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PBL教学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
1
作者 佟春光 张秀英 +1 位作者 刘方 谭亚琦 《中国病案》 202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问题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以提升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日-2022年9月28日在某院皮肤科实习的80例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问题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以提升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日-2022年9月28日在某院皮肤科实习的80例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比2组学生评判考核成绩、教学成果等,评价2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临床病例成绩及总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44.54±1.44)分与(42.16±2.42)分、(47.12±1.56)分与(41.96±1.48)分以及(91.44±2.10)分与(85.32±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医患沟通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成果与对照组比较,总评分分别为(86.95±5.58)分与(80.62±5.37)分,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联合应用CBL和PBL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考核成绩和教学成果,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临床实习 考核成绩 教学评价
原文传递
瘢痕疙瘩miR-557和eIF2a的表达及靶向关系研究
2
作者 贾红侠 兰东 +1 位作者 于思思 张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中微小RNA-557(miR-557)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a(eIF2a)在病变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特征,明确两者的靶向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诊治患者术后的瘢痕疙瘩(n=98)、增生性瘢痕组织(n=49)和正常皮肤...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中微小RNA-557(miR-557)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a(eIF2a)在病变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特征,明确两者的靶向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诊治患者术后的瘢痕疙瘩(n=98)、增生性瘢痕组织(n=49)和正常皮肤组织(n=49)。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57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IF2a和Ki-67的表达。分离培养瘢痕疙瘩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57与eIF2a的靶向关系。结果瘢痕疙瘩中miR-557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瘢痕疙瘩中eIF2a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miR-557和eIF2a在不同病变最大径、不同增殖指数和有无伴随症状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疙瘩中miR-557与eIF2a呈负相关性(r=-0.69,P=0.0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557与eIF2a具有靶向关系。结论miR-55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下降,eIF2a的表达升高,均与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有关,miR-557与eIF2a具有靶向负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微小RNA-557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a 组织病理 靶向关系
下载PDF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及预后的相关进展
3
作者 曹嘉力 邢昕竹 +1 位作者 范洁 何焱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106,共5页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症药疹。临床表现以皮损、发热、淋巴结增大、血液学异常及多脏器受损为主,同时可伴有人疱疹病毒6(HHV-6)的重新激活。目前认为DIHS的发病机制是疱...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又称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重症药疹。临床表现以皮损、发热、淋巴结增大、血液学异常及多脏器受损为主,同时可伴有人疱疹病毒6(HHV-6)的重新激活。目前认为DIHS的发病机制是疱疹病毒和机体免疫反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与个体基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趋化因子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兹对DIHS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基因 趋化因子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神经鞘瘤1例
4
作者 贾红侠 冉立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45岁女性患者。左股部肿物6年余,缓慢增大,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左股部伸侧可触及一2cm×3cm椭圆形黯紫红色皮下结节,质地略硬,境界清楚,无明显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团块位于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近圆形,有包膜,可见典型的An... 45岁女性患者。左股部肿物6年余,缓慢增大,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左股部伸侧可触及一2cm×3cm椭圆形黯紫红色皮下结节,质地略硬,境界清楚,无明显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团块位于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近圆形,有包膜,可见典型的Antoni A区及Antoni B区;Antoni A区由密集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长,两端细,呈波浪状,部分细胞核排列成栅栏状形成特征性的Verocay小体;Antoni B区可见散在分布的梭形细胞或星形细胞嵌在大量疏松的黏液样基质中,小血管壁可有玻璃样变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团块内梭形细胞S-100、SOX10均弥漫阳性;肿瘤团块周边包膜细胞EMA阳性;肿瘤团块内阿辛兰染色阳性。诊断:神经鞘瘤。手术切除,随访3个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下载PDF
