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进军 林源 +1 位作者 苏庆军 海涌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3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男22例,女14例;年龄43~66岁,平均55岁。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12例,腰...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3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男22例,女14例;年龄43~66岁,平均55岁。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12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4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8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单融合节段:L3~43例,L4~515例,L5S18例;双融合节段:L3~4和L4~54例,L4~5和L5S16例。内植物:椎弓根钉+钛网26例,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器10例。临床疗效应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对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价。根据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8个月至4年9个月,平均3年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2±1.3)分,术后JOA评分为(12.6±2.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2.7%,临床疗效满意。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显示:40个椎间植骨融合;6个椎间植骨可能融合。并发症1例术中神经根牵拉伤未完全恢复,且术后2年出现伤口深部感染,X线片显示椎体间融合,经清创、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置管冲洗后治愈。结论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 退变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海涌 孟祥龙 +4 位作者 鲁世宝 苏庆军 关立 臧磊 刘玉增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200-206,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采用选择性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19例DL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减压固定节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采用选择性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19例DL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减压固定节段、失血量等相关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的差异。结果手术减压1~4个节段,固定融合5~9个节段,椎间融合15例患者,共24个节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Cobb角、腰椎前凸角度、冠状面失平衡、矢状面失平衡、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至少1年手术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2例患者表示愿意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术后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硬脊膜漏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对于伴有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失平衡的DLS患者,有限减压和长节段固定融合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退变性疾病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凸短节段固定融合后的侧凸影像学进展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孟祥龙 海涌 +5 位作者 鲁世保 杨晋才 苏庆军 关立 臧磊 康南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术后3-5年随访中,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术后3-5年随访中,腰椎侧凸角度、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9例DLS患者,男14例,女25例,年龄51-79岁,平均(67.3±8.5)岁。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时固定节段的冠状位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楔形角变化,比较影像学各指标术前、术后和终末随访的变化。结果随访36-66个月,平均(45.2±10.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和终末随访期间暂未观察到侧凸的明显进展。患者术后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相邻节段椎间角都获得一定的改善,但是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7例(43.6%)随访期间出现了侧凸Cobb’s角加重,进展0°-9°,但是均未超过术前Cobb’s角。12例(30.8%)术前腰椎前凸角度不良的患者中(术前腰椎前凸0°-11°),6例术后获得明显的改善(术后腰椎前凸16.5°-30°),其中4例在随访期间出现腰椎前凸角度的减小(7.1-11.4)°。终末随访上位椎间楔形角进展0°-3.3°,平均0.51°/年,与术前椎间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LS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即刻的侧凸Cobb’s角、腰椎前凸角和上位椎间角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3-5年随访无明显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腰椎
原文传递
Coflex治疗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孟祥龙 海涌 王云生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治疗L_(4~5)节段I度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Coflex治疗17例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3~72岁,平均54.1岁。采用椎板间开窗神经...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治疗L_(4~5)节段I度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Coflex治疗17例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43~72岁,平均54.1岁。采用椎板间开窗神经减压加Coflex内固定。术后随访36~64个月,进行腰椎站立位的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检查,测量L_(3~4)、L_(4~5)和L_5~S_1节段的手术前后椎间角的变化和矢状位位移情况。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3.4±26.2)min,平均出血量(127±84.5)ml;术前、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的VAS腰痛评分分别为(67.5±17.5)分、(21.3±9.8)分、(20.1±10.3)分,VAS腿痛评分分别为(41.2±15.1)分、(10.2±7.5)分、(8.5±6.9)分,ODI分别为43.5±9.5、14.3±7.5、12.5±6.7,VAS、ODI评分在术后1年、终末随访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终末随访L_(4~5)节段椎间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3~4)、L_5~S_1节段椎间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腰椎滑移方面,L4~5节段终末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_5~S_1和L_(3~4)节段无明显变化。结论Coflex固定治疗L_(4~5)节段I度退变性滑脱,具有疗效良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的特点,3~5年随访未发现明显的滑脱进展,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脱位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椎管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