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1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幸福课程体系的理念设计与路径探索——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的课程规划与实施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攀峰 徐骏 刘秀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5-37,共3页
在课程改革深化之际,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规划了学校课程,构建了幸福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即树立育人为本的幸福课程价值观、构建能力取向的幸福课程目的观、建立以文化人的幸福课程管理观,并坚持关系统整、整体推进和循序渐进... 在课程改革深化之际,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规划了学校课程,构建了幸福课程体系的基本理念,即树立育人为本的幸福课程价值观、构建能力取向的幸福课程目的观、建立以文化人的幸福课程管理观,并坚持关系统整、整体推进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开发幸福校本课程、建构幸福课程实施模式、建设幸福校园文化,意在把幸福教育的理念深植于学校课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课程体系 幸福课程规划 幸福校本课程 幸福校园
下载PDF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解读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手制度
2
作者 李志军 史磊 李永强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03-104,共2页
在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的整体发展中,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手制度可以说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典型。本文将基于组织文化视角,阐释与分析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手制度的运行与影响,深入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进程,在此基础上为将来继续推行... 在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的整体发展中,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手制度可以说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典型。本文将基于组织文化视角,阐释与分析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手制度的运行与影响,深入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进程,在此基础上为将来继续推行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手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探寻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工作 制度创新 组织文化 校长助手制度
下载PDF
“十三五”北京市学前教育投入与成本分担状况分析
3
作者 徐玲 李文娜 白明睿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通过对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经费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增多,但仍不充足,社会力量投入学前教育经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学费也在稳步上涨;就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来说,政府占主导地位,社会力量分担成本比例超低,农... 通过对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经费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增多,但仍不充足,社会力量投入学前教育经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学费也在稳步上涨;就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来说,政府占主导地位,社会力量分担成本比例超低,农村幼儿家庭分担成本比例过高,尚未形成三方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为此,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经费支出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园,细化和调整财政补助政策;降低农村幼儿家庭成本分担重担,实现成本分担合理化,最终实现学前教育的优质普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经费 学前教育成本 成本分担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成效探析——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数据研究
4
作者 黄雨恒 史静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本科教学改革是高校持续推进入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为走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初期质量低谷,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约500万本科生样本数据... 本科教学改革是高校持续推进入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举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为走出高等教育普及化初期质量低谷,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基于“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2001—2018年约500万本科生样本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此次改革中,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回归以学生能力增值为导向的通识性教学目标,涵养以学习主体性、社会建构性和真实情境性为特征的教学生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教学环境,并借助学生调查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21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但逐渐进入“高原”瓶颈期。具体表现为:本科生能力增值明显,教学过程中反思性学习、合作式学习、课堂表达和生师互动行为显著增加,院校的学业和社会性支持持续增强,但同时多个教学质量指标逐渐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总体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对保持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全球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以学生为中心 美国本科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北京汽车博物馆技术与工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
5
作者 郭宇婧 李文欣 白欣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具备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需要,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工业博物馆、STEM教育、技术与工程素养的关系,明确培养技术与工程素养的课程开发需要学生参与完整的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并以北京汽车博物馆“小小汽车... 具备科学素养是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首要需要,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工业博物馆、STEM教育、技术与工程素养的关系,明确培养技术与工程素养的课程开发需要学生参与完整的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并以北京汽车博物馆“小小汽车设计师”为案例进行具体展示。真实情境下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证实,推动学生学习科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馆校合作正在逐步成为社会大课堂中高质量科学素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STEM教育 技术与工程素养 工业博物馆 汽车博物馆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挑战与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6
作者 程旭 杨颖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4年第7期32-36,共5页
从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亟须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北京市64名各区县督导部门人员、301名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与保教干部对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态度,并选择4个区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基于调查信息,本研究总结了十... 从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亟须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北京市64名各区县督导部门人员、301名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与保教干部对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态度,并选择4个区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基于调查信息,本研究总结了十二年来开展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的经验,梳理了学前教育质量监测面临的挑战,即从监测体系上,面临结构质量为主向过程质量为主转型的挑战;从监测方式上,面临定量数据填报为主向现场观察评估为主转型的挑战;从监测主体上,面临“他评”为主向多元评估主体转型的挑战;从结果运用上,面临指向系统改进与指向园所改进兼顾的挑战。同时本研究提出教育督导部门要聚焦学前教育过程质量完善监测体系、标准与工具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学前教育质量监测 区域教育发展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薛海平 黄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6,172,共15页
