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本科生在综合医院口腔科综合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1
1
作者 鲁莉 王左敏 +2 位作者 周璿 程茜 张菁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科学 实习改革 综合医院 本科生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实习带教 北京朝阳医院 临床带教工作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地区学龄前儿童龋病变化动态分析
2
作者 张焱 王爽 +2 位作者 杨思宇 金建秋 徐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地区2018—2021年间3~5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变化情况,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诊断标准,2018—2021年每年4月对社区内所有幼儿园3~5岁学龄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地区2018—2021年间3~5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变化情况,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诊断标准,2018—2021年每年4月对社区内所有幼儿园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分析3~5岁各年龄组乳牙患龋率、乳牙龋均(dmft均数)等各相关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结果2018—2021年3~5岁年龄组的乳牙患龋率从51.71%下降到44.90%,乳牙龋均(dmft均数)从2.20下降到1.82。2018年,3岁、4岁、5岁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39.02%、54.02%、65.23%,乳牙龋均(dmft均数)分别为1.46、2.40、2.91。2021年,3岁、4岁、5岁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34.02%、47.93%、53.06%,乳牙龋均(dmft均数)分别为1.14、1.92、2.47。在5岁的患龋儿童中,2018—2021各年度患龋数量第1位的均为2颗,其占比幅度最少为2018年的21.23%,最多为2019年的30.33%。最近3年(2019—2021)患龋发生牙的前3位均依次为右上Ⅰ(13.7%~16.2%)、左上Ⅰ(12.5%~14.9%)和左下Ⅳ(7.7%~8.7%)。结论2018—2021年3~5岁儿童患龋率和龋均(dmft均数)均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中3~5岁儿童的龋患水平,低于全国和北京市同龄儿童平均患龋水平,提示近年来针对本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的干预措施可能起到了有效的防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乳牙 患龋率 龋均 氟化泡沫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口腔科儿童全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朝霞 高小丽 +3 位作者 范晶 李红云 康娜 粟申平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37-240,225,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口腔科全麻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1年7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需接受全身麻醉下口腔综合治疗的3~6岁患儿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口腔科全麻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1年7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需接受全身麻醉下口腔综合治疗的3~6岁患儿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行口腔综合治疗,干预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儿儿科畏惧症、口腔健康知识、治疗情况、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术后改良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表(CF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干预组术前准备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术后口腔健康知识、信念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01),干预组儿童刷牙及饮食习惯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且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全麻治疗效率;增加患儿舒适感,培养患儿口腔健康习惯及观念,提高患儿及监护人就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干预 重度低龄儿童龋 牙科全身麻醉
下载PDF
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左敏 赵倩 +3 位作者 张菁 张良琼 林英翔 王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 onary disease,COPD)的共同影响,进一步探讨牙周炎与COP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07年11月-2008年6月,抽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志愿者450人,年龄41-85岁(... 目的通过研究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 onary disease,COPD)的共同影响,进一步探讨牙周炎与COPD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07年11月-2008年6月,抽取符合研究条件的志愿者450人,年龄41-85岁(平均63.5岁),进行问卷调查及牙周和肺功能检查。通过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刷牙次数过少(OR=1.475,CI为1.250-3.645)、刷牙方法不当(OR=1.940,CI为1.040-3.286)、刷牙部位不全面(OR=1.526,CI为1.064-7.128)、不洁治(OR=2.258,CI为1.326-5.294)为牙周炎患病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过少(OR=1.815,CI为0.242-6.634)、刷牙部位不全面(OR=1.610,CI为0.483-2.970)、不洁治(OR=2.072,CI为1.264-5.540)为COP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刷牙次数过少、刷牙部位不全面及不洁治可能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牙周炎及COPD的共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 牙周炎 COPD
下载PDF
