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大数据与影视的跨界合作
1
作者 王群 《新闻传播》 2014年第10X期122-122,共1页
说起"大数据",可谓是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不论是影视、商业、企业管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逐步的意识到"大数据"的优势,并将之充分的运用到自己的领域。可见,"大数据"时代是真的来临了。本文旨在针对... 说起"大数据",可谓是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不论是影视、商业、企业管理,社会中的方方面面都逐步的意识到"大数据"的优势,并将之充分的运用到自己的领域。可见,"大数据"时代是真的来临了。本文旨在针对大数据与影视的跨界合作,来进一步阐述"大数据"的实际价值与缺憾之处。毕竟"大数据"仍处于不完善阶段,还需要我们以辨证的眼光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影视 跨界合作 辩证
下载PDF
美术传统与电影的视觉风格研究——彼得·格林纳威影片《枕边书》影像结构中的立体主义构成 被引量:16
2
作者 桂小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本文结合视觉艺术史的发展演变,通过重点剖析格林纳威(PeterGreenaway)的影片《枕边书》在影像结构创造上对现代美术流派——立体主义绘画的观念和相关艺术形式的借鉴并创造出具有颠覆意义和独特视觉风格的电影语言,论证了美术传统对电... 本文结合视觉艺术史的发展演变,通过重点剖析格林纳威(PeterGreenaway)的影片《枕边书》在影像结构创造上对现代美术流派——立体主义绘画的观念和相关艺术形式的借鉴并创造出具有颠覆意义和独特视觉风格的电影语言,论证了美术传统对电影的视觉风格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格林纳威 《枕边书》 电影 影像结构 立体主义 美术传统 视觉风格
下载PDF
中国儿童题材影片的非儿童本位取向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凌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3-137,共5页
儿童题材影片从观众取向上看,可以分为儿童本位取向和非儿童本位取向两种,中国儿童题材影片自诞生起就有许多影片采取了非儿童本位取向,非儿童本位的影片对于拓展儿童题材电影的表现空间有重要意义,但从儿童电影的本质上看,“本位”作... 儿童题材影片从观众取向上看,可以分为儿童本位取向和非儿童本位取向两种,中国儿童题材影片自诞生起就有许多影片采取了非儿童本位取向,非儿童本位的影片对于拓展儿童题材电影的表现空间有重要意义,但从儿童电影的本质上看,“本位”作品显然更符合儿童电影的未来发展,“本位”作品应该是儿童电影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题材影片 儿童本位 非儿童本位
下载PDF
《哈利·波特》现象与受众文化心理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冉红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自1997年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首次发行以来,《哈利·波特》系列一直占据英、美等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由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摄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仅前两部在全球就取得了1... 自1997年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英国首次发行以来,《哈利·波特》系列一直占据英、美等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由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摄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仅前两部在全球就取得了18亿美金的票房收入,打破了全球的票房纪录。这一文化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文对于这样一个根源于西方,迅速跨越文化的界线,影响遍及全球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是从自身、他人和环境,文化的三个关系对象入手,引申出电影走红世界的原因,即抓住观众欣赏的心理因素:突破现实的虚构世界,打破禁锢的奇思妙想,冲破平淡的惊险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电影 受众心理 文化心理
下载PDF
中外儿童电影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冉红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133,共4页
中国的儿童电影以“短、平、快”为主,主创人员以拍完片子为目的,缺乏建立统一的平台意识。儿童电影的收入,票房只是一个方面,绝大多数收入还是在衍生产品。假如我们能利用电影作品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所有的智慧都来施展,那将是一... 中国的儿童电影以“短、平、快”为主,主创人员以拍完片子为目的,缺乏建立统一的平台意识。儿童电影的收入,票房只是一个方面,绝大多数收入还是在衍生产品。假如我们能利用电影作品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所有的智慧都来施展,那将是一个多姿多彩、万象具生的景观。这个平台包括电影策划人、电影制作人,又包括电影宣传人、电影放映人、电影衍生产品营销人等。中国的儿童电影要想走出国门,与全世界的孩子共鸣,一定要寻求一些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作为写作的主要素材,从而规避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将有着民族、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放在故事的背景中去,故事要正面表现全球孩子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及成长的心理路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创作资源 平台意识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油画 被引量:2
