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及其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哲学向“世界的一般哲学”的转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叶险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5,共4页
赵敦华认为,中国哲学现代形态是近百年来哲学在中国造就的事实,其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而以中西"双向格义"为特征的现代汉语的哲学话语则是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共同语言。贺来指出.要在中...
赵敦华认为,中国哲学现代形态是近百年来哲学在中国造就的事实,其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而以中西"双向格义"为特征的现代汉语的哲学话语则是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共同语言。贺来指出.要在中、西、马哲学的良性互动中寻求重构民族"哲学自我"的现实道路。通过中、西、马对话来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内在地要求重新确立与我们民族地位相称的哲学个性和思想自我,而在"哲学自我"的重构中,中、西、马哲学三者各自承担着特殊的职责并存在"功能互补"的关系,需要实现"视界融合"。李翔海认为,体现了现代实践哲学要求、涵容了科学理性精神、以人生价值安顿问题为思想主题的"意义哲学",是未来中国哲学的一种可能形态。叶险明提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应是作为"世界的一般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哲学。目前,要逐步形成中国哲学特有的能够反映当代世界哲学走向的话语系统;打破传统哲学的纯思辨形式,形成以时代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域,确立积极影响当代中国及其发展的价值取向。张曙光指出,中、西、马哲学的对话应关注它们深层活跃着的精神和跳动的脉搏、它们得以孕育的土壤和生发的源头,对话的旨趣在于开显"天地之大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
形态
世界
路径
跨文化
哲学界
交流
对话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及其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哲学向“世界的一般哲学”的转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叶险明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5,共4页
文摘
赵敦华认为,中国哲学现代形态是近百年来哲学在中国造就的事实,其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合,而以中西"双向格义"为特征的现代汉语的哲学话语则是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共同语言。贺来指出.要在中、西、马哲学的良性互动中寻求重构民族"哲学自我"的现实道路。通过中、西、马对话来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内在地要求重新确立与我们民族地位相称的哲学个性和思想自我,而在"哲学自我"的重构中,中、西、马哲学三者各自承担着特殊的职责并存在"功能互补"的关系,需要实现"视界融合"。李翔海认为,体现了现代实践哲学要求、涵容了科学理性精神、以人生价值安顿问题为思想主题的"意义哲学",是未来中国哲学的一种可能形态。叶险明提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应是作为"世界的一般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哲学。目前,要逐步形成中国哲学特有的能够反映当代世界哲学走向的话语系统;打破传统哲学的纯思辨形式,形成以时代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域,确立积极影响当代中国及其发展的价值取向。张曙光指出,中、西、马哲学的对话应关注它们深层活跃着的精神和跳动的脉搏、它们得以孕育的土壤和生发的源头,对话的旨趣在于开显"天地之大德"。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
形态
世界
路径
跨文化
哲学界
交流
对话
Keywords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Marxist philosophy
dialogu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及其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哲学向“世界的一般哲学”的转变
叶险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