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7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诗学本位,拓展研究路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桃洲教授访谈
1
作者 张桃洲 钟世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6,34,共7页
中国新诗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尽管其中的争议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仍然存在,但它所创造的辉煌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如何看待新诗近百年的探索?如何拓展新诗的研究路径?为此,钟世华特专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桃洲教授,整理出访谈... 中国新诗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历程,尽管其中的争议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仍然存在,但它所创造的辉煌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如何看待新诗近百年的探索?如何拓展新诗的研究路径?为此,钟世华特专访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桃洲教授,整理出访谈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张桃洲 访谈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能否成为欧美-俄国对话通道:认识西方斯拉夫学难题
2
作者 林精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90-107,共18页
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各因与帝俄有不同的地缘政治关系,分别发展出各自的斯拉夫学,十月革命建立反西方的苏维埃国家,意外促成大西洋两岸斯拉夫学科趋同并加速扩大,而冷战进程推动斯拉夫学超常发展,使其敏锐地关注到苏联官方制造出又极... 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各因与帝俄有不同的地缘政治关系,分别发展出各自的斯拉夫学,十月革命建立反西方的苏维埃国家,意外促成大西洋两岸斯拉夫学科趋同并加速扩大,而冷战进程推动斯拉夫学超常发展,使其敏锐地关注到苏联官方制造出又极力掩饰的境外俄罗斯文学和地下文学,严肃正视苏联官方文学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在“俄罗斯文学史”编纂上比苏俄本土学界更稳妥、中立,率先建构“白银时代”概念、发掘俄国大众文学和俄国女性文学等。这些在人文学科框架下翻译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成果,成为西方左翼思潮不被苏俄话语同化的力量,又助力苏俄改革、重建“俄罗斯文学史”。如是一来,认真探讨西方斯拉夫学如何从地缘政治上发掘重大论题,在人文学科框架下解释俄罗斯文学,对我们重新认识俄罗斯问题,是具有重大现实价值的学术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斯拉夫学 地缘政治 人文科学
下载PDF
镜像效应:电影与文学关系之思考
3
作者 郭小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64,共4页
电影凭借多元的视听元素、强大的表现力和特殊的两种重合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叙事媒介,这种媒介以独特的审美效果和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成功地进入作家的生活和工作。以电影自身的优越性作为对电影与文学关系思考的基点,从中既能回溯作家的... 电影凭借多元的视听元素、强大的表现力和特殊的两种重合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叙事媒介,这种媒介以独特的审美效果和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成功地进入作家的生活和工作。以电影自身的优越性作为对电影与文学关系思考的基点,从中既能回溯作家的创作体验,也能提炼新的艺术理论,还能追寻文学作品的改编方式。电影已经成为文学的镜像,革新了文学创作、评论、改编等多个方面,打开了研究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扇新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文学创作 文学评论 文学改编 镜像效应
下载PDF
葛洪的传统儒学思想及文学价值观
4
作者 刘伟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在玄风日盛的两晋,儒学已然呈现玄学化新面貌,而江南吴地却继承着两汉经学脉络,展示出传统儒学的抵抗姿态,葛洪就是其中著名的士人代表。葛洪分别从“破”与“立”两方面显示了向传统儒学思想复归的意旨,前者表现为对玄学玄风展开批判,... 在玄风日盛的两晋,儒学已然呈现玄学化新面貌,而江南吴地却继承着两汉经学脉络,展示出传统儒学的抵抗姿态,葛洪就是其中著名的士人代表。葛洪分别从“破”与“立”两方面显示了向传统儒学思想复归的意旨,前者表现为对玄学玄风展开批判,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言行放诞、士无特操,二是社会失序、风俗衰败,三是仿洛新风、丧失传统,较之他人,葛洪的批评力度更大;后者表现为对封建礼法及等级制度的大力维护,而其极致思想就是对君主制的张扬与鼓吹。葛洪对文章价值的判断颇具特殊意味,实则为其传统儒学思想的投射映照,他认为“德”应与“文”并重,文章须为世而作,尤重子书而轻视诗赋,受传统儒家文学观浸染颇深,而与时代潮流相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传统儒学 文学价值
下载PDF
以气论重审“建安七子”及其文学创作
5
作者 刘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8-93,99,共7页
以气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特色的理论,它源自古老的气学思辨传统和知识谱系,脱胎于先秦两汉气论哲学范畴,而其中承担关键作用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及其“文气说”的提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高度概括的笔... 以气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特色的理论,它源自古老的气学思辨传统和知识谱系,脱胎于先秦两汉气论哲学范畴,而其中承担关键作用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及其“文气说”的提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高度概括的笔法言说了“七子”的各自文学特色,其中以气而论的评价尤为值得注意。以《典论·论文》为根源,结合历家评论以及“七子”创作实际,重审七人的文章之气除了轩轾有别,还各显异彩,呈现出不同的“作者之气”与“文本之气”,这与其家世背景、学术渊源、个性气质等息息相关。此外,因受政治格局、时代风气和个人际遇的影响,“七子”之气又都具有共同特征——饱含慷慨之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论·论文》 建安七子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文学史上“一人永占”之说的形成过程
6
作者 冯蒴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明末清初,萃锦堂本《一笠庵新编传奇四种》虽已刊行于世,但此时的案头读者对李玉《人兽关》与《永团圆》多有批评,尚无人将此二剧与《一捧雪》《占花魁》并称。与此同时,昆剧艺人对此二剧之折子戏的不断琢磨,使得二剧盛行于舞台。乾隆... 明末清初,萃锦堂本《一笠庵新编传奇四种》虽已刊行于世,但此时的案头读者对李玉《人兽关》与《永团圆》多有批评,尚无人将此二剧与《一捧雪》《占花魁》并称。与此同时,昆剧艺人对此二剧之折子戏的不断琢磨,使得二剧盛行于舞台。乾隆五十九年,宝研斋本《一笠庵四种曲》刊行,该本将李玉原作《人兽关》《永团圆》二剧替换为冯梦龙改本,逐渐取代了李作的案头读本地位。在冯梦龙、昆剧艺人和书商的共同作用下,《人兽关》《永团圆》才能与《一》《占》比肩,“一人永占”的说法遂流传开来,并为后世文学史家所转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玉 《一笠庵四种曲》 “一人永占”
下载PDF
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云峰 孙新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关键词 北京 中学生 语文学习 语文教学 课堂学习 学习习惯 课外阅读 预习 复习
下载PDF
