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体道德判断的复杂性及解决思路——以“人机共生”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术恒 向玉琼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8,共13页
“人机共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境况。人工智能体道德判断的复杂性需要在“人机共生”的视角下做出思考。对于这一问题,需要理解人机共生关系中所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新的决策关系及其所需要的道德生活,这些改变为“人机共生”关系... “人机共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境况。人工智能体道德判断的复杂性需要在“人机共生”的视角下做出思考。对于这一问题,需要理解人机共生关系中所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新的决策关系及其所需要的道德生活,这些改变为“人机共生”关系提供了现实的复杂性。此外,道德理论的复杂性成了人工智能体获得道德判断能力复杂性的另一来源。一方面,设计人工智能体所依据的伦理理论在情感、理性和动机中来回纠缠;另一方面,道德判断主体、判断能力、判断标准的差异,增加了人类赋予人工智能体道德能力的复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技术、治理和伦理理论三方面来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判断 伦理性
下载PDF
论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基于罗素教育目的观的分析 被引量:85
2
作者 胡术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割裂的困境,表现为思想认识不深入、思政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不贯通、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评价机制缺乏价值引领等问题。英国教育家罗素的教育目的观指出:只有在知识与价值的彼此...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割裂的困境,表现为思想认识不深入、思政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不贯通、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评价机制缺乏价值引领等问题。英国教育家罗素的教育目的观指出:只有在知识与价值的彼此融合中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这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对课程思政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具有启发意义。课程思政应该用基于知识和价值融合的思路来建构“大思政”格局,建立起协同育人理念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界限,良性互动,本着知识与价值并重的原则,健全评价机制,进一步改进课程思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知识传授 价值引领 罗素 教育目的观
下载PDF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演变历程考察——基于教育环境和教育主体互动的视角
3
作者 胡术恒 谢新水 《创新》 2019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网络思政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变化,促进了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的演变。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和Web1.0门户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与“80后”大学生的特质互动,促进了高校网络思政管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高校网络思政引领型... 网络思政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变化,促进了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的演变。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政治、经济和Web1.0门户时代的互联网技术,与“80后”大学生的特质互动,促进了高校网络思政管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高校网络思政引领型工作模式的形成,是2008年前后世界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重大历史事件,Web2.0社交网络模式与“90后”大学生互动,推动、促进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变化的结果。在新时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新特征、Web3.0技术的服务性的凸显,“90后末”和“00后”大学生个性化的日益增强,将促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形成管理、引导和服务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这一工作模式要求网络思政工作将管理、引导和服务并重,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精准网络思政教育打造出全新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 管理型工作模式 引领型工作模式 一体化工作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