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
作者 石祥恩 张永力 +6 位作者 吴斌 周忠清 孙玉明 刘方军 钱海 范涛 李志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纳入42例共44个后循环动脉瘤,包括基底动脉动脉瘤26例(27个)、椎动脉动脉瘤16例(17个)。其中15例分别行颈外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4例)、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颌内动脉大脑后动...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纳入42例共44个后循环动脉瘤,包括基底动脉动脉瘤26例(27个)、椎动脉动脉瘤16例(17个)。其中15例分别行颈外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4例)、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颌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椎动脉颅内外段(2例)、枕动脉小脑后下小动脉(5例)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余27例行单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经随访共37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4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3例、椎动脉动脉瘤9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后动脉P1~P2段交界处动脉瘤4例、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例和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1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活动能力,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性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良好率达88.09%。其余5例患者,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术后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生活不能自理;2例(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因术后发生脑干缺血,围手术期死亡;2例(椎动脉动脉瘤)复发患者经再次治疗康复。结论对于不宜直接行手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为了避免因夹闭动脉瘤和延长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时间而发生术后脑缺血事件,可选择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以避免动脉瘤夹闭术带来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重建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椎动脉 基底动脉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58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志强 石祥恩 +2 位作者 杨军 范涛 张永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7-557,共1页
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因其周围结构复杂,动脉瘤方向多变,手术显露有一定难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04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前交通动脉瘤58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8例,其中男37例,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入路 翼点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附11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强 石祥恩 +4 位作者 吴斌 张永力 范涛 周忠清 孙玉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79-180,共2页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11例。病变位于中脑2例,脑桥8例,延髓1例。结果病灶镜下均全切除,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随访1~3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例,无明显变...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11例。病变位于中脑2例,脑桥8例,延髓1例。结果病灶镜下均全切除,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随访1~3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例,无明显变化3例,遗留吞咽困难1例,面瘫及肢体活动障碍加重2例;病灶均无复发。结论选择正确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茧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永桥 骆成玉 杨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 6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腹茧症患者术前均误诊 ,5例诊为肠梗阻 ,1例诊为腹部包块 ,6例均给予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术 ,1例行肠排列术。 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 6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腹茧症患者术前均误诊 ,5例诊为肠梗阻 ,1例诊为腹部包块 ,6例均给予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术 ,1例行肠排列术。 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诊断困难。上消化道造影、B超及CT对诊断有帮助。治疗常选择行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肠排列、肠切除、粘连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诊断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在显微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寸恩浩 杨军 +1 位作者 陈素华 常永凯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4-15,共2页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精度及微创的要求较高。而其手术教学及操作培训的手段有限。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在显微神经外科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手术虚拟及操作培训的价值及意义,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显微神经...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操作相对复杂,对精度及微创的要求较高。而其手术教学及操作培训的手段有限。虚拟现实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在显微神经外科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手术虚拟及操作培训的价值及意义,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显微神经外科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其在显微神经外科教学中的作用、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显微神经外科 培训 手术模拟
下载PDF
无临床工作经历的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军 齐建发 +2 位作者 马顺昌 胡业帅 于春江 《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2期3-5,共3页