“双减”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在普遍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衍生出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发达国家在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上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如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监管课后服务、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运行的各种资源、科学评价激发课后服务主体活力... “双减”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在普遍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衍生出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发达国家在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上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如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监管课后服务、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运行的各种资源、科学评价激发课后服务主体活力等。我国可在国情基础上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厘清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保障责任;设计合理的经费、师资和场地保障制度;以高质量评估推动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双减 课后服务质量 国际比较
下载PDF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以中部地区某省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抗抗 杜爱慧 胡扬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2-28,共7页
在"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下,以中部地区某省属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的物理教学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物... 在"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下,以中部地区某省属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的物理教学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高等师范院校物理学专业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的主要情况,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培养提出改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物理师范生 教学能力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工资效应与分配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方超 李永乐 《职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教育回报率及工资收入差距的分解作为测量指标,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利用描述性统计发现城乡居民的...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攸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教育回报率及工资收入差距的分解作为测量指标,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利用描述性统计发现城乡居民的工资水平对其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层级具有依附性的特征;(2)进一步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基准测量,发现高职教育回报率比中职教育高出21.3%,比本科教育低9.9%;(3)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技术,发现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时具有“提低”和“扩高”的异质性收益特征,仅考虑人力资本因素时,职业教育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具有“粘地板效应”的特征。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职业教育为抓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教育回报率 收入差距 工资效应 分配效应
下载PDF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价值、困境与创新路径
10
作者 王攀峰 王亚荣 翟静丽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它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 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它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也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教育定量研究在推动教育学走向科学化与实证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表现为方法的“内生性”问题、量化的“前提性”问题和研究的“规范性”问题。我国教育研究向实证研究范式的转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共享与公开机制的形成,为定量研究范式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未来,教育定量研究范式应在多种维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推行复制性研究,发展计算教育学,加强教育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范式 复制性研究 计算教育学 教育预测研究
下载PDF
教育法学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定位
11
作者 劳凯声 吕伟艳 马暄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
学科演进的动力并非简单地存在于学科内部,同时也要基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与法律的互变造就了一系列横跨公、私法的新型法律关系,如何防止单纯按公法标准来要求教育管理中的人和事,建立一种兼顾公、私法特征的法律体系,成... 学科演进的动力并非简单地存在于学科内部,同时也要基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与法律的互变造就了一系列横跨公、私法的新型法律关系,如何防止单纯按公法标准来要求教育管理中的人和事,建立一种兼顾公、私法特征的法律体系,成为教育法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教育法学经过对自身的元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学,从话语、体系到研究方法都开始具有了跨界的性质,为新学科形态的产生积累了充分的可能性。教育法学的发展应在合理借鉴中西教育学、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从知识层面对教育法学的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诠释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学 学科话语 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 跨部门法律观
下载PDF
法典化背景下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
12
作者 蔡海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共12页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上受到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存在立法法学研究、法教义学研究、社科法学研究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各有其效用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教育法典的编纂,教育法学研究应在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构:以中国教育法治实践为基本立场,以创新教育法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着力加强和改进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法学研究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研究方法 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演变、问题与完善——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13
作者 田汉族 邹昌跃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制度化探索、规范化和法制化三个阶段。制度供给重心从家校共育到家校社合作再到家校社政一体,具有从追求家庭教育的内部收益到追求外部收益和整体收益的动力特征,从学校资源开发到多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制度化探索、规范化和法制化三个阶段。制度供给重心从家校共育到家校社合作再到家校社政一体,具有从追求家庭教育的内部收益到追求外部收益和整体收益的动力特征,从学校资源开发到多方积极参与的过程特征,以及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由局部制度变迁带动整体制度变迁的方式特征。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制度面临配套制度供给不足、政策执行乏力和部分制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根源在于权力分配机制不顺、利益调整机制不全以及忽视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制度,需要强化政府责任,鼓励制度协同创新,探索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政策 制度变迁
下载PDF
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创客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14
作者 董黎明 焦宝聪 《开放学习研究》 2024年第3期35-44,共10页