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上)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云峰 孙新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为了真实地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状况 ,对北京市 2 1所中学的 1 0 0 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当前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总体上看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多... 为了真实地了解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状况 ,对北京市 2 1所中学的 1 0 0 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当前北京市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总体上看 ,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合理的学习方式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方式 学习习惯 北京 中学生 语文学习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课程地图设计的视角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桃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83-89,共7页
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方式渐行渐远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引入近年来... 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方式渐行渐远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引入近年来流行于欧美等地的课程地图这一观念,对于调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便有了切实的意义。基于课程地图设计的视角,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之间的关联、课程主体角色转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将经典阅读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点。经典阅读不只指向课程内容本身,而且也推动了课程构架、讲授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它甚至是一种内在的“课程思维”,贯穿于课程讲授的全过程,从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经典阅读 课程地图
下载PDF
藏书家伦明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关系史实考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丽芬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6年第2期40-45,共6页
民国时期的著名藏书家伦明与北京大学颇有渊源。该文通过查考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和优级师范科的相关史料和档案,对伦明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入学、求学阶段的相关细节进行了梳理,以填补现有文献中关于伦明这一阶段生平的语焉不详之处。
关键词 藏书家 伦明 京师大学堂 师范馆 优级师范科
下载PDF
北宋前中期士人谏议心态演变与贬谪文学书写——以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中心
11
作者 张贵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时俗、砥砺名节、不以贬谪为意的谏议心态。在分析谏官制度、谏议心态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以北宋前期的王禹偁、田锡,中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等曾任谏官或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个案,进一步考察了谏议心态变化对士人贬谪心态、贬谪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北宋前中期士人的贬谪心态、贬谪文学观念、创作等呈现出的新特征,以及其与谏议心态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中期 谏官制度 谏议心态 贬谪期 文学
下载PDF
“齐气”说及其文学地理批评范式新探
12
作者 陶礼天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6期50-58,F0002,共10页
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出发,提出曹丕的“齐气”说属于文学地理批评,且具有范式意义;唐代李善《文选》注中,结合班固《诗经·齐风》具有“舒缓之体”之说,注解“齐气”就是“言齐俗文体舒缓”,当代自范宁等一些学者撰文对李善此注... 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出发,提出曹丕的“齐气”说属于文学地理批评,且具有范式意义;唐代李善《文选》注中,结合班固《诗经·齐风》具有“舒缓之体”之说,注解“齐气”就是“言齐俗文体舒缓”,当代自范宁等一些学者撰文对李善此注提出反驳意见,也遭到不少学者的反批评,形成诸多争议性的解释。通过研究,在赞同《文选》李善之注基本不误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曹丕《典论·论文》关于徐幹与王粲等作家的比较评论之内涵,并首次结合东汉李巡《尔雅》注所谓“齐其气清舒”和刘熙《释名》所谓徐州“土气舒缓”等解释,分析曹丕“齐气”说作为文学地理批评的依据、影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齐气 文体舒缓 文学地理批评
下载PDF
文学经典化何以成为越来越需要讨论的话题——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经典化问题国际学术论坛”的报告
13
作者 宋达 钟厚涛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自现代学术制度确立以来,一方面文学研究和现实生活变化关系日趋密切,例如文学研究格局深受后现代和全球化的影响,因为它们改变了人们认知文学经典的态度,也变革了文学经典发生社会作用和审美功能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学研究演变成专... 自现代学术制度确立以来,一方面文学研究和现实生活变化关系日趋密切,例如文学研究格局深受后现代和全球化的影响,因为它们改变了人们认知文学经典的态度,也变革了文学经典发生社会作用和审美功能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学研究演变成专业性学术生产——经由学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化 学术论坛 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 话题 文学研究 学术制度 生活变化
原文传递
京籍大学生老北京话二字词使用情况的调查
14
作者 刘贤俊 尹常乐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6,共9页
本文就老北京话二字词的使用情况对50名京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研结果显示,京籍大学生群体已经放弃使用大多数老北京话二字词,他们在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三种最常见的词类时,活跃区(常用)和非活跃区(不知何意)呈现出一种平... 本文就老北京话二字词的使用情况对50名京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研结果显示,京籍大学生群体已经放弃使用大多数老北京话二字词,他们在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三种最常见的词类时,活跃区(常用)和非活跃区(不知何意)呈现出一种平行性对应,名词的活跃性明显低于动词和形容词。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隐退的老北京话二字词和常用老北京话二字词的系列语义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籍大学生 老北京话二字词 语义共性
下载PDF