口腔根管治疗176例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敏 张俊道 +1 位作者 刘铭利 刘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目的:对口腔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在牙髓根尖周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RCT失败的原因。方法:通过对采用RCT的176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临床中根管填充质量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RCT的... 目的:对口腔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RCT)在牙髓根尖周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RCT失败的原因。方法:通过对采用RCT的176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临床中根管填充质量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RCT的221颗患牙中适充率、欠充率和超充率分别为199例(90.0%)、10例(4.5%)及12例(5.4%);治疗2周后成功率和失败率分别为201例(91.0%)、20例(9.0%),治疗1年后成功率和失败率分别为198例(89.6%)、23例(10.4%),治疗2周后与治疗1年后的成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T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医源性因素、根管欠充以及根管超充;RCT具有临床效果好、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牙髓根尖周病 临床效果 失败原因
下载PDF
脱落细胞学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上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璿 孙正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评估粘膜病损的重要手段,被用于多种癌症的辅助诊断。近年来,随着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和计算机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等的发展,使得粘膜脱落细胞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癌前病变和癌症的早期筛查、风险评估以及肿瘤复发的...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评估粘膜病损的重要手段,被用于多种癌症的辅助诊断。近年来,随着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和计算机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等的发展,使得粘膜脱落细胞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癌前病变和癌症的早期筛查、风险评估以及肿瘤复发的监测。本文就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脱落细胞学检查 薄层液基细胞学 早期筛查 肿瘤复发 早期诊断 异倍体 传统巴氏涂片 筛查手段 肺癌诊断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远红外热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经一 左智敏 高岩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疾病 远红外热像分析 诊断 涎腺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接受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感受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璿 陈世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7期221-225,共5页
背景:缺氧诱导因子1α是一种转录因子,缺氧环境下对哺乳动物细胞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的放疗和化疗感受性的作用有待研究。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接受放射和化学药物... 背景:缺氧诱导因子1α是一种转录因子,缺氧环境下对哺乳动物细胞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的放疗和化疗感受性的作用有待研究。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接受放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感受性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材料: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来自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由日本高知大学医学部口腔外科建株)。方法:本实验于2004-09/2006-08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完成。将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采用含小牛血清,左旋谷酰胺,青霉素,链霉素的改良DMEM培养液中培养。①从未处理和用30Gyγ射线,100μmol/L顺铂或100μmol/L5-氟脲嘧啶处理后的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中提取细胞核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定量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表达。②不同干预条件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将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单细胞悬液以1×104/孔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顺铂或5-氟尿嘧啶,或用30Gyγ射线处理细胞,培养48h后,采用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③不同干预条件下细胞凋亡分析: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细胞用30Gyγ射线,100μmol/L顺铂或100μmol/L5-氟脲嘧啶处理24h后,用Propidi-umiodide和AnnexinV-FITC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数(仅分析γ射线,顺铂处理组)。④质粒构建和转染:将人缺氧诱导因子1αcDNA克隆至pcDNA3.1/V5-HisTOPO表达载体。用脂质转染法将缺氧诱导因子1αcDNA暂时转染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细胞。将缺氧诱导因子1αsiRNA(有义序列为5’CUGAUGACCAGCAACUUGAtt3’)暂时转染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细胞,设立空白对照,同时给予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观察,以及细胞凋亡分析(仅分析顺铂处理组),方法同前。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缺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②不同干预条件下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情况。③缺氧诱导因子1α过表达或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的转染细胞的蛋白水平检测。④转染细胞和对照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结果:①不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间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2,4.3和4.0。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细胞总蛋白和细胞核蛋白的表达在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细胞中较弱,而在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细胞中较强。