6
作者 桂小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油画 社会转型期 改革开放以来 后现代主义 都市文化 消费文化 传媒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景观 高科技
下载PDF
女性电影的另一种定义:伊朗电影《女人花》 被引量:1
7
作者 凌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女性电影一般指称那些女导演所拍的电影或男导演拍的女性题材的电影,这两者都是从创作/生产者的角度来界定的,并没有将观众考虑在内,本文以伊朗电影《女人花》为例,尝试从观众的角度将女性题材的电影界定为主要给女性观众看的电影,这样... 女性电影一般指称那些女导演所拍的电影或男导演拍的女性题材的电影,这两者都是从创作/生产者的角度来界定的,并没有将观众考虑在内,本文以伊朗电影《女人花》为例,尝试从观众的角度将女性题材的电影界定为主要给女性观众看的电影,这样的影片让女性通过各种生活故事宣泄在父权制社会中受到的压抑,虽然或许会受到女性主义者的批评却可能是同类题材电影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伊朗 《女人花》 女性题材
下载PDF
主持人导语
8
作者 冉红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西方电影 电影评论 《哈利·波特》 受众心理
下载PDF
《伊凡的童年》中的图像引用
9
作者 桂小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0-143,共4页
本文充分关注并深入分析了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伊凡的童年》中的图像引用问题,指出影片中的图像引用是构成影片表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影片的基调、氛围、情绪传达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体... 本文充分关注并深入分析了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伊凡的童年》中的图像引用问题,指出影片中的图像引用是构成影片表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影片的基调、氛围、情绪传达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体现了更为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这一手法也成为塔尔科夫斯基此后电影语言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用 影像结构 主题揭示 精神内涵
下载PDF
《哈利·波特》传播现象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小敬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哈利·波特》电影一而再,再而三的热卖,主要原因之一要归功于《哈利·波特》电影的拍摄与发行方:娱乐业大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事实上,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现象突出体现的正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作为一个跨媒体... 《哈利·波特》电影一而再,再而三的热卖,主要原因之一要归功于《哈利·波特》电影的拍摄与发行方:娱乐业大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事实上,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现象突出体现的正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作为一个跨媒体的巨型企业在电影传播方面的巨大优势。跨媒体整合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充分考虑了处在传媒“生态”不同层次上各类传媒利用市场资源的“多赢”特性,形成不同层次上分享市场资源的“立体化规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电影传播 从众效应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规模经济
下载PDF
现实、奇幻、爱的母题——关于当代魔幻童话电影创作一些共通规律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聪敏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140,共4页
以《纳尼亚传奇》和《哈利·波特》电影系列为代表,魔幻童话电影成为近期儿童电影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对现有评论较少涉及的魔幻童话电影的“家”意象、情感的奇幻化表现和“爱”的母题的强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 以《纳尼亚传奇》和《哈利·波特》电影系列为代表,魔幻童话电影成为近期儿童电影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对现有评论较少涉及的魔幻童话电影的“家”意象、情感的奇幻化表现和“爱”的母题的强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尽管魔幻童话电影需要“惊奇”,但只有使儿童观众受到感动的惊奇才能够真正达到影片审美接受的目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从“家”意象的创造到以奇特的媒介方式使情感与“爱”的母题得到具象化的展现,是由儿童的成长特点、儿童特有的心灵、语境特点决定的魔幻童话电影创作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定位 “家”意象 情感与奇幻 爱的母题