何以解“疣”?光动力显身手
5
作者 曹嘉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期14-15,共2页
疣病是实际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部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将受到影响。何以解“疣”?光动力疗法是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春玲 程少为 +5 位作者 兰东 张秀英 佟春光 曹梅 何焱玲 陈懿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4例湿疹、56例慢性荨麻疹、2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有四种物质相同,分别为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特应...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4例湿疹、56例慢性荨麻疹、2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三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有四种物质相同,分别为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特应性皮炎组阳性率(64.29%)明显低于湿疹组(79.92%),慢性荨麻疹(76.79%)与湿疹二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阳性率较高的致敏原具有相同性;硫酸镍、重铬酸甲、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外源性变应原,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可能以内源性为主;接触性过敏原可以引起接触性荨麻疹;斑贴试验阳性致敏原常是引起面部湿疹、手湿疹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斑贴试验 湿疹 过敏性皮肤病 阳性率 特应性皮炎 临床意义 混合物
下载PDF
皮肤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秀英 兰东 +1 位作者 佟春光 程少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6-227,共2页
报告1例多发性毛发平滑肌瘤。患者女,64岁。躯干出现皮疹3年。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散在红褐色丘疹、结节。皮肤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可见较多群集束状和团块状杂乱排列平滑肌束。免疫组化证实过度增生的纤维为平滑肌。
关键词 平滑肌 皮肤
下载PDF
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玲 张秀英 +1 位作者 何焱玲 陈懿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5-366,共2页
报告1例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男,61岁。前额发际处多发淡黄色结节性丘疹,光滑,边界清楚2年。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表皮萎缩变薄,表皮突消失变平;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有大块均一红染、团块状的淀粉样蛋白沉积;血管壁也有淀粉样蛋白沉积... 报告1例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男,61岁。前额发际处多发淡黄色结节性丘疹,光滑,边界清楚2年。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表皮萎缩变薄,表皮突消失变平;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有大块均一红染、团块状的淀粉样蛋白沉积;血管壁也有淀粉样蛋白沉积;刚果红染色显示橙红色阳性;偏振光检查可见浅绿色的双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结节性
下载PDF
Quantum SR和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2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秀英 何焱玲 +3 位作者 董洁 徐俊珠 王婕 何京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比较Quantum SR和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210例,Quantum SR强脉冲光治疗86例,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124例,每名患者治疗5次,每次间隔3~4周,治疗结束后分析结果。结果Quant... 目的比较Quantum SR和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210例,Quantum SR强脉冲光治疗86例,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124例,每名患者治疗5次,每次间隔3~4周,治疗结束后分析结果。结果Quantum SR和Lumenis One组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细小皱纹和皮肤质地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76.8%和88.5%;80.3%和90.1%;76.0%和85.1%;82.6%和90.3%。不良反应Quantum SR组为9.3%,Lumenis One组为0.8%。结论两种强脉冲光均为无创性有效治疗面部光老化的方法,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不良反应轻,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光老化 治疗
下载PDF
光子嫩肤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1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秀英 何焱玲 +4 位作者 程少为 刘方 佟春光 刘春玲 王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为观察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用光子嫩肤仪治疗100例有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每位患者治疗5次,每次间隔3—4周。治疗结束后,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细小皱纹和皮肤质地的改盖有效率分别为79.8%、82.4%、79.6%... 为观察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用光子嫩肤仪治疗100例有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每位患者治疗5次,每次间隔3—4周。治疗结束后,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细小皱纹和皮肤质地的改盖有效率分别为79.8%、82.4%、79.6%和85.0%。光子嫩肤仪是一种无创性治疗面部光老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脉冲 光子嫩肤
下载PDF
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佟春光 张秀英 +1 位作者 兰东 陈懿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6-536,共1页
患者男,47岁.双下肢皮疹6年,全身皮疹3年.6年前无诱因双小腿、膝部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片、丘疹,上附鳞屑,轻痒,有压痛.