②不同干预条件下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及被诱导凋亡情况:经γ射线,顺铂及5-氟脲嘧啶处理后,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细胞数分别下降至(39.5±3.2)%,(39.2±1.2)%和(47.9±3.6)%,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细胞数分别下降至(53.9±6.6)%,(54.3±1.4)%,(54.8+3.8)%。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细胞数分别下降至(74.1±3.8)%,(76.5±9.1)%,(69.6±7.7)%,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细胞数分别下降至(71.4±7.4)%,(84.4±8.8)%,(82.0±4.5)%。顺铂处理后,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细胞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50.9±1.3)%,(67.3±2.2)%,(12.2±0.8)%和(38.6±0.9)%。γ射线处理后,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4,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和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6细胞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21.2±1.1)%,(14.6±0.9)%,(9.7±1.0)%和(10.4±0.8)%。③不同干预条件下转染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情况:经γ射线,顺铂及5-氟脲嘧啶处理后,转染了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载体的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细胞数高于对照组(t=-4.693,-8.617,-6.721,P<0.01);转染了缺氧诱导因子1αsiRNA的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细胞数低于对照组细胞(t=5.800,5.595,4.253,P<0.05~0.01)。用顺铂处理24h后,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2细胞凋亡数为(34.0±1.9)%,低于空白对照[(49.6±3.4)%,t=6.937,P<0.01]。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siRNA的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株-5细胞凋亡数为(27.7±2.3)%。高于空白对照[(11.4±2.1)%,t=-8.941,P<0.01]。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口腔鳞癌细胞对放、化疗感受性之间有负相关性。抑制癌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能增强癌细胞对放疗、化疗的感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 放射治疗 化学疗法 辅助
下载PDF
激光定时照射后口腔及颈部肿瘤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动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世璋 曹经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3-92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激光动力学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02/04在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住院,年龄58~81岁,并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放射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8例(舌癌3例,颊癌3例,食管癌1例,乳腺癌颈部转移1例)进行激光动力... 目的:观察激光动力学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02/04在北京朝阳医院口腔科住院,年龄58~81岁,并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放射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8例(舌癌3例,颊癌3例,食管癌1例,乳腺癌颈部转移1例)进行激光动力学治疗。8例患者经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注射后,选用相应激光输出功率进行定时照射后进行部分瘤体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动态学分析。结果:经激光动力学方法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瘤体内血流量降低,患者治疗后除伴有轻度照射区水肿外均无明显不适,水肿2周左右逐渐消退。结论:激光动力学方法应用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有良好的治疗功效,特别适用于临床年老,体弱等不适应用手术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血卟啉衍生物 肿瘤
下载PDF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家锋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期24-24,共1页
口腔黏膜损伤是口腔科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因外力作用使口腔黏膜表层破损所致。因口腔局部疼痛,影响进食、饮水、言语,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治疗上,在局部应用抗炎镇痛药和促进黏膜组织愈合药物的同时,还应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 口腔黏膜损伤是口腔科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因外力作用使口腔黏膜表层破损所致。因口腔局部疼痛,影响进食、饮水、言语,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治疗上,在局部应用抗炎镇痛药和促进黏膜组织愈合药物的同时,还应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创面感染。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我科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损伤18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康复新液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型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江玉梅 张紫薇 +1 位作者 王吉天 杨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型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总NO检测试剂盒、活性氧检测试剂盒、钙离子(Ca^(2+))荧光探针Fluo-4 AM检测不同浓度的NO(10、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型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总NO检测试剂盒、活性氧检测试剂盒、钙离子(Ca^(2+))荧光探针Fluo-4 AM检测不同浓度的NO(10、30、50 mmol/L)对P.g的体外抗菌性能,以及对P.g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Ca^(2+)浓度的影响。结果NO对P.g有显著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且其抗菌活性与NO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NO处理后显著提高了P.g胞内ROS水平和Ca^(2+)浓度(P<0.05)。结论NO能够有效抑制P.g的活性和生长能力,并引起P.g胞内ROS和Ca^(2+)代谢紊乱。NO供体型药物对种植体周围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供体型药物 牙龈卟啉单胞菌 抗菌作用 种植体周围炎 活性氧 钙离子