探讨在无临床工作经历的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协调处理好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以及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结合带教经历,简述了处理好三者关系的方法、经验和体会,强调恰当协调处理三者关系是高质量完成学业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临床医学 培养质量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微创与功能外科时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处理的策略 被引量:17
7
作者 骆成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处理 乳腺癌 外科 微创 腋淋巴结清除术 判断预后 临床分期 BERG 胸小肌
下载PDF
隐丹参酮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8
作者 李亚晶 陈雷 +2 位作者 李明轩 王华伟 邓洪儒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分子机制。方法从网络数据库中分别获得疾病和药物的靶点,并得到所收集靶点的交集,使用R语言包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探索其生物学功能,使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分子机制。方法从网络数据库中分别获得疾病和药物的靶点,并得到所收集靶点的交集,使用R语言包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探索其生物学功能,使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索主要信号途径。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分析疾病与药物交叉靶点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应用Cytoscape的插件获得隐丹参酮抗VTE的核心靶点,使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药物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疾病-GO-KEGG-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图。结果经过筛选共获得261个隐丹参酮靶点和1961个无重复的VTE相关基因,87个隐丹参酮治疗VTE疾病的交集靶基因。GO富集分析产生2012个GO项目,1867个为生物过程(BP),18个为细胞成分(CC),127个为分子功能(MF),KEGG信号通路分析示132条KEGG途径被显著富集,表明这些靶基因与多种重要的疾病有关,主要包括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和糖尿病并发症等。经CytoNca筛选得到7个核心靶点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分子对接表明隐丹参酮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并结合到其核心基因的活性位点。结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了隐丹参酮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核心靶点和信号通路,其防治VTE主要作用于靶点SRC、MAPK1、STAT3、PTPN11、PIK3R1、EGFR和JAK2,参与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和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种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静脉血栓栓塞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癫痫外科术后置外引流管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梁继军 栾国明 +1 位作者 杨军 向军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外科术后置外引流管的应用及外引流方法。方法将159例手术病人分癫痫术后置外引流管(D1)及未置外引流管(D2)、肿瘤术后未置外引流管(D3)三组,观察其凝血系列、术后体温、皮瓣下穿刺、腰椎穿刺等术后并发症。结果难治...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外科术后置外引流管的应用及外引流方法。方法将159例手术病人分癫痫术后置外引流管(D1)及未置外引流管(D2)、肿瘤术后未置外引流管(D3)三组,观察其凝血系列、术后体温、皮瓣下穿刺、腰椎穿刺等术后并发症。结果难治性癫痫病人凝血系统虽无明显异常,但仍有别于肿瘤患者,皮瓣大于7 cm×8 cm时应放置外引流管。结论癫痫外科术后酌情正确地选置外引流管,能减轻术后发热、减少皮下积液、腰椎穿刺等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术后病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外引流管 并发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癫癎外科治疗的策略与展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栾国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1-482,共2页
癫痫的患病率高达7‰,我国约有近千万病人饱受癫痫发作的折磨。传统治疗观念仅以药物为主。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如采用视频脑电(VEEG)长程监测来分析痫性发作的表现和痫性放电起源,辅助性MRI、功能性... 癫痫的患病率高达7‰,我国约有近千万病人饱受癫痫发作的折磨。传统治疗观念仅以药物为主。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如采用视频脑电(VEEG)长程监测来分析痫性发作的表现和痫性放电起源,辅助性MRI、功能性MRI(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脑磁图(MEG)和颅内脑电图(iEEG)等的应用使得致痫灶、发作起始区及脑功能区可清楚辨识,加之显微外科技术与导航技术的结合为外科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目前,我国对癫痫的切除陛手术正逐日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外科 治疗策略 展望
下载PDF
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强 石祥恩 +4 位作者 吴斌 张永力 范涛 周忠清 孙玉明 《中外医疗》 2008年第7期20-20,共1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间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2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翼点入路。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均成功夹闭,良好8例,中残2例,1例遗留精神症状...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间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2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翼点入路。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均成功夹闭,良好8例,中残2例,1例遗留精神症状,无死亡病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变异、畸形较多,穿支多,动脉瘤方向多变,翼点入路可满意暴露动脉瘤,脑损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入路 显微外科 前交通动脉瘤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实的诊断手段及外科处理 被引量:13
12
作者 骆成玉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肝硬化晚期顽固性腹水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季晓昕 骆成玉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腹水 肝硬化 治疗
下载PDF
外科总论见习课程网络教学的研究
14
作者 李鑫 杨齐 +2 位作者 李海连 段煜飞 赵兴飞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9期101-104,共4页
外科总论是外科学教育的基础,其分为理论学习及见习操作课程,外科总论见习课程是培养外科医生无菌理念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石,外科总论见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决定了医学生是否能够具备合格的外科基础操作能力,所以外科总论见习课程在医学生... 外科总论是外科学教育的基础,其分为理论学习及见习操作课程,外科总论见习课程是培养外科医生无菌理念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石,外科总论见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决定了医学生是否能够具备合格的外科基础操作能力,所以外科总论见习课程在医学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课程在日常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已有应用,但在外科总论见习课程中却无经验,网络教学水平对于衡量教育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外科总论见习课程网络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实践操作课程教育信息化水平。文章通过对外科总论见习课程网络教学进行调研并提出问题,经专家讨论形成相关建议,希望对未来外科总论见习课程网络教学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总论 见习课程 网络课程 医学生 信息化 教学工作