关键词 淋巴瘤样丘疹病
下载PDF
“三基”训练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探索与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昊 冉立伟 杨一飞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5期792-795,共4页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的临床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以皮肤性病学"三基"内容为基础,建立"皮损"为中心的扩展教学法及"病例"为中心的延伸教学法的理论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的临床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以皮肤性病学"三基"内容为基础,建立"皮损"为中心的扩展教学法及"病例"为中心的延伸教学法的理论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见习及实习模式,完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三基"训练有助于培养专业知识水平全面、临床实践能力强的皮肤科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教学 三基(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下载PDF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春霞 左亚刚 +2 位作者 杨明 李莉 方凯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DIF)技术在诊断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utoim-mune bullous dermatoses,AIB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155例AIBD的DIF检查结果 ,...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DIF)技术在诊断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autoim-mune bullous dermatoses,AIB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155例AIBD的DIF检查结果 ,总结各类型AIBD的DIF表现特点,并与组织病理检查对AIBD诊断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各类型AIBD的DIF表现各具特征性。DIF诊断AIBD的敏感性为92.9%,与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P=0.058)。结论 DIF技术敏感性高,对A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皮肤病 直接免疫荧光 组织病理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世光 何焱玲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73-375,共3页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现已成为教育和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行业领域对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的需求。该文将岗位胜任力理论引入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之中,在分析胜任力概念和当前皮肤性病...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现已成为教育和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行业领域对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的需求。该文将岗位胜任力理论引入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之中,在分析胜任力概念和当前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为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皮肤性病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胱天蛋白酶-8在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浩翔 李海玲 +2 位作者 闫言 李莉 王宝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确定胱天蛋白酶-8(caspase-8)在UVB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100、200、300和400 mJ/cm^2 UVB照射后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用抑制剂Z-IETD-FMK抑制cas... 目的:确定胱天蛋白酶-8(caspase-8)在UVB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100、200、300和400 mJ/cm^2 UVB照射后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用抑制剂Z-IETD-FMK抑制caspase-8活性后,检测凋亡细胞数量。结果:UVB照射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活性,引起细胞凋亡,随着照射UVB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逐渐增多。Caspase-8抑制剂Z-IETD-FMIK抑制UVB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caspase-8在UVB照射导致的UVB急性光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B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凋亡 胱天蛋白酶-8
下载PDF
UVB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相关骨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浩翔 闫言 +2 位作者 李莉 曾跃平 王宝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确定UVB对皮肤成纤维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用150 mJ/cm^2的UVB照射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β-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含量。结果:150 mJ/cm^2 UVB照射后β-... 目的:确定UVB对皮肤成纤维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用150 mJ/cm^2的UVB照射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β-肌动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含量。结果:150 mJ/cm^2 UVB照射后β-微管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波形蛋白逐渐升高,α-微管蛋白和β-肌动蛋白改变不明显。结论:在UVB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损伤过程中,β-微管蛋白和波形蛋白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B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细胞骨架蛋白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冉立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直观性强的临床学科,传统的讲授教学法(LBL)已不适合。将以形象直观生动的案例为基础、引入情境的案例教学法(CBL)和以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为基础、培养思维和能力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直观性强的临床学科,传统的讲授教学法(LBL)已不适合。将以形象直观生动的案例为基础、引入情境的案例教学法(CBL)和以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为基础、培养思维和能力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运用,形成优势互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案例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下载PDF
皮肤转移癌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佟春光 何焱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253,共2页
患者女,57岁。因胸部出现斑块伴瘙痒半年,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半年前胸部出现暗红色斑块,质地较硬,伴中度瘙痒。皮损渐扩大,曾在外院按“皮炎”给予抗组胺药口服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均无效。
关键词 转移 皮肤
下载PDF
皮肤平滑肌瘤1例
19
作者 佟春光 何焱玲 张秀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关键词 皮肤平滑肌瘤 临床资料 左肾结石 多发性 造瘘术 既往史 皮疹 背部
下载PDF
胃管状腺癌脐部皮肤转移1例
20
作者 冉立伟 于思思 兰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253,共1页
患者男,69岁。因脐部皮损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2013年11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脐部出现一约蚕豆大红色结节,无痛痒,在我院普外科诊断为脐部皮肤感染,予口服头孢地尼,外用莫匹罗星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进行性增大,为进一... 患者男,69岁。因脐部皮损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2013年11月1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脐部出现一约蚕豆大红色结节,无痛痒,在我院普外科诊断为脐部皮肤感染,予口服头孢地尼,外用莫匹罗星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进行性增大,为进一步诊治来我科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睡眠、食欲可。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状腺癌 皮肤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