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语表达中精确词汇的选用与学习
1
作者 何涛 《德语学习》 2004年第4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德语 精确词汇 反义词 词含义 学习辅导
原文传递
德语第二虚拟式的功能与用法
2
作者 朱锦 《德语人文研究》 2002年第3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虚拟式 说话者 非现实 德语 条件从句 条件句 动词原形 情态动词 加强语气 让步从句
原文传递
介于平庸与神韵之间的诗歌——作为青年歌德开路人的约翰·彼得·乌兹与阿那克里翁派
3
作者 Benjamin van Well 蒋雨峰(译) 《德语人文研究》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约翰·彼得·乌兹(Johann Peter Uz)是18世纪备受推崇的诗人,被同时代人誉为德国的贺拉斯。然而在生前他的名声就已衰退:人们认为他阿那克里翁派的洛可可诗歌过于平庸、缺乏特点。随着“狂飙突进”诗歌(Sturm-und-Drang-Lyrik)... 约翰·彼得·乌兹(Johann Peter Uz)是18世纪备受推崇的诗人,被同时代人誉为德国的贺拉斯。然而在生前他的名声就已衰退:人们认为他阿那克里翁派的洛可可诗歌过于平庸、缺乏特点。随着“狂飙突进”诗歌(Sturm-und-Drang-Lyrik)日益取代他的地位,1782年,乌兹本人得出结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已经过时了。然而他的诗作中也有一些成分得到流传:青年歌德在他的“狂飙突进”诗歌中沿用了阿那克里翁派的母题和形式元素,但也日益与之划清界限,并选取了新的倾向。在对乌兹的两首代表性的洛可可诗歌《春之乐趣》(Frühlingslust)与《致阿莫尔》(An Amor)的分析中,笔者将主要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展现阿那克里翁派诗歌是如何被“制造”的;彼时的文学批评在其中看到了平庸与神韵的混合,这一方面导致了它被取代,但另一方面也使它在“狂飙突进”诗歌中能得到传承。而后以《小小的花,小小的叶子》(Kleine Blumen, kleine Bl?tter)一诗为例,笔者将展现青年歌德对阿那克里翁派的传承与最终克服。本文用齐姆纳(R. Zymner)创造的术语“作者真实性”(autorfaktual)和“人物虚构性诗歌”(personafiktionale Lyrik)取代“体验诗”(Erlebnislyrik)这一颇有争议的概念,通过对乌兹和歌德诗歌的比较,讨论歌德“塞森海姆之歌”(Sesenheimer Lieder)中的个人自传式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那克里翁派 洛可可诗歌 约翰·彼得·乌兹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18世纪
原文传递
德国纪念爱因斯坦年学术动态
4
作者 朱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关键词 德国 爱因斯坦 学术动态 狭义相对论 社会背景 主体创造性 物理学
原文传递
市民阶层与市民性——欧洲关于德国特殊道路的讨论
5
作者 尤尔根·柯卡 谈薇 《北大史学》 CSSCI 2011年第1期295-304,392,共11页
本文分析了欧洲市民向公民过渡的历史进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派别对市民和公民身份的理解和定位。作者认为,公民社会是继市民社会之后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形态,具有新的价值理念;公民社会在当代欧洲既具... 本文分析了欧洲市民向公民过渡的历史进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派别对市民和公民身份的理解和定位。作者认为,公民社会是继市民社会之后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形态,具有新的价值理念;公民社会在当代欧洲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同时又是一种还未完全实现的社会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阶层 市民社会 历史时期 历史进程 发展阶段 市民文化 近代早期 阶级剥削 社会理想 Gesellschaft
原文传递
Klasse, geil, cool und krass——Jugendsprache des Deutschen
6
作者 朱锦 《德语学习》 2005年第6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德语 语言知识 文化背景 词汇
原文传递
Klassifizierung der Jugendsprache——Jugendsprache des Deutschen (Teil 2)
7
作者 朱锦 《德语学习》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语言知识 德语 文化背景 学习指导
原文传递
白晋的索隐派思想体系
8
作者 柯兰尼 李岩 《国际汉学》 2009年第1期5-27,共23页
耶稣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685年他作为"国王的数学家"之一来到中国,此后供职于康熙王朝。他曾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还参与了清代浩大的地图绘制工程,和欧洲著名学者莱布尼茨(Leibniz)等人... 耶稣会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1685年他作为"国王的数学家"之一来到中国,此后供职于康熙王朝。他曾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还参与了清代浩大的地图绘制工程,和欧洲著名学者莱布尼茨(Leibniz)等人频繁通信,他还是在华索隐派的创始人,撰写了《康熙皇帝传》、《古今敬天鉴》、《易经释义》等著作。迄今为止,对白晋及其索隐派思想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对白晋的索隐派思想作了整体介绍,包括该理论出发点、白晋眼中的四书五经、中国人对独一神和三一神的认识,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隐派 基督教 中国古代经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