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吗?
1
作者 高珊 李海晖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2期44-44,共1页
病例 阮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平时体质较差,经常感冒发烧。有人建议她在感冒症状刚出现时,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把感冒压下去。寒流来的那几天,阮女士在感觉不好时,就服用了大量维生素C,但服用后未见效果,反而因没有及时治疗,使感... 病例 阮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平时体质较差,经常感冒发烧。有人建议她在感冒症状刚出现时,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把感冒压下去。寒流来的那几天,阮女士在感觉不好时,就服用了大量维生素C,但服用后未见效果,反而因没有及时治疗,使感冒症状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维生素C 防感冒 感冒症状 感冒发烧 糖尿病 服用 女士
原文传递
血糖测七次 一次不能少
2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8年第3期33-33,共1页
口服降糖药协助2型糖尿病有缺陷的生理性分泌胰岛素发挥作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衰竭期要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无论使用哪种药物,都必须了解全天各个时段血糖的所有变化,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这样才能把一天的血糖控制好。
关键词 血糖控制 胰岛素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 分泌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胰岛B细胞 1型糖尿病 生理性
原文传递
胰岛素治疗中该如何加餐
3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8期41-41,共1页
当血糖低时,升糖激素迅速释放,使血糖长时间升高,其中的肾上腺素的释放使血管收缩,容易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避免低血糖非常重要。
关键词 胰岛素治疗 严重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 升糖激素 血管收缩 肾上腺素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拜唐苹可以替代二甲双胍?
4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吴女士今年68岁,患糖尿病4年多,一直坚持服用二甲双胍。自从患病后,她很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每天坚持去公园锻炼身体,也因此结识了很多病友。前两天她听别人说用二甲双胍疗效不好,现在她有了并发症,就问病友什么药好。有人说拜... 吴女士今年68岁,患糖尿病4年多,一直坚持服用二甲双胍。自从患病后,她很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每天坚持去公园锻炼身体,也因此结识了很多病友。前两天她听别人说用二甲双胍疗效不好,现在她有了并发症,就问病友什么药好。有人说拜唐苹好,就自己去药店买了拜唐苹服用,还把原来服用的二甲双胍私自停掉。结果,前些天在公园跳舞时,吴女士突然昏迷,被送入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拜唐苹 生活方式 锻炼身体 突然昏迷 糖尿病 服用 患病后
原文传递
格列奈类药物使用中的几点建议
5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6期47-47,共1页
格列奈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同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分两类: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等)和那格列奈(商品名:唐力、唐瑞、万苏欣等)。格列奈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 格列奈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同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分两类: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等)和那格列奈(商品名:唐力、唐瑞、万苏欣等)。格列奈类药物的特点是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奈类 药物使用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 餐后高血糖 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 商品名
原文传递
胰岛素增敏剂——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新选择
6
作者 高珊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4期44-44,共1页
病例 张女士今年68岁,有15年糖尿病史,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初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入院前注射优泌林70/30总量达6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同时服用络活喜等降压药物。入院时检查血... 病例 张女士今年68岁,有15年糖尿病史,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初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入院前注射优泌林70/30总量达6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同时服用络活喜等降压药物。入院时检查血压为:150/90mmHg,体重指数28.8,空腹血糖为9.0mmo/L,餐后2小时血糖为14.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10.4%。因该患者较胖,经检查发现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尚可,而血糖控制不佳,因而加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如太罗),每日1次,每次1片。1个月后门诊随访复查,张女士的血压、血糖都明显下降,胰岛素用量也减少到50单位,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增敏剂 高血压患者 糖尿病史 血糖控制不佳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小时血糖 胰岛素分泌功能 口服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糖尿病教育:抗“糖”路上的“赶马人”
7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1期20-21,共2页
糖尿病的治疗好比“五驾马车”,拉车的五匹马比作治疗糖尿病的五个方面,其中驾辕的马是“科学饮食”,其余四匹马分别是:“自我监测”、“科学运动”、“合理用药”和“心理治疗”,跑在最前面的领头马是“自我监测”,五匹马要僻要... 糖尿病的治疗好比“五驾马车”,拉车的五匹马比作治疗糖尿病的五个方面,其中驾辕的马是“科学饮食”,其余四匹马分别是:“自我监测”、“科学运动”、“合理用药”和“心理治疗”,跑在最前面的领头马是“自我监测”,五匹马要僻要一个赶马人——“糖尿病教育”,以使马车走在科学治疗糖尿病的大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教育 心理治疗 科学饮食 自我监测 科学运动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纠正两个使用降糖药的误区
8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13年第1期64-64,共1页
糖尿病患者用药时经常有很多误区,尤其是涉及到常用的几类药物,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奈类等。
关键词 降糖药 Α-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格列奈类 糖尿病 类药物
原文传递
控制基础血糖与餐后血糖的药物选择
9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4期36-37,共2页
降糖药不能乱用 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的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如果是基础血糖高,应选择降基础血糖的药物;如果是餐后血... 降糖药不能乱用 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的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如果是基础血糖高,应选择降基础血糖的药物;如果是餐后血糖高,则应选择降餐后血糖的药物,而且降餐后血糖的药物不能用在降基础血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血糖 药物选择 血糖高 糖尿病患 检测结果 降糖药
原文传递
口服降糖药:助力“马”拉车
10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8期44-45,共2页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就是直接降低血糖,吃得多血糖也就降得多。其实,口服降糖药本身并无降糖作用,其降糖的先决条件是:患者必须有较好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降低血糖 分泌胰岛素 糖尿病患 降糖作用
原文传递
拿起“循证医学”这个武器
11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8年第4期66-66,共1页
要患者本人科学地对待疾病,不误入歧途,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患者懂得并掌握“循证医学”、“医药法规”和“医疗经济学”这三件武器。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学会用“循证医学”这个武器去认识和衡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医学行为。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武器 医疗经济学 医药法规 医学行为
原文传递
血糖仪——保命的“武器”
12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8年第3期66-66,共1页
偶尔查查血糖和尿糖,只能体现当时的病情,不可能反映出疾病整体的、真实的情况。通过系统监测血糖,可以发现哪些情况对疾病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哪些情况不造成影响,以及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并以此作为调整生活的依据... 偶尔查查血糖和尿糖,只能体现当时的病情,不可能反映出疾病整体的、真实的情况。通过系统监测血糖,可以发现哪些情况对疾病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哪些情况不造成影响,以及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并以此作为调整生活的依据。不监测只能是糊里糊涂过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仪 武器 疾病 监测
原文传递
血糖测七次 一次不能少
13
作者 李经 马铁(摘) 《健康文摘》 2008年第9期42-42,共1页
为什么要测7次血糖? 我们把一天分为夜间、上午、下午和晚上等4个时段.要了解一天血糖全面的变化,就要分别了解各个时段的基础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就需要一天测7次血糖.即早餐前、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 为什么要测7次血糖? 我们把一天分为夜间、上午、下午和晚上等4个时段.要了解一天血糖全面的变化,就要分别了解各个时段的基础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就需要一天测7次血糖.即早餐前、早餐后2小时,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晚餐前、晚餐后2小时和睡觉前的血糖。三餐前和睡觉前血糖体现的是“基础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体现“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2小时血糖 控制效果 餐后血糖 时段
原文传递
做好血糖自我监测的8点建议
14
作者 李经 《糖尿病之友》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已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 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 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已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 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或随时做,有的检查需要2~3个月做一次,有的检查需要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每种检查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