下载PDF
口腔病灶感染3例分析
12
作者 曹经一 许长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0,共1页
关键词 口腔病灶感染 微生物感染 诊断和治疗 牙周组织 器官转移 临床医生 典型病例 致病性 扁桃体
下载PDF
口腔病灶感染的病例分析
13
作者 曹经一 《全科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口腔病灶感染 诊断 肾病 偏头痛
下载PDF
Er:YAG激光在口腔种植二期手术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雪涛 张朝霞 范晶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在口腔种植二期手术中的应用,并总结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外科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行单颗种植修复的二期手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在口腔种植二期手术中的应用,并总结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口腔外科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行单颗种植修复的二期手术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种植二期手术行传统切开缝合法;观察组:采用Er:YAG激光切开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及愈合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hVAS评分和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8、9.369、15.510、19.133,P<0.01);术后3个月评估显示观察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Z=-3.407,P<0.05),牙龈美观度和功能恢复更佳;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结论:口腔种植二期手术中运用Er:YAG激光效果显著,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确保修复效果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二期手术 ER:YAG激光 临床效果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翠红 王静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56-158,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口腔正畸疼痛程度和口腔健康的影响,为患儿的正畸治疗护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110例口腔正畸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口腔正畸疼痛程度和口腔健康的影响,为患儿的正畸治疗护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110例口腔正畸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全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口腔健康状态评估量表(SOHSI量表)评分,并对患儿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VAS及SOHSI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及SOHSI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总依从率、患儿及家长对外观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儿童口腔正畸疼痛程度和口腔健康,提高外观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儿童 综合护理 疼痛 口腔健康 满意度 依从性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娜娜 王陈保 钱鑫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0期1051-1053,1060,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采用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手术切口(45.16%)和呼吸道(38.71%),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为化脓性链球菌(16.13%)、表皮葡萄球菌(9.68%)、铜绿假单胞菌(9.68%)和肺炎克雷伯菌(9.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术后血清白蛋白﹤35 g/L、合并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分别高于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术后血清白蛋白≥35 g/L、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 h、术后血清白蛋白﹤35 g/L及合并糖尿病均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大,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手术切口和呼吸道,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为化脓性链球菌,需要特别关注手术时间长、术后血清白蛋白低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MRI与CBCT对根尖周炎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赵冬 丁宇堃 +1 位作者 杨宇 王海燕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6期97-100,13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评估根尖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行MRI和CBCT检查的20例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评估根尖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行MRI和CBCT检查的20例根尖周炎(Apical Periodontitis,AP)患者,比较MRI的T1WI、T_(2)WI与CBCT图像显示的病变情况,包括病灶宽度、高度和面积。结果20例慢性AP患者CBCT显示的35个病变MRI图像上均清晰可见。CBCT可显示矿化组织成分,如牙齿和骨骼;MRI可提供软组织成分信息,且MRI图像能提供诊断细节,可用于评估牙体硬组织的主要结构。病变内观察到不均匀对比,通常在根尖孔和牙周间隙附近有明显增强。在MRI和CBCT之间未观察到病变可见性的差异,病变大小吻合良好。MRI检查T_(1)WI和T_(2)WI图像显示的病灶大小高度相关(P<0.01)。