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忆秋 欧阳琪 艾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从1988年到2010年,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成绩不断提升,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三是研究队伍的壮大。2010年之后,菲华文学研究出现疲软之态,学界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及质量,已... 从1988年到2010年,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成绩不断提升,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三是研究队伍的壮大。2010年之后,菲华文学研究出现疲软之态,学界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及质量,已经不如之前了。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一,研究队伍给人“散兵游勇”之感,迄今没有菲华文学史之类厚重的学术成果出现;其二,研究文体极其失衡。三十余年来,菲华诗歌研究独领风骚,小说研究到了2010年代才得到重视,但2010年代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整体状况已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学资源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拥航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3-73,共11页
中国文学教育及传播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教学资源建设是文学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从区域和国别两方面了解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中国文学教育在国内外的开展情况,并对国际中文教育中纸质版教材、文学读本以及数字化教学资... 中国文学教育及传播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教学资源建设是文学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从区域和国别两方面了解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中国文学教育在国内外的开展情况,并对国际中文教育中纸质版教材、文学读本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三种文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地对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学资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程度不平衡;华文教育及专业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学资源相对成熟,文学读本蓬勃发展;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中的文学专门用途教材和数字化资源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尚待提高。建议从标准建设、跨学科跨国别合作、优化结构、加强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文学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规范化、持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文学教学资源 中国文学 中文传播
下载PDF
认知视域下北京话多义词的语义衍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丽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7-96,共10页
北京话多义词的语义衍生机制以隐喻衍生为主,在隐喻衍生中以结构隐喻衍生为主,其次是实体隐喻衍生,方位隐喻衍生较少。北京话多义词的名动形三大词类的语义衍生机制具有同样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大体上都是遵循由源域为人们所熟悉的、易理... 北京话多义词的语义衍生机制以隐喻衍生为主,在隐喻衍生中以结构隐喻衍生为主,其次是实体隐喻衍生,方位隐喻衍生较少。北京话多义词的名动形三大词类的语义衍生机制具有同样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大体上都是遵循由源域为人们所熟悉的、易理解的、具体的概念衍生为目标域为人们所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北京话多义词义项间语义衍生认知路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源域中多义词本义的语义特征。不同词类的北京话多义词的词汇语义衍生发展的规律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多义词 认知衍生机制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论弗里德里克·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
18
作者 徐木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在其《在“新”结束之后的新文学史》一文中提出了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生产与文学史的看法。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文学生产变为对诸种“观念”或“想法”(idea)的发明及...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里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在其《在“新”结束之后的新文学史》一文中提出了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生产与文学史的看法。在他看来,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文学生产变为对诸种“观念”或“想法”(idea)的发明及理论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史也变为对这些观念或想法的想象性建构史。因此,杰姆逊认为,对抗资本主义话语的现代主义艺术之历史已经终结,紧随其后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史则完全让位于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即当作品变为“想法”时,对“想法”的解释也就变为对“作品”的创作,而解释权最终掌握在统治阶级的话语体系之中。杰姆逊的观点固然存在局限,但为我们理解当代文学及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德里克·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 文学史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国权 赵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纵深化的建设特点。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服务力亟待提升,国际化仍需加强的问题。因此,未来应把握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整体性,强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政策供给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研究的服务能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标准建设 标准化 语言文字
下载PDF
刘勰文体论对《翰林论》的因革
20
作者 贾奋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文心雕龙》文体论极大地受惠于李充《翰林论》所建构的关于各类文体的经典秩序、论文体例和简略评说;又充实、丰富、发展了《翰林论》“成文”“德音”“体要”等文体学思想,并探讨“深极骨髓”的文学根本问题,建构了完善的文学理论... 《文心雕龙》文体论极大地受惠于李充《翰林论》所建构的关于各类文体的经典秩序、论文体例和简略评说;又充实、丰富、发展了《翰林论》“成文”“德音”“体要”等文体学思想,并探讨“深极骨髓”的文学根本问题,建构了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其视野之开阔、思想之精深、方法之自觉、理论之完善远超出了李充论文水平。刘勰评《翰林论》“浅而寡要”大体合乎事实,“浅而寡要”之“浅”指精省浅近的措辞风格,未必贬辞;“寡要”为少要,亦并非完全否定判断。相较钟嵘贬之“疏而不切”,刘勰批评态度相对温和,且更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翰林论》 吸纳超越 浅而寡要 精省浅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