创客教育是以创新思维发展为核心、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以华莱士创新思维心理过程“四阶段模型”理论探索为基础,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程序、教育支撑环境和教育评价五方面构建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创客教育模式... 创客教育是以创新思维发展为核心、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以华莱士创新思维心理过程“四阶段模型”理论探索为基础,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程序、教育支撑环境和教育评价五方面构建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创客教育模式,并通过三轮迭代设计来完善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创客教育模式。研究发现:基于专项技能项目和综合项目,由准备、创意、创图、创物和创享五阶段构成的创客教育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最终促进学习者创新思维的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创新思维 心理过程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探索
15
作者 李秉震 余佳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丰富,相关研究也逐渐扩展至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国际中文教育,曾先后十余次复信中文学习者,并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重要论述。文章以此为基础,深入阐释了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概念源流 理论探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研究
16
作者 薛海平 张诗雅 《中国教育学刊》 2024年第7期70-77,共8页
“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课题组基于2023年在全国11省12市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比较“双减”前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过... “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课题组基于2023年在全国11省12市的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比较“双减”前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及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过重问题突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13小时;参加了课后服务的教师、女教师、班主任教师、初中教师的工作负担更重。与“双减”前相比,“双减”后教师工作负担水平和结构都有明显变化,教师教学性事务时间增加显著。教师工作负担受到教师个体和学校两个层面多重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即合理分配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落实“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的休息时间;落实教师工作负担监测机制,关注不同身份教师工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师工作负担 工作负担结构 教师减负
下载PDF
走向再塑:第一代大学生家庭教育代际传递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涛 张艳 薛海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26,共16页
第一代大学生是家庭代际传递转折的一代,是中国代际社会过渡的一代,随着他们陆续组建小家庭,也开启了自我“重塑”后的子代“再塑”过程。基于2019年CHFS数据,以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为核心研究对象,从“家庭”的微观视角入手,延伸至“城乡... 第一代大学生是家庭代际传递转折的一代,是中国代际社会过渡的一代,随着他们陆续组建小家庭,也开启了自我“重塑”后的子代“再塑”过程。基于2019年CHFS数据,以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为核心研究对象,从“家庭”的微观视角入手,延伸至“城乡”的宏观视角,考察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与非大学生家庭、城市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与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家庭四类群体子代校外教育机会获得的“家庭”和“城乡”效应。研究发现:(1)教育代际传递扩大了具有不同文化资本家庭子代的校外教育机会获得差异;(2)教育代际传递缩小了城乡家庭子代的校外教育机会获得差异;(3)权威型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及自身特质是双重效应的内生原因。总之,由于第一代大学生的自身经验及特质,决定了其教育代际传递具有较强的代际再塑、阶层再塑和教养再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代大学生家庭 校外教育机会获得 代际传递 双重效应 再塑
下载PDF
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STEM教育:美国博物馆学习服务案例研究
18
作者 杨娟 欧阳媛 《世界教育信息》 2024年第6期44-52,共9页
非正式学习环境为STEM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和资源。作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的典型代表,美国博物馆以知识共享为使命,通过策划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各年龄段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STEM教育资源。研究聚焦于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旧金山探... 非正式学习环境为STEM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和资源。作为非正式学习环境的典型代表,美国博物馆以知识共享为使命,通过策划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各年龄段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STEM教育资源。研究聚焦于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旧金山探索博物馆和西雅图飞行博物馆在STEM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了美国博物馆在提供STEM学习资源,与学校STEM教育有效衔接,支持STEM教师专业发展,吸引家庭参与STEM教育,促进STEM教育公平等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我国发展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STEM教育,丰富STEM教育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环境 STEM教育 博物馆 学习服务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人机协同教育主体合作博弈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方海光 孔新梅 +1 位作者 刘慧薇 王显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随着ChaGPT和大模型所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力的增强,中小学数字化课堂迈入人机协同教育智能观的里程碑阶段,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活动交给机器教师独立完成,而人类教师处于监督活动过程的状态,从而形成了人机协同教育的复杂系统。如... 随着ChaGPT和大模型所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力的增强,中小学数字化课堂迈入人机协同教育智能观的里程碑阶段,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活动交给机器教师独立完成,而人类教师处于监督活动过程的状态,从而形成了人机协同教育的复杂系统。如何厘清人和机主体之间背后的协同逻辑是人机协同教育中面临的新问题。首先,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三要素,分析了人机协同教育系统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然后根据协同任务的难易程度构建了人类教师与机器教师主体的合作博弈模型;其次,基于四个代表性变量值的变化,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探讨了六种人类教师和机器教师协同共生模式,从而为人机协同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优化策略选择。最后,本研究选取某市基地学校小学三年级人机协同英语课中的一段场景,来分析人类教师和机器教师的博弈过程和结果,实践案例表明该合作博弈模型可优化教学策略,从而为人类教师和机器教师协同开展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教育 共生理论 合作博弈 人类教师 机器教师
下载PDF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莉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0,共5页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需要家校之间的高质量配合,学校要发挥协同育人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也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困境。把握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边界,...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需要家校之间的高质量配合,学校要发挥协同育人的引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也出现缺位、越位和错位的困境。把握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服务的边界,构建家校合作共生的教育生态和明确共同价值理念,是探索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路径的基础和前提。找准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在于指导机制的系统化建设、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指导内容的多样化建设和指导方式的技术化建设,如此才能有效地督促和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共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校共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