下载PDF
临床神经外科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探讨
15
作者 石祥恩 齐建发 杨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53-54,共2页
如何造就高素质的神经外科医生,是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就医德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外语、计算机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临床教学中如何深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临床研究生 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大鼠CCA端端吻合在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初学者训练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业帅 钱海 +1 位作者 刘方军 石祥恩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颈总动脉(CCA)端端吻合在初学者显微技术训练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神经外科医生,且未进行过专门显微技术训练的初学者53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16只,分别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并在... 目的探讨大鼠颈总动脉(CCA)端端吻合在初学者显微技术训练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神经外科医生,且未进行过专门显微技术训练的初学者53名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16只,分别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并在吻合完成后检查即时血管通畅情况、吻合时间(自放置阻断夹至松开阻断夹)、吻合针数,并在24小时后检查次日血管通畅情况及存活率。结果 116只SD大鼠中,麻醉致死率约为6. 0%(7/116),大出血致死率约为4. 3%(5/116),最终有效研究对象104例,平均缝合6. 32针,平均用时64. 82 min,即时血管通畅率85. 6%(89/104),次日血管通畅率50. 0%(52/104),术后次日大鼠存活率100%(104/104)。结论大鼠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后的即时、次日血管通畅率均较高,术后存活率高,可以作为未进行过专门显微技术训练的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初学者训练的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端端吻合 显微技术训练 SD大鼠 初学者
下载PDF
胃癌158例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劲松 王斌策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58例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栗:158例胃癌中,开腹探查9例,手术切除149例(94.3%),其中根治性切除141例,姑息性切除8例;远侧胃切除117例(7... 目的: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58例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栗:158例胃癌中,开腹探查9例,手术切除149例(94.3%),其中根治性切除141例,姑息性切除8例;远侧胃切除117例(78.5%),近侧胃切除11例(7.4%),全胃切除21例(14.1%);行消化道重建的149例中,手法吻合24例(16.1%),单吻合器106例(71.1%),双吻合器19例(12.8%)。术后病理早期癌7例(4.4%),进展期胃癌151例(95.6%)。术后死亡1例(0.6%),16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10.1%)。结论:胃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疗效的关键措施,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最有效手段。由于吻合器使用的增多,降低了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重症监护室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维 宋长莉 +2 位作者 曹敏 朱立娟 谢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治疗的12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3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治疗的12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DVT组(n=35)和对照组(n=9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DVT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比例、ICU住院期间手术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输注血小板、深静脉置管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进行机械通气、ICU住院期间手术均是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是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进行机械通气、进行手术治疗、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均与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密切相关,临床中应注意及时评估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并做好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监护室 深静脉血栓 机械通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口腔菌群和肠道菌群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响
19
作者 雷霆 石祥恩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85-589,593,共6页
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成年人群发病率约3%左右。动脉瘤有一定的破裂风险,而一旦发生破裂,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动脉瘤形成原因较多且复杂,目前研究表明,口腔细菌可以通过免疫逃逸等机制,定植并直接参... 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成年人群发病率约3%左右。动脉瘤有一定的破裂风险,而一旦发生破裂,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动脉瘤形成原因较多且复杂,目前研究表明,口腔细菌可以通过免疫逃逸等机制,定植并直接参与血管炎症反应,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化,细胞外基质重塑,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途径,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破坏动脉壁,促进动脉瘤形成和破裂。肠道细菌则可通过人体内代谢物影响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M1/M2比率,从而影响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综述回顾了人体微生物在颅内动脉瘤成因和破裂中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口腔菌群 肠道菌群 巨噬细胞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4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周永桥 段煜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