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力学系建立之初的教学与实验
1
作者 白欣 李欣欣 康莉莉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第一个力学专业,在建系之初,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师资不足,另一是没有实验室.本文从北大力学专业创建时的师资准备和实验室建设(风洞)两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北大力学系创建的历程与艰辛,以纪念即将迎来...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第一个力学专业,在建系之初,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师资不足,另一是没有实验室.本文从北大力学专业创建时的师资准备和实验室建设(风洞)两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北大力学系创建的历程与艰辛,以纪念即将迎来的北京大学力学系建系50华诞和为北大力学系立下汗马功劳的风洞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力学系 教学 风洞
下载PDF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科的建立及产业化的发展——杨之廉教授访谈录(为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而作)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欣 杨舰 +1 位作者 董丽丽 李欣欣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7-344,共8页
清华大学是国内以工科为主的科研性高等院校的代表,"以任务带学科"是学校科研提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作为清华大学拥有生产能力的两大单位之一,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是研究所的特色之处。通过对原... 清华大学是国内以工科为主的科研性高等院校的代表,"以任务带学科"是学校科研提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作为清华大学拥有生产能力的两大单位之一,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是研究所的特色之处。通过对原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杨之廉教授的访谈,揭示出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在不同历史时期,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情况,从中看出中国高校的研究所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并从中总结出中国高校的研究机构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微电子学 研究所 成果转让 清华大学
下载PDF
芶清泉与物理力学在中国的发展
3
作者 白欣 白秀英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芶清泉从20世纪60年代初致力于将物理力学学科研究建立在原子物理和高压物理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开展了原子结构、相互作用及原子碰撞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物理力学发展微观化的思路和观点;修订并规范了物理力学研究的内容、方法... 芶清泉从20世纪60年代初致力于将物理力学学科研究建立在原子物理和高压物理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开展了原子结构、相互作用及原子碰撞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物理力学发展微观化的思路和观点;修订并规范了物理力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组织并召开了4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为物理力学的有组织发展、科研队伍的建立与壮大以及物理力学的科学研究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力学 芶清泉 钱学森
下载PDF
物理学家江仁寿在中国近代流体力学领域的贡献
4
作者 白秀英 白欣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物理学家江仁寿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致力于液体黏滞性的研究.他通过对双线旋转球法进行改进,利用惯性棒双线悬挂球实验装置,测定了水、液态钠、钾及钠钾合金的黏度,分析了影响黏度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实验结果得到了当时国际物理学者的公... 物理学家江仁寿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致力于液体黏滞性的研究.他通过对双线旋转球法进行改进,利用惯性棒双线悬挂球实验装置,测定了水、液态钠、钾及钠钾合金的黏度,分析了影响黏度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实验结果得到了当时国际物理学者的公认并长期沿用;他对金属液体在熔点时表面张力的测定结果,为半导体材料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国近代流体力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液体黏滞性 江仁寿
下载PDF
物理化学的奇才、饱受争议的人物:德拜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欣 翟立鹏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101,128,共8页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1884-1966),近代著名物理化学家,荣获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定义了分子偶极距、建立德拜模型、提出溶液的德拜-休克尔理论并提出用X射线粉末照相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被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德...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1884-1966),近代著名物理化学家,荣获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定义了分子偶极距、建立德拜模型、提出溶液的德拜-休克尔理论并提出用X射线粉末照相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被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德拜长度""、德拜温度"和偶极距的单位。同时,在与德国纳粹的关系上,德拜又饱受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拜 物理化学 诺贝尔奖
原文传递
19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索迪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欣 翟立鹏 冯晓颖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探索微观元素的过程中,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位移定律的发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位素的发现修正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元素位移规律的发现使放射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此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同位素与元素位移定律的发现... 在探索微观元素的过程中,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位移定律的发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位素的发现修正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元素位移规律的发现使放射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此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同位素与元素位移定律的发现者—弗雷德里克.索迪,2011年恰逢索迪逝世55周年,特写此文来纪念他对现代放射化学与核物理学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迪 同位素 位移定律 诺贝尔化学奖
原文传递
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托·哈恩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欣 胡佳 冯晓颖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奥托·哈恩是德国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放射性化学的研究,是原子核裂变的奠基人,是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因发现"原子核裂变"而获得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关键词 奥托·哈恩 化学 生平 贡献
原文传递
中国化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叶峤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欣 翟立鹏 冯晓颖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2-1056,共5页
叶峤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化学界的一位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在理论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中草药化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对中国化学会、武汉大学化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促进了我国近代化学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延续。... 叶峤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化学界的一位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在理论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中草药化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对中国化学会、武汉大学化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促进了我国近代化学事业的发展、进步和延续。本文介绍了叶峤的生平简历、科学成就及其贡献,借此向大家展示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叶峤。关于叶峤的系统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化学史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峤 化学家 教育家
原文传递
中国放射化学的开拓者之一——肖伦的生平、思想
9
作者 白欣 胡佳 冯晓颖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在郑大章、杨承宗等多位学者的努力下,使中国现代放射化学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肖伦院士也是中国放射化学的开拓者之一。本文介绍了肖伦院士的生平、成就及思想、社会活动等。
关键词 肖伦 放射化学 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