41)mmHg和PaCO2(36.26±2.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4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A-aDO2)(30.79±5.73)mmol/L较对照组A-aDO2(3.79±0.8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4组内毒素(0.30±0.18)ZU/L较对照组内毒素(0.05±0.02)ZU/L,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对照组的肠系膜淋巴结培养未见细菌生长,CCl4组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为62.5%。对照组肺血管内无巨噬细胞聚集,CCl4组肺血管内大量巨噬细胞聚集,并且iNOS和HO-1蛋白表达均定位于PIM内。CCl4组iNOS(0.03±0.01)和HO-1(0.16±0.04)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NOS(0.01±0.01)和HO-1(0.07±0.05)(P<0.05)。结论PIM黏附、聚集,分泌iNOS和HO-1可能是NO和CO合成增多,是引起HP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肺血管内巨噬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红素氧合酶-1
下载PDF
抑制核因子-kB活性对肝肺综合征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君 王宇 +2 位作者 张忠涛 李建设 马雪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6-620,共5页
目的研究抑制核因子-kB(NFKB)活性对肝肺综合征(HPS)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照组,CCl4组,CCl4+... 目的研究抑制核因子-kB(NFKB)活性对肝肺综合征(HPS)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照组,CCl4组,CCl4+PDTC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CCl4组,肌注CCl4(3ml/kg·4d),共16次。CCl4+PDTC组,注射CCl4第4次后,腹腔注射PDTC(20mg/kg·48h)。PDTC对照组,仅按CCl4+PDTC组方法注射PDTC。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静脉血测内毒素和肝功能。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IM的黏附、聚集情况,以及iNOS和NF—kB的蛋白表达和定位。以非放射性凝胶电泳阻滞实验(EMSA)检测NF—kB活性,sYBRGreen Ⅰ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NOS的mRNA表达。结果CCl4组发展成HPS模型,表现为PaO2、PaCO2降低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升高,肝功能异常,内毒素血症,所有数值都与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Cl4组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为62.5%(5/8),与CCl4+PDTC组的66.7%(6/9)无统计学差异(P=1.000)。CCl4组中超过10个巨噬细胞的血管为60.8%(292/480),CCl4+PDTC组中超过10个巨噬细胞的血管仅为19.6%(106/540),两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10.01)。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中肺血管内无巨噬细胞聚集。肺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kB和iNOS蛋白均在CCI。组的PIM中表达。CCl4组的NF—k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P〈0.05)。CCl4+PDTC组的NFKB活性明显低于CCl4组(P〈0.05),而与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Cl4组的iNOS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P〈0.05)。CCl4+PDTC组的iNOS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CCl4组(P〈0.05),而与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F—kB诱导PIM内iN0s高表达在HPS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可能通过抑制PIM中NFKB的活性,降低PIM活性以及其中iNOS表达,从而改善H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肺血管内巨噬细胞 核因子-KB 诱导型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胆总管腺肌症二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君 张延峰 +3 位作者 王保强 丁雪梅 柯山 孙文兵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3-804,共2页
例1男性,7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5年,加重1个月入院。5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疼痛间断发作,无放射性,休息后疼痛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个月,自觉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无压痛。血常规、... 例1男性,7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5年,加重1个月入院。5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疼痛间断发作,无放射性,休息后疼痛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个月,自觉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无压痛。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均正常。乙肝系列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CA153、CA50、CA242均正常。超声示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壶腹部胆管末端见1.3cm稍强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考虑为胆管末端癌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腺肌症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自发性破裂大出血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君 张延峰 +2 位作者 夏成青 曹保信 孙文兵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6期664-664,共1页
1病历摘要 女,36岁。因右腰背部疼痛5h于2007年10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5h睡眠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背部疼痛,疼痛持续无缓解。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无向心型肥胖。腹稍膨隆,未触及明显包块。右上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 1病历摘要 女,36岁。因右腰背部疼痛5h于2007年10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5h睡眠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背部疼痛,疼痛持续无缓解。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无向心型肥胖。腹稍膨隆,未触及明显包块。右上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WBC18.0×10^9/L,RBC 3.35×10^12/L,Hb 11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出血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致过敏性皮炎并严重肝损伤1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问明亚 高君 孙文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4期6032-6032,共1页
关键词 克林霉素/副作用 磷酸酯类/副作用 注射剂 药疹/并发症 肝疾病/化学诱导 人类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κB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肺综合征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君 赵丽珍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内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PDTC对照组、CCl4组、CCl4+PDTC组。取动脉血作...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内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PDTC对照组、CCl4组、CCl4+PDTC组。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静脉血测内毒素和肝功能。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IM的粘附、聚集情况,以及TNF-α和NF-κB的蛋白表达和定位。非放射性凝胶电泳阻滞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的mRNA表达。结果CCl4组发展成肝肺综合征(HPS)模型,表现为PaO2、PaCO2降低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A-aDO2)升高,肝功能异常,内毒素血症。CCl4组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为62.5%(5/8),与CCl4+PDTC组的66.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l4组超过10个巨噬细胞的血管为60.8%(292/480),而CCl4+PDTC组仅为19.6%(106/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中肺血管内无巨噬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染色NF—κB和TNF—α蛋白均在CCl4组的PIM中表达。CCl4组的NF—κB活性和TNF—α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DTC对照组和CCl4+PDTC组(均P〈0.05)。结论NF—κB诱导PIM内TNF—α表达在HPS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通过抑制PIM中NF—κB的活性,降低PIM活性以及其中TNF—α表达,从而改善H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肺血管内巨噬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肝左外叶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致急性心包填塞抢救成功一例
8
作者 高君 佟子川 +6 位作者 孙文兵 王振元 李洁 麻增林 张振葵 缪国斌 刘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77-1677,共1页
患者女性,79岁。因丙型肝炎19年,发现肝癌7个月,二次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后1个月于2008年9月24日入我院。患者于2008年2月体检时发现肝左外叶占位性病变,增强CT诊断为肝左外叶癌(LCLLL),最大径为3.7cm,甲胎蛋白(AF... 患者女性,79岁。因丙型肝炎19年,发现肝癌7个月,二次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后1个月于2008年9月24日入我院。患者于2008年2月体检时发现肝左外叶占位性病变,增强CT诊断为肝左外叶癌(LCLLL),最大径为3.7cm,甲胎蛋白(AFP)3559.25μg/L(正常值0~9μg/L)。当月在外院行TACE,后未随访,直至2008年8月复查增强CT,发现肝右叶再发肿瘤,最大径为2.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左外叶 急性心包填塞 射频消融 经皮穿刺 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术 抢救 占位性病变
原文传递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对比研究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姝英 薛炜 +2 位作者 李登科 朱如杭 孙文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1980-1985,共6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我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肝切除术,80例)和...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我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肝切除术,80例)和B组(RFA,8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少于A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甲胎蛋白(AFP)水平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160例患者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28)。研究证明AFP≥20 ng/mL、肿瘤多发、微血管癌栓、白蛋白<35 g/L、凝血酶原时间≥13 s、Child-Pugh分级为B级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小肝癌采用RFA或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RFA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略占优势。此外,凝血酶原时间、肿瘤数目、白蛋白、微血管癌栓、Child-Pugh分级、AFP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射频消融术 腹腔镜肝切除术 原发性小肝癌 效果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