T_(1)WI和T_(2)WI显示病灶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和T2WI显示病灶大小均大于CB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提供软组织特征,有助于根尖周病变的详细分析,CBCT结合MRI可以更好地了解根尖周病变范围和病理改变,从而证实MRI在根尖周病变识别中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根尖周炎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交联型可吸收胶原膜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赵倩 周璿 +2 位作者 张冬雪 王左敏 赵冬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评价戊二醛交联型胶原膜(glutaraldehyde cross-linked collagen membrane, GCM)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并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natural collagen membrane, NCM)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态评价、阳性... 目的 评价戊二醛交联型胶原膜(glutaraldehyde cross-linked collagen membrane, GCM)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效果,并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natural collagen membrane, NCM)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态评价、阳性对照、非劣效检验临床试验。在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术后即刻(基线)和12周后通过CBCT测量牙槽嵴高度和宽度。通过基线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对膜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进行临床评价。术后16周组织学观察牙龈及骨组织中膜的降解。结果 GCM组与NCM组分别有44例和38例受试者完成试验,两组牙槽嵴高度变化量分别为(0.88±0.62)mm和(0.82±0.81)mm;牙槽嵴宽度变化量分别为(0.71±0.72)mm和(0.95±0.86)mm,两组的影像学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操作性及稳定性的VAS评分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GCM组中观察到部分结构完整的胶原膜。结论 戊二醛交联型胶原膜应用于拔牙同期引导骨再生的成骨效果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无差异,其临床操作性、稳定性及降解速率优于非交联天然胶原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引导骨再生术 胶原膜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海绵支架螯合锶离子的影响
19
作者 李雨柯 王梅 +2 位作者 唐琳 刘玉华 陈晓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设计不同pH值下螯合锶(strontium,Sr)的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decellularized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dSIS)海绵支架(Sr/dSIS),以该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评价指标,为制备Sr/dSIS选择合适的pH值。方法:(1)Sr/dSIS制备及... 目的:设计不同pH值下螯合锶(strontium,Sr)的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decellularized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dSIS)海绵支架(Sr/dSIS),以该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评价指标,为制备Sr/dSIS选择合适的pH值。方法:(1)Sr/dSIS制备及分组:将dSIS溶液与氯化锶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溶液pH分别为3、5、7、9,于37℃下充分反应后经冷冻干燥制得多孔支架,分别命名为Sr/dSIS-3、-5、-7、-9,以dSIS支架为对照;(2)理化性能评价:观察支架大体形貌,采用扫描电镜分析微观形貌并测定孔隙率和孔径,能谱分析表面元素,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结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螯合率,比重法检测吸水率,万能力学测试机评价压缩强度;(3)生物相容性评价:采用Calcein-AM/PI活细胞/死细胞染色法评价各组支架的毒性和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效果。结果:扫描电镜下各组支架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孔径和孔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谱分析中Sr/dSIS-5、-7、-9组检测出锶元素的特征峰,且锶元素均匀分布于支架;官能团分析验证了Sr/dSIS-5、-7、-9组有螯合物形成;螯合率分析显示Sr/dSIS-7组锶离子螯合率最高,与其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支架吸水性良好;Sr/dSIS-5、-7、-9组的压缩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良好,Sr/dSIS-7组展现出最佳的促细胞增殖能力。结论:pH为7时,Sr/dSIS支架具有高锶离子螯合率以及更好的促BMSCs增殖效果,是制备Sr/dSIS支架的理想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 组织工程 支架
下载PDF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漂白牙齿的效果及安全性
20
作者 潘红 李双 +4 位作者 仵静静 冯浩然 李应龙 马若男 焦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目的:研究沿面放电等离子体(SMD plasma)漂白牙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牙冠完整,无龋坏、裂纹和缺损的人离体牙,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MD plasma 5 min组,SMD plasma 10 min组、过氧化氢5 min组、过氧化氢10 min组(所用过氧化氢质... 目的:研究沿面放电等离子体(SMD plasma)漂白牙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牙冠完整,无龋坏、裂纹和缺损的人离体牙,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MD plasma 5 min组,SMD plasma 10 min组、过氧化氢5 min组、过氧化氢10 min组(所用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均为10%),每组5颗牙,共3批,观察处理前后牙齿表面颜色,记为ΔE。另取45颗离体牙同上分组处理,每组3颗牙,共3批,测量牙齿表面粗糙度及显微硬度。另取1颗离体牙,制备4个牙片,空白对照不处理,余3个牙片分别用SMD plasma处理5 min、10 min或过氧化氢处理10 mi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釉质表面形态,并利用发射光谱分析SMD plasma中的主要激发态活性物质。结果:SMD plasma 5 min组、SMD plasma 10 min组、过氧化氢5 min组和过氧化氢10 min组ΔE分别为(5.00±0.59)、(6.22±1.97)、(3.44±1.49)和(3.64±1.6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SMD plasma的漂白效果优于过氧化氢,且SMD plasma处理10 min效果更为显著。SMD plasma处理对牙齿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以及牙齿表面形态无显著影响。发射光谱结果显示,SMD plasma放电过程中产生的·OH是牙齿漂白的主要活性成分。结论:与质量分数10%过氧化氢相比,SMD plasma能够有效漂白牙齿,且对牙齿表面结构无显著影响,使用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 过氧化氢 牙齿漂白 牙齿表面粗糙度 牙齿表面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