下载PDF
解构“英雄”——西方童话电影主题模式的转型趋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聪敏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104,共3页
童话电影创作始自梅里爱,以后经由迪斯尼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卡通——童话电影与传统童话创作相一致的思维定式,和从形式的荒诞到具有荒诞性的主题模式。进入新世纪以来,童话电影创作呈现出新的趋向。对传统审美和接受之间关系模式的解构... 童话电影创作始自梅里爱,以后经由迪斯尼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卡通——童话电影与传统童话创作相一致的思维定式,和从形式的荒诞到具有荒诞性的主题模式。进入新世纪以来,童话电影创作呈现出新的趋向。对传统审美和接受之间关系模式的解构,美—丑相悖、善—恶相悖、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的比照或倒错安排,显示了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童话电影主题模式的转型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传统 荒诞 转型
下载PDF
格里菲斯与中国
13
作者 葛聪敏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无论从文化放送或接受的意义上,电影大师格里菲斯与中国的关系都是探讨中西方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新的研究课题。作为中西方电影文化交流史实方面的新发现——西方电影在电影发明仅半年后就已经传入中国。不同于文学和其它艺术形式的... 无论从文化放送或接受的意义上,电影大师格里菲斯与中国的关系都是探讨中西方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新的研究课题。作为中西方电影文化交流史实方面的新发现——西方电影在电影发明仅半年后就已经传入中国。不同于文学和其它艺术形式的传播往往肇始于接受主体的积极选择和“拿来”,外国电影文化的进入中国,是在殖民主义语境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目的地占领中国电影市场的直接结果。但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下,作为电影文化传播主体的格里菲斯及其作品和接受主体中国受众之间的关系,却呈现出迥异于当时主流文化的明显特征。“格里菲斯热”在中国的出现和格里菲斯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中国情结”,构成了研究“格里菲斯与中国”关系的基本契合点。格里菲斯在其最重要的电影作品之一《残花泪》中,通过对原创小说根本命意的改写,使影片在深层意义上成为种族、民族政治意义上的寓言,种族社会问题意义上的寓言和女性地位与途程的寓言,从而创造了反殖民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菲斯 中国 电影导演 电影文化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见类则鸣,没有同类的电影——与李屏宾谈《刺客聂隐娘》的摄影创作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马志远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从1971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获技术大奖开始,武侠电影就成为华语电影里最具国际卖相的电影品类,后来的《卧虎藏龙》《英雄》等电影的出现,更是将大导演执导的武侠电影推到了代表华语电影最豪华制作标准的顶级大片。随... 从1971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获技术大奖开始,武侠电影就成为华语电影里最具国际卖相的电影品类,后来的《卧虎藏龙》《英雄》等电影的出现,更是将大导演执导的武侠电影推到了代表华语电影最豪华制作标准的顶级大片。随着内地和香港大导演们纷纷都完成了自己的武侠巨制以后,作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级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戛纳电影节 摄影创作 刺客 同类 武侠电影 《卧虎藏龙》 华语电影 《英雄》
原文传递
镜中境——《人·鬼·情》里镜子的寓意
15
作者 郑世琳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1期89-90,共2页
作为影史佳片,《人·鬼·情》历久弥新,而影片中的镜子折射出深刻的寓意。笔者通过探析《人·鬼·情》里实物镜子、意象化镜子和整体影片如镜一般的寓意,着力对影片中的镜寓进行解读,并且以《人·鬼·情》之内... 作为影史佳片,《人·鬼·情》历久弥新,而影片中的镜子折射出深刻的寓意。笔者通过探析《人·鬼·情》里实物镜子、意象化镜子和整体影片如镜一般的寓意,着力对影片中的镜寓进行解读,并且以《人·鬼·情》之内的细节、整体作为具体文本,之外的黄蜀芹其他作品作为广阔坐标系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背景作为深入途径,力图真正洞察潜藏于镜子背后的幽深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鬼·情》 镜子 困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