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
作者 蔚思洋 付杨 +1 位作者 贾宏业 郑志学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低体温对于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低体温组与正常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术中低体温对于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低体温组与正常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即刻(T_(0))、插管后即刻(T_(1))、术中15 min(T_(2))、术毕即刻(T_(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OI)。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前DVT发生率。结果T_(1)、T_(2)、T_(3)时,低体温组患者MAP、HR均高于正常组患者,OI均低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T、APTT、TT均短于本组术前,D-D、FIB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且低体温组患者PT、APTT、TT均短于正常组患者,D-D、FIB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低体温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8.60%(8/43),高于正常组患者的2.3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93%(9/43),高于正常组患者的2.3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可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刺激,易诱发术后高凝状态,导致术后DVT发生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低体温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