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2023年6月13日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核酸转阴后,于6月19日出院。6月22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1℃,伴畏寒,肌肉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部分较前吸收,部分较前新发,于6月25日再次入本科...患者女性,48岁,2023年6月13日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核酸转阴后,于6月19日出院。6月22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1℃,伴畏寒,肌肉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部分较前吸收,部分较前新发,于6月25日再次入本科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可闻及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血气分析(不吸氧):酸碱度(pH)7.4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36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PaO_(2))57 mm Hg,氧合指数(P/F ratio)282 mm H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5.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68%,淋巴细胞百分数(LYM)26%,血红蛋白(Hb)116 g/L;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完善检查,呼吸道病毒十三项提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支气管镜灌洗液微生物二代基因测序(NGS)提示偏肺病毒序列数24469条。综合分析诊断为肺炎-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停用抗生素,予以对症治疗及中药治疗。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散在斑片影明显吸收。说明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得以明确。hMPV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病程多为自限性,继发细菌感染几率较低,治疗往往并不需要抗生素,可采用支持性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展开更多
文摘患者女性,48岁,2023年6月13日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核酸转阴后,于6月19日出院。6月22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1℃,伴畏寒,肌肉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部分较前吸收,部分较前新发,于6月25日再次入本科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可闻及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血气分析(不吸氧):酸碱度(pH)7.4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36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PaO_(2))57 mm Hg,氧合指数(P/F ratio)282 mm H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5.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68%,淋巴细胞百分数(LYM)26%,血红蛋白(Hb)116 g/L;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完善检查,呼吸道病毒十三项提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支气管镜灌洗液微生物二代基因测序(NGS)提示偏肺病毒序列数24469条。综合分析诊断为肺炎-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停用抗生素,予以对症治疗及中药治疗。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散在斑片影明显吸收。说明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得以明确。hMPV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病程多为自限性,继发细菌感染几率较低,治疗往往并不需要抗生素,可采用支持性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